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探析
2021-12-15梅琳
梅琳
摘 要 在社会经济发展下、多元文化潮流以及互联网等背景下,00后大学生的成长与发展容易受到较大影响。相比较于90后的学生而言,00后学生的思维更加活泼,且有着较强的独立意识,自身也拥有个性化特征。为了能够深层次的了解0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应该全面加强0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日益复杂的社会下,更是要紧抓00后大学生的思维和思想,避免其受到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利用思政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
关键词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31.021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st-00s College Students
MEI Lin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multicultural trend and Interne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post-2000 college students are easy to be greatly affected. Compared with the post-90s students, the post-90s students are more lively in thinking, have a strong sense of independence and have their own personalized characteristics. In order to deeply understand the group characteristics of Post-00 college students,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Post-00 college students. In an increasingly complex society, w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thinking and thoughts of Post-00 college students, avoid their being affected by adverse social phenomena, and u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help them establish correct life values and scientifically plan their life goals.
Keywords 00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education work
1 00后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
1.1 追求个性自由,注重个体意识
在生产力的发展下,实现了人追求全面发展的意愿。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为00后提供了更多鲜活和全面且自由的成长氛围与环境。00后与80后和90后追求的东西有所差别,80后更注重物质与财富的追求,90后更注重追求自由,而00后则主要追求个性化发展和自由发展,常常喊出做自己的口号,这些都属于00后所追求的价值目标,利用個性化追求彰显自我意识。[1]此外,因为受到不同教育观念的影响,很多00后大学生都具有非常积极的人格特征。他们不仅充满了智慧,且十分果断、勇敢,对于美好事物更是可以保持着始终如一的热情。另外,也恰好是这样的人格特征决定了00后拥有追求个性的思想。
1.2 生活娱乐方式逐渐网络化
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住户”,与对物质财富得不到满足的80后,以及互联网刚刚兴起的90后有一定区别,不管是从思维方式还是娱乐方式都贴上了互联网一代的标签。00后的生长环境属于网络时代,不管是对于网络的使用、掌握还是技术都远超80后与90后,他们的生活随处可见网络的身影。[2]利用网络完成社交、购物、娱乐以及学习,并且他们嘴中的很多口头禅都源于网络,比如:锦鲤护体、大call,还有最近非常流行的缩写:YYDS(永远的神)、XWLB(想我了吧)、MZ(秒赞)等等。相比较80后和90后入学时带的大包小包行李,00后则会利用快递的方式送至大学,之后自己利用“空手到”的方式到学校报道,在最大程度上发挥了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1.3 注重当下且理性处事
在00后大学生的思想中,活在当下才是最重要的,注重个体意识的发展的前提是对自己的成长与未来给予关注,然后再考虑他人、社会与国家。对于他们而言,活在当下,秉着理性处事的态度非常重要。与其他年龄段的人一样,00后大学生更愿意追星,但他们的追星更加理智,不狂热。[3]当他们在选取自己的偶像时,一般都会优先注重该明星的内在品质,以及其人格和才华,并不是只追求美丽帅气、衣品好的偶像。00后大学生并不是人们所说的受网络摧残的一代,他们有着属于自己的判断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并且十分理性化。
2 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挑战与机遇
2.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
