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向马克思的道路:卢卡奇的思想资源

2021-12-15王银辉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理论家卢卡奇韦伯

王银辉

走向马克思的道路:卢卡奇的思想资源

王银辉

(河南大学 文学院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文艺学研究中心)

卢卡奇的思想资源复杂多样,已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他的思想从新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逐渐走向马克思主义,但这并未减少其思想的复杂性。以卢卡奇18部重要著作的英文版为研究对象,以科学的数据化的方式,耙梳、检索其中所论及的重要作家与理论家,亦可以发现卢卡奇在不同阶段中所受的影响。整体而言,卢卡奇在这18部论著中,论及较多的前五位作家分别是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托马斯·曼、莎士比亚,论及较多的前五位理论家分别是黑格尔、马克思、康德、列宁、恩格斯。正是对这些思想资源的扬弃、吸收和发展,催生了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以及本体论研究。

卢卡奇;思想资源;多元;马克思主义

一、引言

经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乔治·卢卡奇从早期的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时期,逐渐走向马克思主义,至20世纪30年代前后逐渐提出并形成自己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卢卡奇一生思想中,文艺理论尽管未系统加以阐明,却显示出鲜明的理论色彩,富有战斗性,是构成其人学思想的一个重要内容。纵观卢卡奇的一生,尤其是从他的18部重要论著——《现代戏剧社会学》、《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评论和文章》、《列宁》、《〈历史与阶级意识〉之辨》、《策略与伦理(1919-1929)》、《历史小说》、《欧洲现实主义研究》、《歌德与他的时代》、《作家与批评家》、《青年黑格尔》、《人民民主文化》、《理性的毁灭》、《托马斯·曼研究论集》《索尔仁尼琴》、《社会存在本体论》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理论的形成发展,与其丰富的思想资源有着密切关联。

二、研究现状

卢卡奇理论的形成与成熟得益于丰富的思想资源。当前,学界关于卢卡奇思想资源问题探讨的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1)探析卢卡奇中介范畴的思想来源,认为卢卡奇的中介范畴继承并发展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理论、卢森堡的总体性方法、列宁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辩证法、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韦增勇,2013),指出卢卡奇的作为无产阶级阶级意识的方法论本质的中介是黑格尔的(韦增勇,2012)。(2)厘清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思想来源,指出“卢卡奇物化思想直接的理论来源无疑是马克思主义,而从更深更广的来源分析,卢卡奇物化思想还受到狄尔泰、席美尔、马克斯·韦伯、黑格尔思想的影响”(梁涛,2010);同时,探析韦伯的“理性化”思想,尤其是韦伯涉及经济、政治、文化及个体等各个层次的“工具理性化”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单峥,2011),以及卢卡奇物化理论对韦伯合理性理论的继承、批判与超越(马轻轻,2014);此外,学界不仅探讨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斯·韦伯合理性理论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而且明确其物化理论是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商品拜物教的批判和韦伯资本主义合理性原则演化而来,并探究其根源问题(杨琴冬子,2016)。(3)对卢卡奇所受席美尔、狄尔泰、黑格尔、马克斯·韦伯、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思想的影响研究,虽已为学界认可,但这方面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的细化与深入,尤其是卢卡奇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关系问题,主张从马克思的棱镜来细化卢卡奇的思想与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与黑格尔哲学的渊源研究(闫良础,2009),深化对卢卡奇思想来源的认知。以上研究对卢卡奇中介范畴、物化理论等思想的来源作了极具贡献的探索,为我们今后这一领域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但研究也存在停留于其思想某一领域的局限,缺乏从卢卡奇一生主要论著出发,在整体上对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进行较为科学的数据化的分析与研究。

