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班STEM 活动“洒水壶”

2021-12-18陈嘉欣

清风 2021年20期
关键词:水壶小班泥土

文_陈嘉欣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昆山市西湾幼儿园)

问题的产生

开展STEM 活动,即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个学科结合在一起,以活动的形式培养幼儿的综合素质。在我们幼儿园,每天早上户外体育锻炼的时间,阿姨都会给班级的种植园地浇水,幼儿也很感兴趣,总是围在阿姨身边要帮忙。幼儿浇水总是浇在植物的叶子上,小杯子没办法浇到根和泥土上,久而久之,很多植物的叶片变黄,甚至有些还烂掉了。我们根据这样的实际问题,生成了班级STEM 内容“洒水壶”。

分析问题,制定目标,积累经验

(1)了解正确的浇水方式。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我们就以多肉为例,首先向幼儿介绍了多肉植物的生长方式,幼儿了解了多肉是从泥土里吸取水分和养分的,给多肉浇水要浇在泥土里,不能让水滴滴到脆弱的叶片上。

(2)搜集各种各样的洒水壶。洒水壶有尖尖嘴的、有许多小孔的、有大开口的等,形状大小都不同,连浇水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我们联合家长,搜集了许多洒水壶投放到STEM 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洒水壶投放到区域里之后,幼儿对浇水的兴趣就更大了,这也满足了每个幼儿早上想浇水的欲望。我们在户外的种植园地设置了照顾植物记录表,方便幼儿每天自行选择合适的工具来给植物们浇水,并且在比较中找出最适合的工具。

除了户外的种植园地,在开展STEM 活动的时候,幼儿还可以自己选择洒水壶去给多肉宝宝浇水,当幼儿选择不同的浇水工具去浇水时,和同伴之间的比较也能帮助幼儿了解需要选择一些浇水口较长、较尖的洒水壶,这样才能更方便地避开叶片,将水洒在泥土里。

尝试解决问题,自制简易洒水壶

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成品洒水壶之后,我们就开始尝试自己制作洒水壶。首先我们搜集了许多半成品材料,为幼儿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游戏环境。在半成品材料里,幼儿最容易想到的组合就是瓶子和喷头瓶盖的组合了,这也符合小班幼儿的经验和思维模式。考虑到小班幼儿经验有限,我们选择了示范和讲解的方式为幼儿丰富经验。我们首先制作了两个能自动吸水的水壶模型,让幼儿以观察的方式来了解这个水壶的构造。在了解了构造之后,我们开展了一次亲子小制作的活动,请爸爸妈妈来帮助幼儿制作自动吸水的水壶,并且将成品带到园内再次展示交流,加强了幼儿对这一小制作的理解,也锻炼了其动手的能力。

针对问题升级,制作能控制水量的自动洒水壶

户外的植物该怎么照顾呢?如何实现自动浇水,最好还能控制水量呢?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继续进行STEM 的研究,同时也寻找更合适的材料。输液管是一个比较合适的材料,因此我们开展了一次科研活动,和幼儿一起探索尝试,发现输液管和瓶子的搭配既能实现自动浇水,还能靠开关控制水的量。作为活动的延伸,我们给幼儿每人准备了一颗多肉种子,让幼儿每天照顾自己的小多肉。

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整理

(1)通过多种形式,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我们通过故事、图片等,引导幼儿形成照顾植物、为他们浇水的意识;通过散步活动、晨间分散活动等,让幼儿动手浇浇水,发现洒水壶的秘密;利用大户外游戏的种植区活动等,提供一些简单的半成品材料,让幼儿尝试制作洒水壶。

(2)在实施过程中,做好有效的观察和指导。我们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用文字和照片等形式进行记录;展示幼儿的操作过程,并让其讨论其中所隐含的问题,学习解决相应的问题;再次针对新的问题,引导幼儿进一步改造洒水壶,记录幼儿的讨论资料,整理幼儿的活动情况资料,并进行分析;展示幼儿的讨论、活动影像等,进一步反思,然后展示幼儿的作品。

(3)做好整个项目实施资料的整理。我们及时观察反思,持续提升课程质量;展示交流各项过程性资料,凸现幼儿在活动中的讨论、设计、制作等;汇总研究资料,完成专题总结。

幼儿对这个世界非常好奇,我们在面对这些小小问题的时候,先是抓住了幼儿的眼睛,让幼儿对身边的生活产生探究的好奇心,之后让幼儿通过自己的小手,亲自在活动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幼儿在找答案的过程中,了解了各种工具,提高了操作动手能力和交往能力,也获得了艺术方面的审美提升、数学方面的量的把握、科学方面的探索能力等。让我们也一起做一个有心人,一起学习开展更有效的班级STEM 活动。

猜你喜欢

水壶小班泥土
课桌水壶架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借水壶
泥土
翻开一块泥土
泥土中的功臣
藏在水壶里的爱
分成三等份
变成一样多
断和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