其一,大数据时代的网络环境。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信息技术实现了跨国界、跨地域、跨文化发展,且在其发展下衍生了紧密联系世界各国和相关地区的人造空间。但随着大量低俗且难以分辨真伪的信息出现,影响了青少年健康成长,并且借助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征,促使网络风气逐渐浑浊。[4]因此,当下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建立出积极向上且健康的网络文化,创建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其二,00后自身的特殊性。00后有着较重的叛逆心理,但同时抗压能力相对较弱,且存在过度务实和理性的现象,没有对自身给予正确定位。因此,高校辅导员还要积极帮助00后大学生正确形成人生三观,使其成为四有青年(理想、道德、文化、纪律),是当下高校思政教育需要思考的难题。
00后大学生还存有过于追求个性化价值,对小众且多维性事物比较缺需,容易转移对事物的关注度,不具备较强的网络信息分辨能力。因此,该如何利用00后大学生课下实践展开丰富多彩且趣味性十足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的所有教师思考的问题。
2.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机遇
其一,全面分析大学生的行为。细化分析大学生的所有行为举止,从而有效掌握学生的动向,并针对性创建精细化的思政教育计划。对此,必须要借助在大数据的背景下,全面分析00后大学生的行为,且采集相关数据。
首先,硬件保障。对于大数据生态而言,底层的基础平台是其最根本的基石,从而保证数据在存储时更加高效且快捷,充分挖掘和分析相关数据。因此必须要具有专业的处理器和储存器等硬件设备,从而为大学生建立大数据研究中心,以此保证便捷、高效的大学生大数据研究工作。[5]
其次,软件保障。根据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得知,2019年6月,我国网络用户高达8.54亿,普及率高达61.2%。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生存的人们,所有人都会在网络上遗存大量的信息或相关资源,正是由这些信息组成了较大的数据库,从而对分析00后大學生的思想与动态提供了帮助。
其二,00后大学生的优势。他们有十分丰富的信息接收渠道,可以利用线上、线下双重结合的方式获得相关信息,并迅速获取思政教育内容,从而优化思政教育质量。因为其主体意识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所以相比较90后而言,拥有更好的知识获取能力,因此可以更深层次的了解思政教育思想和内容,从而提升思政教育的实效性。
3 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途径
3.1 基础保障途径
3.1.1 大数据时代下,建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台
在大数据背景下,相比较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网络思政教育平台更具有互动性、广泛性等一些功能。展开线上思政教育,可以完善以往的教学弊端,实现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全面落实思政教育。同时,网络教育平台在大数据的作用下,其具有更加精准化且个性化的教育功能。[6]结合分析学生个体动态的结果,获得使其更兴奋的点,在通过精准推送,以此在原有的程度上进一步优化思政教育质量。
通过翻转课程、两微等一些网络平台,搭建高校思政教育的融媒体平台,同时利用此平台对具有前瞻性以及精准化的教育方式给予研究。
3.1.2大数据下,构建高校思政教育团队。
思政教育在大数据时代的影响下,不管是思维、方式还是整个教育环节都产生了较大变化,并由以往的定性转变成了定量,模式化转变成了多样化等。对此,要想构建具有专业化特征的大数据思政教育队伍,就要必须创建具有大数据意识的团队,从而对其包含的扩展性思维给予全面理解。
构建大数据思政教育队伍,其中必须包含思政教师、高校辅导员、数据处理队伍以及专业课程教师等相关人员,且在大数据时代下,对高校教育团队内容给予充分研究。比如,针对大数据下思政教育队伍搭建三支队伍,技术队伍、分析队伍以及辅导员带队的教师队伍,与我国知名的大数据公司进行合作,利用其提供的技术支撑,同时结合实际构建分析模型处理相关数据,并在思政教育中应用分析结果,从而有效在大数据时代下进行思政教育工作。
3.2创新途径
3.2.1 创建符合00后积极主动特征的教育模式
相比较90后而言,00后的实践能力与生活能力有一定的提升,传统高校对学生的生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以及约束管教能力的培养,对于当下的00后来说已经不适用,采取强制的管理模式,很可能造成00后大学生形成逆反心理。[7]因此,高校辅导员在进行00后大学生思政教育时,应该优先使用激励教育模式,利用引导的方式进行教育,避免大量运用压力进行管制,为其提供更为轻松同时也具有明确引导的管理方式,从而强化00后自我成长意识,助其形成健全且完整的人生价值观。
3.2.2协同路径
为了保证高效搜集学生数据,就要针对这一工作内容创建校内部门与学生工作协同模式,从而全面落实思政教育工作。综合分析学生内部协同制度,结合相关部门创建协同制度,如教务处、后勤以及组织部等部门。除此之外,还可以协同教育厅或者是相关政府部门共同展开相关工作,积极实现信息共享和工作的联动。充分协调政府、学校、家庭之前的资源、经济等一些元素,搭建高校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制度。
3.2.3精细化管理
对于00后大学生这一群体,高校辅导员可以全面实施自主模式、知识竞赛、作品征集等一些活动,为00后大学生提供一个实现自我才华的机会,让他们充分使用自己的计算机能力,展示自己较强学习能力优势。建立在00后学生的兴趣点上,充分发挥当下潮流软件,落实嵌入式教育模式,更新传统单一乏味的教育形式。
