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2021-12-18刘溢文

清风 2021年20期
关键词:实例观念法治

文_刘溢文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盐城市初级中学)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更多地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强化学生的法治观念。这不仅是课程教学的内在要求,也可以让学生在进入社会后有意识地规范自己的言行,养成好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这是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价值的一种体现。在建立学生法治观念时,教师要多用实例说话,通过各种例证形成学生的学习认知,让学生对法治有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起到更好的训练效果,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全面的学科能力锻炼。

教师应结合校园管理传递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有多种切入点。对于初中学生而言,他们每天大部分时间会在校园内度过,学生不仅会在学校学习大量的文化知识,学生的言行举止、行为方式也会在这个环境中得到培养与塑造。教师要从校园环境出发,通过校园的有效管理,结合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相关的教学内容,向学生传递正面的法治观念,初步建立学生的法治意识,优化学生的认知。这不仅是一个很好的教学开端,也能促进学生良好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这对学生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会有很大的帮助。

课本中有很多教学主题可以成为校园环境法治意识培养的素材。以“在集体中成长”“走进法治天地”这两个单元为例,教师可以根据这些学习内容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法治观念。学校是一个大集体,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比如在校园里贴宣传语,宣传法治观念;同时教师也可以为学生开设公开小课堂,讲解相关法律法规。此外,学生还可以定期举办法治知识小竞赛,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更多和法治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法治认知。这些都是易于展开并且能够取得良好成果的教学活动设计方式。教师要善于利用校园空间推动法治教育,这对学生正面价值观的形成及让学生在校园内积极健康的成长都很有益处。

教师应结合社会生活树立法治观念

随着课程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会开始接触到一些和社会生活相关的学习内容。学生会了解社会生活的各种基本准则,认识到身处社会生活时自己应当有的行为方式,并且会认识到哪些行为需要杜绝。教师可以根据相应的教学主题,结合这些具体的学习内容,和学生展开开放、多元的学习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渗透相应的法治知识,建构学生正面的学习认知。同时,教师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进行正面价值的引导,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进一步增强。

以“勇担社会责任”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日常生活中身边的人各自承担了什么样的责任,有了这份责任应该怎么做。学生列举了各种实例,比如交通警察需要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教师需要负责教书育人、医生要为患者疗伤治病等。最后,教师统计学生的讨论成果,将学生的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并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自身出发,聊一聊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么做。这种良好的师生沟通方式,不仅构建了轻松融洽的课堂学习氛围,这样的学习过程也能够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认识。最为重要的是,这种讨论形式让学生对社会生活有了更全面系统的理解,大家会认识到各种职业的社会分工,自身的法治意识也会慢慢形成,这些都是课堂教学需要达到的训练目标。

教师应结合具体实例强化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的培养应当更多地基于实例展开,通过引入生活中那些有代表性的范例,教师能够很好地为学生进行问题的解读,并且可以锻炼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教师要多在课堂上引入各种和教学主题相关的实例,基于例证的解读,让学生建立基本的法治观念。教师在实例选举上要采取合适的方法,尽可能选择那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同时也能够提供一定讨论空间的范例。以这样的方式推进课堂,会让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更加充分,大家的法治观念也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

以“遵守社会规则”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搜集社会中能够体现规则与秩序的现象,还可以进一步引出一些违反社会治安,不遵守社会规则的实例,结合这些正反实例的剖析,学生的是非判断标准会更加明确,法治观念也会得到强化。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的感受会更深,对相关的理论知识会有更充分的掌握,课堂教学的多元目标也能很好地实现。

猜你喜欢

实例观念法治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钓鱼的观念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
完形填空Ⅱ
完形填空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