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挑战及对策
2021-12-16陈玲俐
摘 要 教育信息技术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方式,拓宽教学时空,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给高中思政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带来了机遇。同时进入教育信息技术时代,高中思政课教学面临教师过度依赖技术而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信息素养不足等挑战。因此,高中思政课教师要正确认识教育信息技术给高中思政课带来的机遇,并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以及教师教育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努力应对教育技术时代的挑战。
关键词 信息化;高中思政课;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40-0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10-0058-02
2018年4月,教育部出台《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指出“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理念……发挥技术优势,变革传统模式,推进新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政课的深度融合,将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拓展教学场地,形成全新的教学样态。但在这个过程中,教育信息技术也给高中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挑战。
一、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机遇
(一)优化课堂教学,增强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对于丰富教学资源,转换教学方式,优化高中思政课的课堂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从教学内容方面来看,教育信息技术有助于丰富教学资源。思政课是一门需要密切关注时政热点的学科,教学内容与时政紧密结合是上好思政课的必然要求。教育信息技术给教师提供了更多的获取教学资源的渠道,能够让教师及时、便利地获取所需的教学资源。从教学方式来看,教育信息技术有助于革新教学方式,促进高中思政课逐渐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增强政治课对学生的吸引力。
(二)拓展教学时空,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授课与听课被限制在固定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一旦错过,便很难弥补。而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突破了这一限制,为高中思政课拓展教学时空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微课、网课、直播等线上学习方式使师生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教学活动,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让教学活动的场所和时间更加灵活多变,丰富了学生的学习渠道。
(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是高中思政课的根本任务。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制意识和公共参与,“其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是思想政治学科最根本、最核心的任务”[1]。教师需要寻找案例,通过情境创设、议题研讨、实地调研等方式让学生在价值冲突中深化理解,培养政治认同。而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师设计议题、创设复杂情境变得更为方便,也让思政课的教学程形式更加丰富与灵活。
二、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思政课教学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信息鱼龙混杂冲击学生的价值观
当前的高中生享受着信息时代的便利,但繁杂的网络信息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良好思想道德品质和正确行为规范的形成。在信息化背景下,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不再局限于课堂,通过互联网,他们可以更加便利地接触各类知识与资讯。但网络上的信息质量良莠不齐,这些鱼龙混杂的信息会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学生的价值观。如果学生带着多元化甚至错误的价值观走入高中思政课堂,思政课倡导的主流价值观对学生的影响力就可能被削弱,从而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
(二)过度依赖新技术影响教学效果
教育信息技术让教学更加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令人忧虑的现象。在备课方面,网络上有大量教育资源可以供教师参考,这导致有的教师直接下载网络上的课件进行授课,而不认真备课。思政课是一门需要大量课堂讨论的课程,如果教师没有在课前充分备课,面对课上学生提出的各种疑问,教师就很难正确解答。另外,有些教师在运用新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存在重技术、轻内容的现象。部分教师花费过多精力在信息化教学的形式上,导致学生对课堂内容的讨论深度不够,对知识的理解流于表面。
(三)教师队伍信息素养有待提升
当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教师的信息素养和应用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相对较大的教师来说,他们的信息素养较为薄弱,不能有效地运用新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因此教学效率较低。此外,一些教师对于新技术与教学的深入融合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简单地认为信息技术与教学领域的深度融合就是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有些教师甚至忽略了传统课堂应该有的板书、提问等环节。类似的认识误区违背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初衷,导致教育信息技术不能真正地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
三、信息化背景下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有效性的对策与建议
(一)坚定社会主义政治导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
高中思政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肩负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政课教师,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2]因此,高中思政课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定社会主义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学生的头脑。思政教师要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讲好中国故事,在价值观的碰撞中明辨是非,在纵横比较中讲明道理,让学生能够在多元的社会思潮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定政治方向,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以生为本,提升高中思政课教学效果
思政教师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会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信息技术与高中思政课融合的效果。“在思政课的课程建设中不能因为过度依赖和盲目迎合信息技术,而被信息技术左右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3]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要符合学生的需要,符合学生的特点,符合学生的成长规律。所以教师不可过于简单地看待信息技术,也不可盲目地去运用信息技术,而要做到因材施教,让技术为课堂教学服务,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要让学生在知识上有所收获、在心灵上有所感悟,不能盲目崇拜技术,使教学流于表面。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思想决定行动,首先,教师应当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积极探索并形成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理念。其次,教育信息化对思政教师的信息素养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繁多的信息资源,思政教师要具备迅速鉴别、筛选、加工有价值的信息资源的能力。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素养和对技术的运用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做到教学设计信息化,让信息技术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力支撑。
(陈玲俐,佛山市华大星晖高级中学,广东 佛山 528100)
参考文献:
[1] 韩震,朱明光.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2.
[2]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1) .
[3] 马俊峰,刘殷君.信息技术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路径选择[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0(1):83-88.
实习编辑:刘 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