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痛苦,看到希望
——一例因失恋引发自杀危机的干预报告
2021-12-16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孟 然
一、个案基本情况
小王(化名),男,22岁,某大学某专业大四学生,父母早年因事故离世,自幼由奶奶抚养长大,家族无精神病史。体形清瘦,行为较敏捷,语速中等,平时性格较外向。
小王自行前来咨询,告知前台其情况紧急,遂由咨询师进行紧急危机干预。小王自述因女友和自己分手而有自杀的强烈冲动,引起咨询师高度警觉。小王与女友恋爱2年,女友患有抑郁症,一直在服用药物,两人在校外租房住。女友一直情绪不佳,对小王有很多期待,比如好的工作、更多的报酬、更好的未来等。小王很能哄女友开心,也很努力地做兼职、学习,觉得很懂女友,没有人能比自己更能照顾好她。小王希望通过努力考上研究生改变命运,现在正在准备中,但女友在一个月前突然提出分手,让他觉得一切的努力都没有了意义,虽然还在学习,但无法集中注意,记忆力变差,连续失眠很多天,晚上勉强睡3个小时。最近几周频繁出现自杀的念头和想法,打算把东西处理一下,房子退掉,然后跳楼自杀。
二、危机评估及干预策略
(一)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小王自述情绪经常性低落,兴趣减退、意志缺乏,严重失眠、头疼,社会功能受损严重,且时间超过一个月,怀疑有抑郁症可能,需转介至医院精神科进行精神医学评估。
(二)自杀风险评估
小王近一个月来有频繁自杀意念,尤其是每天回住所想到和女友的点点滴滴时,就痛不欲生,想过以跳楼方式自杀,计划当面挽回女友如果不成功,就实施自杀。自杀可能性从低至高1—10评分为8分,可见其具有详细清晰的自杀计划和安排,自杀风险很大且有立刻实施的可能。其风险因素为:小王一人校外居住,又无至亲,和女友长期相处,缺乏密切联系的同学、朋友,社会支持不足。其保护因素为:小王平时性格活泼开朗,早年经历挫折有一定承受力,奶奶从小和其相依为命,是其重要的牵挂。咨询师通过促进其想象如果自杀发生奶奶的反应,回忆过去遇到挫折时的崩溃和挺过来的办法和感受,帮助当事人增强现实掌控感和自己的现实联系感。
(三)危机干预策略
自杀危机干预的核心在于协助来访者处理其恐慌和降低致死性水平,来访者的恐慌来自其无法摆脱、无法忍受、无止境的心理体验。咨询师需要快速营造安全信任的工作氛围,采用积极主动的干预方式,协助其进行认知重构、情绪管理、接受现实,寻找改变当下状况的可行方法,同时鼓励来访者积极调动资源,获得更多支持和力量,进而重建来访者的控制感、容忍力和希望感。
三、危机干预过程
(一)澄清现状
小王心中并没有接受已和女友分手的现实,不敢去面对这个现实,总在想是不是自己哪里做错了,做得还不够好,女友只是通过分手来要求自己,自己做得足够好,她还会接受自己。但另一面,他感受到自己的身心反应:失眠、精力不济、头疼、注意力涣散,学业上无能为力,让他找不到希望,变得更加痛苦。他甚至认为,如果不能挽回女友,自杀是解脱痛苦最后的方法。
由此可见,小王痛苦的核心在于其面对心理冲突时的内归因:一面认为自己要满足女友的要求,另一面已无法承受这种压力,出现很多异常症状,他将其解读为自己不够好导致女友的离开,进而苛责自己,内疚、痛苦和绝望。
(二)接受现实,自我关照
咨询师首先协助小王去谈谈自己为女友所做的改变,感受自己身心的疲乏、无力和痛楚,接纳自身的感受。其次,跟小王解释,女友在抑郁症的作用下,会用完美主义的心态来要求自己,但这种要求已超出她自身能承受的范围,所以很难感受到开心和愉悦。她在苛求自己的同时,也会苛求自己亲密的人,所以你再怎么努力也很难达到她越来越高的标准和要求。
通过这些工作,小王认识到自己为女友真的做了很多的改变,也很努力,本来自身条件很不好,但自己一直在克服困难,做了很多尝试,也有很多成长。现在依然满足不了女友的期待,这样的结果可能是女友的问题,而并非自身的问题。他也认识到自己再怎么努力,可能到自己彻底垮掉,也不可能真正达到女友所期待的高度。逐渐地,小王压抑、痛苦的情绪有所松动,关注点从如何调整状态满足女友、和女友复合转变为调整自己的状态,让自己感受好一些。
(三)减少心理痛苦感
1.普遍化。告知小王,失恋导致感受到痛苦、难过、绝望,甚至为此睡不着、学不进等现象很正常,并不只他这样,任何人失恋都会有类似的应激状态出现,减少他“自己不够好”“自己太脆弱,扛不住”等内疚和自责的想法。
