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高等院校评学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1-12-15韩欣欣黎邢亚娜贾梅郎琪
韩欣欣 黎邢亚娜 贾梅 郎琪
摘 要 评学工作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以产出为导向”的重要保障。然而现阶段中医药高等院校实施评学工作后对教学效果改善的作用并不显著。本研究通过对云南省Z大学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研和访谈,发现现行评学工作在参与主体、指标维度设计、结果使用等方面均存在问题。为更好地发挥评学的作用,应明确以改进为主的评价理念,丰富评价主体,明确指标内涵,及时反馈并合理使用评学结果。
关键词 评学;中医药高等院校;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02
Research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Academic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king Z University of Yun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HAN Xinxin, LI Xingyana, JIA Mei, LANQi
(Yun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School evalu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mplement "student-centered", but also an important guarantee to realize "output oriented". However, at this sta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ademic evalu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effect. Through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interview wi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of Z University in Yunnan Province,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re are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evaluation work in terms of participants, index dimension design, result use and so on. In order to give better play to the role of evaluation, we should clarify the evaluation concept focusing on improvement, enrich the evaluation subject, clarify the connotation of indicators, timely feed back and make rational use of the evaluation results.
Keywords school evalu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blem; countermeasures
1調查背景
评学工作是促进学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质量管理中一项重要的措施,是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1]兼顾信度和效度的评学过程和结果,是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重要举措,也是实现“以产出为导向”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多数中医药院校已经开展了评学工作,但就大多数院校而言,评学主体主要局限于授课教师,评学内容和形式主要是以评价知识掌握程度的考试打分为主,并且评学结果的应用多限于作为评奖评优的依据。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评学未能完全发挥出反映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反映教师教学质量,以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作用。
本研究在云南省Z大学展开,对该校评学工作实施状况进行了调查,总结现有评学制度的不足,并结合中医药院校实际提出优化评学工作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评学工作促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功能。
2调查过程
本研究以云南省Z大学的学生、教师作为调查对象开展实证研究。对学生的调研面向全校各年级同学开展,从对评学的重要性认知、现阶段评学实施情况满意度、评学设计三个方面设计了学生的调查问卷,并通过问卷星网络问卷方式进行调查,由志愿者学生将问卷二维码发送给同学,学生扫码填写问卷。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335份。同时,为了进一步了解评学工作现状,选取了20位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在实际评学过程中的操作和感受,被访谈教师的教学资历覆盖了青年教师、中级教师和资深教师群体。
3调查结果分析
Z大学在制度层面重视教学质量保障,并建立起了多系统构成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在该体系里,评学工作与“评教”“评管”一并列为学校质量监控与信息反馈系统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常规质量监控手段。但就调研结果分析而言,评学工作依然存在一些重要问题。
3.1 对评学工作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但对现行评学工作满意度偏低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54.07%的学生认为评学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42.22%的学生认为评学对学生来说“一般重要”,有3.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评学对学生“不重要”或者“不清楚”有何影响。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对评学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定认知。但在被问及“你对学校现有评学工作是否满意”时,46.67%的学生选择了“一般”,8.89%的学生认为“不满意”,相比较有33.3%的学生选择了“满意”。结合问卷其他问题,学生对现行评学工作满意度偏低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认为“评学指标设计的合理度一般”“评学结果对不同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反应的合理度一般”等。根据老师的访谈,目前的评学工作难以做到对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个性化的关注,也是导致学生对评学工作不甚满意的原因之一。
3.2 评学主体单一,主要以学校、教师为中心
目前大多数院校的评学工作主要由任课教师进行,由教师确定评价内容,得到评价结果。除了任课教师外,Z大学也要求班主任老师们对学生定期进行评价与反馈。但从调研问卷的结果来看,当被问到“你认为评学工作应该由谁来进行”时,70.37%的学生选择了“学生本人”应作为评学的主体之一参与该过程。此外,同班同学、实习单位领导、用人单位领导,有学生还提出家长也应该参与到评学过程中来,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全过程评价。
在访谈中也有多位老师提到相应的问题,任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关注的精力有限,特别是在进行大班授课时,更容易关注“两头典型”,忽视“中间”。因此仅靠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话,难以确保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都有充分的掌握。
3.3 评价指标维度单一,仍以知识、技能掌握情况为主
由任课教师进行的评学工作,通常由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教师一般会通过出勤率、小组作业、课堂互动、作业提交情况等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堂提问、实验、论文、报告和考试的形式来评价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了学生评价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2]体现出对新时代高校学生的评价除了知识、技能掌握之外,还应该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变化。特别对医学专业的学生而言,《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培养新时代“五术”医学人才,即要有救死扶伤的道术、要有心中有爱的仁术、要有知识扎实的学术、本领过硬的技术和方法科学的艺术,[3]可见对中医药院校学生而言,职业道德素质、价值观等更要做到严格把关。
