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言语心理相关异体字构形规律及关系的探究

2021-12-18王婧怡高长山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2期
关键词:异体字构形二者

王婧怡,高长山

(1.兰州大学文学院,兰州 730000;2.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长春 130024)

1 异体字本体研究概述

研究异体字的构形问题,首先要解决一些异体字本身的问题。从异体字的产生来看,除历史及文化等原因外还需归于汉字的本质特性,汉字本身为表义文字;从构形角度来看,本身很容易产生多个符号表示同一含义的情况;另外,其造字方法、造字结构不同,部件替换及移位等情况都会产生异体字,加之汉字自身发展规律也使得汉字逐渐向简或繁化、声化发展。在诸多条件下,异体字几乎成为汉字发展中较为普遍的现象。

关于异体字的界定,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从异体字的诸多层面来看,一般分为写法、构形和用法的不同,李运富[1]在讨论关于异体字的问题时发现,全部异体字的共同属性为异形和同用,即其本质特征应为功能相同,其他方面仅为不同层次和角度的特殊属性。异体字的定义为形体不同而音义相同,意义问题上一字多用的情况,应着重其本义,不必追求完全相同。在读音问题上学界看法不一,例如王宁认为需完全相同,而有的甚至对读音并无要求。

关于异体字产生的问题,李国英[2]在《异体字的定义与类型》中进行系统阐释,基于异体字中构形和功能两个重要因素指出,异体字本身是为同一个词及其功能所造,是音义相同而形态不同的字,分为异构和异写,异构由不同构形方式或选取不同构件构成,例如表示同一词义的字可能由会意或形声构成,或选用不同偏旁构成;异写则是由地理位置、时间及社会因素等不同原因构成的书写变异。从构形和形体来源看,汉字有三种不同情况,为语言中不同的词造字、为语言中同一个词造字和书写变异。本文在此也借助该观点分析言部和心部字的异体字分布情况。第一种情况多数不会出现异体字,大多音义均无关联,但也存在词义变化中意义功能重合,导致后期二者变为异体字的情况,如“舍捨”、“雕凋”等词。第二种情况产生异体字较多,有的在字词的发展变化中其词义功能并未变化;但也存在一些字在发展过程中其功能产生了分化,导致二者最终表示完全不同的含义。书写变异也是造成异体字的重要原因,但本文不作为重点讨论。

2 言语心理相关部首浅析

从依照部首分类开始,汉字系统逐渐有序,言语及心理相关部首主要为言部、口部和心部。在《说文解字》中,许慎共收录言部字245字、口部字180字、心部字263字。常用字往往体现当时社会生活,臧克和在《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中指出口部与心部的义类联系传达出中国古代“言为心声”的观念,人类在生理和文化发展时期必然需将心理和言语作为重点关注,极大影响了后期文字的发展[3-4]。

与心理相关的部首主要是心部字,“心”为象形字,本义心脏,殷商时即超出了其本身的含义,逐步由单一的器官心脏走向与思维相关的含义,与精神活动的认识即思想、情感、意志等相关,因此,心部字具有更加广泛的意义内涵[5]。与言语相关的主要是言部及口部,二者属于同一义类。“言”为指事字,下面是“舌”,下面的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本义为说话。“口”为象形字,《说文》:“人所以言食也。象形。凡口之属皆从口”。本义为口腔器官,嘴。二者意义随具体语用及造字情况超出其本义。

言部字的含义分为表示言语行为,如讽、谄、证等;表示态度,如谅、信、谦等;表示状态,如诉、说、谧等[6]。口部字意义大致表示人类或其它动物如鸟类的饮食和发声器官,如喙、喉;与进食相关,如咽、咬、咀;与言语相关,如唯、唉;或表示气息,如呼、吸、喘;也有与口腔发生的其它声响动作相关及与小儿相关等意义[7]。心部字的意义大致分为表示心态,如慎、忠、忍等;表示心情,如愁、慨、急等;表示心性,如恬、懦、意等[8]。