为了进一步厘清卢卡奇在走向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与其所钟爱的作家、理论家之间的渊源问题,我们采取科学的数据化的方式,通过对其不同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论著中涉及的作家与理论家作了耙梳式的量化检索。根据卢卡奇在《现代戏剧社会学》、《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历史与阶级意识》、《欧洲现实主义研究》、《历史小说》、《理性的毁灭》、《社会存在本体论》等这些代表性的论著①中所提及作家或理论家的频次,我们将以下17位作家与理论家作为检索、量化统计的对象,顺序分别是莎士比亚(Shakespeare)、巴尔扎克(Balzac)、海涅(Heine)、托尔斯泰(Lev Tolstoy)、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司汤达(Stendhal)、歌德(Goethe)、托马斯·曼(Thomas Mann)、席美尔(Georg Simmel)、狄尔泰(Wilhelm Dilthey)、黑格尔(Hegel)、马克思·韦伯(Max Weber)、马克思(Marx)、恩格斯(Engels)、列宁(Lenin)、康德(Kant),从卢卡奇思想历程的三个阶段②来考查其所接获的思想资源。了解并把握在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卢卡奇接获对其发生影响的思想资源的路径,在细致研读其论著、访谈对话及相关主要论争与评论文章之后,我们不难发现其路径有三:家庭、社会及个人的需求。

三、思想多元并存的早期阶段

卢卡奇早期最初的志趣是文学,而后走向哲学,为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主义所吸引,并未走向马克思主义。卢卡奇从小喜爱文学,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关于土耳其战争的历史故事,古希腊神话故事,《莎士比亚故事集》,马克·吐温、易卜生和霍普特曼等人的作品,对现实主义作家作品推崇备至,中学时开始文学创作——写剧本。然而,他18岁左右时,由于形成了衡量文学的秘密标准——“凡是我自己能写出的,一定是坏的”(卢卡奇,1986:58),将自己的全部手稿付之一炬。在广博的阅读过程中,卢卡奇也接触到了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作。进入大学期间,出席狄尔泰和席美尔的讲座,与他们结识并成为后者的学生。1913年,卢卡奇与马克斯·韦伯结识,受其影响而成为马克斯·韦伯集团的成员。从这一时期卢卡奇的一些代表性的论著中,我们可以得知所涉及的作家和理论家,及其理论形成中所接纳的思想资源。

体现卢卡奇这一时期戏剧主张和理论兴趣的《现代戏剧社会学》,是他早期具有代表性的一部文艺著作,使其在文艺批评界声名鹊起。这部英文版著作取自于《现代戏剧研究》的德文简缩版,而《现代戏剧研究》最初在1909年以匈牙利语完成。

表1 《现代戏剧社会学》()(Lukács,1965)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7司汤达0马克思1 巴尔扎克1歌德7恩格斯0 海涅0托马斯·曼0列宁0 托尔斯泰0席美尔1黑格尔1 罗曼·罗兰0狄尔泰0康德0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从表1中可以清楚看到作家莎士比亚、歌德对卢卡奇的影响尤为突出。尽管卢卡奇曾遵循霍普特曼、易卜生等人的方式创作剧本,但随后否定了自己的创作,将它们付之一炬。然而,这一阶段他对戏剧研究的热度却并未减退,其研究明显受到席美尔的影响。正如卢卡奇(1986:206)所坦承的,席美尔对他的影响主要“在于表明了社会学方法和文化具体化的可能性”,为他这一时期的戏剧研究提出了艺术的社会问题的思考。根据这一观点,他对戏剧文学进行了远远超出席美尔本人的讨论,在这一讨论过程中,恰恰是席美尔的哲学为他的戏剧研究提供了哲学基础(卢卡奇,1986:66)。卢卡奇所具有的“完全拒绝一切礼规”(同上:52)的反叛精神特质,使其对戏剧的兴趣不久便被“一种以德国哲学为基础并且倾向于美学的评论所取代”(同上:60),正是这一兴趣的转移,促使他“最初研究了康德,然后在当代德国哲学中研究了狄尔泰和西美尔的著作”(同上),完成了《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等文艺名著。

