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的探索及思考
——兼以孙清简祠为例
2021-12-16尹政威
尹政威,陈 军
(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服务中心,绍兴 312000 )
引言
我国城市发展已经开启“存量更新”的新模式,2021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更是提出了“在城乡建设中系统保护、利用、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的要求。历史城区的保护传承、织补更新、激活利用已成为探索城市可持续发展与文化复兴的时代命题[1-2]。本文系统梳理当下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的理念、方式和具体做法,并以孙清简祠及周边区域的微更新为例,通过现状调查分析,研判传统风貌肌理,确定更新思路,植入使用业态,探索文物建筑及其周边区域“小规模、渐进式”保护与利用的现实路径。
1 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的沿革与背景
绍兴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古城拥有2 500多年历史,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建城,迄今城址未变,整体风貌格局依旧,古桥、名人故居、街巷、台门民居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完好保留[3],其范围为环城河外沿以内区域,约9.09 km2。绍兴历届市委市政府都非常重视古城的保护,按“点、线、面”相结合保护方式,持续推动古城格局风貌的整体保护,逐步形成了以越子城、鲁迅故里、蕺山、八字桥、西小河、新河弄、石门槛、前观巷等八大历史文化街区(规划范围170.1 hm2)为重点保护的全城保护模式。
十八大以来,绍兴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建设与发展“要妥善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注重延续城市历史文脉”的重要指示精神,通过大量扎实而富有成效的工作,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古城保护和利用的新路径。
2 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的创新与理念
2.1 创新思维、完善体系
(1)“与古为新”的理念。绍兴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注重历史文脉延续和发扬,让深厚的历史文化基因成为古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生动力,提升古城的内涵和特质。2019年4月,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古城新发展理念。
(2)建立法规体系。2019年1月1日颁布实施《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条例》,形成了以《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为纲,以《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绍兴历史街区保护规划》为遵循,以《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总体城市设计》为指引的保护与利用体系,辅助各类片区规划、专项规划和地块织补研究,绍兴建立了一套科学、完备的保护与利用法规体系,使古城保护与利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2 健全体制、建立机制
随着《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颁布实施,绍兴古城保护与利用迎来了新的机遇,建立了“一个机构、一套机制、一项基金、一张清单”的“四个一”体系,从机构、制度、资金层面给予古城保护与利用全方位保障,全力助推古城保护与利用。