目前Z大学推行德育论文答辩制度,在毕业前对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价值观转变、心态转变及团队合作情况进行评价。大部分被访谈教师认为德育论文答辩整体能看出学生的成长痕迹。但就学生而言,被问及“德育论文能够体现出在校4年(或5年)你在职业道德素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合作精神等的变化吗” ,31.85%的学生认为反映效果一般,36.3%的学生认为只是“部分体现”,甚至14.81%的学生认为“完全无法体现”。
3.4 评学过程中反馈机制不健全,失去了以评促学的宗旨
就评学工作而言,“评价”只是工具,目的是通过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但就调研结果而言,45.93%的学生认为评学对个人成长发展的促进效果“一般”,有5.19%的学生认为促进效果“较少”,一定程度反映出评价结果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没有得到充分的应用。
结合教师访谈,评学工作的反馈机制不健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就过程性评价而言,部分教师会用平时成绩来拉高学生的总体成绩,让学生期末不至于挂科,从而导致平时的评价仅是以考勤、作业提交情况等为主,缺乏对知识、技能掌握情况的严格反馈。二是就终结性考核而言,大部分学生是通过考前突击来通过考试,学生自身没有反思的过程,导致知识结构是脱节的,往往在考过一门课程之后,对所学的内容并没有真正理解和内化。另外,学生在考完试或提交论文之后,很多教师只是给学生公布分数,并不对论文内容进行反馈或是对试卷进行解析,所以从知识点和技能掌握情况来看,期末考试后很多时候学生并不知道自己哪些问题回答错了。
另外,在调研问卷的“意见和建议反馈”中,有学生提出目前评学工作尚未形成具备可比性的标准,相同课程因授课教师“手松手紧”导致評价结果差别较大。评价的主观性造成学生认为评学结果合理性较低,特别是当评学结果与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申请挂钩时不合理、不公平。
4对现行评学工作的思考
4.1 明确以发展和改进为目标的评价理念
评学不是为了奖惩,而是及时获得教学信息、反馈调整、提升教学成效的一个过程,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4]现行的评学主要应用于优秀学生、奖学金评定等,会导致学生只关注最终结果,而偏离了掌握知识、技能,培育正确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的初衷。对教师而言,部分教师会认为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直接反应自己授课质量的高低,所以评学过程会掺杂教师的主观因素,如“手松”一些给学生高分。为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教师的评前指导,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和“发展”,引导学生和老师以更长远的眼光来对待评学工作,采取积极的态度参与。[5]
4.2 丰富评价主体,实现对学生全面、立体的评价
任课教师是大学生在校的主要接触对象之一,对学生的学业、专业发展情况有发言权,但同时,学生在校的发展还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密切联系,例如学生本身是教学实践的直接参与者,也是教学成效的最终受益者;对中医学生而言,师承导师对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更为了解;而辅导员、班主任、同班同学会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更多的观察和接触。所以在对中医药院校的学生评学过程中,应该丰富评价主体,让教师、学生本人、同班同学、师承导师、学校管理人员、用人单位等主要利益方参与到评学指标设计和评学过程中来,各有侧重,从不同视角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进行综合评价,让评价结果相互印证、相互支撑,从而对学生做出更为全面、立体的评价。[6]
4.3 明确评学指标内涵,让指标体系引导学生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评教工作都建立了明确的指标体系和观测点,并引导教师、学生明确理解评教指标的内涵。评学工作同样也需要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听取并合理采纳各利益相关方的建议,建立起可操作、可衡量的指标体系,为学生学习成长指明方向,为各评价主体匹配各有侧重的评价观测点,并明确评价的标杆,实现评价结果的公平性与可比性。特别是对于任课教师而言,可以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本课程特点,探索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比例配置,找到最能激励和引导学生更好达成学习目标的占比,鼓励学生注重平时的学习、成长过程。
4.4 评学结果应及时反馈,合理使用
评学结果最主要的目的是收集教学反馈信息,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改进意见。因此,要及时将各方的评价结果反馈给老师和学生。对学生而言,收到具备公平性和可比性的评学指标后,可较为准确地定位自己的学习成效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差距,实事求是地反思总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调整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提升努力程度。对于教师而言,能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及时掌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深化教学内容。对于学校整体而言,能充分听到各利益相关方对人才培养质量的反馈,及时对薄弱环节进行调整,真正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
5结语
评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得到评价的结果,而是一个由评价结果引导,让学生、教师、学校等一起改进和发展的过程。评学工作是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关键一环,也是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重要抓手,对于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但同时,由于学生的成长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且涉及诸多评价主体和评价维度,也大大提升了评学工作的难度。
要让评学全面、客观地反映教学事实,高校应该从评学理念培养、机制建设、指标设计与解读等方面着手推进评学工作,主动听取各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操作过程中不断完善评学机制,让评学真正为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出力。
云南省2018年高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中医药类专业‘分段+分类式评学机制的构建与实践”(JG2018103);云南中医学院2018年度教改课题(JG201804)
参考文献
[1] 刘洪翔.促进创造力培养的大学生学业评价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2]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方案》.新华社,2020-10-13.
[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指导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0(28):27-31.
[4] 杨保成.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教育创新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20,41(04):45-55.
[5] 杨凤英,李姿.高校学生评教的动因、问题及对策——基于H省普通本科高校的調研[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0,22(01):91-98.
[6] 何侃.高校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探析[J].高校教育管理,2007(03):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