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路径应用于结核内科护理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2021-12-17雷敏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实操结核内科

雷敏

湖南省胸科医院(结核病防治所),湖南长沙 410015

临床路径是一种标准化模式,用于护理工作中,能够在疾病诊断明确后制订具有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的护理计划,将患者护理工作标准化,使得患者得到最佳的护理服务[1]。结核内科展开护理教学工作,将临床路径用于教学过程中,能够以肺结核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为核心展开护理教学,通过构建起实习护士对于临床护理的认知、指导标准化护理流程、展开临床护理实操模拟或实践教学等方式,将结核内科的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传授给实习护士[2-3]。基于临床路径具有标准化模式,能够减少实习护士对于临床护理流程及护理措施的错误认识,从而更好地提高其专业水平,提升护理质量,也有利于获得患者更高满意度。为评价临床路径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该院结核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实习护士40名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结合内科2019年1月—2020年12月实习护士40名,以入科实习时间分为两组。其中,2019年1—12月入科实习护士20名设为教学A组,实习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22~24岁,平均(23.02±0.21)岁,学历:专科8名、本科12名。2020年1月—12月入科实习护士20名设为教学B组,实习护士全部为女性,年龄21~24岁,平均(22.98±0.20)岁,学历:专科9名、本科11名。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选择两组接受护理教学期间提供临床护理服务的肺结核患者各60例,其中,教学A组的患者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7~78岁,平均(60.21±4.30)岁,肺结核病程3~10年,平均(5.23±1.01)年。教学B组的患者中,男31例,女29例;年龄45~81岁,平均(60.25±4.29)岁;肺结核病程2~9年,平均(5.20±1.02)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所选患者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教学A组给予常规护理教学。由带教老师带队,展开护理实操模拟,临床护理观摩,阶段性进行考核评价,对实习护士实操模拟或临床护理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有效纠正错误的护理操作。

教学B组给予临床路径下护理教学。首先,结合实习要求、结核内科科室特点,制订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表。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表中,根据护理教学实践进行阶段性加血内容及目标的制订,包括:①第1周。展开结核内科科室环境、病房环境、基础设施、常用设备的介绍与讲解,并分发结核内科管理规章制度[4]。根据对实习护士基础知识、实操技能的前期考核与评价,为每一位实习护士布置相关的任务,包括了解结核内科患者病情特点、心理状态、情绪变化、护理措施等,并指导实习护士进行观摩学习,而后进行实操模拟,对基础护理中指导患者吐痰、进行口腔护理、进行病室环境护理等进行模拟练习。以第1周的基础指导提高实习护士对结核内科护理工作的基本认识,掌握基本护理技巧。②第2周。展开临床护理带教,由带教老师带领实习护士为患者提供临床护理服务,通过实习护士进行护理配合、护理记录的方式,给予其切身体会,其中应包括患者病情基础护理、患者心理干预、康复指导与健康教育等内容。临床护理完成后,布置实习护士进行复盘,以对结核内科护理中的护理流程、护理内容、患者疾病情况、医护配合要求等进行复述的方式,提高实习护士对护理流程及护理措施的准确认识。③第3周。实习护士展开临床护理实践,带教老师进行从旁指导,由2人或3人为一小组,为肺结核患者提供护理服务,其中应有一名做好护理记录工作。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需要能够完成肺结核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的护理工作,并根据护理流程、患者病情特点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完成护理工作,包括患者饮食干预、生活指导等护理内容。带教老师记录实习护士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评估护理失误、不规范护理的发生情况,及时给予讲解,纠正护理措施[5]。④第4周。实习护士自主完成临床护理工作,给予患者住院期间全部护理服务,满足患者一般需求,并解决特殊情况。带教教师进行阶段性考核,选择临床护理案例、典型案例中护理难点,交由实习护士进行模拟实操,提高实习护士解决护理问题的能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入科及出科时考核成绩(包括①结核内科护理理论知识考核:由带教教师设置理论考试试题,紧扣结核内科护理相关专业知识,设置选择题、问答题两种题型,总分100分;②结核内科护理实操考核:由带教教师设置实操考核试题,根据结核内科护理中经典案例进行模拟实操考核,实操考核设置考题5题,总分100分,由实习护士现场模拟护理实操完整流程,带教教师进行现场打分)、临床护理流程掌握情况(由带教教师进行评价,根据实习护士阶段性学习中模拟实操、临床护理实际情况进行分次考核,每次评分为0~100分,取多次平均值)、出科前护理病历完成情况(由带教教师进行评价,根据出科前实习护士对护理病历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设置总分为100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由实习护士提供临床护理服务过程中接触的结核患者评价,评价项目包括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士查房、疑问解答、用药指导、健康宣教7个项目,单个项目评分0~30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实习护士入科及出科时考核成绩比较

入科时,两组结核内科护理理论知识考核、结核内科护理实操考核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科时,教学B组结核内科护理理论知识考核、结核内科护理实操考核得分高于教学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护士入科及出科时考核成绩比较[(±s),分]

表1 两组实习护士入科及出科时考核成绩比较[(±s),分]

组别结核内科护理理论知识考核得分结核内科护理实操考核得分入科时出科时入科时 出科时教学B组(n=20)教学A组(n=20)t值P值82.30±2.83 82.34±2.77 93.72±3.30 89.27±3.17 0.045>0.05 80.72±4.39 80.83±4.42 92.73±3.26 88.75±3.10 4.349<0.05 0.079>0.05 3.957<0.05

2.2 两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流程掌握情况及出科前护理病历完成情况评分比较

带教教师评价中,教学B组临床护理流程掌握情况评分、出科前护理病历完成情况评分高于教学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流程掌握情况及出科前护理病历完成情况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实习护士临床护理流程掌握情况及出科前护理病历完成情况评分比较[(±s),分]

