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拓展育人途径提高乡村振兴人才质量的策略研究
2021-12-15□何博
□何 博
(达州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达州 635001)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举措——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在新时期对“三农”工作的总安排、总部署、总目标,是党中央长久以来解决“三农”问题的经验总结与工作延续,是充满伟大智慧的战略布局,体现了党中央心系“三农”的家国情怀[1]。
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是关键。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实施主体,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农民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乡村振兴的成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乡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镇,成为城市建设及工业产业的主体,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2]。但乡村劳动力大量外流,直接导致乡村人才存在“总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乡村人才质量不高会导致乡村产业萎缩、乡村建设落后、基层组织涣散、基层治理能力下降等,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繁荣富强[3],导致乡村振兴后劲不足。
面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伟大历史任务,需要政府主导,各类社会主体共同参与,从乡村振兴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出发,全方位培育农民,将农民培养成为热爱乡村、扎根乡村、服务乡村的技术型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这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1 多主体联动,共担育人之责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所需的人才数量大、种类多、质量高,而农民具有年龄差距大、受教育层次跨度大、知识结构和生产技能差别大等特点,因而将农民培育成乡村振兴人才将是一项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要想完成这项工程,必须由政府进行统筹规划,各类社会培育机构共同参与。
1.1 发挥政府在人才培育中的统筹和主导作用
政府应承担人才培育的统筹主体和领导主体责任,从宏观层面对人才培育进行顶层设计、方向把控、协调安排。
首先,应构建国家统筹规划体系,各职能部门分工协作,涵盖各类农业科研院校、农业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社会培训机构等社会主体。该体系由政府主导,农村相关部门与农业类科研院校是培育核心,其他职能部门与农业企业是不可或缺的协作与辅助力量。在政府的统筹安排下,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得到有效整合,为提高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组织基础。
其次,不断完善与创新人才培育体制机制。一方面,完善多元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政府主导、多元社会培育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充分利用社会多种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育效率。另一方面,完善人才培育激励机制。使用资金扶持、税收减免等经济手段和政策倾斜、项目支持等行政手段,激励相关社会主体积极参与人才培育工作,确保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受训人员的培训补贴和待遇,加大政策扶持等,激励致力于乡村建设的个人接受培训,为乡村振兴储备更多人才。完善人才培育评价机制,建立客观公正的人才培育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应定期对各级培育机构的培育成果进行评估,采用优胜劣汰、奖优罚劣等方式对各级培育机构进行监督评价,确保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再次,政府应依据国情的变化及时完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的相关法律法规、基础条件、师资队伍等。
1.2 发挥涉农院校在人才培育中的核心作用
服务“三农”是涉农院校的办学定位。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为乡村培养技能人才、提升农民整体素质,是时代赋予涉农院校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4]。面对乡村人口素质不高和乡村产业发展滞后的现状,涉农院校应强化以农为本的办学定位,积极开展面向“三农”的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
涉农院校既是农业人才汇聚地,又是农业人才培养摇篮;既具有充足的教学科研资源和专业师资储备,又具有丰富的培训内容和完善的过程管理,还具有丰富的人才培养经验和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在培养技能、提升文化素养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乡村人才专业技能培养和综合文化素质养成的重要实施主体。
涉农院校还具有优秀的科研能力,能从事涉及“三农”的各类科学研究。一方面,涉农本科院校可围绕国家“三农”战略需求开展农业核心技术研究,通过突破与创新核心技术,为乡村振兴提供战略技术支撑。另一方面,涉农职业院校可围绕区域乡村发展需求开展应用技术研究,通过挖掘区域乡村的生态、文化、产业、人力等资源优势,帮助当地做好生态建设与保护、推进文化传承与创新、促进产业发展与兴旺、协调人才培养与使用,从多方面解决乡村振兴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1.3 发挥农业类行业协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
