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培养的困境、理念与突破路径

2021-12-15苏丽靖

中国农业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外事人才农业

苏丽靖

(1.中国人民大学,北京 100872;2.天津农学院,天津 300384)

引言

“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我国农业“走出去”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使其拥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在农业农村部组织的多场农业对外合作“猎英行动计划”的招聘会上,多家对外涉农企业普遍反映,掌握农业专业知识,有较强的外语能力,懂经营管理又了解政策法规的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十分匮乏,已成为制约农业“走出去”的一大短板。这一现实问题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2017年,中国农业大学成立了一带一路农业合作学院,并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同成立了中国南南农业合作学院,通过“讲座、一带一路/南南合作青年领袖计划、中国农业技术海外研修班”等形式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推动新型南南农业合作格局的形成;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农业大学朱晶教授从构建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涉农校企合作、加快农业企业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建议;中国农业大学吴文良教授提出农业高校可以跨学科、跨院系、跨专业建立联盟,有针对性地培养农业类复合型人才,以满足农业跨国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以上这些研究举措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了解了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但也留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农业高校毕业生是农业国际合作最主要的人才供给来源,就对外语外事能力的需求而言,它指向的是大学英语,也就是说,大学英语在推进农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2018年9月,教育部召开了加强公共外语教学改革工作会议,在会上正式提出把公共外语教学纳入国家战略,要求高校外语教学要主动求变,着力培养“一精多会”“一专多能”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由是,研究者们应深入思考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如何做好转型升级,实现与农业“走出去”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但到目前为止,相关的研究很少,这也是本文的选题依据。

一、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一)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的内涵

农业“走出去”的过程是开展农业对外合作交流的过程,包括农产品对外贸易、农业海外投资、农业对外援助等多种形式。农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对农业外事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大。农业外事人才主要涵盖农业国际合作所需的经营管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业国际组织的外交人才、确保顺畅沟通需要的外语类人才等。然而,单纯的技术方面人才或是某一方面具备优势的人才并不是目前农业企业最缺乏的,真正稀缺的是复合型农业人才。本文所探讨的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指的是农业类专业的学生在具有本专业技能的同时,还具备其他领域如外语、经济管理、法律、涉外礼仪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文化素养,拥有多种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发展较为全面的创新性人才。

(二)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历经多年的发展和改革,教学水平已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但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我国地方高等农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很多学生重视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人文知识的学习,有一些学生甚至认为人文素养的缺失对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影响不大,从而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难以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构建多元、综合的知识体系更是无从谈起。其次,受“厚基础、宽口径”教学理念的影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以通用英语教学为主,强调语言是基础,只要语言基本功过硬,就能顺利做好各项工作。具体表现为课程设置单一,侧重于语言技能的训练,语言实践机会缺乏。这种教学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内容枯燥陈旧,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未能真正构建起具有农业高校专业特色的英语课程体系。其结果就是虽然大部分同学顺利通过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但真正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无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的需要,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岗位需求。

再次,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起着重要作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发〔2018〕4号)中明确指出,“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1]。可见,教师作为教育过程的主要实施者,其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直接影响着教育水平。然而,目前的教师队伍由于自身专业兴趣的限制,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擅长语言知识的传授,缺乏贸易、法律、管理等领域的知识,不能很好地开展与农业院校优势学科相关的跨学科整合教学。同时,由于教学工作量大,学生英语基础薄弱,教师投身教学的潜能未能得到完全激发,缺乏专业成长的外在动力和现实路径。由是,针对“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对农业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科交叉的大趋势,必须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瓶颈,打破专业壁垒,探索构建突出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培养的理念

(一)重构大学英语教师的身份认同

理念在人才培养中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教师和学生只有树立了正确的理念,才会形成相对应的行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本身就具有跨学科的性质,强调了不同专业的融合和跨文化背景,具有明确的需求导向和实践性。虽然跨学科因其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技能,如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运用多视角的能力”[2],适应了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得到了学界的认可,但也有学者认为跨学科打破了传统学科边界,这种知识结构的重构会对教育者、研究者和学习者的专业认同产生威胁。因此,我们应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促使他们主动学习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知识,并逐渐形成跨学科专业认同。

