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体态律动教学,提升小学音乐课堂效率

2021-12-16邝雪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45期
关键词:音乐审美体态律动音乐教学

邝雪琴

【摘要】主张学生通过用肢体与音乐结合的节奏性运动来感知音乐、表现音乐,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切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体态律动;音乐审美;音乐教学

体态律动教学是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的音乐教学法,主张学生通过用肢体与音乐结合的节奏性运动来感知音乐、表现音乐,唤醒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从而体验音乐的节奏、情绪的变化。体态律动教学不局限于关注学生简单的听唱,更加重视的是学生耳、身、口、心的统一,把听、唱、动、悟相结合,对小学音乐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意义

(一)使音乐更加形象,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既难以在课堂上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又对枯燥的音乐基础知识缺乏了解,如果教师不能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那么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普通教学模式往往停留在简单听唱方面,对于小学生来讲过于枯燥无味。而体态律动教学既符合小学生生性好动的特点,又满足他们对未知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和对未知知识的强烈求知欲。更重要的是,通过体态律动使音乐课更加形象、生动,使抽象的音乐知识形象化、具体化,营造一个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使课堂“动”起来,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体态律动的关键在于“动”和“律”。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最活泼和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在课堂中巧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将自己对音乐的感知通过肢体律动把音乐情感表现出来。用身体动作表达情感是人类的本能,体态律动教学法就是利用了人的这一本能为教学服务。在这一过程之中,既通过体态律动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反应力、感受力、协调力,实现了耳、身、口、心的统一,也提高了学生对音乐的表现能力。

(三)以“动”促“悟”,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提高學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但是,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能力不足,对抽象的音乐往往无法理解。体态律动在音乐课堂上的合理运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知识传授途径,既让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轻松,又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悟。体态律动的“动”不是无意义的“动”,“动”是为了“悟”,以“动”促“悟”。体态律动教学通过学生肢体的节奏型律动,调动学生全身的感官系统参与到音乐欣赏中来,由表入里,由感性到理性,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学生具体地、真实地感受音乐之美、体悟音乐之情,从而提升学生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二、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一)坚持审美导向,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小学音乐教育的核心要求,小学音乐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音乐、体验音乐的过程中获得音乐审美能力,并在不知不觉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养成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音乐自身所带有的抽象性特征使得教师可以在学生聆听音乐时融入体态律动,借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将动作表演以及音乐想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一动一静、一张一弛之中用身体感官系统去感知音乐之美、体悟音乐之情,进而激活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乐曲《渔舟唱晚》时,可以把这首乐曲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旋律缓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平台利用幻灯片描绘出黄昏时分金黄色的夕阳洒落在微波荡漾的湖面上的情景,一艘小小的渔船披着霞光缓缓驶来。教师可以在此时让学生随着旋律的节奏变化模仿老渔夫站在船头映着夕阳的余晖,看着满仓的收获,脸上充满了丰收的喜悦。后一部分旋律逐渐变快,表现的是渔夫们快速划船,丰收后内心思归的急迫而又喜悦的心情。教师在此时通过让学生随着音乐的节奏逐渐加快地划动船桨,越来越快,展示出渔船破浪疾驰急迫,体会音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通过情景设置和体态律动,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地感受音乐的速度、力量的前后变化,体悟这首乐曲的情绪变化,进而理解音乐的意韵和内涵。

体态律动不是舞蹈教学,所以在教学中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动作演绎的优雅和完美,主要是要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律动准确把握和理解音乐的力度、时值和情绪的变化。教师运动体态律动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营造多元化的情景,通过学生的身体动作感知音乐的旋律变化,激发学生的想象,使学生能够理解、感悟、体会音乐的独特魅力,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二)以体态律动促进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是抽象的,而音乐正是通过音的高低、长短、音色等音乐要素的变化来表现自己。如何形象、直观地让学生感受音高、节奏的变化,体态律动教学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1.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来辅助音的高低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肢体动作来引导学生表现音的高低。比如,在学习歌曲《降落伞》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音的高低和旋律的走向,做出雪花飘落和蝴蝶飞舞等动作,形象、生动地展示音的高低,使抽象的音乐直观、形象起来,同时也通过体态律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学习音乐,让学生对音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2.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来引导学生表现音乐的速度

在音乐中,不同的速度用来塑造不同的音乐形象。一般来说,快速用来表现轻快、热烈、欢庆、活泼的音乐;中速较普遍地用来表现豪迈、行进、抒情、优美的音乐;而慢速则更多地用来表现雄壮、庄严、忧伤、沉重的音乐。教师可以在音乐课堂中指导学生通过运用体态律动来感受音乐的速度。比如,在学唱歌曲《哈哩噜》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围成圆圈,伴随着音乐轻快地拍手、舞动身体,感受快乐活泼的音乐形象;在学习粤语童谣《月光光》时,用轻柔缓慢的动作来感受歌曲的宁静。

3.教师可以运用体态律动引导学生感悟音乐的情绪

音乐通过节奏、音调的变化能够向人们传递悲欢、哀愁、激动、昂扬等情绪,而教师可以通过结合体态律动向学生表现这些情绪,也可以让学生通过体态律动主动感受这些情绪。教师可以在向学生示范时用力量强的、幅度大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昂扬、激动、悲愤的情绪;用幅度小、轻柔的肢体动作表现音乐温柔、亲切的情绪等。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体态律动来帮助学生感受到音乐中的情绪,从而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三、体态律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体态律动教学的核心就是通过肢体动作的辅助,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与情绪,体会音乐之美,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在这一过程之中,教师发挥的是引导者的作用。因此,教师固然可以用指定的肢体动作指导学生进行律动,但笔者认为,教师更应该主动发挥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同时,教师在进行体态律动教学时一定要明确体态律动是手段,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根本。体态律动是为增进学生对音乐的感悟服务的,绝对不能为了“律动”而“律动”,只有分清了主次,才能够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

体态律动教学是一种能够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手段,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造性地运用体态律动教学,可以营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切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形成良性的师生互动关系,有效地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冬梅.谈谈“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学周刊:上旬,2013(3):188-189.

[2]马菁菁.体态律动,拓展学生音乐感知视野[J].华夏教师,2019(30):53.

[3]鄧莉.谈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J].北方音乐,2018(6):112-113.

[4]祝子雯.巧妙运用体态律动,提升音乐教学效果[J].甘肃教育,2019(15):180.

[5]郑惠玲.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的具体方法分析[J].黑河教育,2019(6):75-76.

[6]廖夏林.体态律动教学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抚州师专学报,2003(2):101-102.

[7]聂冬梅.体态律动教学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20(10):205-206.

猜你喜欢

音乐审美体态律动音乐教学
少儿器乐教学法创新研究
紧抓音乐课堂教学,突显审美之心
利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低年级阶段欣赏能力
浅谈混响器在后期缩混中的应用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艺术与现代主义音乐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