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与路径
2021-12-16吴义明
吴义明
摘 要:地方党史蕴涵着珍贵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充分发挥地方党史的教育功能,用好这本生动鲜活的“土”教材来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实效势在必行。通过进课堂、进实践、进网络等途径开展地方党史学习教育,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从红色基因里不断汲取政治营养和精神力量,让优良传统、革命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入行,切实做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关键词:地方党史;红色基因;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
地方党史里积淀了很多值得总结、发扬和借鉴的宝贵精神财富。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深刻指出:“广大青年要爱国爱民,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1]为探寻地方党史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路径,给党史理论研究和思政教学工作注入源头活水,培养更多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服务广东社会经济发展,位于从化区的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联合当地重要党史教育基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搬到红色基地去,组织开设了一系列现场党史理论学习课堂;提炼本土党史典型案例,创新成立了“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优选师生共讲当地党史故事,筑牢了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根基,扩大了红色教育覆盖面,拓展了红色教育资源库。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中融入地方党史内容,利用从化本土重大党史事件、红色故事中所蕴含的党的成功经验和革命精神,教育引导学生思英雄惜幸福,“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从红色基因里汲取政治营养和精神力量;打造立体多维的理实一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提升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效。
一、地方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
植根于广州市从化区丰沃土壤中的红色历史,是中国共产党辉煌历史的一个缩影。郁郁苍苍的云台山,印刻着革命先烈在战争年代里冲锋陷阵的闪光足迹;奔腾不息的流溪河,诉说着人民英雄在峥嵘岁月中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发挥从化党史的天然育人功能,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爱好、价值观的发展和个性特色心理的塑造,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特有的地方红色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具有人格魅力的精神气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加强地方党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应用价值。
(一)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红色文化“是彰显党的性质和宗旨,体现人民和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先进文化”。[2]而“红色资源是承载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革命史、摸索前行的奋斗史的重要文化资源,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财富。”[3] 从化地方红色文化内容丰富、引人入胜,其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积淀着革命传统文化的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蕴藏有巨大的教育意义,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很大的教育可利用性,能为学生提供最直接、最新鲜的精神营养,是筑牢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根基的良好载体。这种红色文化不仅蕴藏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更是先进文化具体、鲜活的范例。思想政治理论课与红色文化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标准基础上,坚持守正创新,力求以改革的精神,找准思想政治理论课利用红色文化开展教学的侧重点与切入点,结合从化地方红色文化特点,以介绍从化革命史,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符合高职特点为宗旨,从实际教学中致力于寻找以从化地方红色文化为载体的高职生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通过文化上的强基固本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质量和水平,增强思政教育的思想性、理论性与亲和力、针对性。
(二)强化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红色教育资源库里的案例仅仅停留在自小学起就耳熟能详的著名革命故事,这些故事虽然真实感人,但由于反复灌输往往缺乏新意,很难再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因而大打折扣,以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学生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屡禁不绝。高职院校聚焦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展奉献牺牲精神、理想信念教育,把党史中的地方党史内容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深挖以往被尘封的带着泥土清香的当地红色故事滋养学生的精神世界,触及他们的灵魂死角,能令其耳目一新、精神焕发,坐得住听得进,既解渴又提气,进而通过教师学理分析的正确引导由感性到理性渐渐对教材上的理论知识也萌发出一定的兴趣。把准学生的脉搏,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红色文化教育,思考如何建构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和宣传形式,将中共党史的基本原理和宝贵精神给养灌输到更多受众的头脑中,真正做到内容和形式、具体和抽象、普遍和特殊的有机统一,是每一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面临的值得认真思考的重大课题。
