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探究

2021-12-16葛红霞

教师教育论坛(普教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教学策略

摘 要 写作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中英语教学实践中一个比较困难和薄弱的环节。课堂教學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教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关键还是要依靠课堂教学,即要通过完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性技能。据此,高中英语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可尝试运用呈现—体验—习得—创作—评价五步教学模式。在该模式的操作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每一阶段的任务和特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推进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高效化,促进学生写作思维的培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迈过写作难关。

关键词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五步教学模式;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995(2021)10-0041-03

写作教学既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难中之难。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存在着重知识学习、轻知识输出的问题,导致学生常常觉得写作难而不愿意写作。从教师角度看,仅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让学生全面掌握写作技巧和语言规则,为了提高写作教学效率,教师往往会强迫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进行写作。从学生角度看,不少学生就一直存在语言表达困难、写作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而教师重训练轻引导的教学又会导致他们英语写作能力提升困难。《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内容”中的“语言技能”部分指出,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看、写等方面的技能。听、读、看是理解性技能,说和写是表达性技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基础。[1]课堂教学是高中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教师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关键还是要依靠课堂教学,即要通过完善英语写作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英语表达性技能。笔者结合《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构建呈现—体验—习得—创作—评价(Presentation—Engagement—Acquisition—Creation—Evaluation,PEACE)五步教学模式,从而实现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的提升。本文具体来分析这一教学模式的主要教学策略。

一、呈现:问题导入策略,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学生的写作兴趣是英语写作教学高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与自信心,也更容易锻炼其攻坚克难的意志,从而取得较好的写作成绩。

高中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培养,其方法是多样的。笔者认为教师应主要从以下两方面入手:

其一,寓兴趣培养于英语日常教学。高中生英语写作兴趣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时间的积累,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应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导学生发展对英语写作的兴趣。例如,教师可以与学生分享国外时政热点、他国风俗文化与地理环境等,让学生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见解;英语教师也可以引导高中生以交朋友的方式与外国人就社会热点问题与文化异同问题等展开讨论,让学生以申请国外大学为契机给国外的大学教授发送电子邮件,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写作的作用与价值,体验到英语交流与写作的乐趣。通过长期的引导,高中生不仅会养成英语写作的习惯,发展英语写作的兴趣,还会消除畏难心理,在丰富英语写作语言的过程中锻炼英语写作的能力。

其二,通过问题呈现激发学生兴趣。教师除了在日常英语教学中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外,还应在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呈现环节运用积极的问题导入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具体来说,教师应注意在多文体语篇中呈现问题,以学生现有水平为基础整合单元话题内容,提供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体语篇,让学生体会不同文体语篇的特点,并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文本进行阅读与模仿。教师在呈现语篇时也要呈现问题情境,这就需要对话题文本内容、难度进行合理选取和整合,选择高中生感兴趣的语篇内容和问题情境,以吸引学生对问题情境进行思考,激发学生对该问题的探索欲望,让学生愿意主动探索、积极写作。

二、体验:自我体验策略,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高中生处于自我意识快速发展的时期,自我精神和独立意识较强,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或者强迫学生学习,可能会导致相反的结果。因此,教师应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在自我体验中获得成长。为此,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自我体验策略。具体来说,自我体验策略是以学生的认知、兴趣、体验为出发点,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文本进行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合作,不断领悟、发现文本主题语境的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等,深化对该主题的理解和认识,建构写作的内容、语言和结构图示。

学生通过自我体验建构起来的知识图式是学生开展学习的重要基础,对于写作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在采用自我体验策略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其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设置体验环节,引导学生主动体验。其二,教师要根据写作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开展体验。如,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兴趣点有机融入写作教学的主题中,为学生的写作抛下锚点、搭好支架,引导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对教学主题进行思考,深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也符合抛锚式教学与支架式教学的理念。其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进行概括、归纳和总结,发展其更深层次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基础。因此,在体验的过程中,教师也应适当地进行介入,引导学生对体验的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让学生在体验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停留在体验的表面。

