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选课走班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2021-12-16肖焱连
肖焱连
摘 要 选课走班教学作为新高考改革视角下的课程模式正在全国推行,已然成为今后高中教学发展的主流趋势。而课改实践发现走班教学在制度建设,师资培训,措施落实等方面还远未达成预期。本文立足目前我校选课走班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索改进措施,以图顺利实施新高考改革之目的。
关键词 新高考;选课;走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3.037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urse Selection and Class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aking Grade 2021 of Qingmuguan Middle School in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XIAO Yanlian
(Chongqing Qingmuguan Middle School, Chongqing 401334)
Abstract As a curriculum model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selecting classes are being carried out across the country and has become the mainstream trend of high school teaching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However,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has found that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teacher training and measures implementation of classroom teaching are far from reaching expectations. Based on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of elective courses in our school,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of measur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the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reform smoothly.
Keywords new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courses selection; Optional Class System of Lessons
新高考背景下以彰显学生兴趣和特长为特征的“走班制”课堂呼之欲出,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接力棒。在此前提下,我们学校顺应高考招考形式变化及相应教学改革,积极推行新高考课程改革,在高2021级实施了走班制教学。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我们遇到过困境,也看到了希望。
高一上期,我们对学生的选课兴趣和自身特长以问卷形式做了调查,掌握选课走班的第一手材料。随后,学校层面和年级组以不同形式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包括开办讲座,主题班会等。2018年寒假,让学生利用假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与家长一道进行充分酝酿和思考,初步确定自己的选考科目。高一下期开学,年级组考虑到学校结构性师资短缺,教室不足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先排课后选课原则,减小走班规模以缓解教学和管理压力。让学生在理化、政史、理地、化政生等8个组合中进行选择,这既考虑学生的兴趣特长和意愿,也考虑学校的现实需求。实施两年多来,本年级的学、管、教情况基本符合当初预期,选课走班教学在我校初见成效。尽管如此,但还是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1 选课走班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1.1 学生班级概念模糊,教学管理难度加大
传统行政班教学模式是学生集中在固定教室接受老师传授知识,这种方式学生相对集中,彼此相处时间长,容易管理。[1]而在当前推行的走班制教学中,学生自由度相对较高,老师监管范围扩大,这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管理的难度。主要原因是教学班学生来自同年级不同行政班,互不了解,相互间的陌生感和距离感增强。更重要的是这种因选课需要而搭建的教学班游离不定,大大削弱了班级稳定性和凝聚力,走班规则和纪律很难有效约束学生,导致教学班管理目标难以达成,具体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成绩差的学生缺乏约束力,上课散漫,出勤率低。二是科代表作业收缴不整齐,学生不做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三是任课老師课后辅导因学生分散在不同行政班级难以落到实处。四是,学生每天行色匆忙地跑班加大了教学班的不稳定性,同时学生留在行政班级的时间也相应减少。因此,行政班迫于照顾学生的走班需求而减少或取消一些必要的教育活动。我校高2021级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选课走班后的学生对行政班级的认同感和依赖感较以前明显削弱,而在教学班里也感受不了班级归属感,学生的班级概念变得逐渐弱化和模糊,班集体凝聚力严重缺失,学生集体主义观念淡薄,班级德育功能大打折扣。
1.2 学生选课随意,学习后发力不足
虽然我们以不同形式指导学生做了生涯规划,但学生真正在选课抉择时还是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有些学生根本没有认真思考,跟风现象严重,课程选择随意性大。一般情况下,多数学生通常会选择他们认为最容易的三门课程,表现出明显的功利性目的,缺乏对自己的长远定位和理性思考。其次,在选课时,还有一些学生仅凭自己对每个学科的肤浅了解和认识进行选择,没有真正结合自己的兴趣、特长及社会需求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学科,认为某个学科在某次考试中还行便草率做出选择。此外,美国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她的研究中发现:“同龄群体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比传统的文化传播方式还要巨大。”因此,一些基础差,且缺乏主见的学生往往是人云亦云,盲从他人,他们的课程选择并非遵循自身的兴趣和意愿。
1.3 教师职业修为不足,工作积极性不继
专业储备不够,应变能力差,面对新教学模式无所适从,对课改持抵触排斥情绪。虽然大部分教师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对走班制教学持赞成态度,但他们仍穿着新鞋走老路,难以及时转换角色,全身心投入教学。
难以全面了解学生所需。走班制班级流动性较大,学生脱控的时间和空间增加,加之教师们每天要应对的学生之多,和学生的交流仅限于课堂和课后少量答疑辅导时间。因此,教师们很难全面掌握学生的个性发展轨迹和学习情况,更难以针对全体学生进行针对性的个性化备课,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工作压力增加。一般来说,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会受到学生排斥,以至于常遭遇课程无人选、威信难树立等窘迫境遇,这些问题不仅给老师们带来心理压力,而且对其自信心的打击程度也不可低估,严重影响他们未来的职业发展。
