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扶贫高质量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
——以内蒙古地区为例
2021-12-15樊寒伟
□樊寒伟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00)
内蒙古地区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城市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不协调,贫困人口的占比相对较大。为了落实扶贫工作,当地政府建设了产业扶贫机制,大力扶持贫困地区产业发展,以此为切入点,旨在提升贫困地区脱贫速度。
但是,事物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应循序渐进,在现有扶贫框架下建设长效的产业扶贫机制,这是推动产业扶贫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
1 产业扶贫高质量长效机制建设遇到的阻力
我国在2020 年底完成了全面脱贫任务,但不意味着扶贫工作结束,我国扶贫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全面脱贫任务完成意味着扶贫工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要想使脱贫人口收入持续、稳定增长,避免出现返贫现象,须建立长效的扶贫机制。产业扶贫高质量长效机制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问题。
1.1 贫困群体结构复杂
当前内蒙古地区贫困群体结构组成较为复杂,大致可分为缺少家庭劳动力、因病返贫、与社会发展脱节等。
大部分群众思想意识太过保守,发展多元产业的思想意识滞后,尽管一些群众自主发展各类产业,但其生产经营能力弱,限制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加之大多数贫困人口学习能力不足,无法将技术应用在产业发展中;一些人过于注重短期利益,忽视了长远发展,当地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未发挥出全部的功能。所以,仅有政府的资金扶持远远不够,贫困户“单打独斗”并不能推动产业持续发展[1]。
1.2 扶贫同质化现象严重
当前内蒙古大多地区的产业扶贫出现了同质化问题,开展产业扶贫之前,扶贫人员调研工作不到位,未根据地区的差异性特点进行综合考量,产业项目缺少持续性,部分人员为了一时的业绩未考虑扶贫事业的长久发展,产业缺少品牌效应,而且大多数产业的附加值不高,产业发展刚得到一定成果后就出现各类经营问题,无法形成规模且市场影响力非常低。此外,产业项目选择存在严重的盲目跟风现象,未考虑地区的资源优势以及市场差异性,特别是市场风险评判工作十分不到位,相关产业在不景气的市场环境下“奄奄一息”,导致贫困户难以脱贫。
1.3 产业扶贫项目缺乏辐射力
现阶段,内蒙古地区大部分产业扶贫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内蒙古地区产业扶贫项目无法全面帮助脱贫户脱贫,项目覆盖率相对较低,未覆盖所有贫困群体。例如一些地区制订了畜牧业产业发展规划,希望通过畜牧业推动地区经济发展,但发展畜牧业不仅需要资金投入,还需要技术人员的参与。对于脱贫农户而言,不论是资金成本要求,还是技术人才要求,都很难满足,导致扶贫项目的作用被减弱。
此外,一些脱贫地区对龙头企业的依赖性强,希望通过龙头企业帮助周边贫困户脱贫,但现实情况是大多数脱贫户无法满足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要求,与龙头企业的发展要求相违背,阻碍了地区产业发展进程。企业、合作社与脱贫户之间不能形成紧密的联系,一些政策的施行存在不规范的问题,因此地区产业无法真正为脱贫户脱贫作出实际贡献[2]。
1.4 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
内蒙古地区有很多偏远脱贫村,这些村落的自然条件非常差,没有明显的优势资源,虽然政府对这些地区提供了帮扶,部分地区摘下了“贫困帽”,但资金、技术、人才等问题制约了这些地区的产业发展,很难建立长期、有效的产业发展机制,非常容易出现返贫问题。
此外,一些偏远乡村地区的产业扶持资金分散,当地合作社不愿意为贫困人口提供贷款,加之市场主体在产业结构中的作用不明显,导致一些金融部门对这部分地区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降低,脱贫人口很难享受到当地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脱贫户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十分明显。
1.5 电子商务体系不完整
内蒙古地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具有小而弱的特点,很多平台难以正常运作,其自生能力十分弱。在互联网模式下,电子商务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精准扶贫的方式之一,对农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产业得以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对于内蒙古大部分地区而言,电子商务整体配套设施十分缺乏,怎样建设体系化的电子商务模式,打通农产品销路,这是首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内蒙古农村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值得思考的问题[3]。
