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小生活探索家
——以中班微课程“菌菇探秘”为例

2021-12-18曹梦娇

清风 2021年20期
关键词:菌菇蘑菇幼儿

文_曹梦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幼教中心利泰幼儿园)

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基础与中心,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教育。班本微课程围绕着幼儿的兴趣、问题而展开,以促进幼儿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它从幼儿的生活中来,又回归、服务于幼儿的生活。我们以“生活教育理念”为核心,关注幼儿生活,从而推动中班微课程“菌菇探秘”的生成。

生活—捕捉课程主题内容

生活包罗万千,涵盖方方面面,而源于生活,需要幼儿有着共同的经历,这样才能引发幼儿共同的兴趣。“菌菇探秘”缘于幼儿在小树林中的一次偶然发现:幼儿发现草地上长出了类似蘑菇的菌菇,他们兴奋地喊着:“长出蘑菇了,长出蘑菇了!”但乐乐说:“这不是蘑菇,蘑菇不长这样,蘑菇是白色的,这个是黑黑的。”那这是什么呢?这里怎么会长呢?可见,幼儿对菌菇充满好奇与兴趣。当捕捉到了幼儿的兴趣点之后,接下来就要了解、梳理幼儿关于菌菇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幼儿对菌菇了解多少呢?这是我们接下来开展讨论的话题,也是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经验的过程。我们围绕生活中“你认识的菌菇”“你见过的菌菇的颜色、形状”“菌菇的生长环境”等主题展开了讨论,为接下来的课程开展奠定了经验基础。

灵活—关注课程方向、组织形式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的教育过程。和幼儿一起确定了微课程活动主题之后,该如何进行进一步的深度研究,课程建构的方向和基于怎样的组织形式也是我们所思考的内容。微课程方向应该是灵活动态的,它应为更加适合幼儿而不断调整。幼儿讨论了熟悉的菌菇,还有很多菌菇幼儿不熟悉,于是我们继续结合网络上的图片和幼儿一起熟悉了解。可是,脱离了生活经验,幼儿对其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也难以激发他们深度学习的欲望和热情。这时,我们又和幼儿进行了谈话,幼儿提出:能不能把外面的菌菇搬回来,我们自己种植菌菇?

当幼儿确定了种植菌菇的课程方向后,我们又开始了讨论。怎么种植?用什么工具去搬?种植在哪里?怎么照顾菌菇?面对幼儿不同的疑问和兴趣点,通过一起讨论梳理,我们发现有的幼儿对种植非常感兴趣,有的幼儿对菌菇生活环境更加感兴趣,有的幼儿对菌菇的种类感兴趣。针对幼儿不同的兴趣点,我们也采取了不同的组织形式。多样化的组织形式也能满足不同需求的幼儿更加有针对性的探究。集体学习活动无疑是解决幼儿共性问题最适宜的组织形式,集体活动有明确的目标和活动重难点。而在了解幼儿兴趣、认知水平的基础上,考虑性格互补、能力互补等因素,帮助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小组,小组内幼儿围绕着同一兴趣点进行学习和活动,则能让幼儿互相之间取长补短。此外,个别化的学习活动是对集体活动和分组活动一个非常好的补充,当某个幼儿对于一个问题特别感兴趣的时候,就可以展开有针对性的个别化学习活动。

创活—注重实施过程的创造性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创造力是人才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班本微课程的建构过程也是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教师的智慧是不容忽视的方面。活动的主体是幼儿,如何推动活动实施,满足幼儿从原有水平向更深层次水平发展,则需要教师的智慧。教师的智慧和专业能有效地捕捉幼儿的兴趣点,挖掘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从而推动班本微课程的实施。而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则贯穿于每一个活动中。在班本微课程中,教师不应仅仅关注幼儿显性的能力知识技能的获得,更应该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

基于“生活教育”理念,班本微课程是立足于幼儿生活的课程。生活即教育,种植即课程,教师应把课程还给幼儿,还给幼儿的生活,让课程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要让他们的生活看得见、让他们的成长看得见,教师要做的就是引领和启发,营造让幼儿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活动。教师只有在生活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才能更加理解儿童,不断优化班本课程,开展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的幼儿。

猜你喜欢

菌菇蘑菇幼儿
幼儿美术作品选登
幼儿优秀作品欣赏
优秀幼儿园亲子活动展
蘑菇点点
蘑菇点点
蘑菇点点
蘑菇点点
爆图团
蘑菇
蘑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