首先,发挥行业协会在人才培育中的指导作用。农业行业协会是众多涉农企业、涉农从业者共同参与的社团组织,是农业政策信息与农业技术信息汇集地,是协会会员分享行业资讯、交流产业技术、对接产销合作的平台,是政府与涉农企业之间联结与沟通的桥梁。行业协会掌握着丰富的行业政策、行业技术、行业发展现状与规划信息,有众多掌握行业技术标准、了解产业岗位与职业能力需求的专家学者,这些优势决定农业行业协会在农业人才培育工作中最有发言权和指导权。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协同培育乡村振兴人才的相关工作时,应充分发挥农业行业协会的指导作用,确保人才培育的时效性与针对性。
其次,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育中的训练平台与载体作用。农业龙头企业拥有很多人才培育资源,企业是市场主体,掌握着最新的市场信息,了解产业发展趋势、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技术操作标准要求、人才培养素质要求;拥有先进生产体系和先进生产设备,拥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多种工作岗位,拥有在真实生产场景中开展现场参观教学和实际操作教学的实力;拥有大量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既掌握扎实理论知识与娴熟操作技能,又懂企业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的企业专家,他们是农业人才培育工作中的重要师资力量。农业企业拥有丰富的育人资源,成为了农业应用型人才实践训练的重要平台与载体。在乡村振兴人才培育工作中,应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在人才培育中的作用,使培训内容更具针对性、实操环节更具真实性、培育效果更具适用性。
再次,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人才培育中的补充作用。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面向合作社成员或就近村民开展培训,这种培训具有许多优点,易被大家接收。一方面,培训师资往往是大家熟悉的“土专家”,这些“土专家”大多是熟悉当地风土人情、环境资源与农业生产的本地人,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有较强致富能力和区域社会影响力,能够吸引与带动村民参加培训。另一方面,这些专家的培训灵活方便,如培训地点常选在村民熟悉的乡村社区、田间地头;可充分利用劳作间隙或农闲时间;培训内容以农村实用生产技术为主,加上适用的加工、营销、管理等知识。在这类培训的后期,培训教师还可跟踪掌握培训效果,实现一对一跟踪指导,保证培训效果。我国地域广阔,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多、行业类型多样,是培养乡村实用技术人才的重要力量。
2 多内容育人,提升人才的综合素质
面对乡村村民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观念落后、生产技能不强的现状,应从乡村振兴的需求出发,从提高村民思想道德水平、综合文化水平、科技生产水平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村民的综合素质,进而使村民成为有思想、有道德、有素质、有技术的乡村振兴人才。
2.1 开展道德法制教育,提升村民政治素质,实现乡村治理有效
乡村要振兴,治理有效是保障。乡村治理有效需要广大村民的共同参与,提高道德法制观念、提升政治素质和自治能力。
2.1.1 价值观教育
面对封建思想、小农陋习、功利主义等对村民价值观产生的消极影响,要积极开展科学价值观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爱国、敬业、友善等理念融入村民的思想素质教育工作中。面对传统职业观对农民从事农业的消极影响,要积极宣传农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让农民认识到其所担负的重要社会责任,从而增强村民“以农为荣”的职业认同感与价值认同感,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与家乡情怀,提高村民参加乡村治理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村民成为热爱“三农”、献身“三农”、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主体。
2.1.2 道德规范与引导
道德是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社会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素质是构建和谐社会、文明社会、法治社会的基础。
在乡村振兴中,面对村民道德修养不足、道德情操偏低的现状,要有针对性地对村民开展爱国爱家、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信友善、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崇尚科学、健康卫生等教育,要用强大的道德精神力量规范村民的社会行为、协调村民的社会关系,引导村民讲文明、讲科学、讲卫生,改善乡村社会道德风气。
2.1.3 民主法制教育
在广大乡村,许多村民的民主法制观念淡薄,这是实现乡村有效治理的一大障碍。现如今,要积极开展面向村民的政策宣讲与法律普及活动,引导村民学习政策法规,以增强法制观念、强化法治意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规定、自觉履行法律义务,有效运用法律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乡村社会是人情社会,更是法治社会,要通过法制教育,让村民办事情依法、遇问题找法、解决问题靠法,使建设法治乡村、平安乡村成为乡村治理有效的前提。
2.2 积极开展文化教育,提升村民素质,实现乡风文明有序
乡村要振兴,乡风文明是基础。要实现乡风文明,需要持之以恒,大力发展面向村民的基础性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生态文化教育。
通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教育活动,提升所有村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实现乡村的移风易俗、文明进步。
2.2.1 基础文化教育
