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林业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及病虫害防治

2021-12-17王翠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林业

王翠

摘要 林业发展能够有效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本文全面分析了林业生态造林技术的应用,并提出了有效的病虫害防范措施,旨在促进林业发展。

关键词 林业;生态造林技术;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7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1)08–0130–02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 Pest Control

WANG Cui (Gansu Nanhua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and Protection Center, Zhangye, Gansu 734300)

Abstract Forestry develop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China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paper comp-rehensively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forestry ecological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effective pest prevention measures in order to promote forestry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stry; Ecological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Pest control

现代化林业发展要以改善周边自然环境为主要任务,同时还要贯彻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深化林业的全面改革,从而全面提升我国林业发展水平。在实际工作中,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要利用更加系统性的生态营林造林技术,提出科学的病虫害防治方案,促进现代化林业的发展,加强对绿色造林技术的全面分析,从而全面提高现代化林业发展水平。

1 我国林业发展现状

1.1 成果

为促进现代化林业的稳定发展,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要分析我国当前林业发展现状,从不同角度提出有效的应对方案和优化措施,保障我国林业资源的稳定性,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研究数据表明,2019年我国林业总值高达5 960亿元,松香和家具的出口量位于世界首位,且我国松香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近几年来的平均出口量高达22万t,有效地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1]。此外,我国竹林资源非常丰富,大约占全球竹林面积的1/3,相关栽培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因此,我国在林业产量方面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新时期,我国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以促进林业的稳定发展,全面提高林业发展水平。

1.2 问题

虽然现代化林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从细节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人均森林资源占比较小,在林业资源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森林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近年来,随着各行各业的发展,并没有对林业资源加以重视,使林业资源出现短缺,破坏了原有物种的发展规律,导致一些物种已有灭绝的趋势。此外,我国森林覆盖率较低,资源分布不均匀,虽然近年来我国大范围推广植树造林,但种植的植被种类比较单一,且利用率无法满足相关标准,导致我国森林资源消耗非常严重,不仅会影响我国现代化农业的稳定发展,还会在无形之中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我国林业发展现状的全面分析及认识,为后续工作的科学开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近年来,我国森林资源逐年增加,森林消耗量不断减少,使森林面积进一步扩大,增加了森林资源的储存量。改造森林资源一直是我国现代化林业发展的重要举措,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强调要大力发展林业、工业,但实际发展的重点是最终的林业产品,使我国林业发展水平无法得到全面提高。

2 林业造林技术

2.1 播种造林法

播种造林法是比较常见的造林方法,通过播种大规模地造林,操作简单,且在实际育苗过程中也不需要很多工序,可以简单地应用于各种规模的林业造林工作,最终成效较好。在利用这一技术前要考虑当地的土质情况,并且做好数据的整合及分析工作,从而为后续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造林期间播撒种子时,要保证水源充足,以全面提高苗木的存活率,为种子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2]。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根据播种要求和标准优化整体的工作模式,从而全面提升造林技术实施效果。

2.2 分殖造林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指将吸收营养的树根等作为辅助性的材料,为树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属于广泛应用的“先培养后种植”造林技术。该方法能够全面节约育苗的时间和成本,树苗存活率高达90%以上,同时还可以保留原有的遗传性,全面提高树木的生长速度。在种植杨树和柳树时,广泛地应用了该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要在种植之前保证土壤的质量,且还要加强对树种的全面分析,避免出现严重的病虫害从而降低树苗的存活率。由此可见,这一方法不适用于大面积的林木种植,适合小范围种植,从而提高最终的产量。

2.3 因地制宜造林法

因地制宜的造林方法按照生态学理论,主要是指在种植时要加强对周边情况的全面分析,并适当地研究栽植标准,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单一种植或混交种植的方法,从而全面扩大种植面积。该种植方法能够全面优化树木的观赏性,同时可以保证土壤中的水分,使叶片腐烂后能够融入土壤,全面提高土壤肥力,保证树木的养分。此外,该方法还可以美化树木,遵循生物多样性和生态观赏性的标准,全面增强树木抗病虫害的能力,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植树造林大多数时间安排在春季,但近年来随着我国树木种类的不断增加,在引进外来树种时,使得整体时间普遍偏早。冬末和春初时,气温还不是很高,水分蒸发程度较低,且一些苗木处于休眠状态,因此,可以在这一时间段内栽植,以缓解树苗的失水量,全面提高栽植的成活率。在运用该方法的过程中,由于树苗根系活动时间比较早,因此在牢固根部之后,能够快速长出叶子,全面提高树木的抗旱能力。研究数据表明,在这一时间段内种植树木,比春季種植的生长速度快20%以上,且冬季造林时间非常充沛,不需要很多劳动力,能有效提高树木种植的整体效益。在冬季气候寒冷干旱的地区,要选择春季造林,避免对树木生长造成一定影响,但在霜冻时期不要种树,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提高树木栽植的效果。

3 病虫害的防治措施

3.1 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通过一些生物手段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降低病虫害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利用生物防治手段,主要是指利用微生物等不同的生物全面预防病虫害,例如在林业中如果发现细菌,那么要通过科学分析,引入相应的对抗细菌,从而将细菌消灭[3]。同时,还可以在森林中放养一些喜鹊等,对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要作用。无论哪种生物都有相对应的生物链,生物链表现相互循环,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强对生物防治技术的全面了解和认识,不仅可以达到预期的防治效果,还有助于避免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地提高林木种植的整体效益,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加以重视,优化整体病虫害的防治模式。

3.2 化学防治方法

化学防治方法在当前林业病虫害治理工作中运用最广泛的方式,主要是对林木喷洒杀虫剂或药物产生对病虫害的抗体。在运用化学防治方法之前,要加强对这一地区实际情况的全面分析,以此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药物。在预防应用时要控制好用药量,达到集中防治的效果,要认识到在防治中采取化学防治方法很容易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仅仅凭借以往工作经验来选择药物。同时,还要确定合适的用量,将化学药物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以促进我国林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3.3 物理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是以捕杀方式为主集中性消灭病虫,如利用高温和人工隔离的方法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效果。此外,在实际工作中,药物涂抹的方法也比较常见,将药物与水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调和,并涂抹在树干的正确位置,如病虫害繁衍生息处。同时,夏季和冬季要做好保温工作,不仅可以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还有助于消灭病虫害,针对不同病虫害可以采取大面积捕杀或引诱的方式。这一方法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为树木提供良好的生产空间。在技术应用时,要做好数据记录及搜集工作,制订科学的防范方法,了解不同治理方法的差异和优势,为后续病虫害防治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束语

在现代化林业发展过程中,生态建设管护中心要根据实际的发展现状,选择正确的造林技术,同时贯彻落实因地制宜的原则消除病虫害,构建完善的防治体系;遵循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的原则,避免在林区中出现较大规模的病虫害而影响最终的经济效益,根据实际情况创新相应的技术,全面提高我国林业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王兴中.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及应用方法浅谈[J].现代园艺,2018(23):174-175.

[2] 柴元军.林业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防治策略[J].现代农业科技,2018(20):123.

[3] 侯新华.探究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術[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8(10):174,176.

责任编辑:黄艳飞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林业
浅谈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影响
林业技术推广在生态林业建设中的运用
提高林业技术创新促进林业快速发展步伐
林业技术创新对林业发展的影响
land produces
洋县林业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