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南巨儒”莫友芝对黔地茶文化的历史贡献

2021-12-15肖正广

农业考古 2021年2期
关键词:下联茶文化贵州

肖正广

莫友芝(1811—1871),字子偲,自号郘亭,晚号眲叟,布依族,清代贵州独山人,著名的收藏家、目录版本学家、诗人(清末宋诗学派代表之一),学术成果颇丰,其一生述有《郘亭书画经眼录》《郘亭诗抄》《过庭碎录》《影山词》《声韵考略》《资治通鉴索隐》《黔诗纪略》《樗茧谱志》等作品,与郑珍合撰有《遵义府志》,二人并被《清史稿》赞誉为“西南大师”[1]。《莫友芝诗文集》有云:“二七十年茶水客,秋风无奈又今年。”[2]爱茶之深切二十七年如一日,嗜茶一生自喻“茶水客”。他以学问入诗,诗中与故乡茶关系密切,在博雅宏肆的学问之外,其文学考究中亦对黔地茶文化贡献极大。就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东鳞西爪,对在贵州茶的历史和文学发展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莫友芝进行简单探讨。

一、在茶史、茶民谣方面弥补空白

贵州受地理因素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周遭山川林立,交通极其不便,历来就有“羊肠险恶无人通”“落落千秋无通款”“惟尔贵州,远在要荒”的说法[3],历史文化书籍鲜有。然《遵义府志》被当时史学界认为可与郦道元的《水经注》齐名,梁启超称之为“天下笫一府志”。时人张裕钊评说:“子偲之学,于苍雅、故训、六经、名物、制度,靡所不探讨。旁及金石目录家言之说,尤究极其奥赜,疏导源流,辨析正伪,无铢寸差失。所为诗及杂文,皆出于人人,而天诗治之益淇深。又工真行隶篆书,求者肩相于门。”[4]其体例完备,疏导源流,辨析正伪,材料翔实,其中所含茶史内容丰富,为后人研究黔地茶文化奠定了重要的历史基础,所辑史料举足轻重。

(一)茶史的收集与编撰

贵州茶的相关历史在莫友芝生活时代,零星散乱,未曾将前代黔地茶事收录为一体。生于茶乡,平生嗜茶的莫友芝关注家乡茶,留意故乡茶史,搜辑黔茶文献,载于府县志稿中,便于阅读和流传。其合著的《遵义府志》卷十七《物产》中对于黔茶条史的收录不胜枚举,今兹节如下:

①茶,《方言》:“蜀西南人谓茶曰蔎。”

②(前汉)扬雄《蜀都赋》:“蔓茗荧郁。”

③常璩《巴志》:“园有香茗。”

④(唐)陆羽《茶经》:“茶之出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⑤(明)顾元庆《茶谱》:“涪州出三般茶,宾化最上,制于早春。”

⑥宋《太平寰宇记》:“茶生益州山谷,凌冬不萎。三月三日采,干而饮,令人不睡。”

⑦《明统志》:“茶,府县俱有。”

⑧(唐)施肩吾《蜀茗词》:“欲道琼浆却畏嗔。”

⑨《仁怀志》:“‘小溪、二郎、土城、吼滩、赤水产茶,树高数寻。额征茶课。’按:五属惟仁怀产茶。清明后采叶,压实为饼。一饼厚五六寸,长五六尺,广三四尺,重者百斤,外织竹筐包之。其课本县输纳,多贩至四川各县。圃中间有种者,与湄潭茶同,亦不能多也。又有老鹰茶、苦丁茶、女儿茶、甜茶,皆生山谷。”[5]

虽言以上所录,今看来茶的相关记载尚有未尽。但对贵州茶制法加工、文化、茶类、税收方面的茶事记载相录于册,为黔茶历史研究提供了基础,填补了空白,开创了先河。

(二)茶歌谣的收集与辨考

贵州省内民族众多,文化各异。古老的先民们,勤劳耕作,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和创新,创造出了神秘而丰富多彩的茶俗文化,极具当地民族特色[3],茶歌谣便是其中之一。出于对家乡茶的喜爱,莫友芝在其与郑珍合著的《遵义府志》辑录有黔南地区的民俗歌谣花灯《采茶调》中的《十二月采茶歌》,其中内容,兹节如下:

