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蒲松龄:学霸反向变“废柴”

2021-12-15海焰

青年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废柴乡试聊斋

海焰

生前富贵和身后荣光,若不可兼得,你将如何选择?别人眼中的成功人生和你心中的理想生活,若背道而驰,你会走向何方?这些“大哉问”,没有人能给你正确答案,但旁观别人的人生,足以给你借鉴和启发——比如,下面这个“从学霸走向废柴”的故事,当然也可以说是“从循规蹈矩走向自由”的故事。

挨骂的学霸

清朝顺治年间的一天,山东省淄川县蒲家村的村民们纷纷回家打孩子,原因很简单,因为蒲槃的三儿子蒲松龄考了案首(县试、府试第一名),都是平民家的孩子,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第二年,他又以案首的身份去济南参加院试,以一篇鬼斧神工的文章《早起》拿到第一名,顺利晋级为秀才。

蒲松龄此时才19 岁,未来不可限量,地主豪绅见了都要毕恭毕敬。可事情很快就起了变化。

两年后,蒲松龄乡试首次落榜,乡试是和省内的精英一起竞技,落榜很正常,比如,明朝第一宰相张居正也经历过乡试落榜,但在家乡依然备受尊敬。可是蒲松龄的待遇却不一样,每天都被老乡横眉冷对,心理压力极大。

比如,蒲松龄在同学李希梅家备考,有客人过来,直接冷笑嘲讽:“时间流逝,你还没考上科举,不知道自我警醒,真丢人啊。”

蒲松龄听完,不仅不能反驳他们,而且低头表示惭愧。

蒲松龄下定决心努力备考,刚制定完雄心勃勃的学习日程表:请订一籍,日诵一文焉书之,阅一经焉书之,作一艺、仿一帖焉书之。结果就收到朋友的远程嘲讽,他的好朋友孙蕙写信给他:“你这么聪明一人,稍稍用心苦读一下,就是第一流的人物,你能不能认真读书?”

蒲松龄感觉委屈,自己每天都快累死了,这些人怎么就不知道鼓励鼓励自己呢?

很快,朋友张笃庆也来信大骂,并直接揭示了乡亲们嘲讽骂他的理由:此后还期俱努力,聊斋且莫竞谈空!

原来大家都很清楚,蒲松龄之所以乡试落榜,并不是他的才华消失了,而是和他的文艺瘾有关。蒲松龄的学习计划虽然很详尽,但是其心思完全不在考试所用的八股时文上,而是整天收集各种妖魔鬼怪的故事,通宵达旦地编写聊斋俚曲。

如果不罵醒他,恐怕这个神童这辈子就废了。

科举“废柴”

乡亲们的担心成了现实。蒲松龄在玩文艺的路上越走越远,在八股高考上越来越“废柴”。

如果说杜甫是唐朝最倒霉的考生,第一次高考碰到难缠的考官,第二次考试遇到奸相李林甫“野无遗贤、一人不取”政策,但和蒲松龄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

蒲松龄的科举之路简直是一部“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催泪电影:从三十几岁一直到六十几岁,他屡次参考,又屡次不中。直考得他“寒饿相接”,苦不堪言。

此时中年蹉跎的蒲松龄,已经穷得受不了了。

考不上科举,只能当乡村塾师赚点外快,收入还不如普通村民,而且身为乡村教师,当村里遇到歉收的时候,自己的收入也就断了,比如,他写的《蝗来》,“只有高粱才齐腰,叶蕉不堪入唇吻”,意思是只能吃高粱叶填饱肚子。

穷是一方面,更让人郁闷的是没地位,身为一个老秀才,整天被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欺压,只能忍气吞声,敢怒不敢言。有一次,他实在忍受不了,就写信给昔日好友王士祯,吐槽道:“敝邑有积蠹康利贞……遂使下邑贫民,皮骨皆空。”

这一切的痛苦根源,都来自科举失利。在古代,要想出人头地,除了承袭,便是科举。否则,只能永远生活在社会最底层。此时的蒲松龄才明白了人生的艰难,他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一次次落榜后,一次次振奋精神重新参加考试。