(三)提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职业教育是面向能力的实践教育。[4] 打造立体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体系,既落实课程育人又狠抓实践育人,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相统一,进行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究,教学内容力求可亲、可近、可信,双管齐下提升教育教学实效。如吕田镇被誉为“从化的小延安”,红色遗址众多,其中吕田镇三村村被评划为抗日游击区,塘基村、莲麻村黄沙坑被评划为抗日根据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巢德麟小楼,它位于塘基村喉咙山下,屋前有乡道经过,占地面积约20平方米,是一幢用木板分隔为两层的私有小楼房,留有后窗,以备情况紧急时顺利撤走,是当时革命的交通站、活动站和指挥站。早在2016年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思政部的社会实践基地之一就在此处成功挂牌,有效填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所缺少的背景文化内容,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坚实的例证支撑,使之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生动直观形象。此后每年思政老师都率领“青马工程”研學者、青年志愿者或红色文化践行团成员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首先在“讲”与“学”的互动中提高学生的理论认知,拉近了与学生的情感和认知距离;其次,利用好课堂与社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这一平台,通过教师主导,凸显学生主体作用,进行感悟式、体验式教学:重温入党誓词、慰问“五老”、聆听红色故事、向贫困户献爱心、实地察勘红色印记等。学生按要求撰写心得体会,开展主题演讲、案例讨论和网络学习拓展等课内外实践活动以加深理解、探求新知、学以致用、锻炼提高,最终达到巩固所学、知行合一的目的。
从学情分析的角度来讲,由于普遍对技能型高职学生在理论上的要求偏低,以理论适度够用为原则。部分理论基础薄弱的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中,缺乏情感共鸣。因此,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就不能单纯采取灌输式的说教方法,否则很容易照本宣科“满堂灌”。事实上,各高职院校也一直在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探索适应本校实际和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在地方党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里,读本、读图和读视频一应俱全,动口、动脑和动手一样不落,调动了师生积极性,让思想政治教育更生动、更贴近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只有“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方能焕发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大魅力,真正走进“00后”的心田里。
二、地方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
“职业教育领域的立德树人应针对职教学生的学习特点、行为习惯、思维模式等,建立区别于普通高校、体现职教特色的育人体系。”[5]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手段之一就是将地方党史融入课程中,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深入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的核心价值,创造性运用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逐渐形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常态化保障机制,走好走稳立足于建构具有职教特色德育体系的坚实步伐。
(一)打造宣讲团队,“翻转课堂”广覆盖
党史如明灯,可以照亮前行之路,党史如号角,可以激发奋进之力。地方红色故事有血有肉,形象深动,感人肺腑。师生组团讲党史,协同育人出新招。这种共同参与通力配合结束了以往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并得到了校党委规划上、制度上的有力保障,全校上下一盘棋为今后健康科学规范稳定发展开辟了道路,避免了“形式主义的泛化”和“突击性、随机性等现象”。[6] “翻转课堂”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角色互换、共享成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变静态课堂为动态课堂,变单线传播为双向交流,师生面对面学习研讨,进行主题发言、主题辩论、主题汇报和主题演讲,教学相长,感染力强。
面向社会丰富职业教育的社会服务“菜单”是新时代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党委充分结合体制优势和地域优势,重抓“打好理论基础、讲好党史故事、做好民生实事”的“学、讲、做”三步走计划。组建的“光辉历程”党史宣讲团,把中国共产党光辉历程故事、从化本地红色故事、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三方面糅合起来,讲到校内各班级、当地中小学和周边社区,让义教服务辐射到本校周边区域,实现党史宣讲广覆盖。宣讲沉下去,学习热起来,进一步推动党史教育走深走实,深入人心。同时还月月常态化落实校内校外点对点“爱心帮扶”,设立爱心专项帮扶基金扶贫扶智,领导党员带头,坚持言传身教,增强了广大教工“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意识,培养了共产党员“身在校园,心系家国”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
(二)发挥主导作用,以史育人促传承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期间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党史既是回声嘹亮的红色历史,也是血脉相承的火热现实。以史育人用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有生命、有血肉。
