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省中药材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潜力分析

2021-12-15王军永

山西农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中药材江西省中医药

□王军永,吴 剑,刘 霞

(江西中医药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4)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中药材产业广泛存在于我国农村地区,可以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产业竞争力是选择扶贫产业的前提。以钻石理论模型为工具,分析江西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优势与劣势,提出针对性策略,以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1 中药材产业扶贫潜力分析

钻石理论认为,国家或地区取得竞争优势,与生产要素(包括自然、人力、知识、资本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需求条件,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企业的战略、结构及同行业间的竞争等4 个基本要素密切相关,还与机遇、政府等2 个辅助因素有关,且关键取决于4 个基本要素与2 个辅助要素的动态整合。

1.1 江西中药材产业生产要素丰富

不论是自然条件还是历史底蕴,江西省都有非常好的中药材种植优势。

一是中药材资源丰富。江西省位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兼具南北中药材种植、移植的特点。山地、丘陵占江西省总面积的78%,中药材生产自然条件优越。江西省分布药用中药材资源达3 000 余种,其中,野生植物药资源达2 840 余种[1],道地药材品种有20 多个。

二是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江西省形成了“四医”(南康医学、赣中医学、旴江医学、婺源医学)“两帮”(樟树帮和建昌帮)“一都”(樟树药都)的中医药文化及产业格局。其中,旴江医学为我国四大医学之一,樟树帮与建昌帮占据中国四大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的半壁江山,樟树是四大药都之一。

1.2 江西中药材相关产业水平较高

中药工业是中药材的消费者,中医药服务业是中药产业链的拓展[2]。中药材消费源于中药工业的需求,更源于中医药服务需求的增加。

一是中药工业规模优势明显。江西省中药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占比均居全国前列。2018 年,江西省以中药制造、中药饮片生产为主业的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14 亿元,占江西省医药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37%。在江西省医药行业排名前5 的企业中,有4 家是中药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过10 亿的8 家企业中,中药企业占据5 席;销售收入过10 亿元的5 个优势产品,均为中药产品。

二是中医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8 年,江西省有中医类医院117 所,中医药人员占21.8%,病床使用率达到85.9%,门诊、急诊超过1 410 万人次,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例达到35.1%。江西省中医药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创建单位等立项数均居全国前列。

1.3 中药材消费国内外市场需求进一步增加

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健康观念增强、国外认可度增加,为中药材发展带来了机遇。

一是居民对中医药需求旺盛。随着居民收入提高,健康观念日益增强,健康消费迅速升级,市场需求正在快速释放。据全国卫生健康统计数据,2018 年中医类医疗机构总诊疗量达到107 147.1 万人次,比2014 年增长22.6%。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健康养生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 万亿元,商户数量超过50 万家[3];在2015 年新增收录的商户数量中,养生保健商户的比例高达57.9%;通过互联网关注健康养生的月度活跃用户超过1 000 万人。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健康与养生,具有绿色、传统优势的中医药产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二是中医药正进一步被世界接受和承认。《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传播到183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103 个WHO 国家和地区认可使用针灸,18 个会员国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国外中医药市场正逐步扩大。

1.4 对中药产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空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中医药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江西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打造国内领先、世界知名的中医药强省”,正式将中医药强省列为省级战略,并出台了多个支持中医药发展的文件。

1.5 中药材种植的绿色化、参与性

绿色发展是我国新时代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因此,扶贫产业要尽最大可能选择绿色、可持续的发展之路。中药材种植产生的环境污染较少。对于农业存在的污染问题,国家已开始着手制定限制使用农药、化肥、生长剂等政策,制定了农药残留、重金属残留等标准,技术上已具备采用生态农业生产模式减少环境污染的可能性。这也使得中药材产业更符合绿色发展的理念。

参与式扶贫是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推崇的理念,也是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提高扶贫效率和可持续性。中药材种植对资金、技术的需求相对较低。山区种植中药材,特别是林下药材种植,由于种植地特殊性,短期内难以完全实现机械化,需要较多的劳动力。中药材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相关企业更可能将中药种植事项交给贫困户,从而提高农户的参与性。

2 中药材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中药材扶贫的基础在于地域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近年来,江西省中药产业发展逐渐显现出发展动力不足、优势弱化等问题,制约了中药材产业扶贫目标的实现。