蒲松龄活到75 岁,一直考到71 岁,到老也没能中举。

痛苦的抉择

或许有的朋友觉得矫情,一边打网络游戏一边考上北大的有的是,蒲松龄考不上,只能说能力不行。

其实蒲松龄的情况还真的非常特殊,19 岁参加乡试那年,他就隐隐觉察到,如果自己不放弃《聊斋》的写作,这辈子科举恐怕就要悬了。

还记得他那篇鬼斧神工的《早起》吗?就是按照他最喜欢的小说形式写的,之所以小说也能考第一,和顺治朝兼容并包的考试氛围有关。

顺治皇帝是个口味独特的人,他对八股文不太待见,相反喜欢让人印象深刻的鲜活文章。

比如,金圣叹曾经做过一道题,叫“如此则动心否乎?”这句出自《孟子》。金圣叹突然脑袋短路,写了这么一段八股文:“空山穷谷之中,有一万两黄金;露白葭苍而外,有一个美女。试问孔夫子你动心不动心?夫子回答:‘动、动、动……”一口气写了39 个动字。

这么写,即便放在今天的高考中,大概率也会被判个零分。结果顺治皇帝看完,居然竖起大拇指,大加赞赏。

进入康熙朝后,科举风气为之一变,康熙不像老爹顺治那么喜欢鬼斧神工有个性的文字,他觉得骚人词客根本就没资格进入考场,更别说被录取了。

“文章以发挥义理,关系世道为贵,骚人词客,不过技艺之末,非朕之所贵也。”以上就是康熙皇帝重新公布的考试大纲。

蒲松龄看到后,两眼一黑,心中惨然默念: 皇帝最讨厌的骚人词客、技艺之末,正是在下。

那要放弃最爱的《聊斋志异》吗?他在小说中投入的精力太多,已经不能回头了。

可能是落榜太多次受刺激了,蒲松龄越来越沉迷鬼怪小说的创作,当然,为了现实生活,他也曾想过另一番人生模样——如果在那时我不选择写小说,现在我的人生会是如何?也许早已金榜题名,在高官的位置上,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过完自己的一生。

所有的错误,我们都知道,却终究改不掉。

能改的,叫作缺点;不能改的,叫作弱点。蒲松龄的弱点,就是《聊斋》,虽然理性告诉他要考取功名认真写八股,可对文艺的热爱却无法压抑,那种对鬼怪故事的热爱以及写鬼怪小说带来的愉悦已经融入骨髓,一下笔就是悬疑,就是情节,就是趣味,对八股却怎么也不能全情投入,哪怕知道代价或许是一生穷苦。

一世无缘附骥尾

明代有个人参加完童子试后,再也没考过科举,他叫徐霞客。徐霞客一生自助游历祖国大好河山,做了明朝第一驴友,写了本《徐霞客游记》,这在当时的人看来简直是疯了,但徐霞客临终前说:“张骞、唐代的玄奘、元代的耶律楚材,他们都曾游历天下,然而他们都是接受了皇帝的命令,受命前往四方。我只是个平民,没有受命,只是穿着布衣,拿着拐杖,穿着草鞋,凭借自己,游历天下,故虽死,无憾。”

《徐霞客游记》里记载了祖国山川的详细情况,涉及地理水利地貌等方面,被誉为“17 世纪最伟大的地理学著作”,被翻译成几十国语言流传世界。

时至今日,当我们坐在电影院里看各种版本的《画皮》时,谁还记得康熙二年乡试上榜那些胜利者的名字,而这部电影,只是落榜专业户蒲松龄《聊斋志异》里的一小篇。

“聊斋”是一个系列的名字,志异只是其中一种。蒲松龄还写了《聊斋文集》《聊斋诗集》“聊斋俚曲”,等等。流传下来的作品,有俚曲14 首、戏本3 种,还有《农桑经》《日用俗字》《省身语录》《药崇书》《草木传》等农书、药书、大量诗话,以及一大堆妙趣横生的文字。

这些著作在如今已经发展为一门专学,学界称之为“蒲学”。

在蒲松龄和徐霞客的人生选择中,没有利益,没有前途,他们放弃一切,用一生的时间,只为了写一段游记或是《聊斋》。

成功的人生有很多种,王侯将相、巨贾富商,是被宣扬最多的一种,却也是最容易被后人遗忘的一种。

此外,还有一种人生,虽然“一世无缘附骥尾,三生有幸落孙山”,却足以藐视所有王侯将相,那就是按照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认真而又努力地,去度过人生。

(晓晓竹摘自“朝文社”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废柴乡试聊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清张志宁嘉庆丁卯科乡试硃卷档案
聊斋书介
我就废柴怎么了!
你的轻而易举,我的力不能及
明代乡试副榜及其成效研究
SAD ANGS
郴州出土明嘉靖七年《湖广乡试录》考析
读破聊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