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模式
2021-12-15靳梅媚
靳梅媚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21)08-031-02
摘 要 随着近些年来教育体制改革脚步的不断加快,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各大高校的医学类专业为国家的医学领域培养专业性人才,在我国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升的大背景下,社会对于医学领域专业性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大。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形势的不断变革,进一步加强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显露出来,加强对于高校医学专业学生的体育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拓展其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而为其在后续的就业之中可以更好地运用专业知识奠定基础,为患者的康复训练给予对应的指导。本文以现阶段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现状为着笔点,然后对将体育教学融入医学类专业教学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最后就如何更好地开展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发展策略,以期为业内教育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医学类专业 体育教学 体医结合
高等教育发展在当今时代的各大高校高等教育之中,体育教学所占的位置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强健的体魄与优秀的身体素质是完成所有事情的重要前提,而体育教学的质量好坏则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以及优秀的身体素质。各类高校只有真正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作为教育发展的目标,才能为进一步推动高校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有效的助力。将体育教学充分融入于高校医学类专业教学之中不仅可以强健学生的体魄,而且还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工作奠定基础。因此,高校有必要对医学类专业的体育教学提起高度重视,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将二者进行有效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推动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
一、高校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缺乏相应的体育教学观念作为教学支撑
体育教学观念简单来说就是指人们对于体育事业所秉持的态度以及观点,像教育质量观以及教育人才观等都包含在体育教学观念之中,不同的人由于看待事物的角度不同,因而对于某件事情所秉持的观念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事实上,我国体育教学观念形成的时间较早,在我国建国初期各种体育教学观念就已经有所出现,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适用于自身的教学体系。但是目前为止我国教育工作者对于体育教学的认识仅留存于表面,缺乏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作为支撑去开展相应的体育教学。针对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变革发展而言,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此无法提起高度重视,其认为体育教学对于医学类专业而言没有实用价值,这类教育工作者中教资较长的教师占据多数。
(二)欠缺相应的体育教学内容
体育教学的开展应避免盲目从众,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特點以及教学实际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规划,对于医学类专业而言更应如此。但是据现阶段医学类专业的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其在开展体育教学之时缺乏具有针对性以及实效性的教学内容来充实课堂,存在很大一部分高等医学类院校在开展体育教学之时盲目的参考亦或是套用其他院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所应用的体育类教材也缺乏足够的专业特色。在此种教学模式下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很难发挥其所具备的真正效用,没有效果的教学就是白白浪费时间,不仅起不到教育作用,而且还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体育课程缺乏全局性规划
创新与变革是推动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地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与变革,时刻跟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水平,才能使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质量得到保证。但是根据现阶段高等医学类专业院校的体育教学现状来看,绝大部分院校的教学规划都与时代脱轨。其缺乏全局性的规划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撑,所设置的课程内容单一、缺少层次,教学方式也严重缺乏创新。
二、医学类专业教学与体育教学相结合所具备的现实意义
高等院校的医学类专业与其他专业相较而言具有一定的差异,因而医学类专业的体育教学也不同于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学,其相较于其他专业的体育教学而言具备一定的特殊性。医学与体育所承担的责任具有一致性,二者都承担着提高人们身体素质以及保障人们身体健康的责任,因此将医学类专业与体育教学进行结合是医学教育与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二者的结合发展也为医学与体育教学发展的变革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现阶段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提升,医学也在社会发展水平提升的带动下获得了空前发展。体育与医学的结合可以在极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即可以帮助人们提高身体免疫力和增强体质。
三、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下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
(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作为开展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以及教授专业知识的执教者,其在课堂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所具备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高校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教学能力也间接影响着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各大高校若想更好以及更加充分地将医学类专业教学与体育教学进行结合,就有必要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严格考查,对待教师专业度低下的问题要严格对待,并采取措施对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培养。高校要尽可能地加强对于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力度,与此同时,要尽可能地发挥医学类专业所具备的资源优势来对专业教师进行培训。例如,高校可以利用自身所具备的环境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优势来组织一些讲座之类的集体性活动,邀请医学行业以及体育行业的专业工作者到现场进行讲解,然后可以组织学生与专业教师一起参与,在听完讲座之后还可以专门设置一个交流环节来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以及教师与专业工作者的交流,以此进一步增强教师对于各方专业的了解,从而为进一步落实“医体结合”教育理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突破教学模式
创新自古以来都是发展的动力支撑,高校只有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要学会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教学常规,采取新式的适用于“体医结合”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与此同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之时需要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所学专业的特点等现实的情况,来选择最为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对于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也要提高重视,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加以训练。例如,高校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组织学生集体开展医学体检等课外实践活动,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参与课外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及时巩固自身所学的专业知识,而且还可以使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提升。此外,高校还要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来改变知识传播的方式,改变传统的以板书式教学为主的教学常态,尝试利用视频以及图文的形式将无形的知识有形化、具体化,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抽象化知识提供助力。
(三)加大研究力度,明确培养目标
现阶段我国对于“体医结合”教育的研究力度还需要进一步增强,只有不断地深入对于该教育理念的研究,才能为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因此,高校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资源优势组建学校教学研究小组来深化对于体育与医学的研究。研究小组的成员主要有医学界和体育行业的专业工作者以及从事于医学和体育的教育工作者所组成。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员针对“体医结合”开展相应的专题研究,共同商讨后可以选择最为合理的方式将医学与体育的结合落于实处。高校除了要加大对于体医结合的研究力度之外,在开展相应的课程活动之时还需要明确培养的目标。教师作为专业知识以及技能的主要执教者,其在进行专业授课之时还需要根据学生所攻专业的实际特点對学生进行合理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有实用价值的帮助。
四、结语
本文主要对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的现状、“体医结合”所具备的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在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下实现更好的发展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简单探讨以及分析。综合上述内容可知,现阶段我国高校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中存在着教学观点落后、教学内容单一以及教学规划缺乏全面性等问题,种种问题累积在一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高校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一定阻碍。高校必须根据其自身存在的问题采取合理的,并且具有针对性的措施来解决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要积极地推进二者的结合,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采取以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授课;而高校则需要组建相应的研究团队,不断加深对于医体结合的研究力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尽最大限度地将“体医结合”的教育优势发挥到极致,为高校医学类专业体育教学改革模式下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闫志光.关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探究[J].现代职业教育,2021(41):170-171.
[2]张安骏.“体医融合”背景下的医学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以昆明医科大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33):77-80.
[3]严佑平.高校医学专业体育教学改革研究的新方向[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1):122+124.
[4]李效辉,喻薇,王阜存.医学院校护理专业体育教学内容改革的探讨[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02):83-85.
[5]苏龙,赵俊,闫龙,等.“全课程”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应用研究——基于三位国外教育家经典理论[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1,39(0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