《心灵与形式》是卢卡奇由文学转向哲学,转向新康德主义的实证,首版是1910年的匈牙利文版,摘录了1908年以来卢卡奇的10篇评论文章,之后德文、意大利文和英文版本陆续面世。《心灵与形式》是卢卡奇在柏林大学(1909-1910年)聆听席美尔的授课,采纳后者对新康德主义所作的独树一帜的见解的过程中完成的,明显“渗透着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韦勒克,2009:142)。

表2 《心灵与形式》()(Lukács,2010)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10司汤达1马克思0 巴尔扎克0歌德53恩格斯0 海涅8托马斯·曼0列宁0 托尔斯泰0席美尔0黑格尔0 罗曼·罗兰0狄尔泰2康德0 陀思妥耶夫斯基1马克思·韦伯0

从表2可知,卢卡奇在《心灵与形式》中依旧较多地关注歌德和莎士比亚,同时开始关注德国诗人海涅,但须指出的是,他的这些文章明显受到康德、席美尔和狄尔泰等人的影响(尽管他在这部论著中未曾提及席美尔和康德),对新康德主义的接受亦是通过对席美尔和狄尔泰的吸纳来完成。除了《心灵与形式》中所弥漫的新康德主义哲学思想外,该著“心灵与形式”的这种二分法命名,“可以类比于狄尔泰的‘生命与表现’、齐美尔的‘生命与形式’等概念所表示的含义”(初见基,2001:55),亦足见狄尔泰、席美尔对他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促使处于绝望中的卢卡奇进一步走向哲学,借助黑格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等人的理论与方法来思考人的存在、现实及世界问题。《小说理论》正是这一思考的结晶。它是卢卡奇《心灵与形式》之后的又一部力作,初稿完成于1914年夏,最终版本完成于1914-1915年冬,是卢卡奇对世界状况(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深感绝望的状态下完成的。其思想上的迷茫,正如表3所显示的:

表3 《小说理论》()(Lukács,1971b)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2司汤达1马克思3 巴尔扎克4歌德26恩格斯0 海涅0托马斯·曼5列宁0 托尔斯泰26席美尔2黑格尔27 罗曼·罗兰0狄尔泰6康德0 陀思妥耶夫斯基4马克思·韦伯2

既有极具现实精神作家的影响,除了关注歌德、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人之外,对托尔斯泰、托马斯·曼、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格外批判资本主义社会黑暗的作家也开始重视;尽管仍有席美尔、狄尔泰等人的影响,但黑格尔、马克思、马克思·韦伯等人的影响也开始突显。如卢卡奇(1986:66)本人所言,这一时期他走向哲学,“开始受西美尔,然后受麦克斯·韦伯的影响……韦伯的影响来得较晚,但是更深刻”。卢卡奇在《小说理论》中运用马克斯·韦伯的类型学对小说的本质、小说性质的类型进行研究,亦证实了这一点。

表1-3 汇总表

如表1-3汇总表所示,在《现代戏剧社会学》、《心灵与形式》、《小说理论》中,卢卡奇提及10次以上的作家有歌德(86次)、托尔斯泰(26次)和莎士比亚(19次)(这些作家对他的影响是终生的,20世纪30年代以后在他关于现实主义的研究中尤其明显),提及的理论家有黑格尔(28次)、狄尔泰(8次)、马克思(4次)、席美尔(3次)和马克思·韦伯(2次)等,这也恰恰证明了卢卡奇早期阶段思想多元并存的状态——新康德主义、黑格尔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萌芽,而非是简单地将其早期阶段划分为新康德主义和黑格尔时期(刘象愚,1991)。卢卡奇这一阶段多元思想的形成,与其个人的精神特质、家庭及社会语境有着密切关系。卢卡奇从小形成的质疑反抗气质,家庭(尤其是其父)对他人生的规划,匈牙利尖锐的民族矛盾及苦难的社会现状,以及其大多时间仍处于求学阶段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其思想的易变性与多元化,但正是这种多元化的思想为其更加全面而深刻地认识社会,理解人的问题提供方法与理论支撑,更为其之后走向马克思主义作了思想基奠。

