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致命乌龙,不是“令人开心的反转”

2021-12-15曹林

青年文摘 2021年4期
关键词:乌龙闯红灯魔鬼

曹林

没有什么比天使/ 魔鬼二元对立的冲突想象,更能激起公众的道德义愤了。一个善良的人做了一件好事,不会引起太多关注,如果故事中有一个与好人形成巨大反差的大坏蛋,舆论道德感才会被充分调动起来。前段时间,有一个热点事件,司机不顾危险和罚单,连闯红灯抢时间救患病婴儿,可事后司机需要证明时,家属竟拒绝作证,这种自私和冷漠,多让人寒心。当事司机曝出“拒绝作证”的对话和车内监控后,全民都为他鸣不平,骂那个“冷血”得无法理喻的家长。

可就在这种义愤达到高潮时,尴尬来了。有媒体调查发现,这是一起乌龙事件。当晚有两个婴儿到那家医院就诊,司机要家属联系方式作证时,医院给错了家属的电话。也就是说,与司机对話的那个家属,根本不是当晚坐他车的那个家属,人家怎么作证?有一种尬怒叫被全民骂上热搜后突然发现骂错了,不少人似乎对这种错骂毫无歉疚之感,而很快从一种“恨不得游街示众的愤慨故事框架”迅速切换到一个“误会一场、皆大欢喜的故事结局”,充满正能量地感慨“这是一个令人开心的反转”。确实是大反转,但真能让人开心得起来吗?

确实,反转的事实回到了我们所期待的正常框架,人心没那么丑恶,“丑陋”只是误解和乌龙,如此看是“让人开心的”。但这份“开心”,缺乏对身在其中之人的同情和理解,缺乏对伤及无辜的歉疚和误解的反思。

杀气腾腾的乌龙和误解中,还是应该有反思的。比如,对一些看似“无法理解不可理喻的东西”,能不能多问一句“为什么”。即使面对一个可能的“魔鬼”,能不能也听听“魔鬼”怎么说。当时看到这条“司机为救婴儿连闯红灯家属拒作证”的新闻时,就觉得似乎不合常理,这个家属有什么理由不作证呢?是因为怕麻烦,还是对法律缺乏了解,或者是孩子还在抢救之中,根本没有心情去为司机作证,又或是与司机在交流中有什么误解?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一个人得自私冷漠到何种程度,才会拒绝这样的作证。报道中只有单方说法和一段短信截屏,没有另一方的声音,信息是不对称的。

另一个值得反思的是对这种天使/ 魔鬼对抗框架的警惕,人们一旦陷入这种框架之中就很难自拔,沉浸到道德审判的激情中而意识不到事实的缺失。二元对立的思维框架,降低了人们的思考力,进入天使的叙事框架后,人们已经无法接受这个框架中没有一个敌人。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寻找“敌人”,用“敌人”去滋养和凝聚社会正义感。“司机为救婴儿连闯红灯家属拒作证”就这样击中了舆论痛点,这个“敌人”被同仇敌忾,司机越正义,家属越丑陋,舆论越愤怒。

还有值得反思的是,在事实没弄清之前就急于把一件事往网上捅,这种方式是否可取?动不动就让大众围观、让人遭受道德审判和社会性死亡,这种行为是不是特别容易制造、放大误解?

误解澄清了,但过程真让人开心不起来,误解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面对一个“敌人”时不分青红皂白、不由分说和不假思索的审判。误解消除,握手言和,并不是完美的结局。反转带来反思,学会克制那种不由分说去曝光、去人肉、去让人社会性死亡的“正义感”,才是更让人安心的结局。

(摘自2020 年12 月18 日 《中国青年报》,知止图)

猜你喜欢

乌龙闯红灯魔鬼
魔鬼也温柔
打 车
避免跟车闯红灯的地面车道线
阴差阳错闹乌龙
乌龙泄密事件
魔鬼鱼,翻啊翻
“我不再闯红灯”
曝光闯红灯行人值得借鉴
令人生畏的“魔鬼鱼”
魔鬼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