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考800米素质训练方法
2021-12-15吴伟彬赖佳涛
吴伟彬 赖佳涛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9-095-01
摘 要 800米跑为广东省女生中考和全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检测项目。在耐力性项目中,800米跑是有氧锻炼与无氧运动中一个比较典型的项目,是体育考试项目中比较困难的一项,它直接关乎学生体育成绩的高低。本文利用文献材料法、实验观察法及其访谈方法,对800米运动的项目特点、供能特点、教学方法、运动心理学等方面展开了研究,从而提出适合中小学生800米素质锻炼的方案。
关键词 800米 训练方法 中学体育
近代,由于体育训练理论的不断完善,教练们对800米跑的练习量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已从过去传统的训练量逐渐转化为现在的以强度为中心的练习步骤。800米跑是既要求反应速度,也要求耐力与能量结合的综合项目,对有氧供能与无氧营养素供应的能力要求都非常高。此项目的最明显特点是快速性、连续跑的专项速度耐力。所以,练习中既要提高心肌与循环体系的供给,提高有氧供能力量,同时还要提高肌体工作能量,提高无氧营养素供应的能力等。在教育实际中,中长跑教育存在着不少问题。但训练实践也已证明,800米长跑体育成绩的提高与运动速度、体力、战术性水平、营养素供应力量等是分不开的。所以,合理训练是提高800米跑成绩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高考体育特长生800米跑的体能训练方法
800米長跑锻炼中,脂类与蛋白质基本不参加供能,而这些锻炼项目中大多以糖酵解营养素供应体系为重。因此,应力求改善机身的抗血乳酸力量体系和糖酵解功能体系的力量。采取怎样的锻炼方法和措施来改善糖酵解供能管理系统和机体的抗血乳酸力量,是每一位教练员所关心的焦点。一般的锻炼方法主要有高磷酸原代谢反应力量教学方法、低糖酵解代谢反应力量教学方法、新高乳酸教学方法、低乳酸忍耐力教学方法、高有氧运动代谢反应力量教学方法等。
二、改进了高考体育特长生800米长跑项目的耐力训练方法
在竞赛中,运动员的800米跑速度素质,特别是高速奔跑和冲刺跑的能力对提升专项成绩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运动员必须加强速度技术方面的锻炼。高强度的加速练习或无氧锻炼不但可以单纯提高选手的加速力量,成为提高肌体代谢能力的良好方式,还可以让选手时刻处于较高水平的竞技状态。800米长跑比赛的一般要求耐力练习方良好的耐乳酸力训练是中长跑选手所需要的特点,所以在练习中应注重增加在有氧和无氧方面的锻炼水平。
三、800米跑有氧耐力训练
有氧耐力水平是在氧气供应相对充裕的状况下,人体仍能持久地工作的基本力量,所以有氧耐力水平是决定运动成绩的最主要原因。有氧耐力训练对促进高考体育专项竞技水平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在中长跑运动的练习中选择一般运动强度“有氧运动练习”,或在提高身体负担量的状况下适当提高混合代谢练习比重,这种训练可提高运动员的基础耐力,促进专项成绩的提高。
四、明确800米跑的技能战术训练方法
800米考试的学员中,绝大多数后程速度下降幅度都很大,且速度耐力不足。如果将800米跑分为先后400米两段进行分析,会发现如果考生的前二段跑步速度百分率更接近,那么其800米跑步成绩也就更好,那么在800米加试中科学且合理地分配体力也很关键,而“匀速跑”是最好的。由于“跑”和身体呼吸的节奏是相对稳定的,以此保证氧气供给均匀,动力资源不断进入身体组织,使机体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所以,在800米加试过程中,节省能量的最佳途径是以“匀速”跑完全程。
五、恢复手段及措施
800米跑是中长跑项目,其特点是大运动量。恢复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消除在训练或比赛过程诱发的身心疲惫,充分恢复体力、精力,使学生能够应对新的训练任务和比赛。恢复训练的内容有整理活动、物理疗法、积极性休息、温水浴、营养补充和心理恢复等。
六、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在我国体育考试课程中,800米的田径运动项目是必考项,因为它在考试中处于着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正确的800米的训练方法对学生800米成绩的提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如不能科学合理系统的进行训练,就会直接影响学生800米成绩的提高和高考的升学。
(二)建议
在800米素质的训练中,教练员应注重运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对学生体能、耐力、速度、技战术、恢复、心理等方面进行系统训练,使得学生训练成绩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步标.运动生理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2]田麦久.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李颖.对800米跑训练特点的研究与构思[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05):26.
[4]黄岐.400米、800米运动员的四种耐久跑训练方法[J].中国学校体育,1999(02):38.
[5]彭燕,赵广银.800米跑以速度训练为主之探讨[J].中国体育科学学报,2002(0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