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策略优化,提升探究实效
——谈小学科学教学策略
2021-12-16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洪小春
福建省南安市英都中心小学 洪小春
科学是一门对动手操作能力要求较强的学科,而且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其中甚至会有初中化学和物理的内容,这就意味着教师无法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来讲解科学知识,想要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就要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科学教学质量。
一、现阶段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开展的基础前提,只有教学目标明确,才能更好地指引课堂教学,如果教师没有明确的目标,则教学的方向性也就不强,这样教学的效率也就比较低。同时,由于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存在显著的差异,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目标,同样也无法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在科学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和能力;其次,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每个学生都能从科学教学中有所收获。
(二)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尽管当前新课改已深入推进,但是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并没有充分发挥有效的作用,而且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已经习惯了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便是在形式上采用了新的方法,但仍旧是“换汤不换药”,在教学中还是以教师为主,教师并没有掌握新型教学方式的本质,这也就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的探究性是非常强的,而且能够给学生带来较大的乐趣,但是从教学中学生难以体会其中的乐趣,参与性不强,这就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为此,教师还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从而有效提升科学教学的质量。
(三)课堂管理方式不当
实际课堂教学并不会完全按照教师的计划来进行,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尤其是小学生比较容易在课堂上做一些小动作,面对这些问题,通常情况下,教师都是直接指出学生的问题所在,尽管小学生年龄较小,但小学生的自尊心很强,这样的处理方式难免会激发师生矛盾,甚至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有时候教师无意识的言语就可能会给学生造成较大的影响。为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谨慎处理突发事件,做好课堂管理,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身心愉悦,这样才能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四)多媒体教学方式选择不当
如今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已是教学的常态,多媒体的应用确实给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时候在小学科学中应用多媒体却未必能够改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是一门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科,而且还涉及很多有关认知的内容。例如,植物或者昆虫的认识,相比于多媒体方式,教师让学生观察具体的植物或者昆虫效果会更好。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来考虑是否采用多媒体教学。
二、改善小学科学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一)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认识
小学科学中涉及的实验内容是比较多的,为此,教师在进行理论知识讲解时必须将理论知识和实验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掌握科学的本质规律。理论和实际的联系还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态度,让学生认识到任何理论知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不断的实验探究中总结出来的,进而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自去体会知识、感受知识。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测量力的大小”这一内容的教学中,为了验证“受力越大,弹簧伸缩越长;受力越小,弹簧伸缩越短”的说法是否正确,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弹簧测力计,并且告知学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可以先让学生用手勾一下秤钩,感受一下不同刻度的力分别有多大。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多个相同重量的砝码,依次将不同个数的砝码放到弹簧测力计上,并且将弹簧的拉伸长度记录下来。在做这个实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明确一个前提——弹簧的弹力是有限的。通过实验最后学生能够得出“砝码个数越多,弹簧拉力也就越长”,同样也可以说明“拉力越大,弹簧伸缩越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对科学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紧密结合生活,加强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科学本身就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科学内容上至天文,下至微生物,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科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升科学教学质量。然而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单纯地进行理论知识讲解,这样就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紧密联系生活,从生活角度出发,提升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本身科学就是一门与生活联系较为紧密的学科,教师可以从学生的生活见闻入手,帮助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学的奥秘。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物体在水中是沉与浮”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用日常生活来引入教学。教师可以先准备一盆水、一块土豆和一块泡沫,然后将土豆和泡沫同时放入盆里,很明显土豆沉了下去,而泡沫浮在水面上,这也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和问题,在小学生的认知中沉的物体放入水中肯定是会沉下去,而轻的物体肯定会浮在水面上。这时教师可以再联系游轮在水中航行的常识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一般轮船也是非常重的物体,但轮船可以在水中航行,而不会沉到水底,这又是为什么?在影视作品中也看过轮船沉底的情况,这又是怎么回事?通常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教师可以接着引出“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问题,从而让学生积极投入科学探究。
(三)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
科学具有较强的探究性,在科学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能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于“灌输式”教学,将知识一股脑地传授给学生,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学生的知识掌握以及能力发展也是不利的。而且小学科学涉及的知识面是非常广的,如果不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让学生参与进来,学生就很难掌握科学知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改进课堂教学方式,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地球的运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充分放权给学生,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其中的一节课,课下搜集相关的资料,课上自己来进行讲解,并且还要评比出讲解最好的一位同学。这种方式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够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生的竞争意识比较强,每个学生都渴望有一个表现的机会,利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科学知识,从而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四)开展合作教学,有效激发学生的潜力
每个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在合作学习中更容易突出学生的优势,发挥学生的潜力,而且更容易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为此,教师就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进行自主交流讨论学习,这样更容易提升教学效果。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是比较低的,尽管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组织课堂讨论,但是这样的课堂讨论往往达不到良好的效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需要有教师的引导,这样才可以有目的、有纪律地开展,而且还更容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内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和价值,进而使每个学生的潜力达到最大化。例如,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设计制作小赛车”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教学,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画工比较好的学生、一个折纸比较好的学生、一个思维比较开阔的学生等,根据教学内容,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小组划分,这样才可以使合作教学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并且还可以有效挖掘学生的优势以及内在潜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