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造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培养探讨

2021-12-16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四中学山东青岛266200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6期
关键词:创新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张 明 (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四中学,山东 青岛 266200)

引 言

高中阶段的教育工作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能够引导一个学生从迷茫走向理想,让学生的思维方式从简单思考转向具有创新性、创造性的全新思维方式.在诸多教育学科中,数学学科是能够启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引导学生读题、解题,在思考的时候感受创新性思维的构造,使得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逐渐提升个人创造力,提升创新性思维能力.

一、创新性思维能力在高中数学学科中的重要性

(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提升较快

学生在高中阶段接触到的知识内容相较于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具有知识内容量大、难度高的特点,数学学科在高中阶段,更是使许多学生感受到压力倍增,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难以理解知识点的情况,不利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是解决学生理解知识点困难这一问题的办法,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采用具有创造性的思维进行思考,能够发现许多过去没有考虑到的解题方法与解题思路,在学习多种解题方法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得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二)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所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所学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在学习上下功夫、勤钻研,才能在解题时感受到解决问题的快乐.教师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发现较多的解题思路,解决问题的水平得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因此,高中教师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十分必要.

(三)教师的教学难点得到有效化解

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解答学生许多学习上的问题,但学生缺乏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习惯,过于依赖教师讲解问题,在创新性上更是十分缺乏.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形成创新性思维,使得学生能够自己独立思考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不同的解题方法.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经常遇到学生对于一种解题方法难以理解,但是换一种解题方法就能够较好地掌握的情况.对于这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在解题时跳出原有的解题模板,探寻更多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懂得变通思考,促进学生多角度解决问题.

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方法

(一)突出多种解题方法

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学生需要先学会几种解题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探究不同题目用创新性思维进行解题.例如,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就怎样引出辅助线来说,往往一道题目会有几种辅助线的做法.教师在课堂中先向学生讲解同一题目的辅助线的几种做法,然后再出一道与之类似的新题目,让学生用两种或者三种方法解题.学生在先学会了教师的解题方法之后,通过类推方法发散思维,能够创造性地进行解题,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但是如果教师将所有的问题都只是简单地告知学生解答方法,学生就很难形成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所以学生在课上课下向教师请教问题时,教师可以先向其讲解一种解题方法,让学生自己思考其他的解题方法,或者教师给出一些提示,学生依照教师给出的提示运用创新性思维进行解题,培养自身创造性思维.

(三)设置多样性的活动

数学教学工作需要摆脱过去“沉闷”“乏味”的外套,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知识的快乐,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教学方法带来的不同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上可以设置多样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一个“最美函数设计大赛”的课堂活动,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分别用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等知识相结合进行设计,最后设计出来的图形用图纸绘在坐标系上进行展示.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在思考如何设计出“最美函数图形”的过程中训练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与同学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又能够学习到其他学生的思维方法,起到较好的互相学习的作用.再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让学生用几种方法计算一个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学生在进行思考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

(四)课后习题的合理布置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于简单运算已经较为熟练,在这一阶段教师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程度、学习效率等因素,在布置的课后习题中需要加入一些有利于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习题.这些课后习题可以是有具体答案的,也可以是答案开放式的,利用这样的课后习题促进学生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例如,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中其中的一道开放式题目为“请你设计一个容量为500 mL的容器,这个容器由两种以上形状的立体图形组合而成.”学生在解答这一习题时,能够采用“球形+立方体”“半球形+长方体”“椎体+圆柱”等设计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锻炼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对不同几何体的体积、面积计算再次熟悉、掌握.

(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需要对学生传授已有的知识,讲述已有的解题方法,更应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对于一些教材上没有给出的解题方法进行研究.学生在自主研究问题的过程中会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提升,在思考时能够对自己学习过的解题方法进行再次的梳理和消化,对于学生知识水平的提升来说非常有利.高中数学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研究学习,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新的解题方法,找到新思路,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大幅度提升.

三、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一)杜绝急于求成,优化循序渐进的培养过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定的数学知识基础,一般来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一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不高,基本解题方法掌握不够充分,对于这样的学生来说,教师培养其创造性思维需要先将学生的基础数学知识和解决简单数学题的能力提升上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就本文中举出的设计容量固定的容器的问题,如果学生在学习立体几何的过程中对几何体的容积计算掌握得不够充分,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对简单的长方体、柱体等几何体进行学习分析,再引导学生学习复杂的几何体的容积计算方法,最后再引导学生设计自己想象中的容器,使得学生能够较好地提升数学知识水平,提升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优化培养方法,迎合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基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许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感到枯燥乏味,每天重复同样的方式学习容易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就更难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进行分析,在课堂教学之前准备好适合学生的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互助学习、活动创新性学习等课堂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提升学习兴趣,在优化教学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的过程中可以促进学生之间不同创新思维的交换.例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讨论出五个不同颜色的小球能够组成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提升了自己的创造性思维,也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换了思想,促进了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三)思维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养成日常创造性思维习惯

高中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不仅仅将思想固化在数学计算与数学公式中,更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上发散思维,将已经形成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应用于各个学科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生活中,使学生这种创造性思维能力更具有实用性.教师在与学生的日常交流过程中也可以引导学生积极运用创造性思维能力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结 语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作为知识的传递者应该利用好课堂教学和课下与学生沟通的机会,引导学生学好数学知识,提升学科学习能力,也应该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培养各种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在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需要教师从日常课堂教学工作中逐渐渗透、逐步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活跃思维,在创造中巩固知识,成为具有创新性思维能力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创新性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培养思维能力
流动几何的创新性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论媒介文化的混杂性与创新性
忠实性与创新性——当代莎士比亚演出和改编批评的转向
儿童文学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