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危机与家庭矛盾共振会产生巨大伤害
2021-12-17陶新华
关键词:青春期危机;家庭矛盾;双生子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2684(2021)35-0045-03
一、引言
在我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中,有过几对双生子的咨询,我觉得很值得反思。印象深刻的有两对,一对孪生兄弟(B1、B2),一对孪生姐妹(M1、M2),他(她)们分别都是弟弟和妹妹出现了心理問题需要寻求帮助,而哥哥和姐姐则相对比较好。对双胞胎兄弟姐妹的咨询,给了我很多启示。
孪生兄弟经历父母争吵之后,弟弟出现了厌学厌世的抑郁情绪。两兄弟中学成绩都很好,弟弟更优秀一点,在高二的时候,弟弟B2不想上学了,被送来做咨询。具体情况是,觉得没有目标,没有意义,学习没有动力,觉得人生一点意思都没有;主要问题是学习遇到困难,暂时考试不理想,其他同学进步快而自己没有进步,反而退步了;心情不好,每天都会想起不开心的事情,最不开心的事情是爸爸打妈妈,爸爸曾经有外遇,虽然是很久以前的事,这个阴影在心头挥之不去。虽然现在爸爸妈妈关系已经好了,但是B2放不下,而哥哥B1未见异常。
孪生姐妹是在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在她们很小时(幼儿园时期)爸爸妈妈离婚了,到了高一,妹妹M2开始厌食厌学厌世,自己饿自己,饿到皮包骨头,体重低于41公斤,身高1.6米;严重营养不良,成绩下降,内分泌紊乱,生理期停止,严重抑郁,变成典型的进食障碍。但是姐姐M1没有任何问题,开心地上学,轻松活泼,无忧无虑,姐妹关系良好。姐姐M1经常困惑,妹妹为什么那么担心妈妈,妈妈为什么每天愁眉苦脸,一直生活在对自己的怨恨与不满之中,每餐都不能安心吃饭。M1每天吃得香,睡得好,学习与生活正常。
心理学上关于双胎的研究有许多有趣的成果,同卵双生与异卵双生有很大区别。我在咨询中没有考虑遗传性的特点,而是着重考虑在同一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具有同样的经历却有不同的反应,一个因受到刺激而产生了心理疾病,一个受到同样的刺激却没有生病,而是有了自己很好的防御。这其中的差异是如何产生的?如何能够在不良环境中保护好自己,健康成长?
我与双胞胎来访者交谈,在咨询最后阶段,总会把另一个请来一起谈,这给了我许多启示。对双胞胎弟弟、妹妹的咨询七八次到十几次不等,概括起来,可以分成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了解情况,建立信任关系,讨论问题产生的历程,弄清问题的缘由。
第二阶段,讨论改善的可能性,尝试让自己现在的生活更好一些,努力探索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和有效的方法。
第三阶段,请双生子的另一位和家庭一起来参加讨论,共同理解和应对家庭遇到的孩子的困境。
二、孪生兄弟的咨询案例
孪生兄弟中的弟弟B2,厌学,停学在家,来咨询的问题是生活没有意思,爸爸妈妈不爱自己;学习没有意思,不想学,对未来迷茫。每天想的事情就是初中时看到爸爸打妈妈了,爸爸有外遇了,心情郁闷。
孪生兄弟一起进入咨询室的对话让我很震撼。
我问B2:“你要不要请教一下大你5分钟的哥哥B1?”
他很犹豫,然后请教了一个他觉得很重要的问题:“你究竟是怎么看待我们的老爸的?”
哥哥B1的回答让人震撼:“我们的爸爸就是垃圾,他对妈妈不好,我恨死他了。但是我现在只能忍着,将来有一天我们带妈妈走,把他赶出家门。他几次与妈妈发生冲突,我都记得的,他居然还有外遇,虽然妈妈说现在没有,这个事情不可以原谅他。但是现在我们家还要靠他挣钱,没有他的经济来源还不行。将来我们可以自立的时候,要好好与他算账。”
B2和我一样,第一次听到哥哥这样说话。“啊,你是这样想的啊,我以前怎么不知道?”
“我们以前没谈那么深,你总是把烦恼藏在心里,我也记着,你的烦恼也都是我的烦恼。我们加油,有了能力考取了大学,以后找到工作了,我们就有办法了。”
B2说:“他是爸爸,我们有什么办法?难道你想弄死他?”
