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2021-12-17许晓燕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双向新生儿师生

许晓燕

广州市白云区第三人民医院儿科,广东广州 510545

新生儿科是各大医院重点建设的科室之一,新生儿科是儿科的主要分支之一,但是新生儿科服务对象的年龄更小,该科室收治的主要是出生到28 d内的婴儿[1]。收治的患儿缺乏表述能力与沟通能力,并且患儿无家属陪护。新生儿科的护理质量得到医院的重视,为更好地保障新生儿科的临床护理质量,需要从护理带教抓起,提升新生儿科护理带教水平[2]。新生儿科护理教学是帮助实习护生巩固理论知识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护理带教阶段可以重点培养实习护生的专业技能与护理水平。传统带教方式具有刻板性,对于培养实习护生的综合护理质量无显著效果[3]。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是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新方式,强调培养实习护生的实习满意度,并且在双向评价中不断提升带教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4]。为评价新生儿护理带教中使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的应用效果,该次研究选择该院2016年4月—2020年4月新生儿科90名实习护生展开调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利用随机数表法将该院新生儿科实习护生90名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为45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带教,观察组接受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两组新生儿科实习护生均为女性。

对照组,年龄20~24岁,平均(22.12±1.05)岁。带教教师8名,年龄42~53岁,平均(46.63±2.15)岁。

观察组,年龄20~24岁,平均(22.31±1.15)岁。带教教师8名,年龄41~52岁,平均(46.72±2.55)岁。

两组新生儿科实习护生的基线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为实习护生提供常规带教。教师根据临床护理教研室制定的工作计划和教学方案进行教学,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开展教学工作,教师将理论与实践知识点为护生进行讲解,教师解答护生提出的问题,为护生阐述教材中的护理重点与护理难点,由护生提出问题,教师对护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指导。在讲解结束后,为护生布置专题作业并进行批改,指导护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升护生独立思考能力。带教教师结合每个护生的个性差异开展教学,针对错误的内容及时进行纠正。为实习护生布置相关实习作业,实习完毕后进行统一考试。

1.2.2 观察组 为实习护生提供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①教学反馈:实习护生进入新生儿科的第1天,带教教师为实习护生开展宣教,其中包括新生儿科的病房环境要求、科室工作制度、注意事项和考核方式等。后期逐渐开展专科基础护理相关操作,带教教师采用书面教学与口头教学的方式相结合,使实习护生了解实习计划与目标。为带教教师与实习护生分发评价量表(实习护生满意度评价量表、带教教师满意度评价量表),组织护生进行集中考核并且掌握护生的真实想法,向带教教师反馈实习护生的想法,并且由带教教师向总带教教师反馈护生的实际情况。②带教教师对实习护生的评价:由带教教师评估护生的学习能力和工作情况,根据实习护生的基本情况调整并且制定具体的带教计划,不断进行调整。③实习护生对带教教师的评价:由护士长一对一了解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经过整理后反馈给带教教师。要求实习护生完成对教师的评价量表,评价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目标。

1.3 观察指标

①评估两组带教教师对于实习护生的评价,采用该院自制的实习护生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为10个项目,包括专业素养、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学习态度、工作纪律、服从安排、理论掌握、实践操作、慎独精神、合作精神,10分/项。

②评估两组实习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采用医院自制的带教教师满意度评价量表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分为10个项目,包括教学态度、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沟通能力、工作严谨性、操作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慎独精神、协作能力、带教主动性,10分/项。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带教教师对于实习护生的评价比较

观察组带教教师对于实习护生的专业素养、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学习态度、工作纪律、服从安排、理论掌握、实践操作、慎独精神、合作精神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带教教师对于实习护生的评价比较[(±s),分]

表1 两组带教教师对于实习护生的评价比较[(±s),分]

项目观察组(n=45)对照组(n=45)专业素养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学习态度工作纪律服从安排理论掌握实践操作慎独精神合作精神总分8.13±1.00 8.36±1.21 9.04±0.52 9.15±0.64 9.32±0.55 9.35±0.15 9.05±0.36 9.33±0.52 9.63±0.14 9.28±0.18 7.25±0.85 7.62±1.52 6.96±2.05 6.85±1.85 6.74±1.55 6.69±1.58 7.31±2.05 7.55±0.96 7.14±0.75 7.48±0.88 t值 P值<0.001 4.497 2.555 6.597 7.881 97.52±1.69 85.63±5.31 10.523 11.243 5.607 10.936 21.893 13.442 14.313 0.012<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0.001

2.2 两组实习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比较

观察组实习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教学态度、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沟通能力、工作严谨性、操作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慎独精神、协作能力、带教主动性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实习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比较[(±s),分]

表2 两组实习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比较[(±s),分]

项目观察组(n=8)对照组(n=8)t值 P值教学态度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沟通能力工作严谨性操作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慎独精神协作能力带教主动性总分9.13±0.52 9.32±0.16 9.55±0.31 9.52±0.26 9.66±0.15 9.51±0.17 8.99±0.86 9.14±0.71 9.23±0.64 8.99±0.45 7.14±2.01 7.52±1.53 7.63±1.75 7.48±1.62 7.39±1.58 7.45±1.57 7.39±1.55 7.18±1.85 7.22±1.05 7.10±1.20 97.52±2.05 82.15±6.69 2.711 3.309 3.055 3.516 4.045 3.689 2.553 2.797 4.623 4.171 6.213 0.016 0.005 0.008 0.003 0.001 0.002 0.023 0.014<0.001<0.001<0.001