在广大乡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不高、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远远无法满足乡风文明、乡村振兴的需要。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必要对村民开展基础文化教育培训。
基础文化教育既包括面向乡村青少年的乡村基础教育,也包括培训乡村成年人基础文化的乡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等。
面向乡村青少年的基础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全面性教育。首先,它是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的奠基教育。通过向青少年传授基础文化和科学知识,为其以后获得其他知识、技术技能打下基础。其次,它是影响青少年品德情操的养成教育。通过引导青少年树立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面向乡村成年人的基础文化培训是一种面向当下的修补式教育。首先,它是实用教育。通过向文化水平低的成年人传授基础人文知识、基础科学知识、基础生产生活知识,提高成年人的生产生活能力。其次,它是拓展教育。通过向成年人传授相关基础知识,提高成年人综合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
2.2.2 传统文化教育
我国农业历史悠久,上千年的农耕生活孕育了灿烂辉煌的乡村传统文化,如古遗址、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传统手工技艺、民风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历经世事变迁而传承下来的乡村传统文化承载着乡村社会的生活智慧、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生产技艺等,成为村民在不同场合表达心情、渲染气氛、赞扬生活、传承价值观念和乡村道德秩序的重要载体。
传统文化教育能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独具魅力的审美文化、情感文化、价值文化、节日文化等增强乡土文化认同、乡土身份认同,进而促进村民对家乡产生自豪感与责任感,提高村民热爱家乡、回归家乡、扎根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能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规则文化、道德文化、制度文化等规范村民的行为,将村民培养成为有素养、讲文明、守诚信、明事理、遵纪守法的社会公民,引导村民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能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榜样文化、奋斗文化、自强文化,培养村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强心,引导村民树立不依不靠、积极进取、自力自强的思想,提高村民改变现状的内生动力。
2.2.3 生态文化教育
生态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的自然文化。开展生态文化教育是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和宜居乡村的正确选择,是丰富乡村文化内容、促进乡风文明的重要措施。
首先,通过向村民普及生态环保与绿色发展、生态乡村与绿色农业等相关知识,让村民认识到生态失衡、环境破坏、农产品污染的严重后果,引导村民逐渐树立起“环境生态宜居、农产品绿色优质”的生态意识,逐渐增强自觉参与生态保护的社会责任感。
其次,通过教育培育村民的生态能力。包括生产中的生态能力,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合理使用农资的能力等,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现象,走生态农业之路;生活中的生态能力,如环境整治与垃圾、污水集中处理能力等,改变乡村脏、乱、差的现状,走生态宜居之路;生态修复中的生态能力,如还林护林与修复水体技术,美丽乡村建设与历史遗产保护和谐相融的技术等,改变乡村田园景观破坏、地域文化消亡的现状,走生态传承之路。
再次,通过教育引导村民依托乡村自然资源,从事与乡村生态共存的生态环保产业,开发可再生和清洁能源、有机农业与有机农产品、乡村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品,真正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2.3 开展科学技术教育,提升村民科学素质,实现乡村产业兴旺
乡村要振兴,产业兴旺是关键;产业要兴旺,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现如今,应加强面向农民的科学技术教育,全面提升其科学素质,将职业技能水平较低的体力型农民改造成职业技能明显提升的知识型职业农民。
2.3.1 生产技术教育
生产技术教育应围绕乡村优势资源与特色产业,开展针对性培训。培训时要注重时效性与实用性,以提高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与获得感。生产技术教育是引导农民掌握现代先进技术,通过掌握的先进技术发展产业、发家致富,实现技术育人、技术兴农、技能致富的重要途径。生产技术教育的重点应该放在生产方式变革、发展模式创新、新品种应用、新技术推广等方面。
在生产方式上,应通过教育转变农民生产观念,引导农民逐渐淘汰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的“人拉牛耕”的体力型农业生产方式,使农民逐渐学会使用先进科技装备进行农业机械化生产,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
在发展模式创新上,为适应产业现代化需要,应通过教育引导农民淘汰“单打独斗”式的家庭式生产模式,逐渐向合作化、规模化、农业标准化发展模式转变,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增强抗风险能力。
在品种选择上,通过教育引导农民对农作物品种、畜禽品种进行更新换代,并掌握农作物新品种科学种植与畜禽新品种科学养殖技术,以提升农产品产量与质量,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
在生产技术上,通过教育逐渐引导农民淘汰高投入、低产出,高污染、低质量,高强度、低效率的落后生产技术,引导农民掌握科学的种养新技术,以节约成本、减少污染、提高质量、增加收益,推动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2.3.2 经营管理技术教育
