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与策略:质性研究的视角
2021-12-15施震凯
施震凯
摘 要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构建学生经济学思维的基石,推进该课程的思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质性研究的视角,首先分析了目前存在的现实困境,进而从现实性、有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方面探讨了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原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思政内容、科学的考核方式等策略。
关键词 课程思政;微观经济学;质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32
Principles and Strategies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Microeconom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ative
SHI Zhenkai
(Jiangnan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22)
Abstract As the core cours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major, Microeconomics is the cornerstone of students' economic mind,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cours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practical difficulties firstly, and then discusses the principles of promo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struction of microeconomics from the aspects of reality, effectiveness, practicality and openness. On this basis, further put forward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ric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scientific assessment methods and other strategies.
Keywords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microeconomics; the perspective of qualitative
“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学习其他相关课程的基础,更是经济类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推进其课程思政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微观经济学”课程涉及内容较多、难度较大,并且要求学生在本科阶段能够熟练运用数学工具、经济理论等课程内容分析个体行为、市场均衡、经济决策与现实现象,但教学内容贴近社会经济现象,可以在多个章节中融入思政元素,具有极强的可塑性。由于“微观经济学”具有以上的多个鲜明特征,这就需要任课教师在传授书本知识的同时,能够紧密结合现实经济发展与最新科研成果,在授课过程中充分融入思政元素,进而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兼顾专业教育和思想教育。
在构建“大思政”教育格局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微观经济学”课程的思政价值,在授课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现“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根本任务,对于课程思政的效能提升具有积极意义。此外,“微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决定了在课堂授课过程中不能局限于课本知识的讲解,也不拘泥于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框架,而应密切结合现实经济发展,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有目的性、针对性地对课程中存在的意识形态差异、疑难知识点进行对比性教学,促使学生带有批判性地学习课本内容。本文着重探究“课程思政”在“微观经济学”教学中的建设性问题,从质性研究的角度探讨其中的现实困境、原则和策略,最终突显经济类专业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实践育人、课程育人特色。
1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现实困境
1.1 课程内容具有约束性
“微观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析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的经济活动,进而探讨市场运行机制、均衡条件以及资源配置问题。虽然课程内容十分丰富、体系较为完整,但主要论述总结的是西方经济学者、经济理论的研究观点,是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经验概括,其本质是为资产阶级利益进行辩护,是为特定的利益群体服务,其最终目的是论证宣扬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具有极为强烈的阶级性。此外,目前主流的“微观经济学”教材仍主要借鉴西方畅销课本教材的理论内容,主要遵循西方学界的思维逻辑,其出发点是“理性人”假设,既未能充分运用中国改革开放、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益经验,也忽略了人的奉献精神,在价值导向、思想导向上的针对性不足,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约束性。
1.2 课程思政建设存在脱节性
“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脱节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机制尚不完善,思政内容和课程考核之间存在脱节。当前的课程思政内容仍然离不开理论宣传和全员灌输, 课本教材上与理论内容的结合相对欠缺,在课程考核方面未能有效体现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对于“微观經济学”而言,由于知识点较多,传统的考试考查形式难以在卷面中体现思政内容,或仅能在有限的篇幅中赋予较少的分值,对于思政内容的考核评价存在一定的欠缺。二是专业课和思政教育彼此脱节,并造成了学生对于思政课程的误解,如何让专业内容和思政内容两者有机融合、相互促进,这也是目前课程思政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此外,思政内容的融入不应是流于形式,而应通过教师的解释引导、协调沟通,将思政内容潜移默化进专业内容教学之中,通过转变学生思维,让学生敢于思考、勇于探索,最终使得学生实现实践教育、自我教育,即使在毕业踏入社会后仍能将思政内容融于生活实践。
1.3 课程内容缺乏实践性
目前来看,受限于教学场地、教学时间,微观经济学仍然以讲授讲解法、理论学习法、宣传教育法等传统方式为主要形式,其显著特点是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为辅,教学实践方式较为单一,教学质量的核心是教师业务能力,亟须增强课程的实践性。此外,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是授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业务素养,要求教师能够对思政案例认真梳理和深度挖掘,能够将思政元素“润物无声”地融入课堂教学,使得学生乐于接受并融入,这对教师的实践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需要教师不断通过自我学习、合理设计,进而提高思政内容的有效性。但当前的评价体系、学生需求,均认为讲好课本内容、培养学生经济学思维是第一要务,导致思政课程在微观经济学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参与度仍较低,需要努力创新“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手段。
2 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
2.1 现实性原则
课程内容应与时俱进、紧密联系实际,特别是中国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实际,明晰西方主流“微观经济学”理论的可借鉴之处与不足。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将课程教学相关的现实案例融入课堂教学,进而引发关注、探究、思考,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关注经济社会的现实问题,在知识学习中实现专业素养的基本训练。在思政案例的选择上,优先挑选那些具有本土思维、家国情怀的现实事例,让学生对中国制度、中国文化、中国国情有更多的了解,加强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2.2 有效性原则