对于00后这一学生群体而言,利用收集相关数据,从而获取00后大学生的行为动态,了解学生的“痛点”,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分析,从而结合不同的教育方式,利用有效的分析模型,因人而异,选用具有针对性教育内容,创建好的教育方式。
3.2.4展开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00后性格本身就具有强烈的竞争欲望,且有着较强的独立性,所以在今后的生活很可能会出现过刚易折的结果,因此当辅导员在针对00后大学生思想进行教育时,应该将重心更倾向于学生的情感和思想方面的内容上。对于情感方面,就要结合学生独立性的程度,对学生是否会出现偏激、负面等问题进行判断。在发现问题后,要在第一时间引导学生加入集体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精神,为学生创建具有开放性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心态,促使学生可以正确认识世界。当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了挫折,从而产生了负面心理问题,那么教师就要采用弱化竞争结果的教育形式。在这一前提下,对00后大学生展开抗挫折教育,以此帮助学生进行自我引导,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更加坚定且健康的心理。
3.3 教师水平和教育资源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因素在于辅导员与教师,在于辅导员和教师是否能够在教育过程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和创造性。无论是辅导员还是任课教师,都要主动提升自我思政素养,并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将真理性传播于学生,并在教育中传递情感于学生。另外,身为00后大学生的辅导员,更是要拥有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这样才能在进行思政教育时联系当下时事热点,将全新内容与思政教育进行结合,利用互联网、5G等技術展开智能化的思政教育活动。[8]
除此之外,思政理论课堂是完成立德树人的关键。在思政理论课堂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课堂活跃性,是提升思政理论教育的关键内容。热点事件、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全新的表达方式,同样能够演变成课堂教学资源内容,网络流行语一般都是通过幽默的方式进行的阐述,一个关键词就可以折射出某一具体的社会热点事件,同时也能彰显其背后的意义,对00后大学生带来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并在他们日常交流中进行了大面积传播。00后大学生本身就拥有较为活跃的思维,并且可以迅速接受新鲜事物,教师在培养和引导学生价值观时,可以通过日常交流语言方面入手,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加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虽然网络用语对思政教育课堂有着一定的辅助作用,但还是需要教师在选择网络热词时应该给予谨慎。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想做好00后思政教育工作,高校就要将以思政创新工作为前提,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利用新的思想、思维、手段和教育理念等内容,加强高校思政教育的与时俱进,从而推动思政教育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钦.自媒体对“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8):94-96.
[2] 张军琪.“00后”大学生成长轨迹与思想政治教育耦合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1(19):161-164.
[3] 姬姣姣,董研林,郭小平.“00后”大学生消费特点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J].西部学刊,2021(2):96-98.
[4] 毛振军.红色文化资源融入“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文教资料,2021(1):80-82.
[5] 叶奇奇,严跃灵.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策略研究——以“00后”大学生群体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3):84-85.
[6] 李金辉.大数据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初探——基于“00后”大学生的主体特征分析[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0,33(13):89-91.
[7] 宗玲.新媒体时代“0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究[J].山西青年,2020(8):175-176.
[8] 张学燕.“00后”理工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初探[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