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应培育农民的经营管理意识,包括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市场意识、风险防控意识等。利用质量意识引导农民发挥工匠精神,开展高质量农产品生产加工,走质量兴农之路;利用品牌意识推动产品创新升级,开拓特色产品与消费市场,走品牌强农之路;利用市场意识让农民学会按照市场需求变化安排生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经营管理,防止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利用风险防控意识让农民学会未雨绸缪,做好相应预案,防止出现经营风险时无所适从,导致生产经营失败。
培育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经营管理能力多种多样,例如开展市场产品需求调研,根据市场需求安排生产的能力,这种能力的提高,能够使农业生产更有针对性,让生产者掌握市场主动权;发展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提升农产品生产和加工水平,加强生产管理和提高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能力[5],保证农产品品质,坚持以质取胜;依托区域优势资源和特色资源,发展高效特色农业,结合地方特色文化创建区域特色农业品牌的能力;通过各种媒体形式、农产品展销会以及产品市场促销活动等,开展品牌宣传推介的能力;进行诚信经营,通过提升售后服务水平、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树立良好品牌形象,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的能力;商品销售与提供商品售后服务的能力等。
2.3.3 创新创业教育
近年来,国家为了解决“三农”问题,推动乡村发展,不断优化乡村创新创业环境、降低创新创业门槛,支持并鼓励乡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
乡村创新创业是调整乡村经济结构、推动乡村产业变革、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兴旺的强大动力;乡村创新创业也是激活农民主观能动性、挖掘农民发展潜力、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现阶段,乡村创新创业环境持续向好,应当积极开展面向农民提高创新创业意识与能力的工作,不断增强其综合能力,引导农民树立勇于进取、不断创新、敢于创业的意识,增强农民创新创业的信心,激发农民的创新创业热情,推动乡村创新创业工作的开展。
首先,培育以“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乡村产业创新的能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发展理念,让绿色发展理念成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基础。培育农民借助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传统农业绿色发展的能力。发展绿色农业要以节约资源、保护生态为导向,以优化种养结构、化肥减量增效、农药减量控害、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等为手段,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粮食安全为目标。培育农民借助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乡村特色资源创新发展的能力,重点利用乡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特色种养等产业,发展城市无法替代的“乡村性”产业和特色产业。乡村产业振兴不仅需要发展传统农业,更需要三产融合发展。应培育农民借助绿色发展理念提高产业融合发展的能力,打造全产业链,实现乡村百业兴旺。
其次,培育借助“数字技术”推动乡村产业创新的能力。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乡村产业振兴带来了新的契机。一方面,培育农民借助数字技术推进农业生产创新的能力,重点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农业生产过程监管及农业生产操作与控制。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能提高劳动生产率与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与集约化、精准化与标准化,促进传统农业的发展变革。另一方面,培育农民借助数字技术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的能力,打造数字营销模式,推动传统销售的数字化、现代化。与传统农产品营销渠道相比,数字营销模式能够冲破时空限制,拓展消费市场,提高地方特色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销售成本;方便消费者与生产者之间的互动,及时给生产者提供消费市场信息。
3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解决“三农”问题是国家的首要任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乡村振兴战略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面对乡村人才质量不高的现状,政府要积极进行统筹安排,充分调动涉农学校、农业行业协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社会主体的积极性,丰富农民的知识,提升其技能和综合素质。通过对村民进行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提升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让村民在德治、法治的环境中充分实现自治,最终实现乡村治理有效;通过对村民进行基础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生态文化教育,提升村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素质,促进乡村人文环境优化与乡风文明有序;通过对村民进行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技术、创新创业技术教育,提升村民的科学素质与生产经营能力,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实现乡村产业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