(1)一个机构。2019年3月25日,绍兴市成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作为市政府的派出机构,统筹、协调、监督、管理绍兴古城的保护与利用等工作。(2)一套机制。2019年3月14日,绍兴市名城委第一次会议召开,确定了名城委议事规则、专家咨询委工作规则,以及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机制等基本运行制度,为统筹推进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奠定基础。(3)一项基金。从越城、柯桥、上虞3区的土地出让金中按比例计提设立保护与利用基金,专项保障绍兴古城的保护与利用。(4)一张清单。按年度制定古城保护与利用工作清单,内容涉及古城宣传推介、政策制订、规划编制、文化传承、民生实事、历史文化街区综合提升等,由市、区两级职能部门紧密协作、分头推进。
2.3 摸清家底、科学规划
历史文化街区是地域特色和传统风貌、格局的集中展示地,更是厚重历史文化的承载地,做好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摸清家底、科学规划是根本[4]。全面挖掘、梳理历史文化街区内各类文保单位、历史建筑、街巷空间、特色手艺、民俗风情、历史文化、房屋产权、基础设施、公共配套等资源禀赋,厘清各类要素管控;开展历史文化街区的完整价值分析,确定规划定位和发展目标,明确保护、织补、更新的范围和原则;开展保护与利用、游线串联、交通组织、配套完善等各类专项研究;最后开展重点区域城市设计,结合保护与利用提出织补、更新方案和项目实施计划。
2.4 深化设计、有序推进
在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研究指引的基础上,按照城市设计和织补更新方案,开展传统建筑保护与利用、基础设施完善、公共配套适配、文商旅业态植入、综合环境提升等要素的细致分析与研究,然后进行详细的深化设计,确保规划与设计一以贯之、层层深化,同时建立历史文化街区织补更新、综合提升项目库,按照急需、必需、量力而行的原则有序推进。
2.5 重点保护、有机疏解
绍兴采取“重点保护、合理保留、有机疏解、普遍改善” 的保护方针,对蕴含浓郁历史文化的古建筑、近现代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对富有绍兴特色的传统民居(除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配套完善进行适当疏解外)连片保留,对具有较为典型的台门街坊,结合利用进行空间梳理、保留提升,对富有绍兴特色的街景、河道进行个性化改造,从而普遍改善历史文化街区风貌,提高居民的获得感。
绍兴坚持3个保护原则:一是保护历史的真实性。从尊重、延续、传递历史的角度重点保护,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对历史建筑积极维护整修,避免因其破旧误认为使用价值不高或工程经济不合理而拆毁。二是保护风貌的完整性。保护整体环境风貌,囊括建筑物、院墙、道路、街景、古树、古桥、亭台水榭、河道、驳岸等构成环境风貌的各个要素;三是维护生活的延续性,既维护原住民的生产、生活需要,也适当重塑、创新,融入现代生产、生活方式,激发城市活力,实现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
2.6 数字引领、整体智治
应用无人机遥感技术对绍兴古城进行全息三维扫描,建立准确真实的可视化实景模型,构建古城“数字孪生”底座,全面梳理绍兴古城各类历史文化资源、文保资源、房屋资源、公共资源,构建“古城资源一张图”,同时依托古城全域数字化升级,重点推进场景链接与多跨应用,综合搭建了“古城大脑”。实现对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整体管控、精细管理、防治结合的综合整体智治,实现全空间、全要素数据资源支撑,服务政府综合决策,实现古城空间资源、行业资源、社会经济资源、人文资源的融合与管理,从而综合提升绍兴古城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3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利用的实施路径
3.1 民生优先、特色示范