身份认同主要包括个人认同与社会认同两个方面,回答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等重要问题,强调的是个体在社会群体中的归属感。外语教师身份认同的概念即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来,是“外语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及其对所承担的社会和文化角色的确定和认同,它影响外语教师的教学效果、专业发展及其对教育改革的态度”[3],对教学效果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作为教授非英语专业学生基础必修课的大学英语教师,尤其是理工类高校的教师,跟其他学科专业教师相比,存在着地位边缘化和成就感偏低的问题,被认为没有专业。一些教师因此感到迷茫,陷入了身份认同危机,找不到专业发展方向,继而产生职业倦怠,影响了教学质量。当前,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大趋势对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具体明确的要求,作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者,大学英语教师要尽快完成从“教书匠”到复合型教师身份的转变,实现从通用英语教学到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范式转移。首先,教师要克服学习其他学科专业知识的畏难心理,因为这些专业知识不是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专门用途英语不等于专业英语,而是“把专业内容作为语言分析的媒介,教学生如何汲取和交流他们的专业信息”[4]。也就是说,教师的主要任务不是专业知识的分析和讲授,而是帮助学生解决某一特定专业环境中的英语运用问题。基于此,教师只需要从宏观层面上掌握其他学科专业的基础性知识即可。其次,“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5],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逐渐认可自己跨学科教学的价值,认同自己作为多学科专业知识的拥有者和传授者的身份,提升职业归属感,以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热情培养新农科建设急需的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

(二)提高学生对农学专业的认同

教师的“教”固然重要,但它的作用只是外因,真正想要成为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依赖于学生个体的持续学习,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马克思指出人天生是社会动物,人在社会中发展自我,这就要求个人要主动适应社会找准自身定位,建构身份认同,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农学专业的一些学生由于受到就业前景、薪资待遇以及希望跳出农村等因素的影响,对本专业缺乏认同感。大学英语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教师应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开学之初就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怀,引导学生知农、学农、爱农,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农业是稳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农业的增长是减贫的重要驱动……对减贫的贡献是工业的四倍”[6]。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农业一直是我国对外合作的重点,也取得了丰富成果。尽管目前农业对外合作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但后劲十足,未来前景十分可期,主要体现在农产品贸易增长迅速,国际农业投资规模扩大,农业科技合作空间广阔,国际农业人文交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致力于农科研究的农业人才是推动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学生对农业类专业的认同感,通过构建新颖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知农、爱农、学农,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农业光明的发展前景,这对于农学专业学生个人以及促进我国农业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培根曾说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了,行动才有动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资料,如民俗文化、乡村旅游、中国农业发展史或我国农业主要相关政策等,让学生进行翻译练习,用优秀农耕文化感染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农的出路和优势,增强他们身为农业类专业学生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进而顺应农业发展新变化,主动学习与农业相关的其他学科知识,让自己成为高层次的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其次,通过对农业方面典型人物事迹的宣传,激发学生对农科的认同感,还可以让学生多去听农业专家学者或工作在“三农”一线的模范人物的报告,潜移默化中激励他们为成为中国农业“走出去”企业急需的人才而努力。

(三)增强学生的中华文化身份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界限被逐渐打破,多元文化共存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也因此拥有了选择的自由,然而相应的困扰也随之而来。在充满“流动性”的现代社会中,不同文化的相互交融促使特定民族文化的断裂,导致了群体身份的认同危机,鲍曼(Zygmunt Bauman)认为,正是认同这一问题给我们带来了焦虑,给社会生活造成了一定的混乱。文化记忆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保存特定文化共同体成员世代相传的集体知识,创造一个共享的过去来确证文化的延续性,以此为基础建构个人和群体的身份认同,由是,文化记忆是我们进入认同问题情境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而高等教育“在塑造文化记忆、促进身份认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英语课堂既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了解世界各国社会、历史、文化、习俗的窗口,也是教师实施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大学英语教育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8]。作为道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在跨文化交际中要凸显中国深厚的文化历史底蕴,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现实意义,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文化自信,使学生成为拥有独立的思辨能力,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的农业外事人才。