2.心理健康教育。向他解释,当前长期这么痛苦,依然无法缓解,做什么都不开心、无意义的状态会有心理疾病的可能,告知他抑郁症的相关知识,让他理解自身情况需要去进行医疗评估。同时也是将他的痛苦外归因为疾病所致,减少自罪自责。
3.促进自我调节。让他了解自身目前所承受的压力,除了情感的压力外,还有生活上的压力(房租、水电)、学业上的压力(考研),结合其当前的心理状况,和小王探讨怎么能让他感觉压力小点,更有能力应付。小王最后决定停止紧张的考研备考,集中精力在自我调节和放松上。
四、干预结果
(一)签订生命承诺书
为进一步确保小王的安全,咨询师询问小王是否愿意签订生命承诺书。小王看了内容后,表示可以签订,承诺如有自杀的冲动,联系辅导员、紧急联系人或咨询师,讨论后再行动。一式两份,小王保留一份供不时之需。
(二)打破保密,转介治疗
咨询师告知小王心理咨询中的保密例外原则,表达对其心理状况和自杀风险的担心,希望能调动更多的力量来帮助他。小王表示理解和认可。咨询师和小王讨论了保密例外的具体细节,包括告知辅导员风向状况、告知家属(舅舅),同时推荐其至相关医院精神科就医。小王也表示认同。
(三)再次自杀风险评估
此次危机干预已进行3小时,咨询师观察到当事人情绪逐渐平稳,痛苦感有所缓解,遂再次进行自杀评估。小王表示之前很绝望,但现在对自己的情况有了一定了解和把握,不再那么慌张和无助了,暂时不会自杀,更偏向于就医治疗看看,自杀可能性评分降至4分。鉴于其自杀风险降低,重获希望,咨询师同意小王离开咨询室返回住所休息。
(四)扩大社会支持面
危机干预结束后,咨询师迅速和小王的辅导员取得了联系,反馈了小王的自杀风险状况,告知辅导员立刻联系其家属(舅舅)来校,带小王就医。其家属接到消息后,第二天到校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五)收治住院
小王家属同意带其就医,使用学校绿色通道,前往某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就医。经医生综合评估,小王患有重度抑郁症,需防消极,最好住院治疗,其家属办理了住院手续。
五、案例反思
(一)危机干预的起点是倾听
危机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最迫切的是有人能理解他的痛苦。大学生遇到心理危机事件,会处于应激状态,大量的负性情绪、想法、观念堆积超出其经验,无法处理,迫切需要有人能接纳他的情绪、想法,进而理解他。因此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要抓住这种需要,用心聆听其痛苦,帮助其宣泄压抑许久的情感,厘清所遇困难的本质,既有助于缓解危机学生的心理痛苦,又有利于咨询师把握学生的危机状况,寻找合适的助人手段,还有利于建立助人者和求助者间的支持关系和现实联系,成为其自杀背后的保护因素。
(二)自杀评估需细致和准确
如求助学生情绪低落、社会功能受损时,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足够警惕,主动评估危机学生的自杀风险,既要关注其自杀观念和想法,更要了解其自杀方法、计划的考量;除现象学评估和描述外,也要进行量化评估;要关注其风险因素,也要探查其保护因素,作为自杀干预的重要线索。
(三)设置层层障碍,阻断自杀行为
危机学生自杀的背后是痛苦强烈、毫无希望,因此预防自杀,灌注希望尤其重要。增加当事人希望的因素有:一是普遍化,即并非只有你这样,很多人也这样,他们能康复,你也能。二是外归因,即痛苦并非你缺乏能力,并非你很差、你不够好,而是疾病导致的。三是心理教育,心理疾病的背后可能有生物递质的改变,是人无法控制的,药物治疗能帮助到你,容易上瘾或者很大的副作用等问题是错误的信息。四是降低压力,你生病了,降低对自己的期待,开始做减法,让自己安心养病。五是利用保护因素,想象如果你离世,你期待的人会怎么样,你希望他们那么痛苦吗?六是利用优势资源,曾经你痛苦时,你做什么让自己好起来的?有什么经验?七是团队的支持,辅导员、家长、医生、好友都是能帮助到你的重要资源。八是与咨询师的关系,关怀、温暖、接纳的咨询师是缓解危机的希望。
危机干预工作者需要因势利导,结合危机学生的情况,灵活运用上述因素,增加危机学生背后的支持力量,助其有信心克服当下的困难,找到困境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