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气候条件下果树经济林管理措施探讨
2021-12-15王景新
□王景新
(济源职业技术学校 河南 济源 459000)
目前,我国林果业规模逐渐扩大,增加了农民收入,其经济效益显著。我国北方果树种植面积广阔,发展果树经济是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因此,研究当地果树管理措施的意义重大。
1 北方气候条件对果树经济林的主要影响
1.1 温度的影响
温度对果树生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各个季节温度的变化上。在夏季和秋季,北方温度较高、气候较干燥,如果是沙质土壤,土壤水分含量低,当没有足够的水分时,果树将无法正常生长;在冬季,是北方一年四季中气温最低的时期,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持续低温状况会对果树根系产生重要影响,严重时会造成根系死亡,并且温度降低还会造成土壤中的水分冻结,进而对果树树干和树枝造成伤害[1]。
1.2 病虫害的影响
在北方气候下,尽管病虫害在冬季不广泛传播,但大量病虫害将处于休眠状态。到春季时,随着气温上升,各种病虫害将复苏并为害果树。此外,从目前的调查结果来看,果树的病虫害可能发生在果树的不同区域,包括果树根、树干、树枝和树叶等。
1.3 有机质在土壤中的作用
秋季时,树枝和树叶会掉落并储存在土壤中,由于北方冬季温度很低,因此这些物质在土壤中不容易腐烂,这便成为虫害极佳的休眠场所。对于北方而言,冬季土壤有机质保护能力偏低,需要增加有机肥料,供给果树充足的营养成分。另外,由于北方堆肥和肥料发酵时间长,冬季几乎不能发酵,因此有必要增施肥料。
1.4 对果树经济林的影响
果树经济林是受气候变化严重影响的产业,我国果树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因此更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进而影响果树经济林的稳定发展。各个季节气候的变化会导致温度、光照、湿度等各要素发生变化,破坏果树经济林生产系统,增加控制害虫的难度。当前北方地区冬季温度走高,为害虫和病原体安全过冬提供了条件,因此近年来病虫害发生率和程度有提高趋势[2]。
2 实施果树经济林管理的途径
2.1 管理部门加强对相关管理技术的应用
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高科技意识和管理水平,提高北方果树经济林的质量和效益,各地林业局和有关部门、负责果树经济林质量与效率改善的林业办公部门、经济林站、示范基地和果树经济林种植者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管理技术的应用。有关管理部门和农业技术站应向果农教授经济且实用的林业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管理和保护,树枝修剪、嫁接以及咨询技术,重点集中消除冬季细菌的来源,保护果树健康生长,为果树经济林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北方果树经济林管理的总体水平,为果树经济林产业发展奠定基础[3]。
2.2 加强对果农管理技术的培训
有必要加强对果农管理技术的培训,在林业和果业设备、种植技术及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技术培训。果树经济林对促进当地农民脱贫增收有重大意义,应充分利用科学技术,促进服务网络建设,为果农提供足够的支持;创新机制,有效创新果树产业发展模式,使用先进的新技术,拓宽营销渠道,构建果林产品销售平台,壮大果树经济林产业。
2.3 调整结构规划,加强制度建设
气候无法改变,但可以根据气候变化及时调整果树经济林生产,进行合理规划。在确保可持续发展、保护生态系统和增加有效灌溉面积的基础上,增加投资,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此外,应建立气象灾害保险制度,为果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有效保证。要做好宣传工作,引导果农积极参与农业气象灾害防治,提高果农种植果树的积极性。
北方果树经济林发展要继续坚持完善产业链的思路,着力培训并进行示范工作,促进北方经济林稳定、健康发展。各地区应积极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步伐,通过各类有效机制,促进果树经济林发展,有效解决资金、土地、技术管理等一系列问题。
3 北方气候条件下果树经济林管理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3.1 温度管理
