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乡村振兴背景下基层发展“互联网+农业”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以湖南省为例

2021-12-15孟秋明

山西农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互联网+农业湖南省电子商务

□孟秋明

(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

1 “互联网+农业”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互联网+”给农业带来颠覆性的改变,优化了传统农业效率低、成本高、信息滞后、封闭性等缺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信息化支撑,是当下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驱动因素之一。

“互联网+”为“智慧农业”“数字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加强了传统农业与市场的联系,解决了涉农信息在基层传播不畅的问题[1]。随着“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一大批农业商业平台涌现出来,例如农资电商平台、土地流转电商平台等,带动了基础农业转型升级,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提供了技术支持,进一步促进我国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实现[2]。

2 湖南省“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湖南省位于我国中部地区,是全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条件优越。近几年,“互联网+农业”在湖南省境内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和推广。在政府支持下,湖南省农村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目前,湖南省2 万多个行政村已经实现了网络宽带及4G 信号全覆盖。湖南省实施“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了一批农业物联网示范基地,信息化、智慧化、高效化农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在基层农村电子商务方面,2019 年湖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88 亿元,带动超过100 万人脱贫,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成果较为显著。“互联网+”为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基层,“互联网+农业”的普及度以及运用深度较低,尤其是在基层小农户生产实践中运用较少。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各阶段发挥的作用较为有限,很难将互联网技术的价值最大程度发挥出来[3]。

3 基层发展“互联网+农业”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湖南省“互联网+农业”发展过程中遇到了较多问题,尤其是在基层农业发展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3.1 政府宣传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近几年,在国家大力提倡和相关扶持政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之下,湖南省不断推动“互联网+”在各领域的发展,在“互联网+农业”方面积极响应国家规划和建议,但各地发展参差不齐。试点地区和重点单位有较大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发展较好;基层和偏远地区的宣传、资金、政策不到位,对“互联网+农业”的认识也比较局限,发展相对落后。很多相关措施没有深入到基层乡村,未能惠及到农业生产[4]。在基层农业生产中,很难看到运用互联网技术,农业生产低效率、高成本、低收益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2 “互联网+农业”的服务能力不强

目前,湖南省“互联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大型农业合作社及农业企业,在特地设立的农业示范区或项目支持下开展,难以将运营模式真正运用到基层农业中去。“互联网+农业”利用精度和深度有待进一步挖掘,大部分利用的落脚点是农业生产种植以及产业基地经营管理,辐射和带动作用不明显,没有从点到面地实现互联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全产业实践。

在基层农业实践中,虽然湖南省针对性地设立了农业服务平台和线下互联网支农机构,譬如12396 平台、“腾农商城”、湖南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呼叫指挥中心等,但其资源和平台没有得到整合,依然存在着“成吨蔬菜烂地里,城市蔬菜价格高”的情况。线下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由于缺乏资金、推广困难,存在“虚设”的现象,未能为基层农民提供相应的信息化服务支持,服务能力有限。

3.3 农民和农业科技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首先,基层农民缺乏对互联网技术及其思维模式的认知。农民受到文化水平的限制,对“互联网+”农业没有基本的概念,或者简单地将农产品电子商务化等同于“互联网+农业”,限制了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发展。

其次,农民受教育水平不高,农村留守劳动力文化水平较低,不擅长使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设备,存在农民有设备不会用、有平台不会使、有信息不会查等情况。虽然大部分农村地区已经建成宽带等网络设施,但使用率较低。很多农民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带来的影响,其生产生活方式一直处于传统模式。

再次,基层缺乏既懂互联网又懂农业的复合型农业科技人才。由于工资低、条件差、缺乏技术支持等,农村引不来、留不住实用型人才,严重缺乏信息设备维护、大数据运营、网络营销等方面的人才。

3.4 配套的农业营销物流平台相对落后

随着乡村物流体系的推进,近几年湖南省乡村物流得到了一定发展,但对于发展“互联网+农业”来说远远不够。

首先,存在“工业品进得来,农产品出不去”的典型问题。在湖南省基层农村,快递配送往往只到乡镇,村民需要自行前往快递点拿取。未打通乡村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导致农产品线上交易存在较大困难。

其次,农产品销售时需要保持新鲜,这也是农产品的主要竞争力。湖南省乡村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不具备完善的冷链物流渠道,影响了农产品品质和竞争力,对农业经济造成一定的损失。

4 促进湖南省基层“互联网+农业”发展的对策

为进一步推动“互联网+农业”在基层的运用,提高信息化水平,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4.1 继续加强政策扶持和宣传力度

政府需要做好宣传与扶持工作,明确“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方向,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农业发展的战略方针。要加大对湖南省偏远地区和基层农村的扶持力度,不能仅针对某个农业示范区或特定的现代农业项目制定政策,要更多考虑基层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要进一步明确方针政策,为农户、农业企业提供支持,让政策落实到位。政府要发挥统筹调控作用,对各种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对市场进行监管,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并防止不法分子借机掠取农民利益。

4.2 积极开拓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

在基层农业发展中,依托“互联网+”的最直接体现是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近几年,湖南省农村电子商务得到了较快发展。2019 年,湖南省农产品网络零售额188.91 亿元,同比增长了39.73%,为湖南省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突出贡献。实践证明,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可以将小农户与大市场结合起来,实现基层农产品增值、农民增收。要鼓励、引导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标准化程度,探索多种农村电子商务综合利用模式,采取“农户+合作社”“农户+公司”等模式,将电子商务推广到村,促进农产品上行。

4.3 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继续推进互联网下乡的各项工程,确保到2022 年实现乡村4G 信号覆盖率和光纤通达率分别达到100%和70%,进一步升级乡村网络系统,完善乡村物流基础设施。乡村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是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痛点”。物流配送“不到家、只到镇”,是目前湖南省乡村物流的常态。需要进一步整合当地物流平台资源,做好仓储规划以及物流配送布局,打破“最后一公里”的桎梏,为农产品进城打通通道。

其次,针对农产品销售需要保鲜、冷藏的特质,逐步加强冷链建设。目前,湖南省大力发展以长、株、潭为核心区域的冷链物流聚集圈,但在其他地区缺少配套的物流冷链体系。要因地制宜打造本地冷链物流体系,为农产品销售做好保障工作,提高基层农产品的竞争力,真正实现农产品增值、保值。

4.4 强化农业人才队伍建设

要对村民加强互联网知识普及,开展各类专业化培训,培养村民的互联网思维,提升村民信息化操作水平,使其能够满足信息化建设的要求。运用各种方法,如远程教育、互联网授课等,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外出青年人才回乡创业,为“互联网+农业”发展注入活力。

5 结束语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在互联网技术发展的浪潮中不能掉队。应立足于农业发展特征,解决农业经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通过“互联网+农业”进一步促进基层农业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科学化。基层农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与重点,应将基层农业与互联网技术结合起来,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支撑。

猜你喜欢

互联网+农业湖南省电子商务
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何时何地召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电子商务法》如何助力直销
2017年湖南省高中数学联合竞赛
电子商务
“互联网+农业”信息化发展路径探讨
关于加快制定电子商务法的议案
跨境电子商务中的跨文化思考
《湖南省志·军事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