1.4 选课教学班教学质量堪忧
从浙沪两地实施3+X高考改革到当下全国各地全面推行,选课走班已经成为推进改革的课程路径。我国高中践行选课走班主要根据学生选择科目的数量来划分走班的规模及程度。各地依据区域特点和学校结构性资源条件通常把走班分为四种模式,即“不走班”, “小走班”, “中走班”和“大走班”。“不走班”是指在行政班内实行套餐制,指定学生选择几个学科,学生只在固定班级内上课。“小走班”指的是学生选择至少两门课程在规定教学班上课。“大走班”是指除语、数、外主科之外,其余参与高考选考科目均实行“走班制”教学。为了确保高考成绩,一些学生过早确定选考科目,忽略学考科目,导致学考科目质量无法保证,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顺利毕业,造成升学障碍。另外,有些学生在年级选课结束后仍摇摆不定,这就导致他们对每门学科的学习浅尝辄止,不愿深入。最后,由于各个学校的师资配备和硬件设施存在较大差距,“走班制”教学效果不尽相同,且差异突出。在高考新政推动“走班制”教学的背景下,一些办学条件明显不足的学校也仓促上阵,搞起走班教学,结果使原本结构性资源短缺的情况雪上加霜。况且,学生选课参与性差,难以保证预期教学质量。
2 新高考背景下优化选课走班教学的应对措施
2.1 完善走班制度,提供实施保障
针对目前学校在选课走班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应当根据新高考顶层设计的要求制定契合学校实际的工作规划,不断完善和改进选课走班的配套制度,推动新高考“选课走班”有效运行。我校2021级高二下期选课走班教学实施半年后,学校层面对本年级的走班情况做了认真详细的调研。针对各班级学生的学习实际进一步论证原有制度和措施的合理性及可行性,对操作难度大,不合理的措施和要求做了纠正和修改,对原来未涉及的及时进行补充,使之更趋于系统、科学、合理,为走班制教学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2]
2.2 合理配置师资,确保走班基础
2.2.1 加强现有师资培训
总的来说,学校为本年级抽调了一支相对优秀的老师队伍为高考改革选课走班保驾护航,但仍然有一部分老师对当前的选课走班教学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教学要求高,管理难度升级,工作量加大。针对这种情况,学校果断实施了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师资培训计划。一方面把专家请进学校,要求老师们寒、暑假进行短期专业培训。另一方面,学校为老师们提供网络研修课程,要求老师们利用空余时间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规定量模块的学习。这些模块包括学科专业知识,教学技能,教育、教学管理,课改科研等,内容丰富,为老师们量身定制,大大提升了老师们的专业及业务水平。
2.2.2 外聘教师
对于一些师资严重不足的学科,学校在学区共同体师资富足的学校聘请老师解决问题。一是学校通过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出面派驻老师对口支援。二是共同体学校课时少的老师兼课支援。让老师们,尤其是优秀教师,利用自己教学以外的时间去缺编学校上课有效地整合了当地区域性师资力量,缓解了一些学校结构性资源不足的矛盾。
2.3 四级管理,共同发力
四级管理是指针对走课的教学班实行行政班主任、教学班主任、成长导师和学生干部四个层级同时进行的协抓共管。行政班是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助推其全面成长的主阵地。因此,行政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统管,负责联络主管教学的班主任、学生成长导师和班级学生干部,了解学生在教学班的表现情况,及时处理存在的问题。科任老师要承担任课和教学班主任的双面角色,除了确保秩序正常上课外,还要负责教学班的班务管理,促进班风和学风的形成,随时与行政班主任保持沟通交流,汇报教学班学生的学习和表现情况。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负责制,每位科任老师根据行政班主任的统一安排负责帮助3-5名同学,从生活、学习和身心健康三个方面指导其获得进步,并建立学生的成长档案,记录他们的成长轨迹。行政班班委干部到教学班上课仍然要行使班委职责,关注本班同学的学习情况,负责与行班主任保持联系,汇报教学班同学的学习情況。如果没有班干部在该教学班学习,另行安排学习组长负责,行使班委职责。这样四方力量同抓共管,形成合力,有效解决了教学班管理真空的问题。同时也让教学班作为学习共同体深入人心,让同学们维护集体,享有班级归属感。
2.4 加强指导,确保质量
重视引导学生生涯认知,慎重选择选考科目。在选课走班教学模式下,如何选课成了学生面临的一大难题。因此,在选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认知,认真选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这不仅关乎学生后续学习是否顺利,也关系到考生最后的高考录取。为了做好这一工作,学校加强对学生进行生涯指导,让他们了解高校招生要求,知晓所选学科与大学各专业的关系及选科的大学专业覆盖率等,确保学生选课不盲目也不盲从;通过导师制度的建立,让导师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层次再对学生的选课进行个性化分析和指导。最后,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要求他们在选课过程中注重自身的认识,充分考量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科学、慎重地作出判断和选择,尽可能避免过后重复选课现象的发生。
教学班上课的老师在加强与学生沟通,关心他们成长的同时也要重视学科辅导,释疑解惑,因材施教。也就是说,老师要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方式,稳打稳扎,推进教学班教学工作,确保“走班制”教学质量稳中有升。这样,师生关系也变得亦师亦友,友好亲密,让学生随时感受温暖,充满自信。另外,老师们还要借助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与学生交流和互动,实现线上、线下课堂教学相互对接和补充,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空间,有助于学生提升学习成绩,提高教学质量。[3]另外,在学生离校期间,我们也通过网络信息与家长互通互联,相互了解学生在家在校情况,家校合一,共同助力学生发展。
选课走班教学是新高考背景下教学创新的必由之路。在全人视角下,“走班制”教学模式更能满足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充分给予学生自主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对自己的高考科目和未来择业方向作出选择,这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考方式,也改变了传统高考录取方式和未来人们的成才模式,这个举措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有着划时代的进步意义。新高考背景下的走班教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远未尽善尽美,仍存在诸多方面尚待改进和提高,我们要以发展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走班制教学出现的问题,不能因有问题就否定,甚至偃旗息鼓,这样不利于新高考改革顺利实施,更殃及学生的终身发展。“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既然我们选择了改革之路,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坚信曙光就在前头。
参考文献
[1] 付光槐,陈金玲.新高考背景下高中走班制教学的问题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3).
[2] 冯帮,彭娇娇.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分层走班制研究[J].教学月刊,2015(10).
[3] 陈玉红.培智学校“走班制教学”的实践研究[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