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活动议题的选设与应用
——以“我国的社会保障”活动教学为例
2021-12-16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陈芳铃
福建省宁德第一中学 陈芳铃
议题式活动教学是基于课堂活动,利用议题引领,以“议”为基本教学场景,开展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创新设计议题式活动教学方法和路径,有助于指引学生深入议题讨论,借助架构有效案例、情境、问题,融入活动探究,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活动学习素养,而且还能够达成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
一、活动议题的选设原则
(一)可议性原则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议题必须是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展示学科教学内容,又有利于表达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议题首先应具有可议性,要紧扣生活中的典型现象和真问题,不需要讨论不具有议学价值的问题与不适宜作为课堂教学的议题。同时,教材中已有的规范性阐述、已经过实践证明的正确的政治观点、思想理论和学科定律等议学空间不大,一般不宜采用议题式活动教学。
(二)开放性原则
议题必须具有开放性,才能更好地激活课堂活力,达成预期的教学效果。设计开放性议题,应该从某一单元、章节、课时或框题的学习主题出发,结合教学重难点,捕捉学生的认知趣点和易错点,合理规划中心议题,恰当分解子议题,形成环环相扣的多视角、多维度的议题链。营造互动交流的议学氛围,引导学生在序列问题的情境中参与探究,激励学生讨论质疑,开阔思维空间,指向深度学习。
(三)思辨性原则
议题设计必须具备一定的思维含量,要与教学目标相承接,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契合高中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等,能激励学生深入探究学习的需要。恰当的思辨性议题能有效引发学生实施对话、交流、思考和讨论,甚至相互间的学习辩论,更易于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激起认知冲突,激发学习潜能,建构知识,培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全面能力。
(四)教育性原则
议题设计还应该蕴含育人的积极价值,能通过引领学生对创设的社会生活问题追问,涵养学科学习能力和素质,学会在活动议题的指引下主动构建知识,拓宽认知视野,落实政治学科素养的有效培育。同时,学生经历议学活动过程,持续激发对国家和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及思考,加强反思学习,勇于在实践学习行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二、活动议题的课例应用
优化设计议题教学环节是实施课堂教学、获取教学成效的关键。以下结合统编高中政治必修2经济与社会“我国的社会保障”一课,围绕总议题“如何从收入分配中品味获得感”,针对“我国现阶段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和主要内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等教学重难点,探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商议、争议、评议、建议等议学活动,切实增强议题式教学的实践效果。
(一)合作商议,启思激趣
教师设置子议题“家庭收入中的社会保障形式有哪些”,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他们的家庭收入组成,并从各小组中推选一个学生代表,分享展示家庭收入数据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和分析,分别回答问题:(1)你的家庭收入中哪些属于初次分配,哪些属于再分配?(2)你的家庭收入中有哪些社会保障形式?(3)社会为何需要多样化的社会保障形式?(4)梳理出建立并完善社会保障的原因以及社会保障的形式。
商议是为达成一致意见而开展的合作讨论,议题式教学中急需获得学生共识的某些基础概念、核心理念等知识,可利用合作商议的形式开展活动。在此设计合作商议环节,目的是鼓励学生通过议题,在平等民主的氛围中积极参与商议,激发议学兴趣,自由表达观点,相互倾听。利用展示不同家庭的收入数据图,引导学生从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入手,思考生活道理,从而了解我国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和措施,认识到社会保障是行之有效的“社会减震器”,增强对我国日益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治认同。
(二)聚焦争议,思辨促知
教师设置子议题“职场要高薪还是要保障”,利用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某毕业生找工作,面对两个企业进行选择。试用期后,A企业月薪9000元,社保自理;B企业月薪5000元,单位负责缴纳‘五险一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依法缴纳有关保险)。”于是,适时设置问题:“工作中要高薪还是要保障?”指引各小组学生结合已学的经济学知识开展辩论分析,通过有理有据的争议引导学生总结社会保障的意义。
争议是学生认知和理解方面的差异。在议题式教学中,富有思辨性、认知冲突较明显的问题适宜引导学生进行课堂争论,以论明理。在此争议环节,利用情境材料引出生活中常见的两难问题设计争议环节,是为了激起学生之间的差异化见解,激励学生通过思考和争论,训练学习思维,深化对我国完善社会保障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和可持续运行、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更好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等意义的认识,从而有效增强法治意识。
(三)指点评议,提升素能
教师设置子议题“如何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通过多媒体展示情境材料:(1)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完善和进步的进程和数据;(2)XX市社保政策新变化。同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利用网上搜集或走访当地财政部门、社保部门及社区居民,了解我们国家和所在地的社会保障现状;(2)搜集当前我国完善社会保障的新举措,并评述其中一项。
评议环节具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必须适时指导学生抓住议题,参与分析情境,结合搜集网上信息、走访、调查等实践体会,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师生共同合作梳理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措施。教师巧妙指点评议,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尤其应鼓励学生通过走访当地财政部门、社保部门和居民等,让学生走进生活,更亲切地了解政府运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举措,体会社会变化和政策惠民,提升公共参与意识,理解我国社会保障是一个体系式的“安全网”,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四)总结建议,回归生活
教师设置子议题“如何理性看待社保中的权与责”,同时借助多媒体展示十九大报告关于全面实施全民参保计划的情境材料,并提出问题:“有人认为,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就应该好,不工作政府也要管我们的生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请结合生活实际,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总结建议是结课的最后环节,也是议题式活动教学的升华阶段。教师指导各组学生针对上述现实的社会生活问题再次深入思考,回归生活视野,积极进行辩证思维,分析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总要求和目标,正确提出要公平对待每个公民并确保其享受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坚持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做到权责清晰,明确各方的权利与责任,从而有效培育应有的科学精神。
“议”是议题式活动教学的基本活动,商议、争议、评议、建议是议题式活动教学的主要形式。巧设“议”式、巧引议学,不仅能契合思想政治学科特点,有效凸显议题式教学的活动特色,而且能更好地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引领学生培育正确价值观,落实政治学科素养培养。优化高中政治议题式活动教学,教师必须紧密结合课堂活动实况,精准把握议题式活动教学原则和要求,及时捕捉学生的活动情态和课堂表现,指引学生层层深入地融入议题思考和分析,激励学生在喜闻乐见、形式鲜活的多种活动中学会在议中学、议中思、议中用、议中进,进而有效促进政治学科素养的培育,实现思想政治课程教书育人的美好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