上元时,乡人以扮灯为乐。用姣童作时世装,随月逐家双双踏歌,和以音乐,艳以灯火,抑扬俯仰,极态增妍,谓之闹元宵。其中所唱《十二月采茶歌》如“三月采茶茶叶青,茶树脚下等莺莺”;“二月采茶茶花开,借问情侬几时来”,音调清婉,莫详所自。[5]

因“莫详所自。”故本文对上元节时,“潮州灯节”唱“采茶歌”从历史资料中考证,并作简论。

考吴震方《岭南杂记》云:“潮州灯节,各坊市唱采茶歌尤妙,有曰‘二月采茶茶发芽,姊妹双双去采茶;大姊采多妹采少,不论多少早还家。’‘三月采茶是清明,娘在房中绣手巾;两头绣出茶花朵,中间绣出采茶人。’有《前溪》《子夜》之遗,是知天籁自然,矢口成妙,不可以操土风少之也。’”[5]

人们盛装扮灯,歌唱三月采茶,借问男女情侬几时来的乡土气息、质朴民风,将茶与灯节与民俗风情,意趣盎然地跃然纸上。

二、在茶诗、茶联方面开拓创新

(一)茶诗创作

贵定云雾茶为贵州五朝贡茶,明清贵州爱茶的文人多有诗歌赞扬山水,其中莫友芝不仅赞扬了云雾贡茶,亦对其他省内名茶做有撰述,见于其所作《金鼎山云雾茶歌》一诗,诗云:

牂牁茶品阳宝绝,贡茶不盈常外掇。香炉后出乃匹之,云中著根雾中茁。迩来更得金鼎产,同倚高寒占危岊。炉枪宝嘴共希异,芹紫蕲黄俱不屑。琼笋抽禁口海风,冰芽拣对峨山雪。山僧自焙慎火候,要保生香令不泄。拌买湄毛待渴羌,秘试珍烹门自闭……开函已有清风来,易井亲□授煎诀。一瓯岂直热恼净,再盏真成仙骨拔。棱棱高秋入胸次,落落遥情起苍鹘……作诗为证陆羽《经》,但肯时时供一撮。[6]

历数贵州云雾贡茶、琼笋、冰芽、峨山雪芽、湄潭毛尖、毛炉枪宝嘴等历史名茶,茶浓香溢,饮一盏热恼净消,再一盏仙骨拔,高秋入胸,凉意清快,俗人不知,我心至快;水为易井,是为遵义名井,其在诗中有注,曰:“易氏井在遵义城南,清洌宜茶,为诸井冠。”另其《浣溪沙》云:“易井朝华一勺甘,瓯香浓淡只渠谙。怕教痴婢误薑盐。

雀舌久疏织手点,鸡苏愁伴渴羌馋。最难春困午晴添。”[2]清洌甘甜的易井甘露,泡煮香茗,香气满瓯,消解春困,妙趣无穷。

另外,莫友芝在风雨飘摇的时代,对茶农极为关切,其中有一首诗写茶农为采摘青翠鲜嫩、含锋似锥的茶芽,天还未亮,就跟着子规鸣啼的声音出发,夜第二夜夜深时,在火前通宵辛勤劳作加工茶的场景。诗云:“摘卷玉丝丝,含锋颖似锥。辛勤火前作,休放子规啼。”(《题茶户壁》)[4]。据考证,莫友芝在该诗的自注中也辑录了明代川黔茶政的相关记录以及黔北茶叶额征的情况,其《续文献通考》记:“(明)洪武三十年置成都、重庆、保宁、播州茶仓四所,令商人纳米中茶,令自三月至九月,每月差行人一员于陕西、四川,谕把隘头目,不许私茶出境。成化七年罢播州茶仓。今土城里有茶引四十道,归怀仁县征解……”[5]。即言明太祖朱元璋洪武三十年(1398),朝廷在成都、重庆、保宁、播州(遵义播州区)设置茶仓四所,茶引四十道,有茶仓、茶马道来往陕西、四川、贵州等地。