组别临床护理流程掌握情况评分 出科前护理病历完成情况评分教学B组(n=20)教学A组(n=20)t值P值93.73±1.02 90.28±1.64 98.30±0.26 96.02±0.43 7.989<0.05 20.292<0.05

2.3 患者对两组实习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价中,教学B组在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士查房、疑问解答、用药指导、健康宣教7个项目获得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教学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患者对两组实习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表3 患者对两组实习护士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s),分]

组别护患沟通服务态度护理技术护士查房疑问解答用药指导 健康宣教教学B组(n=60)教学A组(n=60)t值P值27.82±1.03 25.20±1.20 29.03±0.64 27.73±0.72 27.40±1.12 25.05±1.03 7.409<0.05 6.035<0.05 6.907<0.05 28.62±0.72 26.30±0.84 25.70±1.22 22.73±1.42 27.73±0.62 25.80±0.72 28.02±0.43 27.13±0.48 9.378<0.05 7.095<0.05 9.084<0.05 6.176<0.05

3 讨论

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措施体现了“以患者为本”的护理理念,能够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制订个体化护理流程,从而提高护理规范性与标准性,提升护理质量[6-7]。所以在护理教学中,将临床路径下的护理理念、流程及措施应用于教学中能够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中,能够提高实习护士对临床护理路径的认知,使其在护理工作中能够准确定位护理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计划的设计,并根据患者病情特点进行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完善,从而在护理工作中更加规范、有预见性地展开护理服务[8-9]。相较于常规护理教学,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更加循序渐进,以实习护士入科后的阶段性学习,分配不同的学习目的与学习内容,使其能够由浅至深地掌握结核内科护理工作内容。在临床路径的指导下,护理教学可以分为4周展开,第1周以加强实习护士对于结核内科的认知、对于肺结核患者基础护理措施的了解为目的;第2周以提高实习护士对临床护理流程的准确认识为目;第3周以加强实习护士临床护理实践能力为目的;第4周以促进实习护士临床护理质量提升为目的。通过4周的护理教学,能够显著提高实习护士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也能够形成对于结核内科护理流程更准确的认识,并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10-11]。

该次研究中以该院结核内科实习护士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护理教学与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中比较教学效果,结果指出,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更具有教学价值。①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提高了实习护士对结核内科护理理论知识、实操技术的掌握水平。两组实习护士在入科时,理论知识及实操技能考核得分皆高于入科时,且教学B组得分显著高于教学A组。这提示在护理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理念及流程能够更好地提高实习护士对结核内科护理工作的认知,在肺结核疾病及护理知识的掌握水平上更好,且具有更高的实践操作水平,护理技能更优。②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提高了实习护士对临床护理流程的掌握水平,加强实习护士对护理病历完成效果。结核内科护理教学中,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教学较中能够形成对护理流程的控制,在标准化流程的指导下展开个体化护理,对提高护理细节的管理、保障护理程序完成皆起到积极作用,因此能够提高实习护士对于临床护理流程的掌握[12-13]。且临床路径的具体执行中,包括对患者病历及病程记录的完成,这一点也能够反映实习护士在护理服务时的细致性[14]。所以在临床路径下进行护理教学,通过有效执行护理流程,实习护士病历完成效果也更好。③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能够提高护士护理质量,获得患者更高满意度。肺结核患者满意度评价中,教学B组各个项目的满意度得分皆高于教学A组。说明教学B组的护理质量更高,也反映出在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中,实习护士对于结核内科护理工作有更准确的认识,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给予患者更专业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以患者为本”。

临床路径为临床护理工作及护理教学都提供了标准化模式,能够使护理教学与护理操作更规范[15]。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展开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在护理操作中,根据规范化流程展开护理服务,这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护理服务质量与护理教学水平[16-17]。而单独从护理教学的角度来分析,临床路径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教学思路,以临床护理路径实践表的制作,设计出护理教学中各个阶段的教学内容、明确各个阶段教学目标,便于实际护理教学中带教教师的教学展开[18-19]。例如在第2周护理教学中,以提高实习护士对临床护理流程的准确认识为目的。所以在护理教学中,带教老师是进行临床护理演示的主体,实习护士参与到护理配合中,并进行护理记录,而后需要进行护理流程、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等的复述,这就很好地建立起实习护士的标准化流程意识,使其能够形成护理工作流程性的框架,便于其在后续有序、预见性地展开护理操作。考虑到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仅设置4周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存在教学目的未达到的情况,带教教师需要进行阶段性教学评价,对于实习护士在各个阶段中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结合阶段性理论与实操模拟考核成绩,确定是否延长本阶段教学。另外,在临床路径下的护理教学实施中,需要根据实习护士的学习情况、肺结核患者对护理服务的要求、学习目的的变化,有针对性的调整护理教学内容,例如在给予肺结核患者护理服务中,出现教学过程中未曾讲解到的并发症、药物不良反应等情况,需要合理地将这些内容纳入到护理教学的阶段性内容中,并展开相应的教学指导,通过分析患者实际情况、既往案例、临床护理措施、应急处理方法等方式,提高实习护士对特殊护理内容的认识与掌握,也增强其应急处理能力[20]。

综上所述,结核内科的护理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在教学效果上有显著差异。以临床路径理念及模式展开的护理教学中,有效提高了实习护士对结核内科护理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水平,也加强实习护士对结核内科护理流程的掌握水平、提升病历完成水平,更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实操结核内科
石材板材研磨与抛光的准备与实操
2019年幼儿教师暑期实操培训班优秀作品选登
一度浪漫的结核
层次分析模型在结核疾病预防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特许经营进入实操阶段
中枢神经系统结核感染的中医辨治思路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
疣状皮肤结核1例
PBL教学法在中医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