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种杨科麦19高产的适宜施氮量初探
2021-12-17曾广飞吴亚莉张启祥张存岭
曾广飞 吴亚莉 张启祥 张存岭
(1.濉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安徽濉溪 235100;2.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 安徽濉溪 235100)
小麦是我国重要的口粮作物,提高单产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小麦的产量除主要受遗传因子影响外,还受生态环境和栽培措施的影响[1]。氮素是植物生长必需的大量营养元素,也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首要因素,施氮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植株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及运转,最终影响产量[2]。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性状对氮素的响应不同,又因气候条件、土壤质地和栽培措施不尽相同,小麦高产所需施氮量的研究结果存在很大差异。笔者以高级农艺师陈若礼杂交选育的小麦品种杨科麦19为试验材料,进行土壤供肥能力暨减氮效应试验,以明确其经济施氮量,为品种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供试品种杨科麦19是以金麦2号×淮麦29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定向选择而成的丰产、抗逆中穗型新品种。在徽创联合体区域试验中,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抗倒性、抗病性,产量构成三要素协调,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
1.1.2 供试土壤试验地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土壤质地为黏壤土,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夏玉米,常年产量7 500~9 000 kg/hm2。试验地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1.1.3 供试肥料试验在不施有机肥的基础上进行。供试肥料在市场采购。尿素来自安庆石化,含氮量46%;颗粒磷肥来自铜官山化工有限公司,含磷量16%;钾肥为俄罗斯产农用硫酸钾,含钾量50%。试验肥料氮肥60%基施,拔节期追施40%;磷钾肥全部基施。
1.2 试验方法
试验设9个处理。其中,施氮量处理5个,以施氮量240 kg/hm2为起点,每减少30 kg/hm2设置1个处理,施氮处理施肥量区间为120~240 kg/hm2;另设4个经典处理:N0P0K0(空白区。下标为每亩施肥量,下同)、N0P6K5(缺氮区)、N16P0K5(缺磷区)和N16P6K0(缺钾区),以监测土壤基础肥力和氮磷钾供肥能力。田间排列采用三列制,重复间有走道,周围设有保护行,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小区面积12 m2(2 m×6 m),行距20 cm,10行区,东西行向。小区间隔20 cm。
试验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在濉溪县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进行。前茬作物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旋耕耙实。整地后按处理分区施基肥。10月16日人工开沟条播,10月18日微喷40 min。基本苗292万/hm2。2月18日用二甲四氯双氟唑草酮喷雾化学除草,同时用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蚜虫;4月16日组配戊唑醇·咪酰胺+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用无人机喷雾,4月23日组配丙硫菌唑+吡虫啉+高效氯氰菊酯用无人机喷雾,防治2次赤霉病。3月10日分区追施尿素。其他田间管理按高产田要求进行。
1.3 小麦生长期气候条件
濉溪县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5月平均气温10.1℃,比历年平均高0.4℃;降水量260.2 mm,比历年平均多15.6 mm;日照时数1 216.9 h,比历年平均少139.1 h。
