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
2021-12-15彭玉梅
彭玉梅
中图分类号:G807.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10-042-02
摘 要 在当今社会教育背景下,各方愈发注重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教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团队精神已成为人们融入现代社会所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到社会人的过渡,学校德育工作要切实重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从小抓起,让学生在健康成长中逐渐养成良好的团队意识。为此,本文主要讲述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团队精神的培养,并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具体方法发表一些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小学体育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团队意识
小学体育课程标准提到,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课程的学习,发展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合作与交往能力。这与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良好道德和团队精神非常契合。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在促进小学生沟通能力、责任意识、协作精神等方面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教学与普通教学不同,它是以小组为活动主体,通过设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形式来改变班级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设课堂的合作共赢的氛围。小学生团队意识养成主要包括形成团队归属感、树立竞争意识、增强责任意识三方面内容。它要求作为集体成员的个人要遵守和严格执行规则、尊重和理解队友、善于倾听和赞赏队友、积极帮助和团结队友等方面的自觉主动的意识。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作者常常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主合作探究动机,进而起到团队意识的培养效果。下文将结合一节二年级《立定跳远》课来讲述一下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团队精神。
一、“合作学习”学习小组的基本组织方法
1.自愿组合法。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交际能力和影响力,以性格、爱好、情感为基准的组合方法。自愿组成的学习小组其内部相对稳定,又不封闭,有较好的协作基础。
2.异质分组法。要求成员在成绩水平、才能倾向(领导或辅助能力)、个性特征等方面有异质性,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互补互助。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就可采用这种方法,通过组员的辅导与帮助,使所有小组成员掌握所教内容。
3.同质分组法。和前面所述的异质分组法不同,它要求成员在成绩水平、个性特征上有同质性,这样可减少冲突,增进凝聚感,取得较好的成绩。我们体育教学中的各类比赛就是按照这种方法组织的。
4.异性分组法。组织行为学认为,在群体构成方面异性群体比同性群体人际关系好,互相容易取得一致,而且异性间的思维往往是互补的;而同性群体的成员则往往忙于手头工作,对相互之间的关系不大注意。我们完全可以打破旧的体育教学形式,有目的地按异性分组,从而加快体育学习的进程。
二、通过准备活动培养团队归属感
为保障学生体育运动的安全性,运动前的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充分的准备活动能够使学生避免因身体准备不足而导致的运动损伤,教学中应高度重视。传统的体育准备活动主要以慢跑、关节活动、徒手体操等形式做简单的准备工作,长期以来形成体育课的固定模式,很多小学生对这样形式单一、重复多次的体育准备活动感到无趣,无心练习。虽然是集体一起练习,但对于学生来说是个体在做准备活动,自己独立完成,在这样的集体活动里的学生归属感不强。
要改变这一现状,利用小组合作一起做准备活动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间的合作,将一些有趣的、生动的小游戏与体育准备活动结合,吸引小学生积极参与进来,让学生在合作中感到自己与小组分不开,主动在游戏中活动筋骨,达到良好的体育活动准备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前,体育老师把同学分为4人一个小组,每组同学在活动区域互相之间玩《石头剪子布》和《小兔子抓尾巴》游戏,以双脚起跳为规则。游戏前组内同学先讨论制定好游戏规则,活动中每位小组成员都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同伴间互相配合和提醒,通过这样的小组学习学生不仅进行了充分的准备活动,还有了小组内的默契和归属感,加强了纪律意识,为接下来更好地进行立定跳远学习打下基础。
三、通过基本部分教学活动培养团队精神
经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活动,笔者认为在体育课堂基本部分的学、练、赛的教学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学生通过参与小组学习,能快速适应团队运作,与伙伴之间形成相互协助的密切关系,增强团队意识和集体责任感。
传统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是基本部分主要分为几个步骤来进行:首先,教师对学习项目进行示范讲解,如动作示范、技巧示范、方法传授等等。学生在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仔细观察教师的示范,或记忆,或跟着一起练习相关动作等,对运动的一些基本动作要领有初步掌握。其次,教师对动作要领讲解以及技巧等的传授讲解教学,学生则进行模仿学习。最后,在教师的教学完毕之后,由学生独立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老师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查漏补缺和重点示范指导。这种没有新意的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收效甚微。
