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难点及创新途径

2021-12-18李殿静

清风 2021年20期
关键词:欣赏课乐曲情感

文_李殿静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徐州市丰县顺河镇顺河初级中学)

音乐是一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素养的学科,因课堂氛围轻松、生动,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在初中音乐教学中,音乐欣赏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音乐教学方式,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提高非常重要。教师应积极探究如何提升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新课程理念,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切实增强教学实效。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必须认识到音乐欣赏课教学的重要性,运用音乐欣赏课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水平和综合能力。初中音乐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切实提高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难点

在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个别教师对音乐欣赏教学目的的理解与应用产生了一定偏差,从而影响学生学习音乐的效果。首先,个别教师只以教学任务为准,在一堂音乐欣赏课中不断播放音乐,不注重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状态,从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个别教师过于注重让学生掌握音乐的背景知识,在音乐欣赏课中对音乐作品所涉及的地区、民族、相关历史人物、政治事件等进行了详细讲解,反而模糊了音乐本质的传达。最后,个别教师在教学音乐欣赏课时生硬地要求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要求学生按教师自己对音乐的理解进行表达,这会给学生的潜意识带来影响,使学生难以形成自己的欣赏理念。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创新途径

教师应强调音乐的情感传达。艺术具有多样性,一首动听的音乐由乐曲与歌词组成,但即使乐曲相同,不同的歌词也会带给欣赏者不同的情感体验。所以初中音乐教师在欣赏课教学中应尽量选取同类型的歌曲让学生欣赏。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全面了解音乐,还能带给学生更多的视听体验。

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初中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是初中音乐欣赏课的隐性教学目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课堂教学目标及其实现方式,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或再加工,让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隐性线索通过过程与方法的感知、体验等准确地表述出来,使学生能够向着教学目标不断前行。

教师应丰富音乐教学的方法。音乐教学方法很多,如即兴创编、体态律动、游戏活动、情境创设、角色表演等。有效的方法可以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观能动性。

课堂即兴创编指在音乐课堂上,学生小组以特定的主题为基础,通过教师的指导进行即兴创作和表演,在此过程中及时通过听觉进行分析与想象,作出属于创造性行为的音乐判断。这不仅对学生本身的音乐思维进行了检验,也可以让学生的音乐思维得到成长。学生既需要对音乐形成感性认识,也需要形成理性认识,当学生第一次接触一首乐曲时,他们可以感知乐曲中的音符和节奏,根据音乐旋律的变化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全身心融入音乐世界中,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考更深入地理解音乐传达的情感。以创作和编排短曲旋律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按照固定的节奏,根据作品背景先设计一条旋律线,让学生按照教师提出的具体要求进行创作和编曲。学生可以先画出不同的线条,确定乐曲表达的是兴奋还是平静的情绪,在此基础上进行编曲创作。教师要注意时刻把握学生的实践情况,将学生的情感、态度等心理因素与具体的音乐教学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确保教学内容的完美渗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体态律动强调从音乐入手,先让学生去聆听音乐,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运动去接触音乐的各个要素。这也是音乐的一种表达方式,是聆听者对音乐的即时反映,强调的并非只是音乐作品的材料与结构,更要重视情感状态和变化,通过对动作的模仿将音乐状态再现出来。例如在欣赏《伏尔加船夫曲》时,部分学生缺乏对歌曲所处时代背景的认识,通常很难感受到歌曲旋律透露出的沉重和疲惫。教师可准备一些沉重的道具,让学生搬动,在学生有沉重的概念意识后,让学生通过想象模仿移动重物的感觉,借助体态律动,让学生一起放慢步态行走,逐渐表现出坠落感和沉重感,进而实现与《伏尔加船夫曲》更强烈的情感融合,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它带来的震撼,用耳朵和眼睛去感受音乐之美、世界之美。

总之,由于音乐学习具有抽象性,音乐教师的教学语言在教学中起着关键作用。音乐教师需明确欣赏课中存在的难点,并基于此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塑造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念,提高初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欣赏课乐曲情感
始乱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失落的情感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准妈妈必听十首胎教乐曲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