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泰安市职业院校护生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认知程度及就业意愿分析

2021-12-17刘敏杨风菊

中国卫生产业 2021年23期
关键词:医养薪资意愿

刘敏,杨风菊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护理系,山东泰安 271000

我国严峻老龄化问题的实质是老年人的长期照护和医护服务[1],而当前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互不衔接,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成为解决该问题的必然选择[2]。在国家鼓励和政策支持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数量和规模发展迅速,但护理人员的配置却严重不足,而且从业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远远达不到医养型护理服务标准,严重制约行业的发展[3]。护生不仅数量大而且专业性强,特别是职业院校护生,是为满足社会基层护理需求而重点培养的应用型护理人才,无疑是医养型护理人才的最好来源[4]。

该研究从现阶段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护理人才的迫切需求和当前职业院校护生就业情况欠佳的实际出发,2020年6—8月调查了解泰安市职业院校护生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知程度及就业意愿,分析影响就业意愿的相关因素,并据此提出促进就业的干预措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按照泰安市的行政区域划分,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共抽取2 400名职业院校护生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用目的抽样法,共抽取20名职业院校护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纳入标准:全日制在校职业院校护生,自愿参与调查者。排除标准:准备继续升学,暂无就业打算者。

1.2 调查工具

咨询专家初步设计调查问卷,再根据预调查结果情况及护生意见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调查问卷,共包括三部分。①一般资料问卷:自行设计,共12个条目。②老年知识问卷(FAQ1):刘云娥汉化效验此问卷[5],内部一致性信度0.751,重测信度0.982。共25个条目,涵盖老化生理、心理及社会三方面知识。分数越高,老化知识水平越高。③老年人态度量表(KAOP):由相关学者翻译[6],内部一致性信度0.8以上,重测信度0.974。共34个条目,采用Likert 7级评分法。得分越高,对老年人的态度越积极,反之越消极。

咨询专家,初步设计访谈提纲,再根据预访谈结果及相关意见进一步修订,形成正式访谈提纲。

1.3 资料收集

2020年6—7月,进行正式问卷调查。统一培训调查员、调查对象观看统一的填写指导视频,在线作答,匿名现场提交。共发放问卷2 000份,回收2 000份,有效1 958份,有效率为97.9%。

2020年8月,统一培训访谈员,以信息饱和为原则,进行正式一对一的半结构式访谈。纳入样本20名,访谈总时间905 min,共转录84 465字。

1.4 统计方法

以EpiData 3.0建库,双人平行录入数据并核查。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运用Colazzi现象学七步分析法整理访谈资料,分析和提炼重复出现的节点和词汇,依据节点参考点数和来源数,确定影响就业意愿的补充因素。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问卷

对该研究调查对象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一般资料(n=1 958)

2.2 老年知识问卷

平均分(11.88±3.08)分,以15分为及格标准,总体及格率57.60%。各条目按正确率从高到低排序,前5位为Q1、Q2、Q4、Q6、Q12,后5位为Q22、Q16、Q24、Q9、Q19。

2.3 老年人态度量表

总体平均分(163.26±22.27)分,其中积极维度平均分(79.21±14.52)分,消极维度平均分(74.33±13.18)分。86.96%调查对象对老年人态度趋于积极。

2.4 影响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业意愿的相关因素分析

2.4.1 单因素分析 按照一般资料、老化知识得分、对老年人态度得分进行分组,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影响调查对象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业意愿的单因素分析(%)

2.4.2 多因素分析 以一般资料、老年人知识得分、对老年人态度得分作为自变量,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就业意愿作为因变量(不愿意=1、一般=2、愿意=3),建立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解释度为0.58,有7个因素进入回归模型: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知程度、FAQ1得分、KAOP得分、学历、是否有照顾老人经历、护理是否为第一志愿专业、学校是否开设老年护理课程。

2.4.3 半结构式访谈 影响就业意愿的补充因素主要有:认知和理解方面(对老年人态度、职业兴趣、职业认同、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知程度)、信念方面(就业压力、国家政策、尊老传统)、态度方面(薪资待遇、工作环境、职业风险、发展前景、社会地位)。