课堂是“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场所,是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是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主要场所,要高质高效地发挥课程思政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教学形式必须注重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此外,由于“微观经济学”的知识点繁杂、教学内容较多,如何在核定的授课时间内既能完成大纲的教学要求,又能融合经济案例、时事热点等思政素材,同样要求课程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结合时应具备有效性。通过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有效性,无形地将思政元素和书本知识有机融合,使两者深度交叉渗透,进而实现师生情感上的共振共鸣,通过全方位育人,促使学生构建涵盖社会品德、公民意识、责任担当等多维度品德的价值体系。
2.3 实践性原则
作为一门系统讲授经济原理、经济行为的课程,“微观经济学”重点在于讲解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着重引导学生用经济学思维进行思考。但除却课程大纲所要求的知识内容外,更重要的应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课程的系统教学,培植学生在存疑思辨中探讨、在生活情境中应用、在自主探索中发展,这些都需要学生在掌握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活动。可通过“课堂引导,课外实践”的方式,鼓励学生多关注经济社会的新事件、新现象、新模式,在实践中更加深入地理解微观经济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积极打造智慧课堂、智慧教学,既注重课堂讲授,又注重实践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时空局限,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拥抱现实的热情,最终实现由教室的固定封闭空间转向开放自由空间。
2.4 开放性原则
“微观经济学”的授课内容不应拘泥于课本,不应局限于标准答案或参考答案,而应敢于向“经典”“权威”挑战发问。在课堂教学时可采用案例讨论、翻转课堂等形式,鼓励学生勇于发言、敢于提问,从中引领学生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树立“经济理论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开放性思维。当然,开放并不意味着放任,仍需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流程,授课教师要全程做好引导工作并及时纠正,避免学生进入误区。在开放讨论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学生缘事析理、辩证分析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 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具体策略
3.1 多样的教学方式
“微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学生在关注经济社会的现实行为时,会尝试运用已掌握的经济理论去展开解读,思考和探究相关的经济现象,覆盖面涉及国家政策、市场波动、个体行为等,这也使得教学方式可以多样化。例如,在课堂、课外教学过程中不妨多采用新的授课方式,比如慕课、翻转课堂、电子化教学等作为补充,避免机械的、割裂的、僵化的教学模式,多样化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注重培养学生在课堂外的自主学习能力,特别是通过思政案例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兴趣性,在课堂内外的协同助力下提升学以致用的能力。积极构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交流沟通的平台,提高学生理论学习的关联能力,不断完善学生看待世界、思考问题的方式。
3.2 豐富的思政内容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贯穿教学全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不仅要求思想政治的深度融入,更要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思政内容不能简单地、粗暴地、强制地灌输给学生,而是需要运用丰富的题材与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社会责任等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丰富思政内容时,不妨从“新素材、新视角、新思路”等方面展开。“新素材”即注重思政素材的时效性,优先选取新近发生或正在发生的经济社会热点事件,不断更新思政元素。“新视角”即以既往未关注的角度,特别是学生的视角,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为思政而思政”的低效模式。“新思路”即要让学生懂得不光能从书本学习经济理论知识,也能从经济实践中了解经济学,经济学的理论应当来源于实践,使学生不断感悟家国情怀,理解国家命运与个人发展休戚相关。
3.3 科学的课程考核
虽然目前国内本科课程采用的“微观经济学”教材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的“西方经济学”,但所讲授的内容仍主要是介绍供需原理、市场均衡、生产理论等微观经济理论,课程考核也形成了一系列规范的、成熟的、合理的考核体系。这一现状也导致了在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时,如何科学有效地考核教学成果这一难题。在课程结课考试时,引入相关试题是一个解决思路,但这易导致学生陷入“题海大战”的怪圈,在课程考核时也应注重学生平时的表现。例如,可以为学生布置较为浅显的学术文献、研究报告等,精心准备指定或半指定题目的讨论课,不提供“标准答案”;又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开展与课程内容有关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为学生提供多样的解决方法。在上述过程中,鼓励学生形成课题小调研团队,协作完成所布置的任务,锻炼合作能力,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微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主要由西方经济理论构成的学科,主要阐述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遵循维护资本主义合理性的思维逻辑,其论述主线难免受到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影响。此外,微观经济学作为经济类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经济学思维,因而将思政内容深度融入课程讲授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过程中,既吸收课程的科学因素以及与市场经济联系的实用价值,又如何结合中国国情,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越性,是当前时代背景下推进“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建设所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质性研究的视角,结合既有的经验和理论成果,从现实性、有效性、实践性、开放性等方面探讨了相应原则。最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从多样的教学方式、丰富的思政内容、科学的考核方式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基金项目:2019年江南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项目;项目名称:基于政产学研多主体协同联动的工程管理硕士培养模式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全利.大学本科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原则及考核指标探析——以社会政策课程为例[J].教育观察,2021,10(14):67-69.
[2] 李英.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微观经济学”课程思政[J].文教资料,2020(21):173-174.
[3] 刘若斯,秦小珊,石柳.关于思政教育融入高校经济类双语课程的探索[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1,22(02):94-96.
[4] 陶韶菁,陈镇喜.课程思政:专业性和思政性的相统一相促进——以经济学类课程为例[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2(06):128-134.
[5] 张申,万静,高倩然.金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方法探讨——以“国际金融”“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21(16):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