3 讨论

对于新生儿护理专业护生而言,实习的主要目的是将护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实现护理能力的转化和实施[5]。新生儿护理专业性较强,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教师为主导,忽视护生的主体位置,教学效果有限,护生多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无法更好地调动护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护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过程,容易产生依赖观念,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显然该教学方法存在缺陷。但是,随着临床护理要求标准的不断提升,培养新生儿实习护生的综合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当务之急[6]。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生从业的重要阶段,该阶段主要培养护生的临床思维与工作能力。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是以师生信息交流为基础的,在教学互动与交流过程中,护生与教师评价的内容具有真实性与反馈性[7]。师生双向评价反馈,通过实习护生与老师的面对面交流,护生可以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且主动纠正,可以保护他们的自尊,从带教教师那里得到安全感,以此得到指导效果,是一种可以使师生双方接受且不断提升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8]。师生双向评价反馈可以更好地完成各专科学校的实习计划,达到实习目标,从临床教学中收集护生的各种反馈信息,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带教教师的综合素质,还可以提高护生对临床教学的满意度[9]。面对护生,应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发掘每个护生的优势,以调动护生的积极性为目标,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让护生不要只是接受而不思考。教学实践反馈是以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信息交流的过程、教与学之间不断的互动与交流为基础的。教学双向反馈评价方法不仅是护生实习的阶段性总结,而且是临床教师教学的反馈、考核和评价。该方法对临床教学提出新的建议和意见,突出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反馈,体现教与学合作与互动的密切关系,体现了现带教育的“以教师为主导,以护生为本”的理念[10-12]。对于培养护生的评判性思维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利于拓宽护生的学习领域,开拓思维,并且转变护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以此帮助护生获得更多的时间进行学习。

师生双向评价反馈使护理人员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与沟通,帮助教师从不同的角度制定符合护生学习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是现阶段较为流行的护理教学方法,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可以更好地调动护生的护理积极性[13-15]。师生双向评价反馈保证教学的连续性,节省教学人力,提高教学效率,使整个教学工作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师生双向评价反馈对提升医疗教学效率具有诸多益处,可以强化管理的每一个细节,使护生和带教教师均参与管理的过程中,调动护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激发创新意识,有利于提升护生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可以改善护生的满意度[16-17]。师生双向评价反馈下,可以更好地提升护生的信心,激发护生的创造性与护理积极性,有利于更好地实现临床与理论相结合的优势。双向评价反馈方法教学可以更好地解决实践问题,其教学重点在于培养护生的批判性思维,有利于完善教学大纲教学质量,可以培养护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研究问题的积极性,锻炼护生的学习能力与思考能力。通过带教教师结合每一位护生的个性差异采用针对性教学,可以更好地帮助护生掌握并且巩固理论知识,掌握教学内容。

针对实习护生来说,实习的过程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过程,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过程。双向评价反馈,立足于带教教师与护生之间信息交流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进行教学的沟通与交流,教师的评价真实且客观,护生的评价反映带教教师的教学效果。带教教师通过面对面与护生沟通,并且进行讨论,可以更好地让护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带教教师进行当面点拨,让护生主动改正,不仅可以避免在其他同学面前进行说教,对护生自尊心产生伤害,还可以让护生在交流学习中,从带教教师身上获取安全和信任感。对于带教教师而言,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更好地激发自身的教学热情,提升教学质量,在实习中,带教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护生进行教学,面对护生需要以引导和鼓励为主,并且充分发挥每一位护生的优势。带教教师要学会挖掘每名护生的潜在优势,激发护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培养其形成批判性思维,在学习中学会思考,在实践中不断进步,此外,带教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个人修养。因为教师的行为举止对于护生具有重要的影响,采用双向评价的形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带教教师加强对自身的要求。

据该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带教教师对于实习护生评价(包括专业素养、临床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学习态度、工作纪律、服从安排、理论掌握、实践操作、慎独精神、合作精神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实习护生对于带教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学态度、专科理论、专科技能、沟通能力、工作严谨性、操作规范性、语言表达能力、慎独精神、协作能力、带教主动性和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新生儿科护理带教中,使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的教学效果更加理想,有利于护生更好地巩固知识,是一种可以提升新生儿科教学质量的教学方式。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是护生在临床实践中的阶段性总结,同样是带教教师工作的反馈,是一种教学相长的过程,该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将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相融合。对于实习护生而言,可以更好地提升临床沟通能力、工作纪律、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实践操作技能、人文关怀能力。对于带教教师而言,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教学态度、沟通能力,促使带教教师工作态度的提升,让带教教师的工作变得更加严谨、规范,有利于改善带教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

综上所述,新生儿护理带教中使用师生双向评价反馈方法教学效果显著,有助于教师调整教学方式,提升护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激发实习护生的探究心理,建立实习护生的学习信心,提升学习欲望,将学习变成进取的动力,还可以提升教师与护生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双向新生儿师生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新生儿要采集足跟血,足跟血检查什么病?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多器官损害诊断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一种工作频率可变的双向DC-DC变换器
脐动脉血气对新生儿窒息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