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良好英语课堂的创设
2021-12-16李雨晨
李雨晨
摘 要: 英语课堂改革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新课程标准下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发展需要人文关怀,英语课堂中要注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着引导者的地位。要注重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性。
关键词: 全面发展 人文关怀 独立思考 自主性
引 言: 随着教育部实施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提倡创造开放,合作,愉悦的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活’用教材,用创造性的方式去开创英语课堂。对于英语课堂而言,不只需要教师和学生,更需要生活中有趣的素材和生活实例,新课程改革下我们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英语教学实践,浅谈教学体会:
一、英语课堂的显著特征:
1、教育性
英语课堂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赫尔巴特所说“我想不到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若不进行道德教育,则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而道德教育若无教学,就是失去了手段的目的。
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由教学活动的特点决定的,构成教学活动的每一个因素都是不可或缺的,都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育因素,这些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发挥思想品德教育作用是客观存在的。
2、艺术性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调动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的习得。所以就需要教师的教学具有艺术性。而研究表明,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当教育能引起学习兴趣时,不仅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而且能更好得到记忆和想象的体验。
二、新形式下建立愉悦融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以及教室中的环境作用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
新形式下提倡学生去说英语,而不是去“教”学生,善于引导学生,鼓励学生学会交流,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教学任务。这种英语课堂使学生不再依赖老师,实现了“学生为中心”。同时,维持融洽而愉悦的课堂,有利于学生学习,也有利于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学生的感知过程不受阻碍,也使记忆和思维能力得到改善。
三、教师应提高自身能力,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对于英语课堂而言,必不可少的是教师。而新形式下的老师充当着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同时教师也有着学习者和研究者的角色。
因此,作为老师不仅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而且要了解西方的风土人情,适时的向学生介绍对应的知识,把学生引入知识的海洋,拓展学生的知识观。教师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善于与其他老师进行交流,善于总结自己身上的不足,提升自身教学能力。
四、善于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关联很大。因此,灵活的方式组织英语课堂在英语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小学生的思维发展处于模仿阶段,思想发展不成熟,意志力不坚定,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更容易被有趣的课堂所感染和带入。而小学英语课堂活动,仅使用单一的语言描述活动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的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能够根据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内容,创设了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声像同步的教学情景、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会使教学活动更加顺利的开展,使课堂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五、走近学生,活“教”教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并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既教会学生科学文化知识,又给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范本。但是过于死板的研读教材不利于学生的学习,而教师应该“活”用教材,教“活”书,把课本教“活”了,也有利于为以后培养一批现代化先进的教育人才。教师创新性的使用教材,并引导学生学会灵活性的融汇贯通是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师要善于把教材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通常在教学中采用生活中的实例和教师自身例子,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使用方法灵活的切入到新课,自然而然的过渡,使单一的教材活起来。
六、注意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也是一门工具学科,它与其他学科是紧密相联的。
教师既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又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融会贯通,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对于初学者,与其他学科巧妙结合起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中等者,更有利于知识的练习和巩固。对于优等生,有利于培养他们运用知识去实践和应用知识。
英语与语文结合起來,英语的课堂更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如英语词汇教学中穿插小谜语或者歇后语,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把课堂的热度也提升到最高。英语与音乐结合起来,英语课堂气氛会更加活跃。如英语课上的导入部分采用音乐,这种环境中学习英语,学生在心理上的积极因素会被调动起来。好的一节课,不仅仅是有本学科的知识,更是结合其他学科的知识,并融汇贯通。
七、总结
对于每位英语教师而言,教学的年限不同,教学的感悟也会不同。对于自己的课堂也有不同的见解。新课程下英语课堂的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
总之,一堂精彩的英语课既要面向所有的学生,又要促进学生全面化的发展,同时要注重个性化的培养。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仅要走近课堂,更要走近学生,而且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差异性,同时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参考文献
[1]鲁子问: 《英语教学论》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
[2]江苏省陶行知研究会和南京晓庄师范学校:《陶行知文集》 ,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版。
[3]颜贵东:《英语课堂教师话语研究现状》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