APP下载

农村薄弱学校科技教育实践研究

2021-12-18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海潮镇高寨学校王明才

亚太教育 2021年15期
关键词:校本科技教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海潮镇高寨学校 王明才

高寨学校是一所农村薄弱学校,是隶属泸县海潮镇的一个片区学校,学校财力薄、条件差、地理位置不理想。多数学生家长都外出打工挣钱,我们的调查问卷显示,留守儿童占比高达75%。从全县开展第一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到第二十二届,我校没有获过一项奖,更没有参加过任何市上、省上大赛,学校科技教育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为了找到让农村中小学科技教育摆脱落后的途径,我们只有去学习、研究和改革。近年来,我校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学习和吸收国内外科技实践探索取得的经验,科技教育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探索出一条在农村薄弱学校开展科技教育的经验之路。

一、深入认识农村学生所具有的优势特点是开展好科技教育的前提

一直以来,农村薄弱学校给人的印象就是开展科技教育活动难度大。学校领导和教师看到的是问题:一是农村学生活动受环境限制,他们的生活环境不是学校就是田间地头,接触科技含量较高东西的机会比城市学生少;二是学生动手操作的工具缺乏,学校实验室器材不够丰富,组织科技创新活动应具备的器材更是欠缺;三是资源共享平台少,学生没有机会外出观摩,思维广度较城市学生窄;四是农村学生见识短浅,乡村及学校信息相对于城市闭塞,学生获取信息主要渠道莫过于学校、书本、电视,对于最新及前沿科学成果了解较少。

诚然如此,农村学校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有许多不如城市学校的地方,但是我们经过这几年的教育实践,发现了农村学生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也有可利用的素质。

其一,农村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胜于城区学生。农村学生家境一般不太富裕,都知道父母挣钱不易,他们对于挫折表现出一种从容面对的态度。因为他们清楚自己和城区孩子的生存差距,所以他们多数非常努力,能吃苦耐劳,这种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也正是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其二,农村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和对大自然的感悟能力优于城区学生。农村生活环境使学生养成了勤于动手的习惯,放学回家做好作业之后还要烧火做饭、料理家务,甚至还有相当部分的学生要下地参加力所能及的农业劳动。在各种劳动中,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更多,对自然现象感知更深入。而动手能力也正是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所必需的素质之一。

其三,农村学生独立、自立、自强的精神略胜于城区学生。因为生活的压力,大部分农村学生都成为留守儿童,在缺失部分亲情的前提下他们不得不照顾弟妹,有的还要照顾多病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遇事必须能够独立面对,自己处理。这种独立、自立的精神品质是充满正能量的,一个人只有自立、自强,才能做到坚忍不拔,这种精神品质也正是进行科技创新、科技发明所必备的素质之一。

以上是对农村学生所具有的优秀素质的诠释,这些认识坚定了教师在农村薄弱学校开展科技教育活动的信心,直接指导着教师的教育实践。

二、编写适合农村薄弱学校的校本教材是开展好科技教育活动的关键

我国现行中小学教材或多或少存在如下问题。一是我国教材的开发面向的是全体学生,不一定针对农村学生。二是缺乏适合农村学校的科技教育校本教材。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结合地方实际开发适合的科技教育校本教材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校本教材是对国家统编教材的有益补充。科技教育校本教材是科技辅导员和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工具之一,它能很好地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帮助师生解决部分选题内容。我们在科技教育活动实践过程中,探索了科技活动的内容体系,按照活动方式不同分为科技观察、科学考察、科技制作、科技发明、科学实验、科学幻想六个方面的内容。

学校教育以部颁国家课程为主、地方校本课程为辅,科技教育活动可持续发展运行的关键在于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的耦合度高,也应考虑社会教育的力量。校本课程应与国家课程整合,与学校活动结合,与社区资源整合。学校应调动各方面力量,让家长、社会人士及学生加入教材研发团队,再结合本学校的特点,进行科技活动校本教材研发。我校已编写完成《科技与实践》校本教材三册,教材对科技教育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强调突出农村学校特点,适应农村师生的需求。如教材中的“纸桥承重设计”就和小学五年级科学教材内容“搭建结构”相吻合,纸桥搭建活动可就地取材,活动有利于课本知识的掌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

三、构建活动的保障体系是科技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保证

时间保障、制度保障、师资保障和物资保障是开展科技教育的外部保障体系,是实现科技教育目标的根本保证。

在时间方面,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现在中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减少了,要使科技活动顺利有效地开展,就要保证学生有完整的、有效的时间参与科技活动。一是把科技教育活动纳入学校校本课程当中,保证按时按计划开展活动;二是在实施课后服务的学校,可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开设科技活动兴趣班,按照兴趣特长班的运作进行管理。

在制度方面,规章制度能够约束和规范科技活动的开展。完备的规章制度在科技活动管理中能发挥导向功能、动力功能和调控功能。导向功能即通过制度约束管理等调整运行状态,把握其方向。动力功能即制度能提供活动开展的内部动力,对于科技教育成果的承认和奖励,可激励、强化参与信心,增强活力。调控功能即制度管理的反馈机制能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有利于调整科技活动运行的现实状态与可能的理想状态之间的偏离。

在师资方面,应逐步实现科技辅导员专业化。一是设置专职科技辅导员岗位。有了岗位,师资才能够保证,教师才能安心承担活动任务。二是培养专业科技辅导员队伍。组织活动的教师需要具备渊博的知识,特别是理科实验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师范院校应开设科技活动相关的专业课程,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学校还应定期组织“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活动,从而组建起开展科技活动的强大师资力量。

在物资方面,要加强经费、场地、器材的管理。一是学校要保证科技教育经费的足量投入,专款专用,同时申请上级政府拨款,进行科技系列项目建设。学校投入部分,按照不低于5元/生进行预算,用于教师培训、学生外出活动、师生参赛、器材维护等。二是加强活动阵地建设,建立科技活动室、科普资源室,开放理化生科实验室、图书室,打造校园科技文化环境,丰富网络教育资源。三是保证开展科技教育的基本活动器材。除一些简单易准备的材料需要学生准备外,很多器材需要学校配置,随用随取。科技活动器材分为科技创新类、电子制作类、模型制作类、人工智能类等,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配置其中部分或全部种类。

四、建立评价机制是科技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推动力

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观察、思考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同一年龄段的不同学生个体,其创新能力发展状况是不同的。以学生参与活动的过程表现及完成作品的质量,评价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情况是比较科学的做法。针对学生创新能力制定专门的表格进行评价,让学生知道努力的方向。评价的方法有观察法,自评、他评和师评法,作品评选法及对比评价法等。综合考查学生的创造能力的发展变化,包括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水平和创造性个性品质。

每学年末,由科技教师评语和科技作品等级共同构成对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状况的模糊评价,形成文本档案材料。这些评价结果可以反映师生科技创新教育效果,可以用于对学生创造力发展进行指导与激励,也可以从中发现创造性优秀人才苗子。在小学,我们把这一评价结果与“雏鹰争章”活动相结合;在初中,我们在学生操行加分栏具体体现。期末,教师把创新能力评价写入学生《素质发展报告书》。这些评价不仅能够打动学生的心,还能使家长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创造力方面的发展情况,以便更好地配合学校进行教育。建立合理的评价制度能调动师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对推动科技教育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农村孩子胆大、能吃苦,科技创新活动不是条件好的学校的专利,更不是少数人的活动。科技创新,我们的农村娃娃也行。要让孩子们明白:创新并不困难,只要留心观察,只要努力研究,人人都能成功。

猜你喜欢

校本科技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