绍兴以人民共同富裕为方向,推动古城保护“绍兴模式”的再升级,探索以未来社区理念统筹古城保护与利用,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利用,为“千年古城复兴”提供创新范式,形成古城全域旅居社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与机制,形成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系统性创新示范、多元文化融合之城特色示范。以八大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形成“一城一桥三故里”,汇聚阳明文化、书圣文化、水乡文化、台门文化、酒文化,面向原居民、新居民、旅居者、游客等全龄段多人群,讲好主题各异的老城故事,推动多元文化碰撞、古城共建共享。创新古城特色的TOD空间利用模式,聚焦综合整治、存量挖潜及地下空间复合利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文商旅”及生活圈功能织补重塑,实现历史文化街区有机更新与弹性生长。
绍兴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追求,着力优化古城精细化管理,系统开展项目整治,创建具有鲜明绍兴特色的古城保护模式。通过跨部门合作、联动,从项目整治和执法保障两个方面入手,不断补齐古城基础设施,着力改善古城内居民生活环境,加强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通过网格化管理层层分解职能,破解古城管理痛点、难点,根据区块特性制定古城保护精细化管理细则,从市容秩序、环境卫生、市政园林等3个方面打造古城管理的标准规范,提升古城管理水平,营造良好的旅游营商环境。
3.2 公共服务、全域联动
公共服务设施方面,增补、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聚焦历史文化街区特色主题、精准化更新策略、织补休闲生活圈“拓扑网络”三大主题,建设邻里中心及网络化设施,有条件处配置10 min可达、“公益+商业+文化”多功能一体的“一站式”邻里中心;条件受限时可采用街区式、分散式、网络化布局,确保场景设施普惠共享。
街巷及公共开敞空间方面,配建“口袋”公园、街心绿地、成网成环的绿道等多种形式的街巷公共空间,营造多元化邻里交往空间,形成3—5 min“家门口”生活场景新载体。在古城全域范围内对富有绍兴特色的典型台门街坊进行修缮保护;对影响街区风貌的不协调建(构)筑物进行大力整饬;对局部破败不堪的小区块进行织补更新;对各类管线进行综合梳理,补齐基础配套短板;同时注重整体空间环境打造,对必要的历史水系进行恢复、河道疏浚及沿线景观综合提升,保持“街随河走”、小桥流水、粉墙黛瓦的江南水乡风貌。
3.3 关注痛点、解决难点
绍兴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有:建筑质量不佳、密度过高,建筑格局破坏,配套设施缺失,生活环境质量差;公共开敞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不足,可开发利用地下空间不足,消防安全缺乏系统化解决方案;保护意识不强、管控不严、多头管理,造成保护式破坏,影响传统的风貌、肌理。
在保护与利用实践中,绍兴市着力解决以下难点:超负荷居住引起乱搭违建破坏建筑格局、风貌;燃气、排污等基础配套还不能全覆盖;消防设施严重缺失;沿街店面色彩混乱,招牌广告趋同化、平庸化;惠民、便民服务设施和街巷公共空间不足;历史文化街区周边缺少风貌过渡等。
3.4 专项基金、多元投资
绍兴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整治中建立了多元投资体系。一是财政资金和专项基金。自2001年仓桥直街保护修缮工程试点实施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共投入财政资金10亿元,获得国家名城保护专项基金 555万元。2018年8月设立了古城保护基金,制定了《绍兴古城保护基金管理办法(试行)》,每年从3区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和资本参与古城保护与利用,实行专账核算,由市财政负责核算管理。2019年共计提10.2亿元,2020年共计提11亿元,主要用于古城的规划研究、保护与利用、宣传、管理等工作。二是银行贷款。2003年底成功引进世界银行4 412万美元的贷款,用于古城保护和城市基础设施改造。2020年绍兴市文旅集团争取到国家开发银行88亿古城更新项目贷款。三是产权单位出资。根据“谁家的孩子谁家抱”的原则,街区内直管公房的修缮由房管部门分担部分资金,基础设施改造由管线产权单位在项目的统筹安排下自行实施。四是产权人出资。街区内的私人房产产权人按政策承担部分费用,如仓桥直街和书圣故里1#街坊修缮工程中,产权人共出资100万元。
3.5 数字赋能、管控应用
在深化数字化改革的新背景下,绍兴基于“古城大脑”平台,利用数字赋能古城风貌管控应用。
(1)研发规划辅助决策应用。以全方位视觉打造决策辅助系统,构建体系化风貌管控手段,通过数字3D建模对比古城重大建设项目的规划方案进行任意视角解读,对建筑风貌的协调性、建筑体量和规划布局的科学合理性在区块环境中进行综合研判,确保地块“织补”“绣花”式更新[5]。