如果教师在教学上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就能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首先,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搭配分组,根据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优势和劣势,依据互补互助的原则进行合理的搭配分组,使组内成员间形成取长补短的合作关系,促进组内团结。其次,利用组间的比赛与竞争,提高组内成员凝聚力和向心力,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发展。比如,“立定跳远”课在基本部分“学、练”的教学中,在教授学生“立定跳远”的相关动作要领与运动技能时,教师可以在示范立定跳远动作教学之前,设计一个“看谁跳得轻巧”的游戏。然后告诉学生立定跳远动作示范教学完毕后,就在预先分好的4人小组内开展“看谁跳得轻巧”游戏活动。要求小组内要做好分工合作,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以小组集体“考核”过关情况进行评价。设计这样的活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了,一改往日的学习态度,除了自己认真练习外,还仔细观察小组成员的动作,能力强的同学会主动帮助能力较差的,小组成员互相模仿探究练习,大家在友好的学习氛围里学会了立定跳远轻巧的落地动作,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合作,大家的协作意识更强了。其次,“立定跳远”课在基本部分的“赛”的教学中,先在设计一个小组内的游戏“步步为营”,再在设计一个组间跳远接力比赛“看哪组跳得远”。在比赛和游戏前,教师要跟学生讲清楚游戏规则和比赛方法,同时特别强调参加比赛要有规则意识、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在小组内教学立定跳远“步步为营”游戏时,将上课场地划分为多个小型区域,分组合作形式练习(4人小组),小组成员首先要一起讨论确定本组的练习方案,然后开展练习,立定跳远动作均按对跳远知识与技术的理解进入自主学习状态。各小组成员积极性很高接到任务后立刻展开讨论,确定练习办法后,就分工合作开展小组学习(如有的小组两两为一小组进行对抗赛练习,比一比哪两人跳得更远,远者为赢;有的小组一人做裁判三人比赛跳得远练习等)。教師则根据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及时帮助和引导,使学生在良好的小组学习氛围中学会与他人合作探究,愿意为小组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在组与组之间教学立定跳远“看哪组跳得远”的接力比赛时(比赛规则:单淘汰赛,每两组三局两胜,胜者进入下一轮比赛,直到最后决胜出冠军),比赛要求每位小组成员要主动参与小组练习,自觉遵守比赛规则,依照小组安排的跳的顺序进行(跳的顺序由小组成员商量确定),每个人都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为小组赢得胜利而努力。接力比赛完成后教师要及时就学生比赛表现进行具体点评,以增强学生团体凝聚力与向心力。
四、“合作学习”中小学课堂教学程序
(一)确定小组任务,设计练习方法
有目标才有动力,因此每个小组都须通过小组协商,确定好实际的小组学习目标,这也是小组所有成员的自信心的体现,当然也不排除过于自大的可能。小组目标的完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练习方法的选择与设计。在这里最重要的是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参与到学生中间去,指导小组设计练习方法,教师切忌包办替代。
(二)小组内部练习、交流、评价
所有小组练习的过程是合作学习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互相交流、帮助与评价是合作学习的精髓正在于此。练习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按照先设计的练习方法努力地练习,每个成员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但必须通过互相交流达成一致,所有成员之间的帮助与评价是互相平等、真诚的,不缠带功利色彩。
(三)展示小组练习成果
小组练习成果的展示就是对小组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验证。展示的形式有很多种,如小组集体展示、随机抽样展示、小组成员展示等。展示的方法也多种多样,有测验、竞赛、展览、表演等。具体要采用哪种形式进行展示要根据练习内容而定,而对小组练习成果的判定则由教师和学生做裁判,最后进行综合判定。优胜者给予表扬,要求再接再厉;失败者给予鼓励,要迎头赶上,以此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
五、结语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小学生不仅提高运动技能,还获得体育锻炼的乐趣、感受团队的力量;不仅学会规范约束和调整自己的行为,还提高了与他人沟通交往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团队意识,促进了自身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写.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赵康.体育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对小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实验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7.
[3]蒋彩霞.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有效策略[J].语文学刊,2010(06):109-110+114.
[4]金岳凤.小组合作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