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支持研究

2021-12-15□张

山西农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补贴毕业生政策

□张 蕊

(宝鸡文理学院 陕西 宝鸡 721013)

就业政策是国家一直以来尤为重视的一项政策,其目的在于加强社会保障,改善社会福利,稳定社会秩序,使各单位协调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新时代,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得到高度重视并予以实施。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如何更好地制定、有效执行、客观评价,以更好地服务乡村,成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重点问题之一。

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策支持

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相关政策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例如《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政策主要规定了资金、补贴、培训、管理等几大类,主要体现在支持就业见习、在校期间就业创业扶持、离校后就业创业扶持、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等几个方面。

在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方面,相关政策主要包括为大学生提供合理的就业岗位;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助力脱贫工作;在大学生就业时必须签订就业协议、劳动合同或者实习合同,并且要明确该项工作的薪资构成、福利待遇、晋升发展等问题;规定了大学生基层就业或者返乡就业应享受的各项补贴,支持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对于符合到贫困村创业条件的人员和项目,优先提供贷款贴息、场地安排、资金补贴;为部分返乡就业的学生提供住房、医疗卫生、子女读书、个人发展等方面的配套支持[1]。

1.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支持的特征

1.2.1 政策支持方式多元化

一项政策得以实施,需要多方力量的维持,因此政策支持的多元化对政策的贯彻落实来说十分重要且必不可少。主管就业的政府部门颁布了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而且其他职能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高校、社会组织等多方主体都对返乡就业政策持支持态度并大力配合。

1.2.2 政策以资金支持与就业补贴为导向

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以资金支持为主、就业补贴为辅,在许多方面,高校毕业生均可按规定享受财政部门的资金补贴。在参加返乡就业职前培训时,可按规定享受培训补贴,乡镇企业新招用的应届高校毕业生,可按规定享受一些社会保险补贴;大学生参加就业见习活动期间,不仅可以提升就业能力,还可以按规定享受就业见习补贴。这都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了前提[2]。

2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支持突出问题及成因

2.1 政策

2.1.1 政策缺乏系统性

关于就业政策,制定者往往只考虑急需解决的问题,忽视了隐藏、长期的问题。返乡就业的学生一致认为,在毕业之际,为了响应政策,应积极返乡就业并且努力工作。在工作前期,他们会参加入职培训,入职一年以后,相关就业培训逐渐消失。

2.1.2 政策针对性不强

我国政府颁布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缺乏精准和针对性的导向,学生的就业渠道不足。政策实施不理想是影响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首要问题。

一些地方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补贴政策,但是这些补贴政策的基本内容过于笼统,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导致返乡就业政策太过宽泛,操作性较差,实施效果不理想[3]。

2.1.3 就业政策与学生实际相差较远

就业政策的制定者通常站在自身的角度,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就业政策中所需人员的限制条件进行整体规划,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

而实际的大学生并没有像人才培养计划所要求的那样全面发展,在学校中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自身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不扎实,综合实力不强,因此现实中的毕业生与就业政策中的毕业生存在一定差距。

2.2 政策实施

政策的实施缺乏监督与指导,政策实施者很少调查政策对象是否需要该项政策、需要该项政策发挥哪些作用、需要该项政策提供怎样的扶持。在我国各项事务的处理中,人们往往看重人情,通常体现在通过人际关系滥用职权,违背了公平原则。

2.3 政策评价

一项政策的好坏往往会从政策的制定、宣传、实施、评价4 个方面进行评判。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涉及政策的制定、宣传与实施3 个方面,对于政策评价的研究较浅。有了评价考核激励机制,政策实施才会有保障[4]。

3 完善乡村振兴背景下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支持的建议

3.1 政策制定成体系

从政府层面看,要尽快制定更符合高校毕业生返乡就业的政策,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体系。要不断深入研究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岗位以及生活需求,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科学合理的指导。有了更加精确、明确、具体的返乡就业支持政策,才可以提高学生返乡就业比例。

政策的制定要考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各个过程、各种要素以及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特点。要从提高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为大学生提供返乡就业岗位、大学生返乡就业职业成长等方面出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5]。

建立健全集自我学习、实际操作、指导帮扶、社会引领于一体的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体系,切实增强学生的就业实践能力。要针对广大有返乡就业意愿的大学生开展就业培训,加快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网络教育培训体系建设,通过整合各级各类政府培训机构、联合社会培训力量、投资新建等多种渠道,发展大学生返乡就业实践基地。

统筹编制大学生返乡就业培训计划(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提高返乡就业大学生培训的师资能力,对返乡就业大学生进行鉴定考核,鼓励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返乡就业之路。

建立健全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是缓解就业压力和促进返乡就业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要对返乡就业大学生提供系统化的培训,不能仅局限于入职培训。可以组织返乡就业的大学生参加学术报告会、线下培训、在线培训等。应从立法的角度入手,对大学生返乡就业政策进行保护。有了法律依据,政策才能够顺利实施[6]。

3.2 多方位宣传政策

政策宣传对于政策实施具有一定的促进与推动作用。宣传不能只局限于各地政府关于就业创业的官网中,还要充分利用高校、大众传媒、社会宣传等途径。尤其是各大高校,可以组织毕业生参加有关返乡就业方面的报告会和先进事迹学习分享交流会,提升宣传效果。

3.3 监管政策需执行

3.3.1 加强对政策实施效果的监管

完善相关部门对就业政策执行与实施的监管。将法律部门、社会媒体等纳入返乡就业政策实施过程中。

明确各监控与督导主体的职责和义务,提高监控督导主体的监控能力,拓宽监控督导渠道,采用多元化的方式,使各监控督导主体行使并履行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建立监控督导问责制度,保证监控与督导职责分明、权责统一。

3.3.2 加大政策实施的资金投入

建立多方位、全方面、多层次的就业金融支持体系,从而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返乡创业的小额贷款政策,加强银行、信用社以及政府和大学生返乡就业之间的联系。

对烦琐的程序进行简化,成立专门的基金,为大学生返乡就业提供强有力的经济保障,从而激发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积极性。

3.4 政策效果应评价

建立合理的评价标准,从量与质的角度对政策进行评价。政策的制定方要进行自我评价,做好工作总结,明确是否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是否符合该项政策制定的初衷。

对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他评,让第三方站在全局角度评价政策的实施情况,明确其是否促进了政策受用对象的发展,是否有利于整个社会的进步,是否有利于整个乡村的产业经济发展,是否有利于提高村民整体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国家政策体系不断完善与优化。

猜你喜欢

补贴毕业生政策
政策
政策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助企政策
政策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