四、马克思主义学徒期

战争的苦难,社会的黑暗,人民的不幸,以及对理想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促使卢卡奇的思想逐渐走向马克思主义,从其丰富的思想资源中探索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与哲学。1914年以后,卢卡奇逐渐进入马克思主义学徒期,当然这与其质疑反抗的个性、第一世界大战的黑暗阴云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曙光等共同作用息息相关。这些使他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成为共产主义战士,投身于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之中。《历史与阶级意识》是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的有力见证,是“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里程碑”(燕宏远,2020:435),是1919年匈牙利社会主义革命失败之后,他对革命实践进行探索与理论总结所凝结的8篇宏文,1923年结集而成。

表4 《历史与阶级意识》()(Lukács,1971a)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1司汤达0马克思301 巴尔扎克0歌德4恩格斯93 海涅0托马斯·曼0列宁87 托尔斯泰2席美尔2黑格尔7 罗曼·罗兰0狄尔泰6康德87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12

卢卡奇这一阶段的明显转变,从表4清晰可见,他对作家的关注明显减少,对马克思(301次)、恩格斯(93次)、列宁(87次)等人的关注则骤增,对康德(87次)、马克思·韦伯(12次)、黑格尔(7次)等人的热情未减。如他所言,这一阶段他的思想处于“两端徘徊”:“一方面是吸收马克思主义和政治行动主义,另一方面则是纯粹唯心主义的伦理成见不断增强”(卢卡奇,1999:3)。同时也要清楚地认识到,尽管存在这种思想上的徘徊,但黑格尔唯心主义的影响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已然不占主导。此外,这种思想上的徘徊、不成熟性与过渡性,在《评论和文章》(见表5)中也可以得到印证。

表5 《评论和文章》()(Lukács,1983b)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5司汤达0马克思40 巴尔扎克21歌德22恩格斯23 海涅0托马斯·曼0列宁0 托尔斯泰4席美尔0黑格尔36 罗曼·罗兰0狄尔泰7康德10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评论与文章》收录了卢卡奇1922年间首次发表的19篇文章,尽管评论了歌德、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作家,探讨了黑格尔、康德和马克思·韦伯等理论家,但更多地集中于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期间,他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尽管带有唯心主义成分和“左”的倾向,但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念却是坚定的。面对匈牙利共产党、苏俄马克思主义理论界和共产国际的批判,卢卡奇在自我批评与反思的同时,进一步深入研读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探索他的马克思主义之路。1924年完成的《列宁》正是他学习与探索的思想结晶。

表6 《列宁》()(Lukács,2009)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1司汤达0马克思44 巴尔扎克0歌德0恩格斯6 海涅0托马斯·曼0列宁194 托尔斯泰1席美尔0黑格尔4 罗曼·罗兰0狄尔泰0康德0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如表6所示,《列宁》充分显示了卢卡奇思想的重要进展和转变,他极少关注莎士比亚(1次)、托尔斯泰(1次)等人,而是将视野与精力转向列宁、马克思和恩格斯等人,聚焦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性及理论发展问题,完成了向列宁主义者的转变。“从《历史与阶级意识》到《列宁》,在短短二三年的时间里,卢卡奇的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从不成熟走向逐渐的成熟。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看来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对革命实践经验教训的反思,二是深入研究列宁的著作。《列宁》一书的酝酿与写作本身,就推动了这种变化。”(卢卡奇,1991:8)《列宁》一书所体现的这种转变与逐渐成熟,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之辨:尾巴主义与辩证法》中有着更为明显的表征,后者是卢卡奇1925或1926年完成的。

