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背景下16周体适能干预课程对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研究
2021-12-18夏秋冬
夏秋冬,郑 拯
1 前言
2016年习近平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1]。大健康理念的提出,转变了人们对于传统健康理念理解,将“预防”替代“治病”作为健康的中心问题,将传统健康理念所关注的医生和病人,转变为关注每一个个体,关注自己的健康。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2]。进一步明确了全民健康的国家战略位置。然而,从近几年的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数据逐年呈下降趋势,而大学生近视率以及各类健康问题却呈现上升的趋势[3]。体育教学作为高校实现健康教育的重要窗口,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要实现健康中国战略目标,加强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
健康体适能(简称体适能)是指个人身体能够胜任平时高强度工作而不会感到疲劳,还有另外体力去享受生活,并且能够应对突然面临的压力和其他变化的身体适应能力[4]。体适能干预课程是指针对目标群体的体适能(主要包括心肺适能、肌肉适能、柔韧性和身体成分),开出特定的运动处方,有针对性进行干预的体育课程。体适能干预课程是一个新兴的复合概念课程,它的练习手段和方法,相对于过去的普通运动专项体育课程的常规练习方法更加科学地反映了体质对外界环境、生活、社会的一种适应能力[5]。目前我国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刚处于起步阶段,初建了某些新型的观念,在教学手法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尝试,但其课程教学对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究竟如何?体适能干预课程与普通运动专项体育课程对于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有何不同?我们意识到上述问题对课程的预期形成了阻碍。为此,本次研究选取128名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16周体适能干预课程对大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研究,为大学体育教学的改革提供相关研究资料,为提高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提供帮助。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非体育专业大一新生4个班级128名学生作为调查实验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经同质性检验,研究对象的年龄、身高、体重与入学体质健康数据经T检验P>0.05,无显著性差异,属于同一水平(基本情况见表1)。他们无受伤、患病情况,身体健康表现良好。
表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中国期刊网、Web of Science数据库。以健康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为关键词,检索2005至2020年内国内外刊载的相关文献。在认真阅读和分析所获取论文的基础上,对前人所研究关于健康体适能的结果进行整理汇总,为本文提供相关研究的理论基础。
2.2.2 测试法
在实验过程中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选取了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指标以及部分身体机能指标,包括1000米、50米、肺活量、立定跳远、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体重指数(BMI)、心率、最大摄氧量。心率的测量:在1000米测试结束恢复3分钟后,使用Suunto心率遥测系统(芬兰)测试心率。最大摄氧量的测量:采用12分钟跑法,最大摄氧量(VO2max)=22.35×12分钟跑距离(km)-11.29。
2.2.3 数理统计法
主要运用SPSS 24.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计量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参数检验方法中的T检验处理,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4 实验法
在实验前,对招募到的128名男性大学生进行体质健康项目相关指标的测试,经初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人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测试后将这组人随机分成实验组(64人)和对照组(64人),针对实验组采用体适能干预体育课程教学;针对对照组按照学校教学大纲安排常规体育选项(篮球)课程进行教学。从第1周开始正常的实验教学,到16结束实验教学,总计16周。在17周再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质健康相关指标的测量,比较实验前后的数据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
3 研究结果
3.1 16周体适能干预课程教学设计
依据表2的设计,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16周体适能干预教学,提升其体质健康的各项能力。
表2 体适能干预课程教学设计
3.2 普通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设计
依据表3的设计,对对照班的学生进行16周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提升其体质健康各项能力。
表3 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设计
3.3 体育课程干预过程中膳食指导与评估
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对于保持人体健康的体质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处于生长发育末期的大学生而言,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6]。为了让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研究对象能够合理规律的安排个人的饮食,在体育课程干预前进行一次膳食营养指导课,并邀请浙江工商大学食品学院食品营养学专业两位专家对研究对象在体育课程干预前后的日常饮食和休闲零食进行了回顾统计分析,并给出合理的建议去保证体育课程干预前后膳食营养摄入量的相对统一。如表4所示,研究对象在体育课程干预前后在能量摄入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上有所增加,在脂肪上有所减少,但是通过T检验后发现没有显著差异(P>0.05)。
表4 体育课程干预前后膳食摄入情况
3.4 体质健康数据前后测试结果
实验组在接受体适能干预课程教学后测试指标成绩比教学前测试指标成绩有显著变化,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接受不同课程教学后的测试指标成绩有显著变化,见表5。