2 产业扶贫高质量长效机制的建设路径
进入扶贫新阶段后,各级政府应该深化扶贫工作,出台更为精细化的扶贫策略,打造以多样化产业为基础的扶贫模式。
在内蒙古地区产业扶贫工作中,应重点关注产业分工,结合地区资源特点,深化产业发展内容,切实让脱贫群体参与到产业生产和经营的整个过程,从而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产业链,实现产业扶贫高质量长效机制建设目标,使地区产业发展更为合理,进一步增加脱贫人群的产业收入,为扶贫工作长期有效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1 构建辐射力强的产业链
在产业扶贫机制中,党组织的领导十分关键,对于构建辐射能力强的产业链有重要意义。内蒙古地区各级政府应该切实发挥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领导作用,结合地区特点打造符合地区发展的产业链,使产业扶贫能够焕发新的生机。
各级党员干部要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围绕“授之以渔”的理念实施精准扶贫,深入贫困地区,通过亲身感受和体验,发掘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要素,因地制宜明确产业发展内容。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发掘发展贫困地区经济的新路径,以积极构建多位一体的扶贫机制。
此外,还要加强合作社与贫困户之间的联系,放宽贷款条件,为广大贫困户提供更多小额贷款,为构建贫困地区产业链奠定良好基础。产业链的建设应该从地区长远发展角度出发,不仅要抓主要产业,还要抓周边产业,使主要产业与次要产业形成一个整体,贫困人口共同努力,走出贫困,走上致富之路[4]。
2.2 发挥带头人的作用
由于国家制定了“三农”扶持政策,所以内蒙古贫困地区的一些外出务工人员相继回到家乡参与到产业建设事业,一些大学毕业生也愿意为家乡扶贫工作作出贡献,纷纷投入到乡村振兴工作中,为内蒙古地区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由于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之前接触的事物较多,在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创业理念,所以与当地贫困人口相比,这部分人群在产业经营管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极大地提升了产业建设的可能性[5]。
政府提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创业者提供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力度非常大。在这样的背景下,内蒙古地区产业扶贫工作实现了持续、稳定开展。从内蒙古地区创业的总体情况来看,活力最大的产业以大学生群体创业项目为主,这些项目涵盖的领域十分广泛,不仅涉及农业,还涉及电子商务产业,而这些产业的衍生产业也非常多。
现阶段,内蒙古地区产业扶贫已经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农业、旅游一体化产业,大大提升了产业扶贫的质量[6-7]。
2.3 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
第一,当地龙头企业应该积极与脱贫户合作,在当地建设原料基地,对农产品进行就地加工,简化农产品生产和销售流程,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提供初步保障。
第二,政府应该通过政策对龙头企业进行支持,在贫困人口集中地区建设购销基地,结合利润返还、保障成本的方式,帮助当地农户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这不仅能够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还有利于企业发展。
第三,为龙头企业提供就业岗位,确保脱贫户能够切实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脱贫摘帽,实现劳动力转移和精准扶贫目标。
第四,龙头企业应该对贫困户进行就近安置,帮助贫困户建立高质量的产业模式,确保每一户贫困户都能切实参与到产业发展中。
第五,应大力引进电子商务,结合地区农产品特征,打造富有品牌效应的农产品销售模式,为农户增收提供渠道。
第六,龙头企业应加大网络营销投入,宣传当地特色产品,使更多人能够了解这些特色产品。
第七,政府应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发展,使其不断壮大,围绕农业龙头企业进行产业建设,以多产业并行发展为主,使农业生产、加工、物流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产业链,同时将产业链链接到其他领域,形成规模化、综合性的产业结构。
第八,政府应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化产业,立足于长远发展的角度建设体系化和集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
第九,龙头企业应该建立线上线下交易平台,使农产品销售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使特色农产品流入市场,实现增收致富的目标,形成产业链全覆盖的产业扶贫体系。
2.4 发挥合作社的作用
