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地域性的福州地区现代建筑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为例

2021-12-16陈爱美

福建建筑 2021年11期
关键词:展示馆院落福州

陈爱美

(福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福建福州 350108)

0 引言

在全球化浪潮的时代背景下,伴随着现代主义的诞生以及国际式建筑的蔓延,建筑领域也逐渐迷失于全球化浪潮之中。为了避免现代建筑一味屈从于工业生产的羁绊,摆脱现代主义建筑带来的千篇一律,一些建筑师逐渐意识到建筑地域性的重要性,利用地域主义建筑思想来与现代主义建筑抗衡。在理论层面,建筑理论家路易斯·芒福德提出了将地域主义作为现代建筑运动的核心,并积极推广地域主义建筑思想的理论主张;在实践层面,则有浪漫主义建筑诗人弗兰克·劳·赖特以及彼得·卒姆托等地域性建筑师,创造出的极富地域文化特征和感染力的地域性建筑作品。自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颁布《首都计划》并提出“中国固有式建筑”以来,中国建筑师也从未停止对地域主义建筑的设计探索与实践。

地域性可以概括为建筑及其所在区域之间的一切联系,其可以涵盖地域的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背景、历史文化传承、技术建造手段及经济发展状况等。这种联系贯穿于建筑活动及建筑发展的全过程,影响着建筑的方方面面[1]。

福州,自秦汉建城以来,长期为福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福州地区的建筑在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与社会历史文化中也逐渐形成了极具地域特色的建构技艺和形式美学。对于福州地区的地域性建筑的探索和研究,有利于福州地区传统与现代建筑的有机结合,对创造既有福州地域文化特点又体现时代特征的现代建筑,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

1 项目概况

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坐落于福州市中心城区北部,项目总用地面积652 213 m2,总建筑面积37 120 m2。基地西邻寿山乡,东北接连江,南靠风景优美的鼓岭,紧邻三环绕城高速。其西部是桂湖森林温泉小镇,东部是主打旅游商住综合功能的贵安新天地,充分利用现有福州都市中心的度假村、主题公园、水上公园、旅游景点和生态度假区。本项目旨在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提升福州北部区域整体的文化内涵与产业能级,助推打造以文化休闲、度假养生、生态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复合型北部新区。

项目用地位于一个北面、南面和西面均被山脊和山峰环绕的山谷中,山脊的顶部较为陡峭。自20世纪以来,本地居民一直在此安居乐业,与世无争。项目整体结合实际用地的建设条件,在保护原生态山水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力求突出地域文脉的传承与延续,通过功能复合的各式建筑,形成大疏大密的整体园区设计,如图1所示。

图1 项目总平面图

园区分为四大主题区域,分别为非遗综合展示中心、非遗综合展示街区、非遗综合展示院落以及非遗文化研创中心。展示中心承载展演及活动,包含非遗文化讲坛、非遗文化影院及寿山石雕、脱胎漆器主题展馆,综合展示福州各类国家级、省级及市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整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的核心。展示街区重在销售与体验,众多传统技艺在这里交易、互动,文化与生活在这里碰撞、融合。展示院落突出高端与传承,一方面是大师工作室及大师作品鉴赏,另一方面将打造国家级非遗传承基地,保证非遗文化持久繁荣的生命力。

2 基于地域性的设计策略

2.1 总体布局的地域性表达

地域建筑往往格外尊重场地所处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当地气候特点,尤其强调每个场所的独特性[2]。建筑师在进行建筑创作时,往往强调建筑和自然相互协调,致力于让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在充分尊重周围的现状环境条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让建筑如同从环境中生长出来一般,进而展示每个场地所拥有的独特的场所精神[3]。

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在进行总体布局的同时,也充分尊重了周围环境,根据场地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形成了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基地选址地形崎岖复杂,且有一条河道穿过基地中央。因此在规划布局当中,选取地势较宽阔且平坦的河道南侧为非遗综合展示馆和综合展示街区用地,并围合出非遗文化广场,作为整个园区的入口区。非遗广场对外开放,既是起点也是终点,同时作为海峡两岸非遗文化节、民俗文化节活动展演、巡游及踩街的重要场所。非遗综合展示院落则位于河道北侧,周边环境相对幽静。而非遗文化研创中心则位于北侧山脊上,可以俯瞰整个非遗聚落区。

基地内通过一条环形步行动线,串联起非遗展示馆、展示街区和展示院落区,形成一个完整的展示综合体,入口区位于基地东南角并设置有大巴落客区。而非遗文化研创中心则通过一条直达山顶的公路与展示区相连。