2.1 中药种植无序与收益不高问题并存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江西省种植的中药材大约有170 余种,但尚未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和规划体系,对中药材的选择没有做到精准定位[4],依然存在种植无序的问题。种植面积无序扩大,已产生结构性过剩、价格下降等市场风险[5]。以栀子为例,2016—2018 年,江西省种植面积由不足0.66 万hm2增长到1.38 万hm2,同时其价格则由2014 年的24 元/kg 下降到2019 年的9 元/kg。道地药材生产周期较长,种植与加工水平偏低,导致药材种植收益不高,直接挫伤贫困户种植的积极性。

2.2 中药材种植规模化、规范化和产业水平不高

一是中药材种植主体数量多、规模小。目前,江西省登记注册的中药材种植主体约有8 000 家,平均每个种植主体种植面积仅为13.33 hm2。大规模种植主体少,没有在全国排位靠前的中药材种植企业,通过原国家GAP 认证的基地只有2 家。尚未完全形成统一开发和管理的连片开发、规模种植模式,大规模、规范化的种植基地较少。

二是中药材种植与中药工业、服务业之间联动性不强。江西省中药材种植企业的主要业务为中药材种植,但产品深加工不足,基本处于产业链的上游,附加值低[6]。江西省较为成熟的中药材加工企业使用的中药材多来源于外省。种植企业和加工企业在需求和供给上未形成有效的互动,发展相对单一,在增加各自成本的同时,未带动本地区的经济增长,难以实现长久、稳定发展。

2.3 中医药传承、创新及发展水平不高

虽然江西省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但中医药文化传承和保护尚有较大不足。特别是基于“樟树帮”“建昌帮”等传统中药炮制技术的中药加工企业数量、规模有限,没有形成特色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与使用体系。

2.4 中医药规模优势存在弱化风险

江西省大型中医药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有限,发展困难重重,发展规模和速度趋缓。江西省没有“超大型”医药企业巨头,省内中药工业企业整体创新能力有限,导致产业整体规模逐步被山东、甘肃、四川等省超越,逐步丧失了原有的规模优势。

2.5 中医药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明显

江西省中医药高端人才严重短缺,没有两院院士及千人计划、万人计划、杰青、优青等人才,基层中医药服务人才、药工等中医药技能人才短缺严重。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明显,年龄断层、领域分布不合理等问题较为突出,特别是一些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面临人才断层的问题。

3 思考和建议

3.1 优选优质中药品种

应以“赣十味”筛选为契机,循证筛选一批临床疗效确切、市场需求量大、质量优良、生产技术成熟先进、产业化基础扎实、有利于全产业链开发、有利于农民持续增收和中药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道地药材和药食两用中药材,作为江西省重点推广品种。通过市场为主、政府扶持的方式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具有国内、国际竞争优势的大品种,打造“赣药”品牌。

3.2 合理引导种植秩序

依据各地条件和特色,将长远与短期规划结合,采取省级协调与规划引导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有序扩大中药材特别是“赣十味”道地中药材的种植面积。提高地区间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协调性、关联性,实现不同地区中药种植产业的协同发展,打造区域优势与省域优势结合的种植空间格局,减少省域内不同地域间产业、企业的无序竞争,形成“抱团”优势。

3.3 全面提升中药材质量

重点需要做好以下3 方面工作。一是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赣产中药材育种育苗、农药残留、重金属限量、农药与化肥、生长调节剂使用等标准,逐步提高标准水平,以高标准促进高质量发展。二是健全以“赣十味”为重点中药材质量监测、检测体系,完善中药材种植、生产加工、使用全过程追溯体系,保证赣产重点中药材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三是建立健全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激励政策,推进优势药材基地建设,结合基地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推动优质基地做大、做强,以优质基地为龙头,带动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

3.4 积极完善服务体系

一是强化中药材科研服务体系,发展良种繁育、生态种植等“赣十味”中药材高品质、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加快技术转化,提高中药材技术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二是强化中药材市场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中药材流通体系,实现中药材种植市场供需的有效对接,减少市场波动对产业发展的伤害。

3.5 大力推动产业联动

积极引导中药种植企业通过自建、联合、兼并重组等方式,延伸产业链,增强综合竞争力。鼓励医院采用定制药园等方式,加大对赣产中药材的使用。积极挖掘旴江医学等江西特色中医诊疗技术,利用地方特色中医服务与道地药材之间的天然关联,扩大对赣产中药材的需求。

3.6 大力培养产业人才

积极构建涵盖各层次的中医药人才培养体系,引进、培养一批中医药高层次和紧缺人才,提升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与潜力。探索各类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一批具有良好学术经验、传承及技术创新能力的青年骨干。支持企事业单位与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孵化基地,强化对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中药材江西省中医药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模拟成真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江西省志•审计志》顺利通过验收
考了个大的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