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稀濒危植物保亭花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研究
2021-12-15卢琼妹许炳强
卢琼妹,许炳强
(1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技咨询开发服务部,广东广州 510520;2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广州 510520)
保亭花(Wenchengia alternifolia C.Y.Wu&S.Chow)是唇形科(Labiatae)保亭花属(Wenchengia C.Y.Wu et S.Chow)多年生常绿灌木,是我国特有植物。2004 年曾有人推断它可能已经灭绝。2010 年4 月,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科研人员在海南岛重新发现保亭花的一个小居群,大约40 株个体。将带回来的几株小苗保育在华南植物园药园和蕨类阴生植物专类园区,并利用分株及扦插技术繁育了一批种苗。关于保亭花栽培及繁殖方面研究较少,因其自然结实率极低,种子不易得到,为探索其繁殖方法及物种保育途径,改善其濒危现状,对其进行分株、扦插繁殖试验,探索人工分株及扦插繁殖技术。
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华南植物园药园和蕨类阴生植物专类园区(23°10′N,113°20′E),该地区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海洋性气候显著,表现为温暖多雨、光热充足、四季温差小[1];土壤性质呈中性或微酸性,水肥充足,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条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保亭花试验研究材料来自海南省保亭县,保育在华南植物园药园和蕨类阴生植物区。
2.2 试验方法
2016 年5 月将保育在华南植物园药园和蕨类阴生植物区繁育大棚的保亭花盆苗进行分株、扦插,获得的小苗上盆培育,2017 年3 月初定植栽培区进行露地栽培。
2.2.1 生物学特性和物候特征。保亭花为多年生常绿矮灌木。植株高25~40cm,节间极短,灰白色至深紫红色。叶互生,倒披针形,先端钝,基部楔形下延,长7.0~8.5cm,宽3.0~3.7cm,纸质,腹面深绿色,被短糙毛,叶背灰绿色,叶缘浅齿状。总状花序顶生于当年生枝条上,花萼漏斗形,长约3.5mm,花冠粉红色至紫红色,斜管状钟形,长1.8~2.0cm,雄蕊4,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上[2]。试验地栽培观察花期5 月下旬-9 月上旬,末见果。
2.2.2 物候观察方法。观察对象为保亭花,选择全株无病虫害健康的植株,于全日光照位置定植15 株,树林下半荫环境下定植15 株进行观测;叶芽膨大期:全株25%芽萌动日期;展叶期:全株萌发的芽中有25%展开第1 片叶;花蕾出现期:全株丛5%花蕾出现日期;始花期:全株丛5%花朵开放的日期。盛花期:全株丛25%花朵开放的日期。末花期:以5%以上花朵开始凋谢为末花期[3]。于2018 年1 月-2020 年12 月通过3 年观察,每年1 月初-3 月中旬开始,每2 周观察1 次;5 月中旬-7 月中旬开始,5d 观察1 次;7 月下旬-12 月下旬开始,7d 观察1 次;记录生长状况、开花花期、越冬情况。
2.2.3 扦插繁殖试验。从保亭花植株上剪取一年生插穗,选无病虫害、健旺的枝条为宜,控制在5~8cm 长,切口斜剪,平滑,韧皮无破裂,留3~4 片叶子。准备26个40cm×80cm×20cm 的扦插育苗盘,放在透光度20%~40%的树荫底下;基质用多菌灵400 倍液消毒处理。扦插后,对叶子喷水并盖上透明盖子保湿,每日喷水1 次,湿度控制60%以上。对保亭花进行不同基质、不同生长调节剂浓度及不同季节的扦插试验。试验一:采用1500mg/L 奈乙酸溶液泡浸插条1min,将其分别在黄泥土、河沙、泥炭土、泥炭土+珍珠岩(2∶1)4 种基质中扦插,结果见表2;试验二:在春、秋季,采用1500mg/L 奈乙酸溶液泡浸插条1min,在泥炭土+珍珠岩(2∶1)基质中扦插,结果见表3;试验三:分别采用1000mg/L、1500mg/L、2000mg/L 3 种浓度的奈乙酸溶液泡浸插条1min,在泥炭土+珍珠岩(2∶1)基质中扦插,结果见表4。
3 结果与分析
3.1 物候观测
通过3 年时间观测保亭花的物候,其结果见表1。从表1 可以看出,保亭花的物候特征表现:叶芽膨大期在3 月中旬-4 月上旬;展叶期4 月上旬-4 月下旬;5月上旬-5 月中旬为花蕾出现期,5 月下旬-6 月上旬为始花期,6 月中旬-7 月下旬为盛花期,8 月上旬-9月上旬为末花期。冬季在露地生长正常,未见冻害现象。