基地在总体布局时,遵循以下4点原则:

①相对独立——每个主题区都具有单独的出入口和相对完整的功能,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可以作为一个展示整体。

②遮挡系统——地形营造和绿化植被相互配合形成一套完整的遮挡系统,使得建筑物掩映在植被当中,适当地削弱建筑体量对山体和景观的影响。

③因景互借——强调第五立面的设计,建筑与景观、建筑与建筑、景观与景观之间相互借景。

④均好性+独优性——规划设计中强调均好性,每一座建筑都沿着等高线面向优美的景观布置,以保证每个重要的功能空间都具有良好的景观和视野。同时由于位置和高度不同,每座建筑都结合其特有的景观资源进行充分的设计,以保证具有不同的特色。

2.2 材料形式的地域性建构

建筑的意义在于传递意向,其灵感来自于对当地村落的建筑类型的研究,而非复制。当地原生态砖石基础和承重墙、木结构框架、木材、石材和瓷砖贴面及瓦片屋顶,都组成了设计构思的基础元素[4]。设计并不是单纯搬用传统的建筑符号,而是通过空间建构,抽象地表达出内在的文化精神,给人带来更深层次的感受。

方案在对福州民居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出福州传统山地建筑的特色,通过抽象提取,将典型的建筑风格、元素、符号移植再现,表达出本土建筑的内在精神。通过毛石、木材、白墙、黑瓦、金属压顶以及钢材、玻璃等现代与传统材料的综合运用,在传统建筑形式的基础上,打造简洁明快且别具特色的新福州风格,如图2~图3所示。

图2 展示街区一角

图3 展示院落效果图

2.3 空间形态的地域性再现

非遗综合展示馆依山伴水,风景幽雅。建筑面向园区入口,沿溪东西向展开,通过平面上菱形母题单元的体量,组成完整的建筑体量,又或者说把一个完整的几何体量进行模数,切分成几个不同的功能空间。建筑屋顶根据平面功能同样切割成几个大小不一的菱形;采用对角线坡屋顶设计,在立面轮廓上形成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空间关系,是福州聚落空间的意向转译,如图4所示。白墙黑瓦形成的简洁体量,使得这种意象表达更加单纯、强烈。建筑大堂与内廊上部采用钢架玻璃加遮阳百叶体系,明确提示交通与分区的关系,增加了第五立面的虚实层次,如图5所示。折板式的钢架屋面也与瓦片坡屋顶相契合,形成虚实结合,化整为零的设计理念[5]。

图4 展示馆立面

图5 展示馆大堂上空的菱形钢架玻璃顶

非遗综合展示街区的建筑用地呈东西长、南北窄的形状,且西高东低,根据基地现状采用线性布局,自西向东逐台跌落。其中央通过一条曲折的街道,串联起各个建筑,北侧沿河道展开形成一系列休闲开敞的外部空间,南侧面向规划道路相对封闭,从而引导人流沿中央街巷向北进入非遗综合展示院落主题园区。在顺应地形地势的基础上,本方案通过模块化设计,通过4种建筑单体的灵活组合,形成丰富多样的外部空间和景观节奏。入口处以一个20 m高的景观塔以及游客接待中心和一个对称的三合院落,来强化其标志性,并通过戏台和展示馆一起,形成整个非遗聚落区的公共空间,如图6所示。

图6 非遗聚落区的公共空间

非遗综合展示院落参照了传统民居聚落的肌理,完成对建筑院落尺度上的把控,创造了符合传统尺度的院落空间。

3 结语

地域文化涵盖了一个地区特定的历史脉络和文化背景,其承载了人们生活的集体记忆。在充分尊重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创作,能够形成对历史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激起人们对往昔生活的向往。

本文列举了海峡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园项目,通过对建筑的总体布局、材料形式、空间形态3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了福州地区地域性建筑的设计策略,希望能够对福州地区的文明更迭及历史文脉的延续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思考,对未来的福州地区地域主义建筑设计拓宽一些思路。

猜你喜欢

展示馆院落福州
八一作品
宝山再生能源利用中心概念展示馆
我认识的几位福州女
院落春秋
以爱之名 和谐至美——福州十中简介之三
逐梦福州 只为“她”
Shake It Up:Brandish the Florid Youth
The Story of Flower Pavilion: Light Twist Fallen Flowers on Bridge,Dream of the Legendary Pavilion
院落春秋
寻味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