3.4.1 1000米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1000米较前测数据有提高,1000米(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得到了加强。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1000米速度较对照组提升更高,1000米(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1000米速度具有一定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
表5 体质健康指标前后测试结果
3.4.2 50 米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50米较前测数据有提高,50米(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提升并保持最大速度能力得到了加强。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50米速度较对照组提升更高,50米(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50米速度具有一定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提升并保持最大速度能力,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
3.4.3 肺活量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肺活量较前测数据有提高,肺活量(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肺功能得到了加强。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肺活量数据较对照组提升更高,肺活量(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肺活量具有一定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肺功能,与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3.4.4 立定跳远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立定跳远较前测数据有提高,立定跳远(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下肢力量与爆发力得到了加强。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立定跳远距离较对照组提升更高,立定跳远(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立定跳跃距离具有一定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下肢力量与爆发力,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
3.4.5 引体向上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引体向上较前测数据有提高,引体向上(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上肢与背部肌肉力量增强有限。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引体向上数量较对照组提升略高,引体向上(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引体向上数量略微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上肢与背部肌肉力量,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但上肢与背部肌肉力量还有待加强。
3.4.6 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坐位体前屈较前测数据有提高,坐位体前屈(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柔韧性得到了加强。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坐位体前屈数据较对照组提升更高,坐位体前屈(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坐位体前屈数据略微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的实验组柔韧性,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
3.4.7 体重指数(BMI)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身高不变体重增加,体重指数较前测数据具有一定升高,体重指数(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体重增加有限。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体重指数数据较对照组略低,引体向上(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体重指数数据略微降低,这说明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体重降低有限。
3.4.8 最大摄氧量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最大摄氧量较前测数据有提高,最大摄氧量(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心肺功能得到了加强。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最大摄氧量较对照组提升更高,最大摄氧量(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最大摄氧量具有一定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心肺功能,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提升更为明显。
3.4.9 心率测试结果
如表5所示,实验组在课程干预前后,心率较前测数据具有一定升高,心率(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心率升高有限。通过对比实验组与对照组在课程干预后的数据,实验组心率较对照组提升略高,心率(p>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课程干预前后心率数量略微提升,这说明经过16周的体适能课程教学实验组的心率升高,较经过16周正常体育选项(篮球)课程教学对照组心率更为明显。
4 分析与讨论
4.1 1000米
1000 米属于速度耐力性项目,是极限强度的运动项目。它是以无氧代谢为主,有氧代谢为辅的混合型代谢项目,由磷酸原系统,糖酵解系统,有氧氧化系统共同参与供能[7]。因此增强1000米跑的训练需要在大力发展有氧代谢能力的基础上,着重增强对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的能力[8]。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实验组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方法大多能提升人体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的能力,对照组课程教学多数时间在进行运动强度较低的有氧运动,在少数时间内才进行锻炼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的能力的篮球教学比赛。决定中距离跑成绩的关键因素是研究对象的速度能力和供能系统的供能能力[9],实验组课程教学中的力量训练、快速伸缩负荷训练、变速跑位移速度训练都是提升速度能力的重要训练方式。
4.2 50米
