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向下幼儿园生态课程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21-12-16陶源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吹泡泡泡泡工具

普鲁塔克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个需要点燃的火炉。教育就是要点燃儿童心灵的火种。”幼儿生来就有一种学习和探究的欲望,教师应在教学中燃起幼儿心中探究的火种。笔者以“丝瓜络与泡泡”这一生态课程实践为例,阐述问题导向下生态课程活动实践所带来的教育思考。

拓印是幼儿园小班学生最喜欢的创作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弥补了小班学生作画技巧的不足,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作热情。于是,笔者设计了生态课程实践活动——“丝瓜络拓印画”。在课堂准备阶段,学生清洗生态拓印材料丝瓜络时,阳阳小朋友发现了丝瓜络洞洞里有许多小水泡。他的发现引发了学生间的热烈讨论:“丝瓜络里的泡泡可以吹出来吗?”“丝瓜络里有这么多的洞洞,肯定能吹出很多很多的泡泡。”……

学生对能否用丝瓜络吹泡泡这一问题充满了兴趣,虽然这一问题与预设的内容大相径庭,但是这也反映出在活动中学生在积极地观察与思考。为了鼓励学生探索的热情,笔者结合日常吹泡泡的经验,开始创造性地探索一门新的生态课程活动——“丝瓜络与泡泡”。

一开始,学生选择用丝瓜络蘸取肥皂水来吹泡泡。可是无论他们怎样用力地吹,满是洞洞的丝瓜络也吹不出一个泡泡。“怎样让丝瓜络吹出泡泡?”以这以问题为起点,笔者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

在第一次探索中,学生围绕丝瓜络吹不出泡泡的原因展开了热烈讨论:

“可能是丝瓜络太大了,所以要用很多力气吹,但我没有这么多力气”,“丝瓜络的形状不对,我吹泡泡的工具不是這个样子的”,“对,吹泡泡工具不是这样的,要把它做成泡泡工具的样子。”……

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将问题的原因集中在丝瓜络的形状上。顺着学生的思路,我们开始了关于泡泡工具的探索。

为探究这一问题,学生收集了多种吹泡泡的工具进行观察与探究,最后决定将丝瓜络做成类似吹泡泡工具的样子。但是由于丝瓜络材质的特殊性,学生制作的“丝瓜络泡泡工具”一碰见水就变软,根本没办法使用。

虽然上一次的探索仍未成功,但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丝瓜络的另一特征——遇水会变软。同时,学生通过对比观察总结泡泡工具的形状特点,通过设计实验制作丝瓜络版泡泡工具,通过问题反思总结失败经验,以问题为导向,进行了一次关于丝瓜络的深度学习与探索。

基于上一次的发现,熙熙(化名)提出了新的问题“有没有柔软的泡泡工具呢?”突如其来的问题让笔者也没有头绪,但是学生却已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几天后,玲玲(化名)激动地告诉我,她找到了答案。原来,玲玲看见哥哥用棉手套包住矿泉水瓶来吹泡泡。“哥哥说这是他在网上看到的泡泡神器。我们也可以用丝瓜络来做泡泡神器。”于是,学生将丝瓜络粘在剪开的矿泉水瓶上,蘸上泡泡水,再对着另一端吹气,终于,成功吹出了一长串的泡泡来。

这是一次完全脱离了预设的探究。在生态活动的探究中,有很多这样的时刻,教师应该给学生自主尝试和探索的时间,而不是在学生没有探究前就为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否则会对学生造成干扰和束缚,也会局限他们的思维。

学生兴之所起,归于何处?这次关于“丝瓜络与泡泡”的课程探究也让笔者对生态课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课程不是教师预设好后就一成不变的目标模式课程,而应是注重探究过程,使课堂各要素积极互动,并不断生成新目标的课程。在问题导向下,生态课程活动应

由点出发,不断发散问题,不断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

教师应用生成性的视角去调整和设计教育活动,鼓励学生去大胆探索,不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陶源,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二幼儿园,武汉 430071)

实习编辑:刘 源

猜你喜欢

吹泡泡泡泡工具
吹泡泡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吹泡泡
巨型泡泡
准备工具:步骤:
“巧用”工具
动手做个方泡泡
和鱼一起吐泡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