表1 物候特征
3.2 扦插繁殖
3.2.1 不同基质的对保亭花扦插的影响。由表2 可知,泥炭土、泥炭土+珍珠岩(2∶1)的生根率分别为96%、98%,黄泥土次之为92%、表现最差的是河沙88%。因此,建议采用泥炭土或泥炭土+珍珠岩(2∶1)基质进行扦插为宜。
表2 不同基质的对保亭花扦插的影响
3.2.2 不同季节对保亭花扦插影响。由表3 可知,无论是春季还是秋季扦插对保亭花的成活率影响有一定差异,生根时间长短也有明显差异;结果显示:扦插成活效果较好的是在春季4 月、5 月,成活率分别为96%、98%和秋季的9 月中旬成活率为96%;5 月中旬扦插生根时间为最短13d,次之为4 月下旬和9 月中旬扦插生根时间为16d,3 月下旬和10 月下旬扦插生根时间分别是25d、23d,11 月下旬扦插生根时间为最长37d。因此,选择4、5、9 月进行保亭花扦插比较适合。
表3 不同季节对保亭花扦插的影响
3.2.3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比结果。由表4 可见,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插穗各生根性状影响差异显著,由差异显著性分析可知,不同浓度处理,生根率、生根数量不相同。
表4 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保亭花扦插的影响
3.3 分株繁殖
保亭花适应性强,也可用根蘖分株法繁殖。在早春或晚秋,剪下植物萌蘖的带须根分枝栽植盆中即可,试验分株50 株,成活率为99%,且生长期不需特殊管理,生长良好。
4 栽培管理技术
保亭花特产于海南岛保亭县、陵水县,比较稀有,且抗旱性强,病虫害少;其性喜阳光充足、高温、湿润的气候环境,也耐荫蔽,忌涝,畏寒冷,生长适温为25~33℃。土壤以排水良好、疏松、肥沃、微酸性,pH 在5~6 之间生长较好。在华南植物园露地栽培观察,在冬季无须采取任何防寒措施,未见冻害现象,可以在户外正常越冬。
4.1 温度与光照
4.1.1 温度。保亭花喜湿热环境,可适应较大的温度变化幅度,温度低于10℃时,实验地栽培表现出植株幼叶萌发受到抑制生长情况,物候观察:温度在25~33℃比较适合保亭花生长及正常开花;如室内栽培养护,需要保持空气流通,适时浇水。
4.1.2 光照。保亭花对光照没有严格要求,高大的树下半荫蔽或全光照都能良好生长,适当强度的光照能极大地促进植株生长,受阳光直射的植株,其花序表现得更长和整齐;在半阴下栽培,植株叶子表现更浓绿及茂盛。
4.2 浇水和施肥管理
4.2.1 浇水管理。保亭花根系较发达,吸水能力强,定植后当天浇透定根水,后期管理,天气干燥时,尽量保证2~3d 浇水1 次,雨季可适当减少;人工盆景栽种时,需要采用较大的容器种植,种植土表面略干时,需适当浇水。
4.2.2 施肥管理。由于保亭花对栽培基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在整地翻耕时采用泥炭土+花生麸按5∶1 比例混搅拌均匀作基肥混于土中,一般施用量为10~15kg/m2。通常3 月定植后,观察其展新叶时,施复合肥1次,促使枝叶繁茂;开花前(约5 月初)第2 次追肥(复合肥+钾肥按3∶1 搅拌均匀),以助长开花及增大花量;第3 次施肥在开花后(约8 月下旬),以补充消耗的养分,促进萌芽。
4.3 病虫害防治
保亭花病害发生较少,基本没有发生病虫害,偶尔见到有蜗牛为害叶片的现象,防治方法:在植株周边按500~600g/667m2撒施6%四聚乙醛颗粒剂;在高温高湿季节,可喷施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的药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 倍液,预防真菌类病害,间隔5~7d 喷1 次,喷施3 次即可。
5 结语
(1)通过3 年的栽培观察,保亭花在全日照或半荫蔽环境下均生长良好;分株及繁殖扦插成活率高,扦插繁殖可更快获得一定量的小苗;其开花从5 月下旬持续到9 月上旬,花期长达约100d。因其花色彩美、雅致宜人,花期长,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极具园林开发应用前景的观赏花卉,可用于植物园、公园、庭院地被,也可用于盆栽观赏。(2)保亭花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在自然条件下其居群数量极少,尚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如能通过人工繁育增加其个体数量,有利于今后对其进行野外回归保护研究。(3)同时通过人工繁育,对保亭花进行栽培展示,能增强人们对该植物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增强人们对该植物的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