茶在于品,嗅气清香,身心愉悦。思乡情切,得吃家乡茶,味隽最珍。莫友芝在《二月五日绳儿煮雪试家山白茶有怀息凡天津》记:

冰芽珍一撮,璻盏候三沸。生香沁神骨,活碧浮叆霼。岂惟泠,雅称岩白贵。舌本强忽除,心源濬成泋。直疑云瀣啜,夺自铜仙。始知天宫戏,特为瓦当馈。文守隔小沽,匝月增寤忾。安能及早晚,清赏共挹摡。翦灯遂尖叉,计碗消怫。[4]

逆旅北国,困顿良久,良久难知故乡茶味,已无吟咏诗情与幽并之气;瑞雪飘飞之时,饮其子绳孙煮泡家乡的白茶,浊气顿消,清香沁神入骨,烦恼泯灭,思乡忧愁稍减。

宣传故乡茶,自然随情长。出生于书香世家的莫友芝的家人,对茶文化亦有贡献,其父莫与俦所撰写的《寿人洞诗序》就记载相关茶事。《寿人洞诗》序云:“洞在独山州北三十里……室奥有泉,甘洌宜茶……偶携邻叟弟子出游得之”[6]。诗云:

危崖夹晓日,绝磴盘虚空。岂意猿狖丛,郁此清闭宫。

天扃何年开,缀壁光珑璁。想见古仙人,采玉鞭群龙。

笙簧垒众窍,拜跪罗千峰。山祗惧世网,竟绝人踪通。

荒余无名溪,蹇有不死松。吾党二三子,洗刷出翳蒙。

三碣扶茶铛,煎声和天风。作诗示来许,与尔相无终。

写同邻叟友生相邀携往独山州北三十里悠游山野、采玉笙簧、探幽问奇、跪拜千峰、感悟自然、扶铛煎茶的潇洒闲逸场景。

(二)茶联创新

茶联,趣味自然,文化使然,中国茶联作为茶的另一种体制,趣味又多。莫友芝所辑茶联既有从诗文中取样,又有自我创作的茶联,主要以从唐宋诗词佳句中集联为主,意味悠远、典雅厚重、茶味无穷。

以煎茶为主流的唐代,首倡煎茶茶道,取景多静雅,道家风气大盛,从唐诗中取联,联义多渊薮于此。莫友芝集唐诗联句有“闲临静案修茶品,高敞吟轩近钓湾。”上联集陆龟蒙《和袭美冬晓章上人院》,下联集李昭象《题顾正字谿居》。“暑天移榻就深竹,小鼎烹茶面曲池。”上联集方干《湖北有茅斋湖,西有松岛,轻棹往返,颇谐素心,因成四韵》,下联集李商隐《即目》,在《全唐诗》中“烹”作“煎”之义[5]。烹茶、煎茶类同。炎热暑季,竹林深处,曲径小池,烹茶解暑,山林逸乐。“顾渚一瓯春有味,东风百里雪初晴。”上联集郑谷《宜春再访芳公言公幽斋写怀叙事,因赋长言》,下联集李绅《寿阳罢郡日有诗十首与追怀不殊今编于后兼纪瑞物·初出淝口入淮》[5]。东入春风百里,雪融天晴,烹顾渚紫笋,春味绝佳。