第一,充分备课,地方党史同理论课史理融合。在进行理论授课前,思政教师要开展集体备课,系统把握地方党史发展脉络,吃深吃透其内容,相互交流、相互借鉴,并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将“土”教材内容有机融入其中。这样授课时方能成竹在胸,娓娓道来,挥洒自如。如将东江纵队李琼芳改名李群芳的故事融入《形势与政策》课“初心不忘,人民至上”专题,很好地诠释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这一理念,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以从化“统一战线”的故事为题材讲起来绘声绘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青年学生使命担当》第三章教学里自然插叙“一枚军功章”的故事,引人入胜;《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第三章弘扬中国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用广裕祠“抗日先锋队”的斗争事例,论证有力……这就告别了“没有生命、干巴巴的”文件宣读式授课方式,做到讲细节又讲情节,讲道理也讲精神,讲理想还讲信念。授课中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告诫学生要从先辈的手里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完成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
第二,量身定制,地方黨史借专题课特别呈现。时下短视频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欢迎。为顺应快节奏生活下年轻人刷短视频的这种习惯,根据不同受众选取不同的切入点,为高职生和社区群众量身制作,开展精品专题微党、团课送讲活动,并通过微信视频号及时推送出去,让他们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也能学习地方党史。如侧重于针对高职生的专题微党课:41岁的巢德麟同志为什么牺牲在1950年3月,结合了《毛泽东思想和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内容来阐述,向学生讲明1949-1952三年恢复期国内阶级斗争还很激烈,阶级矛盾也很尖锐,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人民群众同地主阶级及国民党反动残余势力之间存在着矛盾冲突。一方面要完成土改任务,另一方面要肃清土匪和国民党反动残余武装。巢德麟同志就是遭土匪武装袭击壮烈牺牲的。这一发生在身边的可歌可泣的事例加深了学生对那段峥嵘岁月我们党制定的正确方针政策的理解,在惋惜英雄早逝之余也平添了更多景仰,因而倍加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忍不住思索多彩的青春该如何度过才能更为绚烂?整场微党课短小精悍不超过5分钟,却对他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触动。
(三)激活社会实践,情感体验更真实
理论联系实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高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可以了解社会、认识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
第一,党史基地里沉浸式体验增强感悟。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讲好地方党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是广州华夏职业学院思政部的一贯做法。每学期都组织师生到从化区博物馆、钱岗村广裕祠、宣星村云台山、莲麻村黄沙坑革命遗址纪念馆、塘基村巢德麟小楼等实地参观感受或现场教学。其中吕田镇黄沙坑革命遗址纪念馆等红色场馆,近年来引入高科技手段,打造出数字化沉浸式体验3D解说室,营造声、光、电全方位,视、听、触多感官的立体化体验感受,生动鲜活地呈现了从化红色人物和革命事迹,仿佛身临其境,穿越回当时那个历史时刻,带给师生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常还会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一些问题,通过现场分享,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小见大,使之受到党的革命史、英雄史、奮斗史的启发。这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情景式、感悟式、互动式的多维度立体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富时代特色,更加接地气冒热气有灵气,是传统课堂上照本宣科“填鸭式”的理论讲授所无法比拟的。参观感悟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充分挖掘地方红色资源,有计划地带领学生造访这些红色资源,让红色基因更多更好融入到广大学生的血液中。
第二,主题教育中学党史比赛激发动力。以红色主题教育为引领的实践活动在学生当中不断播撒下红色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个个实践研学社团相继成立,一摞摞入党申请书接二连三地提交到各二级学院书记办公室。如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广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区域协同创新中心(民办)举办的纪念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党史微视频剪辑比赛、党史图片搜集比赛、党史演讲比赛等。学生作品经由思政部教师精挑细选,优中选优,展示一批课程成果,进行总结考评,加以鼓励表彰。分别授予活动积极分子“党史微视频剪辑先进个人”、“党史图片搜集先进个人”、“党史心得体会撰写先进个人”以及“优秀党史演说家”等称号,既锻炼了学生知行转化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获得感。结合国家重大法定节日还举办“学党史 颂党恩——致敬从化英雄”、“华夏儿女跟党走”党史传唱等活动,均特色鲜明形式多样。通过潜移默化对参与者进行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起到学校各部门有效联动、相互协同、激发学生实践体验和参与积极性的作用。
(四)利用现代媒介,“两微一端”云宣讲
新时代思政教育可深度融合到现代媒介当中。目前,依托传统课堂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定制化以及即时性的学习需要,这对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创新发展不失为一种启示。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融入相对领先、新锐的现代媒介中,充分挖掘网络等媒介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日常上网时也可以潜移默化地获得党史学习教育的启示至关重要。为教育引导学生从党史学习中有所领悟,牢记红色政权的来之不易,增进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认识和理解,包括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等“两微一端”的网络传播平台就要善加利用,促进党史学习教育多点发力、遍地开花。