三、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培养的实践路径

(一)以后现代课程观为基础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的改革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2010—2020年)、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新时代高教40条”和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都明确要求高校加大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比重,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大力培养懂外语的高层次、复合型的新农科拔尖创新人才是新时代国家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以国家需求为导向,进行相应的调整和变革,补齐农业“走出去”的人才短板。

美国后现代教育之父、著名课程专家小威廉·E·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观契合了复合型人才课程的教学要求。多尔在批判了现代主义的封闭课程体系之后,创造性地将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皮亚杰的新生物世界观以及杜威和怀特海的过程哲学观融入到教育思想中,形成了多元而开放的后现代教育理论体系,认为课程模式是“非线性、非序列性的,但它由各种交叉点予以界定,充满相关的意义网络”[9],即课程不再围绕预先设定的单一教材文本进行,而是要构建跨越不同学科的,多样化、国际化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课程在复合型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具体来说,大学英语在四个学期之内,课程体系的设置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基础阶段和提高阶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基础阶段(第一学期)主要围绕《大学英语教学指南》上通用英语课程的要求展开课堂教学,重点强调语言基本知识的学习,讲授语法、篇章和语用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提高阶段旨在突破学科边界,培养学生的其他专项能力,实现语言与知识的融合发展,让学生在拥有扎实语言功底的同时,成为精通农科专业知识,具备商务管理技能,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提高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始),课程设计采用“外语+”的模式。

“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10],外语属于人文学科,外语教育要重视人文性。基于此,第二学期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增设英语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利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引领学生走进瑰丽的中华文明殿堂。“文化是国家的灵魂,没有了文化,无所谓国家。国家因文化而建构”[1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凝聚着民族认同的“共同记忆”。在课堂教学中,以中国文学名著、戏剧、哲学等为载体,深挖人文内涵,引领学生提高文化自信、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道义担当、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等思想,其所强调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与时俱进的哲学思想时至今日依然闪烁着耀眼的思想光芒。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了解,学生对本国优秀文化的高度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进一步提升和增强了文化自信。

第三学期在完成通识教程内容的基础上开设农业、法律和贸易管理等拓展类的专门用途英语(ESP)英语课程。本学期的教学目标“不再仅是提高学生的通用语言能力和英美文学素养,而是必须越来越多地与学生的某一门学科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通过专业内容提高学生在特定学科方面的语类语言能力”[12],有针对性地、有计划地培养储备具有娴熟的经贸技能,扎实的农学基础理论知识,通晓一定的法律规则又拥有较强语言功底的复合型人才。带领学生选读农学、法律、国际贸易等一些相关著作,帮助学生了解包括国内外农业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农业“走出去”的背景和政策,国际贸易规则,农业对外投资合作的相关情况,并督促学生课下利用各种网络平台资源如中国大学慕课、网易公开课展开相关专业的学习。