综上可见,在表示言语意义的字中言部字相对更多体现出言语相关的含义,除本身的言语义,在言语行为中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态度立场,对“言”字形的考察除认为言为形声及指事字外,另有观点认为言为会意字,从口、从心。从言的字形来看认为言字“上心下口”,“所谓言者心之声也”。《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中表示,口部及心部在汉字取象实际中相互联系沟通,而言部、口部与心部均有字相通,言部字所示词义很多也与心理相关[4]。

口部、言部和心部字的相通与人类认知的过程相符,开始人类在认知中可能对心理反应和言语的区分概念比较模糊,而后来逐渐将心部、言部、口部独立开来,符合总体认识发展过程。

3 相关异体字构形分析

王宁指出,从总体上看,汉字的基本构形特点是一直保持的,汉字构形的最大特点是它要根据所记录的汉语词(语素)的意义来构形,因此,汉字的形体总是携带着可供分析的意义信息[9-10]。反观其观点可推知,通过汉字构形的演变也可观其意义变化,构形也不仅仅是构形,更包括构义的内涵。构形过程中一些形态所体现的意义被公认,这样意义和形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关系,部首即是如此,因此,部首的意义信息可以作为本研究可靠的基础。另外,对于字义分析常于构形意图中推出词或语素的其中一个意象作为本义,其他区别于此的意义被定义为引申义、假借义等,加之汉字中的每部分要素都具有其表义内涵。基于以上两点,以部首为基础观察该字与其异体字之间的构形及意义关系即可见其大致规律。

在言语的相关字中,我们提取言部和口部字进行研究,与心理有关的字主要围绕心部字进行。经过整理,笔者将言语与心理相关字的情况大致分为直接更换偏旁(或意义信息)构成异体字、直接添加相关意义信息构成异体字、构成异体字过程中整体字形发生较大变化的和意义含有相关意义信息但未构成异体字四类,第四类本文不作研究重点。

在心部字与言部字中都包含较多的关于言语、心理意义信息的异体字,多数为更换偏旁或添加言语和心理相关的意义信息,这些构形上的变化多是由于词义功能的变化和意义关联造成了文字构形的相似和变化。

更换偏旁或意义信息,如讖懺、諄啍忳、諟惿、謓惪、说悦等;添加意义信息,如誾等;整体字形变动较大,如信訫孞、訴愬、諅忌等;还有意义相关但未形成异体字的,如谓表示认为、以为等。

3.1 更换偏旁或意义信息的异体字

更换偏旁或意义信息的异体字在含义上体现言语与心理互通,也有字词具有言语或心理方面的侧重。笔者选取部分当前常用字进行分析。

【誖、悖】

总体意义相同但后期侧重点不同的最有代表性的即是“誖”与“悖”,誖的意义为逆、乱,古同“悖”;悖为混乱、相冲突、违背道理、谬误的意思,《字源》明确写出二者关系,誖与悖是小篆时的两种不同写法,为采用不同形符的异体字,悖主要表示心情的混乱,誖则表示言语混乱。

【悊、哲】

“悊”与“哲”都有智慧的含义,“视之不明,是谓不哲”。其异体字还包括,该形态的异体字兼有心理和言语的双重意象。从哲的字形演变中可以看到,其金文阶段字形下面的要素仍是“心”,心表意,折声,兼表决断,也增“目”强化思路清晰的含义,或从口,折声,取心、口相通的意思,悊现已不太常用,也表敬重等。

【憰、谲】

憰,权诈《说文》;谲,权诈《说文》,表示权变《字源》,二者意思十分相近,关联明显。

【说、悦】

“说”与“悦”二者古同,现在说更侧重表示说话含义,悦表示高兴的情绪,悦的愉悦义表现明显,《字源》:说,从兑,兑通悦,表示“说者尽兴,听者心服”,其中也可以明显看出愉悦相关的内涵。《说文》中未见悦,为说的后起分化字。