B1回答:“弄死倒不至于,等他老了,我们可以不管他,不让他与我们住在一起,我不要看见他。”
“我也许做不到。”
“你听我的就可以,你现在不能待在家里,要上学,早早地离开这个家。我想有一天进了大学,我们的状况就会好多了。”
B2对于这一点表示同意。
我在与他们的爸爸妈妈交谈前询问他们:“刚才你们谈话的内容哪些需要保密,哪些是可以与父母谈的?”两兄弟都说,都可以告诉爸爸妈妈。于是我就把两兄弟的怨恨告诉了父母,并且说两兄弟商量好以后不要跟爸爸一起生活了。妈妈立即说:“爸爸以前是不好,但是现在已经很好了,应该原谅爸爸,我们家是不能没有爸爸的,爸爸对家庭的贡献很大。”爸爸表示:“我知道他们恨我,但是没有想到他们以前受伤害那么严重,至今不能缓解。这是我以前犯的错误,真是不应该,只要孩子好好的,我怎么都可以的。”
父母说完,我询问兄弟俩有什么回应, B1说:“光说我还是不信的,要看你的行动。”B2说:“我相信爸爸会越来越好的,只是我什么时候能好起来还不知道。”
从家庭系统中看,心理问题是非常有趣的动力关系,家庭因爱纠缠到一起,因爱的纠缠而生病,也因爱的厘清而痊愈。
厌学弃学的改善有一个过程,B2从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沟通习惯开始,每天锻炼身体,定时定量学习,主动与哥哥B1以及同学交流,之后过了一段时间,就回学校正常上课了。
三、孪生姐妹的咨询案例
对孪生姐妹的咨询也很有趣,咨询过程中,妈妈是和双胞胎姐妹一起来的,我戏称她们为“姐妹仨”,因为双胞胎女儿和妈妈一样高了。
姐姐M1看着妹妹述说自己的烦恼,感到非常不理解和困惑,她觉得妹妹想太多了:“你真是没必要想那么多啊。”但是妹妹M2每天就是担心,忧虑很多。我在与妹妹M2单独交谈的过程中了解到,妈妈离婚后过得不好,每天都很伤心,妈妈为自己赚不到钱而苦恼,为了两个女儿的前途担心,经常要去找前夫——双胞胎女儿的爸爸吵架讨钱。夫妻俩经过几年的斗争,爸爸看到两个女儿上高中了,成绩优秀,都有考取大学的希望,同意增加她们的生活费。现在妈妈经济上已经没有压力了,但是这时M2出问题了,不能持续上课,而且厌食到营养不良,体重锐减到临近病危。开始M2的情况没有引起妈妈的注意,妈妈在老师的提醒下才发现。
妈妈有一个不良习惯是喜欢抱怨、喜欢唠叨,每天母女在一起时,会述说很多不开心的事。M1说:“妈妈的问题就是喜欢抱怨,说很多很多,我每次都会听她说到睡着了;只有妹妹M2认真听妈妈说,陪她到深夜。”妈妈说累了睡着了,M2因担心妈妈而睡不着,担心妈妈会发生什么不测,全家人就M2最会担心他人。
M1为什么不担心呢?她说:“我觉得妈妈说的许多事情是不会发生的,许多事情都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没有必要担心,而妹妹被妈妈吓坏了,现在妹妹这个样子,我们又都被她吓坏了。”
妹妹M2很惊讶:“我怎么把你们吓坏了,我什么都没有做呀?”
妈妈伤心地说:“你不好好吃饭,我们现在都担心你,你瘦成这样,有人说厌食症病人是会把自己饿死的,你为什么要饿死自己?妈妈现在整夜睡不着,就是怕你悲观厌世,不好好吃饭。”
妈妈说着说着,在女儿面前哭了,哭得好伤心,后悔自己抱怨太多吓坏了孩子,担心自己让孩子太担心。而且妈妈还与外婆关系纠缠不清,也让M2卷入其中。其实。她与外婆的矛盾没有那么糟糕,妈妈从小就是经常与外婆吵吵闹闹的。说到此处,两个女儿陪着妈妈一起哭。
让我很好奇的是,这对双胞胎姐妹经历了同样的事情,反应却截然不同:M1看起来对什么都无所谓,好像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无忧无虑;M2却事事担忧,顾虑重重。
神奇的是,第五次咨询时,M2忽然表示,从今天开始一定好好吃饭,一定不再让姐姐和妈妈担心自己的健康。之后M2的厌食症出乎意料地好了,快得我都不敢相信是真的。也许真的是母子连心、姐妹同感,母女三人共同努力,厘清了家庭问题和心理压力,姐姐的榜样效应和鼓励监督具有神奇的效果。来访者找对了方法和路径,问题迅速化解了。
四、咨询启示
在很多家庭中,父母不顾孩子的感受任性地吵架;或者不管孩子听完之后能否理解消化,就对孩子一味地倾诉负面情绪,抱怨,谩骂,甚至指桑骂槐,让孩子做传声筒或出气筒,结果让孩子非常受伤。对此,有许多家长心怀侥幸,认为自己就是说说而已,“刀子嘴豆腐心”,为什么有的孩子没有受伤而她/他就受伤呢?
首先,感受性越高、内心越细腻的孩子越容易受伤,这样的孩子在内心深深爱着父母。
其次,父母做的这些事情会在孩子心中引起反应,并且不同的孩子内心反应不同,受到的伤害程度也不同,这需要父母和教师重视。
最后,青春期危机是难免的,学业压力也是每个孩子必然要面对的,当这些状况与家庭内部矛盾冲突发生共振时,伤害就会很大,严重者会扰乱孩子的成长进程。
因此,建设和谐稳定的家庭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
作者简介:陶新华,博士,副教授,临床心理学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首批注册心理督导师,苏州大学苏南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专职咨询师、督导。国本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新家庭教育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表达艺术心理治療学组组长),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家庭治疗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表达艺术治疗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创办人之一,江苏省心理卫生协会常务理事,苏州市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苏州新教育心理培训学校校长,日本宇部创新大学临床心理学客座教授。
编辑/张国宪 终校/刘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