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夯苗寨非遗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21-12-15□方萍
□方 萍
(太原师范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01)
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当地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1]。
事实上,“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世界性的普遍危机。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问题[2]。
1 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征
1.1 资源丰富,种类多样
德夯苗寨位于湖南西北部,隶属吉首市矮寨镇,距离凤凰古城70 km,距离张家界森林公园230 km,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德夯西临凤凰县,北接花垣县,东、南两面属吉首市矮寨镇辖区,周围均是苗寨,苗族民族风情浓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颇多。
根据2009 年公布的非遗统计数据显示,德夯县级以上的保护名录项目有10 项,其中国家级保护名录2 项、省级保护名录6 项、州级保护名录1 项、县级保护名录1 项。
1.2 文化旅游资源积淀深厚
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性特征承袭了湘西民俗文化的久远性与神奇性,传承了这一带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的湘西文化。当地众多的具有参与性和观赏性的民俗活动,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体验和审美需求,扩大客源市场人群。
德夯苗寨中传承久远的农耕文化、巫楚文化、梅山文化、火神文化等积淀深厚的文化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为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苗鼓”特色鲜明
苗族的“鼓舞”是德夯的一大特色。“苗鼓”和“鼓舞”主要分布在湘西的吉首市、凤凰县、泸溪县、保靖县、花垣县、古丈县一带,虽统称为“苗鼓”,但每个地方的舞种并不相同。
德夯苗寨盛行的是“鼓舞”,其主要特点是精致细腻。借此优势,德夯苗寨举办过以“鼓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实景演绎活动。2005 年举办的德夯苗寨鼓文化节,给德夯带来了“天下鼓乡”的美誉。德夯的“鼓舞”于2006 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策划了一系列“鼓文化节”,为旅游业发展大造声势。
2 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现状
2.1 已形成立体开发模式
德夯苗寨现已形成了吃、住、游、购、娱配套的综合性接待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项目主要有民俗节庆活动、大型实景演出、“鼓舞”表演、苗族服饰表演等。在大型的节庆活动和祭祀活动,比如“赶秋节”“四月八节”“苗年”中均有非遗表演。
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动态开发模式外,还有“民俗风情园”“鼓文化博物馆”“德夯村苗鼓传习所”等静态开发模式,提高了游客对于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静态的苗族非物质景观结合动态的非遗表演活动,营造出独具苗族特色的氛围。
2.2 已逐步形成非遗工艺品市场
除体验苗族的人文风情外,购买当地的旅游纪念品成为游客体验苗族风情的一种重要方式。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苗族银饰、湘西苗绣等手工艺品成为旅游商品,为非遗手工艺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既拉动当地经济发展,又为非遗手工艺市场开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德夯苗寨内,银饰摊贩和服饰店铺共有20 余家。苗绣除了能作为服饰出售外,还有其他的销售方式,例如腰带、挂饰等。这些工艺品独具民族特色,有较高的商业开发价值。
2.3 开发手段单一,创新能力薄弱
吊脚楼建筑、苗家手工艺品、苗族传统节庆、民俗技艺、特色饮食习俗、宗教活动、苗家特色服饰、民间演艺、苗族地方风俗和民间礼仪是苗族村镇文化标签,然而这些文化标签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就目前的开发程度来看,虽然村寨中已开发了“鼓文化博物馆”“民俗文化博物馆”“傩堂”,但是博物馆和文化活动场所数量较少,创意类非物质文化景观数量少且呈现形式太过单一。
3 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3.1 文化的原真性受到了冲击
非物质文化景观被过度商业化,其艺术文化内涵发生改变,已成为常态化现象。为了接待游客,很多表演活动开始不再按照传统的时间和地点举行,而是随时被“搬上”舞台。
在旅游开发中,祭祀场所失去了原真性,非物质文化景观地域性与多样性遭到冲击。在非物质文化景观内容方面,苗族刺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中老年人经营此类手艺,而年轻人并不多见。在非物质文化景观的载体方面,水碾、筒车、古渡口等文化符号逐渐失去了原有的生产功能,更多起到装饰作用。
3.2 非遗景观的建筑风格不统一
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使居民逐步富裕,居民希望能居住在符合当代设计标准的房子中。当地居民对房屋的改造不再以木结构为主体。以钢筋、水泥为主体的现代化房屋增多,且没有形成统一的建筑风格。苗寨建筑的整体风貌被严重破坏,使得整体建筑景观在视觉上不协调。
一些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已破败或被废弃,当地居民未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补救修复。当地居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不强,其关注点更多在于居住环境的舒适性。
3.3 居民在非遗活动中参与度不高
民族村寨旅游的主要内容在于民族特色文化的再现与体验,因此要发挥好当地居民作为民族村寨旅游文化的宣传作用[3]。旅游业发展除了与政府政策支持、旅游开发营销策略密切相关外,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德夯苗寨中,从事景区经营接待业务的大多为景区外聘工作人员,非物质文化表演活动大都是开发商进行统一编排,居民在表演人员中所占比例较少。大多数居民主要从事简单的商品交易活动,售卖苗族织锦、绣花鞋、木锤酥、红米酒等作坊式手工艺商品。
4 德夯苗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策
4.1 充分利用自身及周边优势
应充分利用“苗鼓”“鼓舞”等独特的人文旅游资源,通过各种网络平台扩大“天下鼓乡”的影响力,例如借助微信公众号或各类社交APP 推送。
可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鼓励苗寨居民建立有关苗族文化的“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将苗族的起源、发展、图腾、活动、传统文化等“搬”到博物馆,强化“深度文化游”旅游体验。对于“鼓舞”和“苗鼓”,可以在当地学校开设特设课程,让传统习俗得以传承。
4.2 控制建筑风貌,开发利用规范化
原始的建筑风貌应该成为政府、管理公司和居民共同重视和保护的内容。对已经破坏了整体风貌的建筑,应适当进行改建、翻修。民居建筑的建设和使用,应与苗寨建筑相协调。实行规范化建设、开发,避免乱建乱加、旅游服务功能混杂的局面。适当拆除、搬迁与环境不协调的建筑,新建富有特色的民族村寨,形成苗族风情村。
4.3 提高当地居民的参与度,培养主人翁意识
政府相关部门及旅游企业应积极将本地居民拉入到旅游经营活动中来,充分发挥本地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有效解决当地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当地居民向游客讲好“自己的故事”,宣传民族文化,更具有感召力和说服力。
通过对当地居民进行系统性的专业知识培训,提高其文化素养、语言交流能力、旅游服务意识等,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宣传苗族文化。鼓励苗族银饰、苗族服饰的手工劳动者参与到景区商品经营中,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
4.4 选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责任落实到个人,通过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和奖励机制,调动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的积极性。充分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树立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自觉性,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增强当地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形式[4]。举办“苗服”“苗绣”“苗银”等手工艺品的大型比赛,将比赛组织成一种旅游节事活动或展销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看和购买。
5 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成为少数民族村寨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能充分反映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风土人情与民俗民风。通过对德夯苗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了该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现状及其特性,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解决方案,为当地旅游业长足发展提供了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