用好网络传播平台学习党史采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方式,按照“规定内容扎实学、多种渠道及时学”的原则,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党委细化制定出“8大重点,15个主题 ”的党史学习计划。全体党员养成“学习强国”学习习惯,人均日学习积分长期稳居广东省高校第一;申请开通了“华夏小先锋”等新媒体公众号、视频号等,以党史学习为重心,每日推送“迎百年 读党史”、党史学习动态、微党课、党史知识测试题等内容。学校官网首页辟有“党史学习教育专栏”,界面上方映入眼帘的即是“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八个字,网站内容主要围绕党史主题制作。包括党史学习报道、红色图片视频动漫展示、从化党史人物介绍、校内优秀党员师生事迹等。在当今人手一机的网络文化大背景下,搭建好网络传播平台才能实现网络延伸到哪里,思政教育就覆盖到哪里的目标。让党史学习渗透到受众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史中学,自史中思,自史中悟,“以史为镜,以史明志”,用点点滴滴的党史知识积累来巩固思政教育效果。
(五)借鉴有效经验,多元主体成合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给谁教和怎么教”的问题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如何将思政课教材体系转化为解决高职学生思想问题的教学体系,切实解决好学生感不感兴趣、认同不认同,信不信和行不行的问题,是高职院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高职院校学生存在着形象思维能力较强、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这一群体性特征,思政课教师必须积极向其他学校思政工作者学习请教,探索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路子。
针对存在的上述问题以及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力量较为单薄等问题,邀请名校如中山大学等马克思主义学院的资深哲学、思政专业教授、退休党史专家做兼职教师,现身课堂传授经验,从历史的、理论的和实践的逻辑上把握、提炼地方党史中经典鲜活的典型案例,集中展示从化本土党员奋勇拼搏的人格力量,加强以培养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为核心的思政教育。同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交流,指导青年教师开展专门的本土红色文化进课堂类教学科研活动,帮助推动高职思政的“教材、教师、教法”改革。坚持用“大历史观”的视野去看待地方党史,立足从化,放眼广东,从本土党组织不同历史时期从严治党的生动实践里汲取历史经验,把握历史大势。结合社会现实以问题为导向发动师生广泛参与研究,形成系列反映并遵循高职思政教育教学规律的课题论文成果,通过较有深度的学术研究进一步体现职教特色。老中青专兼职教师、辅导员和学生骨干等多元主体形成合力,教科研理论及实践研究工作焕发出蓬勃生机。
三、结语
地方党史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是要以区域红色文化教导高职学生“明理”。在红色史料中学生能真切体会和亲身感悟共产党员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从而做到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也要以地方党史这一很好的“营养剂”滋养学生“增信”。教育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筑牢信仰之基,增强“四个自信”,继承革命传统,积极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火热实践中去;又要以地方党史里好榜样、好典型去引导学生“崇德”。一旦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成为青年人学习仿效的楷模,他们就能以红色做底,“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将有限的青春投入到无限的报效祖国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事业中去;还要以地方党史故事激励学生“力行”。经历灵魂洗礼后的学生会更加珍惜青春年华,勇于砥砺政治品格,努力锻造过硬本领,在勤学苦练中激发奋进力量,彰显自身价值,实现人生出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重视地方党史在教学中的开发应用,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载体,做到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互交融,实现感性体验和理性升华有机统一,又要充分用好地方党史这一重要红色资源持续推进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让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入耳入脑入心入行、高职学生与更多受众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清华大学考察:坚持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方向 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EB/OL].(2021-04-19)[2021-05-10].http://www.gov.cn/xinwen/2021-04/19/content_5600661.htm.
[2]习近平在全国高校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9-3-18(001).
[3]孙剑.孔繁森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路径研究[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92-95.
[4][5]陈子季.优化类型定位 加快构建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2):5-11.
[6]高志辉、豆学兰.地方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和路径——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新西部,2021(2-3合刊):126-127.
责任编辑 苗存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