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接地滚球技术训练的建议
2021-12-15李寅
李寅
中图分类号:G84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92-02
摘 要 接地滚球技术在棒球运动中是一项非常基本且关键的防守技术。在各级棒球比赛中经常会因为接地滚球没接好出现的失分情况。所以,本文主要讨论棒球接地滚球技术存在的问题以及棒球接地滚球技术的训练方法。
关键词 棒球 接地滚球技术 训练
棒球运动早在1873年的时候传到我国,是我国詹天佑在赴美留学的时候在耶鲁大学组织的中华棒球队,成为中国人最早打棒球的开端。随着时间的发展棒球在我国逐渐流行,然而因为我国学校就教育条件的约束,棒球进入校园的时间不长,还没有形成相应的教育规模。一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棒球运动才逐渐开始发展,但是和篮球以及乒乓球运动普及程度有较大的差距。
一、棒球接地滚球技术存在的问题
其实棒球接地滚球技术动作的基本环节主要有接球时候的站姿、向来球方向上前迎球、棒球进手套、接球后传球出手这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向来球方向移动接球的问题。因为重心比较高,在移动的时候重心较高的直接结果就是漏接一个球,如果是球速比较快,运动员在移动的时候重心过高,在运动员跑到预判点接球的时候再弯腰接球,球有可能已经穿过运动员出现失误。另外,就是队员在移动的时候伸手跑动,对运动员的移动速度有直接的影响,出现漏球的情况。第二个部分,掌握地滚球反弹点问题。在平时练习的时候,队员接球的时候都在球刚落地反弹的时候或者是在球反弹在最高点的地方接球。其实这两个点都是最容易接住球的,其他点接,因为球是在变向过程中增加接球的失误率,如果球突然之间变向就会导致接球失误,对传杀有一定的影响。第三个部分,是接球后传球出手的问题。运动员在接完球之后会存在脚步慌乱且协调性不足的情况,致使传球动作不能到位,还有接球之后传球出手速度过慢,致使球比跑垒员晚到垒位,不能把跑垒员杀出局。第四个部分,是球进手套时候出现的问题,运动员接球的时候手套没有着地,使球从手套下滚过出现的漏接情况。基本上造成手套没有着地的原因就是膝盖没有弯曲以及上体没有前倾。棒球运动员接球的时候右手没有护球,在球速比较快的时候,球会从手套中弹出,运动员接球的时候右手不护球就是因为害怕球打到护球的右手上。
二、棒球接地滚球技术训练的改进方法
(一)判断地滚球反弹点的改进方法
首先,对于接刚落地反弹地滚球的训练方法就是要弯腰行走,还要用手套持球,把球及时抛出,在落地弹起的时候用反手接球,在结完球之后继续抛出,等到落地弹起的刹那就用正手接球[1]。就用这样的形式一边走一边练习,这样不但可以锻炼运动员的接球手感,还可以有效锻炼运动员腿部的力量以及动作协调性。其次,就是对接反弹高点地滚球的训练方式就是,安排运动员两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其中一人用力对地传球,然后另一个人判断球反弹到最高点的位置,还可以移动到位接球,在结完球之后使用交叉步的形式传球,这样两个人相互传球相互接球[2]。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训练运动员对于球反弹点位置的诊断,同时还能练习接球之后传球的步伐,与此同时,还可以培养运动员团队的团结协作精神。
(二)接球之后传球出手的训练方法
首先,对于传球出手时脚步凌乱的情况,可以使棒球运动员加强各种各样的滑步练习。运动员在热身的时候,练习前交叉步以及后交叉步、左右滑步等动作,这样可使运动员熟练使用各种步伐。除此之外,加上灵敏性的训练,就是在练习脚步的时候还能锻炼棒球运动员的灵敏性,这样可以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3]。其次,就是对接球之后传球出手速度比较慢的情况,教练可以带领棒球运动员做徒手挥毛巾练习,将毛巾看作是棒球然后做接球后的交叉步传球练习,经过挥毛巾时候发出的声音,可以判断自己传球时候的出手速度[4]。还有,增加运动员力量方面的训练,这些可以在技术训练之后适当做一些手臂、腿部、手腕、腰腹等等关于力量的练习。等到运动员力量提升之后,运动员出手的速度就会随之提升,然后球速也就自然而然地提升。
(三)来球方向移动接球的训练方法
首先,是对于向来球方向移动接球的时候,运动员重心过高的问题,教练可以使用6*6m往返跑的练习方式改进存在重心过高的问题。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教练要求运动员弯腰以及屈腿的方式,进行跑动并且触摸地面放着的棒球。因为需要往返摸地上的棒球,如果棒球运动员的重心过高就一定会浪费跑步的时间,因此,运动员在经过多次弯腰屈腿的练习之后会逐渐形成弯腰跑的动力定型,还会在接棒球的时候自然养成弯腰移动的行为。除此之外,在做这项练习的时候可以锻炼运动员的移动速度[5]。其次,对于接球时伸手套跑动的问题,可以使用的改进方法就是要求运动员在日常的速度练习中也一样要带上手套训练。其中练习的方法就是:运动员带上手套做大约三十米的加速跑。在运动员第一次练习的时候,棒球教练要要求棒球运动员戴上手套并且伸手跑三十米,教练在学员练习的时候要进行计时,将成
(下转第94页)
(上接第92页)
绩记录下来;在运动员第二次练习的时候,棒球教练还是要要求棒球运动员戴上手套跑,这个时候就要球两臂自然的进行前后摆动,教练负责将成绩记录下来。此时一般会明显看到运动员第二次训练的时间比第一次少。经过这样的训练可以使棒球运动员明白不能伸手跑动的原因,棒球运动员经过长时间的戴手套摆臂练习,可以使棒球运动员形成稳定的动力,以此在比赛时就不会出现移动的问题。
(四)球进手套的训练方法
首先,是对球进手套时候重心过高且手套没有着地,使用的有效训练方法就是接地滚球之后查看手套指端有没有泥土灰尘。假如没有尘土,就说明重心过高,手套没有挨地;如果手套上有灰尘,就说明手套挨地了。其中练习的方法就是:将队员分成两个人一组,组员中间隔五米,一个人负责抛球一个人负责接球。但是抛球者给接球者抛地滚球,还要提醒接球队员接球的时候要降低重心。然后接球的队员在接地滚球的时候,需要重视两条腿分开弯曲并且下蹲大约90°,手套着地。其次就是对球进手套的时候右手没有护球以及球弹出手套的情况,可以使用对墙练习的自传自接的训练方式,具體为让运动员距离墙体3~10米的位置,右手对墙传球,等球滚回来的时候,迎上去接球,手套着地接触球之前要运动员右手放在手套边护球。等到球进手套的刹那,在手套向上做提球的动作,右手从一侧翻腕合掌,立即用中指和食指抓球。经过反复练习这些动作之后,可以有效提升运动员接地滚球的技术水准。
三、结语
总而言之,棒球运动在我国不管是学校、社会都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这个时候就需要学校方面完善棒球运动的场所以及设备,有效提升教练的素质,使学生可以积极主动参与训练,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洋,吕蒙.高校棒球运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21(12):126-127.
[2]曹安琪,张辉,巫英才.球类比赛数据可视分析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体育科研,2021,42(03):26-36.
[3]涂伟龙.高校棒球比赛中捕手技战术运用研究[J].体育视野,2021(09):78-79.
[4]杨维全.棒球投手的培养与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研究[J].新课程,2021(14):64-66.
[5]朱佳炎,姚儒兴.棒球接地滚球技术训练的改进方法探讨[J].运动精品,2020,39(09):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