在产业扶贫中,合作社的作用十分重要,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对于发展农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农村主要围绕合作社资金政策对现有发展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实现致富。内蒙古地区也可以参照这种发展模式,发挥合作社的资金支持作用,提升产业组织化程度,使现代农业发展更为合理,实现产业致富的目标。贫困地区不仅要为贫困人口提供技术支撑,还应为贫困人口提供资金支持,使地区产业发展向市场化方向前进,确保地区产业结构的稳定性,这对于实现小农户链接大市场的目标有重要作用。
此外,合作社可以制定入股分红政策,结合产业特色为农户提供更多资金优惠,将补助资金转换为入股资金,实现资金扶持精准对接。发挥合作社的资金优势后,地区资源优势能够得以体现,这对于打造区域化产业发展体系、构建专业化生产模式、实现科学化管理目的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推动产业扶贫项目持续、稳定发展。
2.5 发挥大型企业的作用
在内蒙古地区产业扶贫工作中,大型企业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产业扶贫市场中占据的份额非常大,能够对中小企业进行引导。所以,大型企业应做好扶贫产业培育工作,帮助政府开展精准脱贫,将大型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充分发挥出来,在资金、管理、技术上为扶贫项目提供更多支持。充分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产业扶贫工作中,将大型企业物流系统的优势发挥出来,助力产业扶贫有序开展,帮助贫困地区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与此同时,大型企业还应出台多种帮扶方案,选派人员参与到产业扶贫项目中,使脱贫群众参与到发展农业产业的事业中。由于大型企业在资金、人力、渠道上有着独特的优势,所以在产业扶贫中能够发挥极大的作用,不仅能够激发脱贫地区的产业活力,还能够为贫困地区注入持续发展的动力,从而使贫困地区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少走弯路。
实际上,发挥大型企业的扶贫优势还能使大型企业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有助于企业发展。从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农村地区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不高,而且很多企业不愿意扎根农村,导致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农村经济建设中,农村资源的优势将会被持续发挥出来。
2.6 加大金融机构扶持力度
贫困地区金融机构应出台符合脱贫地区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帮助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打破资金约束,提升产业发展速度,同时将资金应用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使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实现双赢。金融机构应该将自身资金优势发挥出来,为扶贫产业提供风险防控措施,减少扶贫产业面临的资金风险。
此外,还应为扶贫产业提供技术保障,不断扩大产业覆盖范围,同时发挥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大力推动优势产业发展。想要实现高质量产业扶贫目标,政府提供的金融政策支持必不可少,这对于调节贫困地区经济能力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极大推动当地扶贫产业的发展。
2.7 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
在产业扶贫中,政府的引导作用十分关键。特别是在产业选择上,政府更倾向于能够实现持续发展的产业,将零、散、小产业整合到一起,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形成集发展经济与扶贫于一体的可持续性经济体系。引导贫困地区将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发挥出来,对特色农产品进行规模化生产,借此打造多样化产业发展的格局。
政府应为偏远地区的扶贫产业提供更多支持,完善这些地区的交通建设,构建精准化的扶贫机制,解决移民搬迁的相关问题,帮助当地居民彻底摆脱贫困。选派专业的人员对地区产业进行考察,形成符合地区发展特色的产业模式,联合金融机构制定金融政策,切实帮助贫困地区解决政策和金融问题,打通产业扶贫的“最后一公里”,确保产业扶贫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
此外,政府应积极引导更多人才参与到产业扶贫中,打造长期、稳定的产业项目,为人才提供政策保障,解决人才生活中的难题,使其能够投入到产业扶贫工作中,促进扶贫工作高效开展。
3 结束语
在产业扶贫工作中,内蒙古地区需要做的工作还有很多。产业扶贫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涉及多方面内容,需要当地政府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建立较为完善的扶贫机制,彻底解决扶贫形式化、扶贫不到位、扶贫工作混乱等问题,确保产业扶贫工作逐步进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