【慨、嘅】

“慨”与“嘅”兼有叹息的含义,嘅,《说文》解释为叹。而慨更侧重表现情绪激昂、愤激的含义,也有叹息义。总体而言,二者兼有感叹的意思。

【误、悮】

“误”与“悮”都有荒误、疑问的含义,悮,《集韵》解释为疑,即疑惑。误现在更多表示错误,二者有明显相通的含义。

【惟、唯】

惟,形声,从心隹声,本义为凡思《说文》,表示思考、思念;唯,形声,从口隹声,本义为诺也《说文》,表示回答,二者词性为副词时才表示相同的含义,都有假借义“只有”。

【憝、譈】

“憝”意为怨恨、憎恶,怨也,从心敦聲。《说文》“譈”古同“憝”,《广韵》《集韵》:徒对切,音队,怨也,怨恨,二者有明显相同含义。

【懟、怼、譵】

“懟”同“怼”,形声,从心,对声,本义为怨《说文》;譵,怨也《说文》,怼,形声字,写作“懟”,写法变更与现代汉字简化有关《字源》,本义为怨恨,二者含义基本相同。字形上懟与怼相似,有相同意义。

【諟、惿】

“惿”,审也,亦作“諟”,《康熙字典》除此之外惿也有心怯的含义。諟有审的含义,二者在此处具有意义相通。

【情、啨】

“情”与“啨”二者,情为形声字,人之阴气有欲者也。《说文》;啨,《集韵》啨吟,小语。本作情。二者具有相通义项[11-15]。

3.2 添加意义信息的异体字

添加意义信息的异体字主要是含有相同义项的,大多数表示几乎相同的含义,添加相关要素后增加或强化了该方面的意义信息。

【志、誌】

“志”,意也;“誌”,記誌也《说文》。二者具有相通意义内涵,志的字形演变中未发现字形相通,“誌”更偏向动词性。

【譿、慧】

“譿”与“慧”,譿,辨察也;慧,形声,从心彗声《说文》,解释为聪明,有才智,二者意义关联明显。

【台、怡】

具代表性的还有“台”与“怡”,台,说也《说文》,说即悦古文,与喜悦有一定的联系。后作怡《字源》。怡,形声,从心台声,本义为和悦的样子,“台”是“怡”的本字。

【悋、吝】

悋,本作吝《康熙字典》;吝,形声,从口文声,恨惜也《说文》本义为遗憾、悔恨。

【誋、忌】

誋,诫也《说文》,古同“忌”;忌,形声。从心己声,本义为憎恶《说文》,字义相近[11-13]。

3.3 字形整体变动较大的异体字

字形整体发生较大变动的异体字多数至今已不常用。比较有代表性的如应,当也《说文》,金文以鹰为應,字形像山崖下的一只鹰,“心”旁起到表意作用。还有一些表示意义相同,写法不同如信的异体字“訫”“孞”,二者皆古同信,表诚实义。再如“訴”与“愬”,訴本义为告状;控告,愬同“诉”,或从言朔,又从心作愬[11,14-15]。

3.4 具有相通含义但未构成异体字的情况

意义含有相关义的如“谓”,本义是告诉,说话前需思考,也有以为、认为的含义,但是字形上并无明显体现,更加侧重于言语。具有代表性的还有“请”与“情”,有“请,通‘情’”的情况,言语意是表示提出请求时把情况说清楚。再如“忱”与“谌”《说文》:忱,诚也。谌,诚谛也。二者近义通用。以上情况主要是含有相通意义信息的字,其根本原因应归于言语和心理的内在联系[11-12]。

4 结 语

汉字的形、音、义系统相互联系,是表意文字,构形的变化与意义具有重要关联,通过对言语及心理相关异体字的分析,不仅可反观验证异体字本身的规律,还可发现相关异体字构形规律及意义联系,从而了解汉字的构形原理及部分特征。另外,我们也从以上异体字及其意义分析中发现古人对于言语和心理关系的认识,有助于发现汉字文化及古人造字智慧。

猜你喜欢

异体字构形二者
东巴文字典异体字的整理与编纂规范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未收的古文隶定字分析
Sweden's Icehotel went all out for its 30th anniversary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摇曳
汉字教学课程价值语感视角的考察与实现
生命意识在汉字构形中的显现
甲骨文构形法研究
译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