表7 《〈历史与阶级意识〉之辨》(A Defence of)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0司汤达0马克思110 巴尔扎克0歌德0恩格斯65 海涅0托马斯·曼0列宁89 托尔斯泰0席美尔0黑格尔48 罗曼·罗兰0狄尔泰0康德69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1

如表7所示:同样显示出卢卡奇的研究重心走向马克思主义,书中较多地论及马克思(110次)、列宁(89次)、恩格斯(65次),论述康德(69次)、黑格尔(48次)、马克思·韦伯(1次)的次数则相对明显下降。在此文中,卢卡奇通过对《历史与阶级意识》的批判与反思,意识到自己身上极左的主观主义错误,并未全面地、真正且正确地把握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尽管他已经有意识地试图用马克思主义来克服和“扬弃”黑格尔的辩证法)。卢卡奇虽然承认并批判自己思想上的不足,但却从未否认其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在他看来,《历史与阶级意识》的目的是“为了从方法论上论证布尔什维克主义的组织和策略是马克思主义的唯一可能结果;为了证明布尔什维克主义的问题必然在逻辑上——即辩证意义的逻辑上遵循其创始人所用的唯物辩证法的方法”(Lukács,2000:47),为了更好地继承并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革命实践。

这一时期这种研究重心与思想的变化,在卢卡奇的另一部文集《策略与伦理(1919-1929)》中也得到了印证,如表8所示:

表8 《策略与伦理()》()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0司汤达0马克思225 巴尔扎克0歌德1恩格斯102 海涅5托马斯·曼0列宁46 托尔斯泰0席美尔0黑格尔308 罗曼·罗兰0狄尔泰0康德27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1

表8所示的作家或理论家在其中出现的频次,马克思(225次)、恩格斯(102次)、列宁(46次),黑格尔(308次)、康德(27次)、马克思·韦伯(1次),也恰恰进一步证实了处于马克思主义学徒期的卢卡奇,其研究很少再关注作家作品,已将重心转移到黑格尔、康德以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思想,足见其将革命实践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努力。同时,这部文集收录了卢卡奇从1919年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建立,之后流亡维也纳至1929年的21篇文章,有个别篇章已在其他论著中出版(如《什么是正统马克思主义》已收录于《历史与阶级意识》),除了《历史与阶级意识》《列宁》及两篇小评论之外,包含《卢卡奇文集》(德文版)第2卷中剩下的所有文章。“毫无疑问,它们的重要性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它们充分说明了卢卡奇从1918年12月决定加入匈牙利共产党的那一刻起,到决心面对《布鲁姆提纲》所激起的猛烈批判而放弃政治活动的那一刻,期间其思想的发展变化。”(Lukács,2014:vii)因此,这个文集的许多文章及其复杂的思想资源,对于全面认识处于马克思主义学徒期的卢卡奇文艺思想亦是大有裨益的。

五、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阶段

在遭受《历史与阶级意识》、《列宁》、《布鲁姆提纲》等所带来的一系列批判之后,卢卡奇意识到自己不适合革命政治活动,决心退出政治舞台,开始将重心转移至理论研究方面。由于20世纪30年代以后,国际政治斗争的风云变幻——欧洲法西斯势力的日趋猖獗,以及苏联斯大林主义的不断强化,加之卢卡奇的批判反抗秉性,这些促使他将研究重心转向了富有战斗性、革命性及民主倾向的现实主义美学,从广博的思想资源中提升其理论主张。

《历史小说》充分显示了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心向现实主义美学的聚焦。这部于1936-1937年冬完成的充满现实精神的论著,即使对那些原则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人来说也是有价值的,因为它体现了卢卡奇客观公正分析的洞察力与细微感知。从表9可知,卢卡奇研究的重心再次回到充满现实精神与历史责任的作家身上。