冬前(10月中旬至12月中旬)平均气温9.7℃,比历年平均高0.1℃;降水量55.7 mm,比历年平均少11.7 mm;日照时数286.1 h,比历年平均少89.2 h。10月和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气温偏低,冬前降水、日照偏少,对播种出苗和分蘖发生不利。越冬期(12月下旬至2月中旬)平均气温2.8℃,比历年平均高0.7℃;降水量13.6 mm,比历年平均少17.9 mm;日照时数380.2 h,比历年平均多71.2 h。总体上1月气温较低,低温持续时间长,且降水量相对偏少,冻旱交加,越冬期冻害较重。返青期至成熟期(2月下旬至5月下旬)平均气温14.8℃,比历年平均高0.4℃;降水量190.9 mm,比历年平均多45.1 mm;日照时数550.6 h,比历年平均少121.2 h。4月平均气温低于历年平均气温,但晚霜冻导致的穗部冻害较轻;小麦抽穗后虽雨水较多,但赤霉病点片轻发。总体上返青后气候条件优越,对小麦的产量形成有利。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的产量差异
表1为不同处理的产量表现。对3个重复的小区产量进行方差分析(表2)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试验田土壤肥力较均匀,对试验结果无影响,而处理间差异极显著,说明不同施肥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效应明显,可以进一步进行回归拟合分析。经LSD法多重比较,施氮各处理和缺钾区产量差异不显著,施氮量在180 kg/hm2以下的3个处理与缺磷区产量差异不显著,但缺磷区产量显著高于缺氮区、空白区。
表1 不同处理的产量表现
表2 产量方差分析
2.2 地力产量和土壤供肥能力
试验空白区产量3 625.8 kg/hm2、缺氮区产量3 921.8 kg/hm2、缺磷区产量5 439.7 kg/hm2、缺钾区产量6 526.7 kg/hm2。以试验区最高产量(7 447.9 kg/hm2)为基准,相对产量空白区48.68%、缺氮区52.66%、缺磷区73.04%、缺钾区87.63%。土壤养分限制产量提高的顺序表现为N>P>K。按相对产量将土壤肥力划分为4级,相对产量≤50%为极低,50%~75%为低,75%~90%为中,>90%为高。试点田土壤肥力极低,供氮、供磷能力低,供钾能力中等。施肥方案应按照最小养分设置。
每生产100 kg小麦籽粒按吸收N 3.0 kg、P2O51.25 kg、K2O 3.0 kg计算,缺素区吸收量即为该养分的土壤供肥量,得出土壤供氮能力117.7 kg/hm2、供磷能力68.7 kg/hm2、供钾能力195.8 kg/hm2。
氮农学效率=(施氮区吸氮量-缺氮区吸氮量)/施氮量,施氮各处理氮农学效率为42.32%~67.62%。施氮量对小麦产量影响遵循“报酬递减规律”。
2.3 施氮效应方程配置
以施氮各处理和缺氮区的施氮量(N)为自变量,以产量(Y)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氮素效应方程:Y=3 932.3+28.929N-0.061N2,F=213.28**,r(Y,N)=0.989 8**,r(Y,N2)=-0.963 6**,回归方程显著性和偏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均达极显著水平,真实反映了施氮量的产量效应,可以用于生产指导。
对效应方程求一阶导数,则边际产量MPP=dy/dN=28.929-0.122N。当边际产量等于0时,产量最高;边际收入等于边际费用(dy/dN=氮肥单价/小麦单价)时,经济效益最佳。经测算,最高产量施氮量为237.1 kg/hm2,经济产量施氮量为222.3 kg/hm2(小麦2.40元/kg、纯氮4.35元/kg)。
2.4 施肥对分蘖成穗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各处理的最大茎蘖数均出现在返青(2月20日)前后。增施氮磷钾均能有效增加最大茎蘖数、有效穗数,效应为N>P>K。随着施氮量的减少,最大茎蘖数、有效穗数趋于减少。对施氮各处理和缺氮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大茎蘖数、有效穗数与施氮量呈二次多项式(抛物线)关系,且F值和一次项偏相关系数通过显著性检验,二次项偏相关系数P<0.1(表4)。把经济产量施氮量代入回归方程得出:适宜最大茎蘖数1 821.5万/hm2,有效穗数661.5万穗/hm2。
表3 不同处理的分蘖成穗
表4 分蘖成穗与施氮量的回归方程分析
3 结论与讨论
(1)氮素是小麦生长发育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对个体发育、群体调控、产量形成具有显著作用。在一定范围内增施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施入过多的氮肥不仅会造成减产,降低肥料利用率,导致土壤酸化,多余的氮素还会造成水体污染。杨柳农业科学实验站土壤供肥能力和杨科麦19减氮效应试验表明,施氮处理(120~240 kg/hm2)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在中等地力田块,最高产量对应的施氮量为237.1 kg/hm2,经济产量对应的施氮量为222.3 kg/hm2,推荐施氮量为225 kg/hm2。这与谢旭东等[3]、张朝军[4]、严海波等[5]的研究结果接近。
(2)增施氮磷钾能有效增加最大茎蘖数、有效穗数,效应为N>P>K;最大茎蘖数、有效穗数与施氮量呈抛物线关系,杨科麦9号获得经济产量的最大茎蘖数为1 821.5万/hm2,有效穗数为661.5万穗/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