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农业合作的过程中,合作企业之间会涉及知识产权合同的签订,经济责任、利益纠纷以及违约责任条款等一系列内容,这些都离不开对相关法律知识的掌握,因此这也是本学期课程设计中不容忽视的一部分。选取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艾尔伯特·霍华德《农业圣典》以及教材《国际商务法律》等,采用项目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充分利用数据库资源做好文献的搜集整理工作,并结合自己感兴趣的主题进行课堂展示。学生通过以上这些载体不仅可以学到专业知识,还培养了学术语言能力,提高了科技英语翻译实践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学期继续通识教程的学习,同时增设涉外礼仪课程。一带一路沿线共有 65个国家,他们的社会文化、宗教信仰和礼仪风范等都跟中国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具备基本的涉外商务礼仪,了解不同国家文化习俗的差异,在对外交往时给予对方起码的尊重,有助于促进良好关系的建立,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本学期可以以金正昆的“商务礼仪”作为教程,通过视频直观明了地介绍现代礼仪规范,以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情景演练的方式给学生提供实训的机会,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商务礼仪技能。通过教学中努力创设的外事商务活动情境,营造真实的英语使用场景,让他们对诸如迎宾礼仪、饮食礼仪、谈判礼仪规范等做到心中有数,在国际交往中能较好地解决文化冲突问题,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

(二)培养复合型人才离不开复合型教师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学生知识的传播者和领路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自身素养和学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为了培养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更好地支持农业“走出去”大局,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外语教师到底应该做什么,如何做?这是新形势下的大学英语教师面临的新挑战。“外语 +”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要求。最新发布的《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中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应从五个方面不断提高自身素养:育人素养、学科素养、教学素养、科研素养和信息素养,英语教师应按照指南的要求,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使自己在精通英语专业知识的同时,成为跨学科“复合型”教师,因为大学英语教师的多元化知识结构是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证。

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认为,“教师专业发展不全然是依靠自己孤军奋战,也并非孤立地形成改进其教学的策略与风格,而是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学文化’或‘教师文化’”[13]。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内外协同齐发力的过程,离不开一定的生态情境,教师的个人环境和学校环境都会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就目前情况而言,大学英语教师多为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出身,他们具有扎实的英语基本功和丰富的人文知识,但对农业、管理、国际商务、法律等专业知识了解不多,对专业术语的理解不够深刻,在进行科技英语翻译教学时,往往只是按照英语的语法结构对专业知识进行简单翻译,很难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或交流。

面对农业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英语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主动进行跨专业学习,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但由于学科背景的限制,在短时间内掌握这些相关的专业知识,仅凭教师个人的努力难以达到预期成效。教师共同体的建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它是指“教师基于共同的目标和兴趣组成的、以合作共享的方式进行学习和实践的教师群体”[14],它打破了学科和院系之间的界限,为不同学科背景的教师之间展开合作交流提供了平台。通过这种方式,一方面英语教师可以到讲授农业、管理、国际贸易等专业知识的课堂听课观摩,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专业课教师可以和英语教师进行教学科研上的合作,如共同制定ESP教学计划、选取教学资料、合作编写教材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不同思想和观念的对话中反思自我,实现跨学科的互通、互补和互助,促进共同体成员的共同进步。

(三)高校的激励措施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为应对“一带一路”倡议给人才培养模式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高校应给予大学英语教师相应的支持,如提供资金,安排讲授相关专业课程的教师举办讲座或各类短期培训班,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培训,使英语教学与其他专业知识有机结合。其次,高校需要给英语教师提供到农业企业调研或锻炼的机会,让教师深入企业一线,及时了解农业“走出去”英语的应用需求,补齐自身短板,以市场为导向调整教学内容,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再次,要成为合格的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除了在课堂上系统地讲授理论知识外,学生在农业企业的实践经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需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学生寻找合适的企业进行社会实践,让学生与市场零距离接触,提前感受国际竞争的压力,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

结语

面对新时代农业扩大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农业复合型外事人才的培养,对提升我国农业领域的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维护我国农业国际利益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一项长期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需要高校、企业、教师和学生等多方的协同配合。高校应采取激励措施助力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涉农校企之间加强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协同育人;大学英语教师重构身份认同,完成从“教书匠”到复合型教师的转变,提升学生对农科专业和中华文化身份的认同,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从通用英语向“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的范式转移,培养学生具备跨学科思考的能力,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创新型农业外事人才,服务中国农业“走出去”的战略大局,为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世界减贫和粮食安全传递中国声音。

猜你喜欢

外事人才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人才云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外事之窗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