宋代多以淡雅为美,倡导素雅,但不失豪放,词人众多,且茶事大盛,为茶文化发展高峰。莫友芝取联:上下联都取法于一人的,有苏轼、周必大,东坡翁的有:“尝茶看画亦不恶,饮酒食肉自得仙。”上、下联分别出自其《龟山辩才师》《寄吴德仁兼简陈季常》[5]两首诗词。周必大的有:“更续池塘惠连句,绝胜茅屋已公茶。”上、下联分别出自其《万安韦邦彦字俊臣,携王民瞻杨廷秀谢昌国绝句相过,次韵勉之》(注:《文忠集》卷四作“更读池塘惠连句”)、《季怀设醴且示佳篇再赋一章以酬五韵》。取联不同诗人、颇具意味的有:“自扫竹根培老节,漫烧石鼎试新茶。”上联集黄庭坚《寄题安福李令爱竹堂》中的“寒窗对酒听雨雪,夏簟烹茶卧风月。小僧知令不凡材,自扫竹根培老节。”下联集戴昺《赏茶》:“自汲香泉带落花,漫烧石鼎试新茶。”寒夜对酒听雪,汲取落花香泉水,备石鼎盏漫烧静侯茶。以“自扫竹根培老节”为上联的还有一联,下联为:“愿携茶具作清欢。”出自梅尧臣《依韵和吴正仲闻重梅已开见招》。此外,有:“藕味初能消酒渴,诗清都为饮茶多。”上联集梅尧臣《寄许主客》,下联集徐玑《赠徐照》。“云藏远岫茶烟起,桂染中秋月色香。”上联集王庭珪《春日山行》,下联集戴复古《折桂寺》(注:此联非莫友芝独创,乃是收录,源于林则徐书法联句)。“八月秋涛供笔力,半瓯春茗过花时。”上联集陆游《感旧》,下联集陆游《闭门》。“探囊赠砚颇宜墨,坐石携泉旋煮茶。”上联集黄庭坚《次韵李之纯少监惠砚》,下联集赵抃《次韵范师道龙图三首·其一》[5]。满纸茶叶香,却在茶联上,盎然情趣,亦有诗人集会,以茶为联,趣味无穷矣。

宋代汇通“三教”,力倡“三教合一”,以茶助禅修的事例并不少见,然把宋诗宋词中的茶联糅合茶禅,西南一地而言,则发于莫友芝。茶禅意味的联有:“子固精神老坡气,茶山衣钵放翁诗。”上联集释觉范(注:即宋代僧人惠洪,有“浪子诗僧”之称,下同。)《南昌重会汪彦章》,下联集戴复古《读放翁先生〈剑南诗草〉》[5]。子固者,曾巩也;老坡者,东坡公也。放翁者,陆游也。以“茶山衣钵放翁诗”为联句的还有“长吉精神玉溪骨,茶山衣钵放翁诗。”“长吉精神义山骨”一句出自释觉范《送庆长兼简仲宣》。

茶联,是莫友芝在茶文化方面的创新。作为宋诗学派的代表之一,其中茶联均以唐宋诗词为主,在前人的基础上,汇通对联之韵,平仄之律,触类旁通。其中虽收录前人关于茶联的集句,但做此等文学汇总之工作,不失为贵州茶联发展的先锋之作,在贵州茶文化的里程碑上镌刻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三、结语

在莫友芝的茶事生活中,其合著的《遵义府志》收录了在他此前的贵州茶事记载,填补了黔地茶史文化空白。他不仅在茶诗、茶联方面亦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还创造出茶味、禅味、韵味汇成一体且异彩纷呈的茶联。其学术思想和著作中对故乡茶文化的挖掘与创新是隽永的,于茶文化而言,它不仅是黔茶史上不朽的篇章,亦是中华茶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猜你喜欢

下联茶文化贵州
Cosmetea新型美妆茶文化品牌店
中国茶文化中的“顺天应时”思想
“齐”心“鲁”力,助力“多彩”贵州
茶文化的“办案经”
新时代的贵州值得期待
解读“万马如龙出贵州”
小试身手
羊年春联
意外怀孕,怎么办?
从德昂族茶文化的现状看少小民族茶文化的发展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