(2)通过部门协同共享和实地调查全盘登记,实现任意框选动态研究古城有机更新区块的合理范围、织补更新的合理投入,为量力而行、持续推进古城有机更新提供高效的决策服务。
(3)研发建筑控高管理应用。通过数字模型高亮显示,可根据高度数值输入,即时、定量、形象地梳理古城内超高建筑、不同超高建筑的现状数量和分布;通过视线分析来表现古城内任意位置视觉走廊的通视情况,以直观醒目的色块显示因高层遮挡的不可视区域,并可拉近视角进行详细的成因分析,通过高层虚拟降层处理精准研判降层后视廊效果,为精准、有序实施高层建筑降层改造提供决策依据。
3.6 传承匠心、创新做法
绍兴在历史文化街区和古建筑的保护传承中,始终遵循“原汁原味的保护,原模原样的恢复,有根有据的重建,有脉有络的创新”的保护方式,在古建筑修缮、复建和新建中,处处体现了绍兴传统建筑的形制和营造技术。这一关键环节的把控,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绍兴民间匠人的努力和坚守。2000年底在组建绍兴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机构时,特意邀请在古建筑修缮方面有丰富经验的老工匠作为建设业主,在项目实施时聘请当地民间工匠参与指导。绍兴各大历史文化街区内不同时期建筑的风貌和营造技术得以有效保护和传承,并逐步形成了以木作、瓦作、石作、油漆作、雕塑等工种为代表的工匠队伍。为进一步弘扬工匠精神,2021年7月绍兴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开展了首批“绍兴古建民间工匠”遴选活动。同时正在谋划出台民间工匠领衔制的相关政策,在古建修缮保护领域给予适当扶持,为工匠的挖掘培养、匠心传承创造条件。
绍兴在传承工艺、创新做法方面也在开展积极的探索和实践。水性油漆做旧、共用地沟、花格门窗与中空玻璃组合应用、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组合应用等技术在多种国家刊物上发表,其中共用地沟做法还编入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规范》(GB5 0357—2005)《市政工程》章节中。
4 保护与利用案例:孙清简祠及周边区域微更新
4.1 现状分析
4.1.1 项目概况
孙清简祠系明代建筑,坐落于越子城历史文化街区太平弄内,是明万历年吏部尚书孙鑨祭祀祖先之地。建筑占地面积1 050 m2。建筑坐北朝南,原为三进孙府,后改为宗祠(门屋、大厅、东西小厅、香火堂及东西厢房),1961年9月被列为绍兴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小厅早时因火灾被毁,已改建为民居;幸存的大厅、西小厅、香火堂(座楼)和东西厢房基本保留了原来肌理,文物部门曾于2008年11月对香火堂(座楼)和东西厢房进行了整体修缮。门屋至大厅范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改造成为绍兴市印刷包装厂(已闲置),其建筑外形、体量与历史文化街区的风貌肌理格格不入;大厅则曾被作为印刷车间使用,加之各种违章搭建,整体风貌肌理破坏严重,同时由于长期无序使用和年久失修,建筑主体倾斜、外观残破,存在严重的结构、消防安全隐患;西小厅由居民超负荷居住,为拓展使用空间私搭改建,破坏文物主体现象严重,与原貌相差甚远。
4.1.2 更新难点
一是居民超负荷居住(如西小厅建筑面积仅约270 m2,分8户居住),违章搭建物与文物本体毗邻建设且具有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功能,只能通过征收重塑肌理,完善消防安全,征收成本高;二是长期错位、无序使用,建筑主体倾斜严重,需要整体落架大修,周边居民影响大;三是内部构件损坏严重,寻找相适配的石墩磉、大体块老石板、老木料难,“修旧如故”实施难;四是结合利用难,需在严格保护的基础上,满足消防、节能及实际利用需求[6]。
4.2 保护、更新方式
4.2.1 整体思路
在严格遵守《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文物保护与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前提下,从营建绍兴特色——台门入手,作“绣花”式织补更新。对文物本体,按“修旧如故”的理念结合利用进行保护修缮;核心保护范围内,尊重孙清简祠原有肌理进行重塑;建设控制地带,严控建筑的风貌、格局、高度、体量,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原则,以满足现行建筑、消防安全为前提,通过“留改拆”的方式对现状建筑进行梳理。本项目从恢复文物格局肌理的角度,拆除不合理建筑达390 m2,约为现状建筑面积的1/3。
