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下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解析
2021-12-17张丽
摘 要: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各图书馆除了传统服务,还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提供线上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以连云港市图书馆为例,从新冠疫情下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内在动因进行分析,阐述了新媒体阅读推广的实践做法,并据此进行了经验总结,为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阅读推广;新冠疫情;公共图书馆
概述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不久,全国各省区市公共图书馆陆续闭馆,探索线上服务与线下闭馆抗疫相结合的模式,积极投入新冠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需要,连云港市图书馆除了传统服务外,还通过各种新媒体平台提供线上服务,取得了良好效果。
1 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动因
1.1 读者信息需求变化
《突发事件应对法》将突发事件分为公共卫生事件、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新冠疫情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具有突发性、紧急性和影响广泛性。市民对疫情防控的信息需求激增,且具有极强的时效性。2020年2月WHO提出“信息疫情”,即在虚假谣言等海量信息出现时,因真假难辨而产生的一系列心理、行为反应。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对读者的信息需求影响巨大,主要表现为获取疫情动态及防控知识需求大增;图书推荐与阅读需求模式产生变化,线上阅读成为常态,尤其是新冠疫情防控吃紧时,线上阅读一度成为主流。
1.2 阅读线上推广升级
文旅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江苏省、连云港市疫情防控部门等也纷纷作出要求,包括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在内的公共文化场所或闭馆或升级线上推广。连云港市图书馆坚持“闭馆不闭网,服务不打烊”,在新冠疫情防控最严峻的时候虽然短暂地暂停了线下阅读服务,但线上服务一刻未停止,甚至还加快了线上服务创新,利用“互联网+”技术特点和优势,利用连云港市图书馆官方网站http://www.lyglibrary.com、连云港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以及连云港市图书馆App等,为读者推送电子图书、期刊、报纸、视频课程、有声书等数字资源。其中,连云港市图书馆App手机客户端专门为持证读者提供个性化定制移动服务,包括图书馆服务、数字资源及社交学习小组讨论,涵盖了线上自助图书馆藏查询、预约续借、在线咨询、中外文献元数据、视频公开课“一站式”学术资源检索及获取服务,等等。
1.3 跨区协作需求扩大
阅读推广作为新时代图书馆发展转型的重要工作之一,是从传统的被动阅读服务向主动阅读服务延伸的重要举措,将图书馆营销推广与新兴阅读服务相结合。新冠疫情发生后,跨区域图书馆,图书馆和其他馆所之间加快了线上合作步伐。连云港市图书馆积极开展“百馆荐书全省共读”活动,在连云港市图书馆“阅读推广”栏目将馆藏的图书扫描成电子版,并附上“推荐语”“内容简介”以及该电子图书的二维码,读者只需要用微信扫描该二维码,即可足不出户阅读大量其他图书馆珍藏的图书资料。
2 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实践
2.1 无接触外借服务
新冠疫情爆发之初,出于常态化新冠疫情防控需要,连云港图书馆或暂停线下实体服务,或压缩线下实体服务时间,或加大防疫手段,但为了满足读者的阅读需要,尤其是对纸质图书的阅读需要,为全市读者提供纸质图书借阅服务,连云港市图书馆借助“互联网+”技术,在新媒体平台上提供图书借阅服务。此外,连云港市图书馆还为有特殊需要的读者,提供预约借书服务。通过注册“学习通”登录连图电子账号,实现图书免费在线阅读。读者还可以在连图官方微信,实现高效、便捷无接触式借阅服务,满足读者居家阅读服务需要。
2.2 无边界资源服务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新媒體技术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数字阅读、移动式阅读成为读者阅读的主要形式,而且数字资源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也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1 ]。为应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连云港市图书馆积极挖掘数字资源服务,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数字图书阅读选择。一是自建数字资源库。如连云港市地方文化数据库、江苏文化共享工程连云港支中心、典藏古籍数据库、网络资源典藏平台。二是本馆购买数字资源库。如万方数据、CNKI、画说传统、电子图书(汇雅)、读秀、江苏少儿数字图书馆。三是试用数据库。如中邮阅读爱读宝、掌悦读书、历史故事数据库、知识石碣、万方党建知识服务平台等。并在连云港市图书馆官方网站提供了根据“全部字段”“书名”“作者”“主题词”“丛书名”“目次”等主要关键词搜索的功能。开通了“连云港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提供微大厅、我要上网、连图资源等栏目,每天发布图书馆的阅读推广活动,以及介绍图书馆馆藏资源等。
2.3 无距离推广活动
疫情等特殊期间,广大读者的在线阅读推广服务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连云港市图书馆为满足读者阅读需求,从服务方式、服务手段、活动种类等方面进行革新,借助连云港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持续为读者提供线上阅读推广活动。相继推出含家庭教育、养生堂、人文地理、历史文化、国学经典、少年文学等内容的“每日快听”,每个3-10分钟。开展“超星名师讲坛”,与365位名师相约,每天30分钟一讲座;以及“连图·云阅读”等线上活动,吸引了众多读者在线参与。
3 新冠疫情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新媒体阅读推广经验
3.1 快速响应,强化服务引导
互联网时代,呈现出信息碎片化,阅读快餐化的显著特点[2-3 ]。在新冠疫情期间,读者有着强烈的信息需求,作为公共图书服务部门,应在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借助“两微一端”等新媒体技术,利用馆藏的图书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科学、精准、全面的疫情知识信息,注重服务引导,借助阅读来帮助公众了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消除焦虑情绪,营造出积极向上的主流舆论氛围和价值导向。例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及时转发疫情防控公告,帮助读者精准识别信息真伪。
3.2 细分对象,提供精准服务
新媒体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要在内容和形式上突出不同阅读群体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做好馆藏图书的阅读推广工作。例如,连云港图书馆针对少儿阅读群体,推出了漫画、视频、动画、音频等,将深奥的科普知识寓于线上栏目,根据少儿阅读的习惯和特征,将具有自身特色的阅读内容通过新媒体技术潜移默化传输至小读者,帮助其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3 创新方式,提升科技含量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壮大,“两微一端”、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体验式、沉浸式阅读成为新媒体技术在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显著特点,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即时性、开放性、共享性等特点[4 ],将各种新媒体技术应用于公共图书馆,不断提升阅读推广的科技含量。例如,连云港图书馆通过小程序App设置,可以满足读者24小时在线阅读需求,突破了传统线下图书馆阅读的时空限制。
3.4 拓宽渠道,畅通交流机制
拓宽读者信息收集、反馈渠道,为读者提供便捷的在线解答咨询服务是增强图书馆吸引力,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力,获得读者美誉度的重要途径[5 ]。公共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平台,及时收集读者的信息,并将相关的信息内容及时反馈至读者,从而满足读者差异化、个性化阅读服务需要。例如连云港图书馆App手机客户端开设了“首页”“分类”“书架”“我的”子栏目,其中,“我的”栏目中开设了“读者反馈”功能,可及时输入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者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提供“添加图片”功能,使交流反馈更加直观具体,为读者提供更加及时、專业、全面的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楠.基于社会化媒体图书馆阅读推广平台的设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7(11):49—51.
[2]杨星.新媒体时代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J].兰台内外,2019(18):79—80.
[3]辛艳芳.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5):283—284.
[4]钱旻.新媒体环境下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J].江苏科技信息,2021(19):4-6.
[5]马丽.基于实例探究媒体参与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策略和效果——以长春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20(3):83—86.
作者简介:张丽,硕士,连云港市图书馆馆员,主要从事数字阅读及新媒体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