三、习得:技能获取策略,教给学生写作知识

学生要写好一篇英语文章,不仅需要熟练掌握丰富的英语词汇,还要能熟练灵活地运用英语语法,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许多学生对英语写作望而生畏,不敢写、不想写、不愿写是学生的普遍心理,这也造成了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不佳。在平时的英语测试中,很多教师都会发现写作题成了难度最大、学生失分最为严重的题目。如果把英语写作比作盖房子,那么基础的词汇是英语写作的“砖石”,优美的句型就是英语写作的“骨架”,名言佳句就是英语写作的“装饰品”,正确的语法就是英语写作的“混凝土”,四者缺一不可。因此,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习得英语写作中需要用到的基本词汇、语篇知识、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等,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写作基础。

以上英语写作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语言情境的配合。适合的语言环境有利于学生的語言习得,对于第二外语学习尤其如此。因此,教师要创造适合的语言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习得语言。例如,教师可以创造“美食节”的情境,让学生讨论中外风俗习惯与饮食的异同,等等。这些有着具体问题的生活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查阅资料,运用语言,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为英语写作储备丰富的资料。需要注意的是,语言情境的创设既要适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又要结合写作教学的内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在情境活动中不断习得写作的语言、内容、结构、语篇等相关知识,其英语写作的基本功就会逐渐变得扎实,其英语写作的积极性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写作教学的效果自然而然地就获得了提升。

四、创造:独立创作策略,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写作是学生思考与创作的过程,反映了学生思维运行的轨迹,是学生个体与社会交互的结果。“写作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体现,它与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2]教师在写作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利用习得的语言、内容、语篇等知识按照一定结构重新进行构建和创作,独立完成写作。学生独立完成写作既能发展学生的语言使用能力,又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和逻辑性都能随着写作能力的提升而获得发展,而且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写作本身。

写作的本质就是一种源于生活、回归生活的艺术创造。[3]正所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英语写作是学生独立创作的过程,英语作文是学生创作的结果。但是在一些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强制性要求和指令过多,教师以个人经验为基础构建模式化教学,学生的写作完全是教师思维模式的翻版,缺乏学生个人的独特性、思想性和创新性。[4]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凸显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个性与创造性,让学生把自己的思想观念与生活体验融入写作过程中,实现学生写作的自主生成与主动建构。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注意语言的建构,按照正确的语法结构和合适的语篇布局,组织文章的篇章结构,还要注重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生成创新想法,表达个人的主观想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五、评价:综合评价策略,提升学生写作效果

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评价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和激励的作用,能反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助教师判断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效果,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但是目前的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评价往往存在三个问题:其一,评价不及时。教师较少在写作教学中立即评价学生的作品,而多在课后进行批改与点评。其二,过于注重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其三,仅仅关注学生某一次的评价,忽视学生写作学习全过程的评价。《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倡“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重视评价的促学作用”[5]。基于此,教师应采取综合评价策略,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第一,进行及时评价。“促进学习是评价的主要功能。为学生提供关于写作过程和结果的即时有效的反馈信息是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6]为实现及时评价,教师可以运用智能批改的方法,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在学生完成作品后立马给出反馈与点评,及时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实现提升。第二,让学生参与评价。学生完成写作任务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之间展开分享和进行同伴互评,即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请同学参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对写作内容深入思考,同时进行借鉴学习,从而获得进一步的发展。采用学生自评与生生互评的方式,丰富了评价主体,让学生这个学习主体参与到评价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获得多视角的反馈意见,在综合评价中获得提升。第三,开展档案袋评价。档案袋评价是指把学生在课堂上的写作成果、每次测试的写作作品收集起来,记录学生一段时期的成长历程。同时,档案袋评价也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缺漏。教师需要创造性地使用评价语言,在评价过程中要更多地欣赏学生的作品,指出学生作品中的优点,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写作的自信心,消除学生的畏难与害怕心理,真正让学生热爱写作、乐于写作。尤其是由于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借助计算机与互联网,档案袋评价的操作越来越便捷。

(葛红霞,广州市天河区教师发展中心,广州 510650)

参考文献:

[1][5] 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35,3.

[2][4] 常玉梅.高中英语写作教学智能化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0):51-53.

[3] 王海兵,胡德刚.高中英语写作教学须培养的三种意识[J].教学与管理,2016(7):34-36.

[6] 牟金江. SMART原则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与评价[J].课程·教材·教法,2011(5):60-64.

责任编辑:谢先成

猜你喜欢

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高中数学圆锥曲线微专题教学策略
浅谈递归算法的教学策略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策略的相关探究
识字写字结合教学策略探析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三项教学策略
基于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文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