50米属于短距离项目,人体的最大速度能力和专项力量能力都是决定短跑成绩的主要因素[10]。50米跑是以磷酸原系统与无氧糖酵解系统作为主要供能形式,是一定时间内提升并保持最大速度能力的体现。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实验组采用的下肢快速伸缩负荷训练,能有效提升研究对象的快速力量及运动表现,同时结合传统负重抗阻训练能有效地提升50米跑步速度[11-12]。就50米项目而言,速度耐力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地动员无氧糖酵解系统参与供能,同时尽量减少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的疲劳[13]。实验组通过运动后全身肌肉泡沫轴与筋膜球练习、静态拉伸练习都可以有效放松肌肉,缓解剧烈运动后产生的中枢神经系统与肌肉疲劳。对照组仅采用了静态拉伸练习,放松的效果相对实验组较弱,泡沫轴练习较静态牵拉更有利于等长收缩肌力的恢复[14]。
4.3 肺活量
肺活量是指肺部最大通气量,可以反映出肺功能状态,不仅如此,肺活量还与最大摄氧量存在较高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肺通气量与年龄、身高、体重、胸围、坐高等因素紧密相关[15]。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对照组在教学中练习强度较低,单位时间氧需求量较低,对肺部肺泡的刺激较小,使得对照组肺部通气量的提升有限。而实验组通过高强度间歇运动、持续性有氧耐力跑训练、变速跑位移速度练习这三种较大负荷强度的运动方式进行训练,单位时间氧需求量较高,对肺部肺泡的刺激较大,因此实验组肺部通气量增加明显。
4.4 立定跳远
立定跳远是反应下肢力量、爆发力、身体协调性等方面能力的运动项目,是衡量身体素质的重要因素之一。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在实验组教学中安排的快速伸缩复合训练是利用肌肉和肌腱的弹性势能和牵张反射,实现更快速有力的向心运动,以此更好地发展下肢肌力和爆发力[16]。另一方面,实验组通过全身最大力量训练,如深蹲,硬拉,高翻等练习发展全身肌肉力量,也增强了下肢的肌力。对照组在教学中虽然也穿插有一定的跳跃练习,但下肢肌力提升效果有限。
4.5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是发展上肢与背部肌肉力量的有效练习方法。引体向上参与的肌肉数量众多,运动模式十分复杂,是衡量男性体质健康的重要参考标准之一[17]。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原因可能是,引体向上是针对自身体重的一种力量训练和测试方法,具有较高的测试门槛,即使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上肢与背部力量有所增强,但其力量的增强并不完全能通过引体向上的测试方法表现出来。同时,在对照组的篮球选项课程中,并没有针对上肢与背部力量的练习,因此对照组的引体向上水平基本保持不变。
4.6 坐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是测量人体柔韧性的重要方法之一,主要用于测量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周围软组织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实验组在准备活动阶段所采用的动态拉伸练习比对照组所采用的静态拉伸练习能更大程度地升高中心体温,并能引起拉伸肌肉的牵张反射,使肌肉、关节、肌腱和韧带产生反射性收缩,从而增加身体的柔韧性[18]。另一方面,有研究发现,在使用泡沫轴与筋膜球对肌肉进行放松后也可改善关节活动度[19-20]。对照组在准备活动阶段所采用的静态拉伸,虽然也能够明显增加身体的柔韧性,但是有研究结果显示,静态拉伸练习后会降低人体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素质并持续60分钟,这种方法并不适合在准备活动阶段来进行练习。
4.7 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是指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是目前用于测量人体脂肪含量以及身体健康状况的一个常用指标。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实验组通过体制能干预课程降低了体脂率,力量训练能更好地增加肌肉的比例,致使实验组体重的略微上升。对照组通过篮球选项课程降低了体脂率,但肌肉增加的比例有限,因此对照组体重略微下降。另一方面,实验组采用了高强度间歇训练,而对照组中篮球比赛也是一种类似的高强度间歇训练,这种训练可以提高人体的基础代谢率,从而减脂,且这种效果在运动后24h仍然存在[21]。
4.8 最大摄氧量
最大摄氧量是指人体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的过程中,单位时间内所能摄取的极限氧量,是衡量人体心肺功能,全身肌肉系统使用和运输氧气能力的最优指标之一[22-23]。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有研究证明,一方面实验组所采用的持续性有氧运动对大学生的有氧适应性、体脂百分比、空腹血浆胰岛素、纤维蛋白原等生理指标有显著的改善[24]。随着持续性有氧运动时间的增长,运动强度的加大,受试者的呼吸肌得到了充分锻炼,心肺适能得以提升。另一方面,高强度间歇训练是促进健康人体心肺功能的重要方法手段[25]。在篮球比赛中虽也有一定的高强度折返训练,但其强度与时间难以得到充分的保障,因此对照组的最多摄氧量提升有限。
4.9 心率
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评定运动员心肺能力和骨骼肌循环系统机能的常用指标,在本文的实验中通过运动结束3分钟后的心率来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用于监控实验对象的身体机能情况[26]。综合测试结果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随着1000米测试速度的加快,其混合代谢和无氧代谢能力增强,后测的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较前测有所增加,但研究对象心肺功能较前测时有所增强,其心率因此没有产生较大的差异。
5 结论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应广泛开展体适能干预课程,关注学生体质健康中较为薄弱的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身体素质练习。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身体素质的变化,强调身体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各种能力相互依靠,相互联系,不应过度偏重一种身体能力而忽视其他的身体能力,更加全面的发展学生体质健康。
将目前全球体适能干预课程的优质练习方法进行汇聚、归纳与选择。练习方法的选择要体现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学科的需要、学生的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要求等现实需求。在科学讲解练习原理的基础上,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新颖有效的身体练习方法,开阔视野,提升身体素质。
在高校体育选课课程中,可以将体适能干预与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明确将“体质健康”作为课程的重要的目标之一,突出以身体练习为主体,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的课程特征,将体适能干预课程教学科学合理的穿插在各类体育选项课程中去。在学生学会动作技能后,更要求学生通过此动作技能来提高自身的体质健康发展水平以及各类情感目标,从而摆脱技术教学的怪圈,引发新的体育教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