3 讨论

38.75%调查对象有照顾老人经历,研究显示通过接触,可增加对老年人的了解和认识,扭转偏见[7],传统的敬老思想对就业意愿也会产生促进作用。中职护生比高职护生的就业意愿相对较高,可能与学历低、就业更为困难有关。以护理作为第一志愿专业的调查对象就业意愿相对较高,可能与职业认同感相对较高有关[8]。老年护理课程开设率达到98.9%,可见职业院校对老年护理教育已经相当地重视。研究显示接受过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护生更愿意到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就业,老年护理课程教育能提高护生老化知识水平,改善对老年人的消极态度[9-11]。55.33%调查对象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了解程度一般,还有14.46%表示不了解。主要通过老年护理课程获得认知(61.80%),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认知程度越高,就业意愿越积极。仅29.35%的调查对象愿意就业于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不愿意到其就业的因素依次是薪资待遇低(63.76%)、工作环境差(14.32%)、职业发展前景不良(8.95%)、排斥护理工作(6.71%)、压力大和风险高(5.59%)、社会地位和认可度低(4.92%),基本与质性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显示,在薪资与医院相同的情况下,仅有15.56%护生愿意到养老机构工作,即使薪资比医院高20.00%,也只有50.09%护生愿意改变就业意愿选择养老护理工作[12]。养老护理的工作以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为主,护生很难体验职业成就感和实现自我价值[13]。

调查对象老化知识水平越高,就业意愿就越积极。中职护生及格率明显低于高职护生,学历越高,老年人知识水平越好。根据条目正确率前5位和后5位的排序,说明调查对象对老年人生理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对较好,而对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知识较为欠缺。

对老年人态度越积极,就业意愿就越高。女生比男生对老年人态度得分更高,与护理工作从业观念和社会观念一致[14]。学过老年相关知识的人,对老年人态度得分相对较高。

调查对象对养老护理缺乏正确认识,认为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类似护工、保姆的工作[15]。调查对象对老年人态度越积极,越愿意和老年人相处,对养老护理职业越感兴趣。认为自身老化知识水平越高,对养老护理工作越有信心,就业意愿就相对越高。薪资收入是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力,职业发展前景也与薪资挂钩,受尊重的社会地位是增强职业归属感的重要保障[16]。相当调查对象认为医养结合机构工作环境脏乱,管理制度不规范,责任较重。目前我国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发展仍处于探索阶段,国家虽从大政方针层面鼓励,但保障机制却不够成熟,尤其对养老护理人员工资待遇及养老保险机制等均尚未形成,因此对于那些希望未来工作稳定和薪资较高的护生,对目前发展尚不成熟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关注度并不高[17]。

4 结论

泰安市职业院校护生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认知水平一般,就业意愿相对较低,有提升的空间。量性结果显示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认知程度、老化知识水平、对老年人态度影响其就业意愿,质性研究发现薪资待遇、工作环境、就业压力等也是影响的相关因素。据此可以从政府、院校、机构3个不同主体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择业率。

①国家政府:加大财政投入,积极创办公立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加强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养老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包括聘任晋升、薪酬待遇等相关政策和制度,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通过补贴等各种形式,增加养老护理人员的实际收入。降低职业风险,出台相应规定,明确养老机构、老年人、护理人员各自应承担的责任[18]。加大宣传教育,转变公众传统观念,引导社会正确认识和尊重养老护理工作。②职业院校:拟定科学的养老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老年护理核心能力培养标准,校企合作,共同开发和完善综合性、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将老年护理职业认同感和职业兴趣的培养纳入教学考核。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增加实践课时,加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组织护生到社区、养老机构进行志愿者服务或医护援助等,增强护生对养老护理的感性和理性认识,激发从业兴趣。从就业指导部门出发,拓宽了解渠道,对老年护理职业和养老就业信息作客观、详尽的分析,帮助护生认清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前景。设立养老护理员培训项目,使其获得国家认可的从业资质证书。建设专业的养老护理“双师型”队伍,提升教学水平和质量。③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对人员实行分级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考核、晋升机制。尽最大可能提升养老护理人员薪资待遇。对老年人实施分级照护,设置不同的护理岗位,更好地体现高级养老护理人才的专业价值和技术能力。加强风险管理,排查安全隐患,提高护理安全性。

综上所述,引导护生入职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让在大医院就业困难且略显过剩的职业院校护生与目前迫切需要发展的医养结合养老护理行业实现良好的对接,可以为政府解决医养结合养老机构护理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提供参考;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引进老年护理人才提供依据;为院校老年护理课程改革和人才培养提供建议;为职业院校护生就业提供新思路,促使其尽早就业,为我国的养老服务事业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医养薪资意愿
健全机制增强农产品合格证开证意愿
医养当兴
不简单以“住房薪资”引才——遵循“一步一重天”的人才发展规律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
Chatterbox—Willingness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