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教学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2021-12-18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学
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麻沙中学 曾 红
语文教学对于学生身心发展来说是十分重要的。由于高中生的年龄较小,缺乏对事物的整体观念以及判断观念,因此进行语文教学,能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高中语文教学为学生将来步入大学奠定了文化基础以及思想基础。高中教学如果不把学生的语文教学放在重要的地位,那么对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说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加强高中语文教学,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进行解决迫在眉睫。
一、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作用
问题教学模式与以往的教学模式不同,它不是“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而是通过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不断的探究,不断地对内容进行剖析,这样一来,学生可以自主地接受知识内容,对于接受的内容也可以进行一个很好的应用。利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对内容有一个清楚的认知以及理解,对于问题的解决思路要比较清晰。同时,采用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树立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找到自己的学习动力。利用问题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还可以改变教室氛围,对于学生而言,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的效率。问题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的灵活,不仅仅局限于教师讲课,对于每个学生来说,其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以及自身对问题的理解进行讲解。在这样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是老师,学生和老师之间可以共同探究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会更加的主动以及灵活,不断地发展自身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能够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相关的人才。
二、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做题能力较为关注。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学生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在课堂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在座位上注意力并不集中,机械性地接受知识,学生的思想固化,对于语文中的事物发展以及作者的情感发展没有十分明确的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没有过多的兴趣,使得课堂教学的效率较低。
(二)对核心素养教学没有过多的重视
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压力较大,在教学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向学生讲述理论知识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关注较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生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抵触的心理,这对于语文学习来说十分不利。很多教师没有意识到这是由于自身教学方式以及教学重点产生了一定偏差,学生在学习中缺少新的语文学习体验,对学生的成长发展较为不利。
(三)阅读教学较为刻板,教师的教案模式化
对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来说,教案是十分重要的准备工作。但是课堂是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而总是按照教案去进行,这就导致教案和课堂的实际情况没有办法统一整合。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都受过专业的培训,对于教案的编写十分详尽,对于教学内容也都充满包涵性。这样的详尽教案下会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教师会完全按着教案的内容来进行课堂教学,对于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思想内容并没有过多关注,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发挥的思想创作时间;二是教案的内容并没有完整地实施,可能是所编写的教案过于详尽,教师对于整堂课的节奏把握不够到位,一节课的时间并不能把内容讲解完,这种情况时常会导致学生掌握不了课堂的主题内容,最终出现的结果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与教案理想教学结果发生偏离。以上出现的两种教学结果,都会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要明确的是,固定的模板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十分不利,对于提高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十分不利。
(四)学生本身对语文的学习不感兴趣
高中阶段,很多学生基础知识水平以及基础知识储备都是不达标的。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提不起兴趣。学生对于语文的重要性并没有过多思考,认为语文对于他们的生活帮助不大。学生自身对于语文的学习态度并不是十分端正,没有深刻地认识到语文在提升思想境界以及个人修养上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并告知学生语文学习对之后发展有什么样的帮助,不断地向学生传递正确的思想。
三、问题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策略
(一)利用小组学习,进行课堂探究
问题教学法对学生探究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提升有一定的帮助。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小组讨论式的学习方式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但教师要先根据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以及对知识的接受和掌握情况,进行小组的划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分配。一个小组内要包含探究能力较强以及基础知识较为扎实的学生,同时也要存在综合能力较差的学生,学生之间可以进行互补,互相学习。当教师确定探讨问题时,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和探究,找到题目的解决办法以及相关的知识内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在一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找到相关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但是教师在进行题目设置时,要注意把握题目的难度以及题目的层次,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题目的划分。
(二)创新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进行语文学习的过程中,由于其中存在大量的古诗、文言文等,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会感到枯燥无味,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学生的兴趣,将课本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转化为吸引学生的动态形式,利用声音、图片等加深学生对于语文内容的理解。通过一些多媒体设备,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语文知识和语文文化。对于每一篇文章背后的历史和作者的背景,教师都可以向学生进行展示,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问题探究,自发地进行文章的探索和学习,这对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发展大有裨益。在教学时,引导学生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问题、划分问题,并将文章内容进行划分,将作者的情感进行层层划分,学生在这一系列过程中将自身的思维能力不断提升,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创建语文情境,明确学习的目标
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构思,将合适的语文情境与教学内容进行一定的结合,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以及重点内容通过直观的方式进行展现,让学生对于接下来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较好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知道要学习的重点以及难点是什么。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纪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教师应明确教学的主要内容,在备课时,要对教学目标充分进行明确,创设相关的语文情境,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角色,进行课文的朗读,让学生切身投入其中,明白文章讲述的重点内容。在学生朗读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回想和复述,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水平。
(四)引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利用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关键。在预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新课文内容,然后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在对文章进行通读之后,学生可以在文章中找到正确的答案。对于文章中一些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可以做标记,方便教师进行教学。例如在学习高中语文《离骚》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通读,了解作者、相关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写这篇文章时所处的年代等,学生在翻阅的过程中能够对文章的内容有较多理解。之后教师教学时,学生就能够对自身在理解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标注和思考,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语文教学与高中生的技术教学同样重要,教师要不断地加强语文教学的意识,利用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