温度管理主要体现在夏季和冬季。夏季气候干燥,会降低土壤中的水分,此时以增加水分为主,在夏天进行温度管理,要监测果树经济林的土壤含水量,一旦发现土壤中水量较低,就要对果树进行灌溉。冬季温度持续降低,会使果树受到霜冻影响。冬季管理的重点是防止果树受冻,一方面要注意树干结霜,有必要增加一层专业的隔热层,另一方面需要对根系进行有效处理,控制土壤中水分含量,避免水结冰对果树根部造成危害。
为了加快树木生长,并使之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在果树开花期,需要向其喷洒一定硼砂和尿素,同时加入适量砂糖,砂糖除了提供营养外,还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对于果树的温度管理,除了要重视其在冬季和夏季的保护,在果树开花期需要给予更多关注,使果树的生长环境保持最佳状态。
3.2 肥料管理
肥料管理是为了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定期施加有机肥料,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与化肥相比,有机肥对果树的刺激性较小,可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另外,在肥料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商业有机肥料还是农民自制肥料,都要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防止果树因堆肥过量而受到病虫害干扰[4]。
目前常用的有机肥料包括商业有机肥料、堆肥和绿肥等。由于商业堆肥成本高,不适用于北方地区的大面积果树经济林。在堆肥管理过程中,一定要选择好肥料原料,合适的原料有利于其自然发酵,可适当添加发酵细菌。在肥料管理过程中,必须确保所有原料完全分解和发酵,以清除各种虫卵。施用堆肥的过程中,在距果树主茎1 m 处开一个直径40 cm 的孔,其深度根据堆肥总量确定,将有机肥料与生土完全混合形成熟土后,将其埋入坑中并在表面覆盖生土。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幼苗或新种植的果树,孔与树干之间的距离应小于1 m。
3.3 水分管理
水分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水分管理和温度管理有一定的相关性,主要体现在夏季和冬季。夏季由于气候干燥极易使土壤缺失水分,因此需要增加水量。冬季为了保护果树根系不受霜冻影响,有必要减少土壤中的水分。夏季这项工作的目的是让果树有足够的水来生长,冬季的目的是防止根系冻伤,这两项工作至关重要[5]。
夏季要储存水量,在日常状态下要采取密闭装置等技术措施防止水分蒸发,下雨时取下密封装置,保存降水。当气候持续干燥时,可以使用水箱中的水来灌溉整个区域,此外,应在果树树干的底部添加灌溉水。
3.4 病虫害管理
植物病虫害管理是一个重要的项目,旨在促进果树生长,必须了解常见的植物病虫害类型,并采取适当措施应对各种植物病虫害。此外,有必要进行预防和控制工作,了解各种病虫害的发生时间,以及作用机理和原理,并进行综合处理,以防止病虫害对果树产生影响。如今,少用或不用农药、化肥的绿色水果更受市场青睐,在发展北方果树经济林时,应提倡绿色害虫防治技术,例如使用荧光灯(杀虫灯)、包装套袋技术和其他无污染的害虫防治技术来保护果树,尽量减少农药使用量,以提高生产绿色环保产品的能力。
3.5 修剪树枝和树叶
春季和秋季应注意修剪树枝和树叶,春季修剪枝叶主要是为了防止果树随机生长,果树根部储存的养分在短时间内被消耗,无法将更多的养分用于果树生长。秋季修剪枝叶主要是为了减少果树的蒸腾作用,以防止枝条暴露在霜冻下,对次年的果树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果树修剪技术着重于春季修剪,以去除冬天在低温环境下被冻死和冻伤的果树枝。对于长枝,应选择合适的角度修剪,或者使用切枝;树枝方向的修剪角度可以为30°~45°;切掉弱小的树枝,使树枝蓬勃生长,并且不会消耗很多营养。另外,必须去除果树上有结节的树枝,以达到有效控制病虫害的目的。
4 结束语
北方地区作为我国水果生产的重要地区,应认识到果树经济林管理措施的重要性,以提高果树林的经济价值,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探索开发和创新支持果树经济林技术的有效方法,并采用先进技术,为促进果树经济林的长期发展提供有效指导。管理人员应明确当前果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融合第二、第三产业,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脱贫”的管理模式。应着手农村地区的科技创新,综合利用技术手段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结合地区实际情况,探索适合农村地区发展的道路,切实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