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旅游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

2021-12-16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姚先林

亚太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应用型考核

湖南科技学院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 姚先林

中国旅游“三步走”战略下,中国将实现从旅游大国向世界旅游强国迈进,旅游人才是关乎这一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素。旅游类专业是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战略支柱性产业,服务产业的内在特性决定了其发展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根据国家的战略部署和产业发展规律培育旅游人才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职责,是高校的使命所在,更是价值体现。在高校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课程考核方案是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信号塔”,因此,课程考核改革成为人才培养的“牛鼻子”,如何牵好“牛鼻子”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现实课题。

一、旅游类专业课程考核现状

近些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少高校在旅游类专业课程考核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如改变过去单一期末试卷成绩评定模式,向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相结合的模式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测试,向理论与实训相结合的测试模式转变;改变过去单一的线下考核,向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考核方式转变……但冷静分析,花样翻新的考核改革对人才培养牵引的作用似乎并不理想,结果是把教师搞累了、学生搞烦了。究其原因在于虽然有花样翻新的形式变化,但同一课程的考核项目之间协同性不强,期末测试和平时成绩是“两张皮”,理论测试和实训测试是“两张皮”,线上测试和线下测试还是“两张皮”,一种考核形式向多种形式的演变,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数倍的负担,但应有的作用并没有凸显。一次性考核向多样性考核的转变,出发点是好的,可是各科目之间缺乏有机协调,学生每天忙于填问卷、打卡、填写实训报告等,忙得不亦乐乎,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厌学情绪时有抬头,学习兴趣不增反减,严重背离人才培养的初衷。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出现内忧外困的现象,人才培养质量离社会期待和产业要求还有较长一段距离,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探索课程考核改革已是刻不容缓之事。

二、旅游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的必要性

(一)课程考核方案是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灯塔

千教万教,方向最重要。学生有了明确的学习方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自然是事半功倍,课程考什么,学生自然就会关注什么,明确可行的课程考核方案是学生学习的灯塔,能指引其学习的方向。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课程考什么、怎么考,很多时候学生走进考场时才知道,因此,课程考核只是获取毕业证的必要方式,而没有成为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所以,“六十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观念在学生中较为普遍,考核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不强。考核内容是否科学、考核形式是否可行,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督导管理机制,课程考核成为任课教师的“一亩三分地”,所谓的考核方案更多是应付学校检查的一个文档而已,而各种教学检查的重点在于“有没有”,至于考核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并没有从机制上形成有效关注。其实,课程考核方案是我们教学过程中一根非常重要的指挥棒,考核内容科学、考核形式合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刺激其学习的内生动力,从而达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课程考核方案是教师自我能力体系建设的催化剂

通过课程考核可以直观地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为后续的考核方案改革指明方向,同时也是专业教师诊断自身能力体系的重要途径。旅游类专业应用性与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对旅游类专业教师能力体系更新换代频率要求更高。科学可行的考核方案可以对专业教师能力体系建设起到倒逼作用,使其实现能力建设的自我革命,从而主动对接产业、深入行业吸取营养,全面提升自我能力,适应社会新的期待和学生不断变化的新需求,精准施教,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水平,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旅游产业发展提质增效、育时代新人做贡献。

(三)课程考核方案是助推人才培养目标落地的沃土

旅游类专业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自然是坚定不移的目标。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借助多种渠道来实现,课程考核是人才培养目标落地的重要方式,明确可行的考核方案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学生的职业信仰、专业素养和操作能力会在考核中淬炼,考核是学生上岗前的仿真训练和家底清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后劲。要想让学生向着既定目标成长,专业化的教育至关重要,要用育苗的心态对待学生的专业学习过程,优良的考核方案会让学生吸收更加科学的营养,蕴藏行稳致远的营养初乳,助推人才培养目标落地。

(四)课程考核方案是检验人才培养效果的良方

高校作为社会的文化高地,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承载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人才培养的质量效果到底怎么样?是否达到预期培养目标?这是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向社会和家长提交的答卷。回复社会和家长的关切,需要借助合适的检验方案和检验结果,实现高校和社会、家长之间的良性互动。人才培养质量的科学动态监测机制是社会所期、家长所盼,课程考核无疑是人才培养效果检验的一剂良方,可以让高校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人才培养的方式,确保人才培养的预期效果,不负时代和社会重托。

三、旅游类专业课程考核改革路径

(一)以知识点记忆考核为主向应用能力考核为主转变

在旅游类专业课程考核中,“一纸定终身”的考核方式普遍存在,考核试卷也是整齐划一的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判断题等,美其名曰题型丰富,覆盖知识面广。这种重知识点记忆的考核方式的结果就是考前背背背、考试抄抄抄、考后丢丢丢,学生只是充当了知识简单的记忆者,考核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和检测非常有限。旅游类专业有很多课程,诸如管理学、酒店管理、市场营销学、旅行社管理、景区管理等,主要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和服务意识,培养其发现问题的视野、提出问题的勇气、解决问题的能力是课程所期,而案例分析、主题论述和情景模拟等应该是较为合适的考核方式。

(二)从单一的试卷考核到学习成效认定的多元考核

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可是我们的考核方式是相对滞后的,在考核中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鼓励和认定机制。在专业办学中,应大胆创新,打通应用能力与课程考核成绩认定的通道,譬如可以探索将相关主题的创新创业大赛、学科竞赛、委托项目的成效与课程考核成绩置换机制,从而鼓励学生在实践中拓展应用能力,打破单一的试卷考核认定方式。

(三)从对知识覆盖面的考核转向应用能力聚焦程度考核

在传统的考核中,我们以不断翻新的形式检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了解情况,学生为了应对考试将注意力重点投放在知识的掌握上,对重点环节的系统性思考和挖掘不够充分,应用能力提升缓慢。究其缘由,是我们求之以全,最后失之于精。大胆创新,鼓励学生在某一领域系统思考,深入探究,才有可能触类旁通,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创新精神,达到真正培育应用型人才的目的。探索考核主题多元化,可采取学生选择答题的考核方式;探索学生科研成果以答辩方式认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等。

(四)从“一纸考核”方式转向过程考核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们一直倡导过程考核,但流于形式的成分比较多,将一次考核演化成了多次考核,师生负担加重了,可收效甚微。过程考核强调的是教学及时和良性互动,而不是题海战术。这就要求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对课程进行解构与提炼,找寻严谨的知识模块,设置学生乐于参与的互动形式,从而让过程考核做实、有趣、见效。

在旅游类专业办学中,只要瞄准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干劲探索课程考核方案改革思路,我们一定能牵好人才培养的“牛鼻子”,不断提升专业办学特色,不断增强专业竞争能力,让人才培养踏雪留痕、抓铁有印。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应用型考核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内部考核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专业课程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