4.2.2 文物修缮
首先,关注文物安全,开展实地调查,确定整治方式。孙清简祠门厅及西小厅文物修缮,先在勘察设计阶段开展全方位的实地调查。对建筑普遍完好性,建筑承重构件的歪闪位移,墙体开裂、残损,木构件的霉烂、虫蛀、开裂、拔榫,屋面、地面残损等进行详细勘查,深入分析、研判建筑主要构件的破损程度,在系统评估该文物建筑结构安全性的基础上,确定采用落架大修、局部中修、小修等分类整治方式。同时在施工过程中,对建筑构配件的损坏进行深入的核查和会诊,实施靶向治疗、精准施策。
其次,注重旧料的合理回用。旧料不仅包含了原有建筑的时代特征,同时反映了建筑主人的人文气质,这也是文物保护的精髓所在,同时旧料回用还可以节省建设资金。旧料回用不仅限于本体建筑旧料,还可以合理选用早期保留下来的同类建筑旧料,同时要思考如何合理使用[7-9]。孙清简祠门厅、西小厅保护修缮过程中,先对可利用的瓦、砖(砖望)、石磉墩、梁、柱、檩、枋、望板、椽、门、窗等进行清点编号,然后对其进行加固、镶补、保养后对应使用。为确保文物建筑整体“修旧如故”,设法收集规格、型号适配的老石板,使修缮后的石板地面整体完好。
最后,谨慎改良、以用促保。孙清简祠门厅、西小厅的保护修缮,在遵循“修旧如故”基本理念和不破坏文物主体的前提下,对少量的施工工艺、做法,结合后续利用进行可逆性改良。一是在望砖和苫背间增铺防水卷材和钢丝网,提高建筑屋面防水效果。二是用木板封堵屋面檐口檩条与椽条之间的缝隙,有效阻止内外空气对流;在木板墙的两层木板中间填充保温岩棉纤维,在花格门窗上安装LOW-E玻璃等,提升建筑的节能、保温效果。 三是隐蔽敷设防火电线套管,运用智能化手段集中智控各类用电设备,改善建筑室内使用面貌。
4.2.3 区域更新
首先,遵循肌理、合理布局。厘清孙清简祠的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遵循建筑的空间肌理,结合建筑使用的功能需求、建筑消防规范要求等,合理确定建筑的平面布局。按照“应保尽保、能保则保”的原则,根据现状建筑的质量状况,明确“留改拆”方案(图1)。
图1 “留改拆”范围示意
其次,确保风貌协调、体量适度。建筑风貌与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协调是历史文化街区“织补”更新的核心[10]。实施过程中,充分遵循粉墙黛瓦的风貌基因和传统工艺,汲取马头墙、石库门、小青瓦、花窗、雀替、挂落等传统古建元素,控制好建筑体量,确保建筑高度、面宽、进深等符合文物建设控制地带的管控要求,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提升。
最后,功能合理,充分利用。孙清简祠及周边区域通过修缮更新后,作为绍兴古城信息展示中心的服务用房,包括办公、会议、后勤等使用功能,做到满足需求、功能分区、布局紧密、规范使用。涉及文物建筑使用限制的明火、涉水等功能性用房,在周边其他改造适配建筑中布置;利用三间两弄、抬梁式做法的大空间门厅布置为会议室,利用抬梁与穿斗混合构架做法的两层西小厅布置为餐厅兼办公;同时通过古建连廊的巧妙设计,实现办公区域与孙清简祠大厅及西小厅无缝连接,达到管理、办公、会议、生活等功能的高效融合。
5 结语
孙清简祠及周边区域微更新,无论是前期谋划还是保护修缮、织补更新始终贯彻“保护优先、合理利用”的理念。本项目的实践,使文物建筑在最大程度留住有价值的实物载体前提下得到“重生”,使历史文化街区一度遭到损坏的建筑风貌、格局肌理得到了显著改善。该区域配建绍兴古城信息展示中心后,相应的基础配套与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有效地激活了街区活力,得到了周边居民和专家的普遍认可,实现了“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的“双赢”模式,是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利用实践的缩影和理念的体现。同时,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提供了现实样板。
我国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大多与绍兴一样,文化积淀深厚,文物遗珍比比皆是,但或多或少存在格局肌理破坏、建筑年久失修、资源错配的现象,希望以此案例“保护优先、风貌改善、分类整治、与古为新”的理念和实践探索,推进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和片区的有机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