表9 《历史小说》()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91司汤达23马克思57 巴尔扎克96歌德137恩格斯24 海涅10托马斯·曼11列宁42 托尔斯泰58席美尔1黑格尔82 罗曼·罗兰55狄尔泰0康德1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在《历史小说》中,卢卡奇论及最多的作家是歌德(137次)、巴尔扎克(96次)、莎士比亚(96次)等,深入分析歌德、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作家及其艺术成就,剖析司汤达与启蒙运动的关系,探讨司各特的平庸英雄等。与早期文学研究的明显不同在于,卢卡奇这一时期的研究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以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和方法来关注历史进程与文学发展之间的外部关系,探讨小说中的历史与戏剧中的历史,解析历史小说所兴起的社会历史条件及其中的民主的人文主义思想,虽是研究历史小说,却具有极强的时代感,该著最后以1937年德国反法西斯文学结尾,批判法西斯主义,提倡民主的人道主义思想。“他著作的基本主题是文学批评中的一个问题:历史意识如何体现在艺术作品中?”(Lukács,1963:10)从表9中可以发现,与20年代相比,卢卡奇对作家的关注明显增加,而对理论家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关注则相对减少,这一点在他另一部重要文艺论著《欧洲现实主义研究》(见表10)中也得到证实。

表10 《欧洲现实主义研究》()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23司汤达149马克思30 巴尔扎克513歌德45恩格斯21 海涅13托马斯·曼14列宁42 托尔斯泰617席美尔0黑格尔41 罗曼·罗兰10狄尔泰0康德1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仅仅从表10中有关作家的论述频次便可以看出,作为批评家的卢卡奇对托尔斯泰(617次)、巴尔扎克(513次)及司汤达(149次)等人的现实主义精神的巨大热情,而这些作家也正是马克思、恩格斯所极力赞扬的。这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在1939年结集出版的文集,充满对托尔斯泰、巴尔扎克等人的推崇,对伟大社会主义作品的褒扬之情,对左拉自然主义的批判,显示出卢卡奇文学批评精神的独特性。卢卡奇对现实的人及其生活问题的关注,不是机械地从当时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出发,而是从完整的人的个性出发来考查。虽然他提及马克思、恩格斯的频次不如之前,但他对现实主义的研究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希望马克思主义文艺研究在实践上有新的突破,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解决当时文艺与现实的根本途径。在卢卡奇(Lukács,1964b:1)看来,“马克思主义寻找每个现象的物质根源,从它们的历史联系和运动来看待它们,弄清这种运动的规律,并展示它们从始至终的发展,这样就把每个现象从完全情感的、非理性的、神秘的迷雾中提升出来,并使之成为理解的明亮之光”。

如果说《欧洲现实主义研究》的重心是托尔斯泰、巴尔扎克及司汤达,那么《歌德与他的时代》的核心则是歌德(见表11)。

表11 《歌德与他的时代》()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27司汤达10马克思38 巴尔扎克39歌德927恩格斯18 海涅9托马斯·曼3列宁3 托尔斯泰3席美尔0黑格尔101 罗曼·罗兰0狄尔泰6康德25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除了《〈浮士德〉研究》是1940年完成之外,这个文集中的其他6篇文章均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从表11中,同样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及黑格尔、康德的影响,卢卡奇对歌德的研究,时常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剖析。他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是最先进的哲学方法(Lukács,1968:13)。在《〈浮士德〉研究》中,卢卡奇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汲取方法和思想营养,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对《浮士德》研究的重要贡献,对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特征的重要价值与意义。卢卡奇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进行文艺研究,这在《作家与批评家》(表12)中也得到进一步凸显。

表12 《作家与批评家》()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33司汤达12马克思107 巴尔扎克90歌德117恩格斯83 海涅5托马斯·曼4列宁48 托尔斯泰34席美尔2黑格尔38 罗曼·罗兰1狄尔泰1康德1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这部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莫斯科和布达佩斯创作的论文集,其思想导向与当时苏联斯大林和匈牙利拉科西政权统治下占主导地位的文学理论是相悖的。卢卡奇通过对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及莎士比亚等作家作品的分析,力图阐明并复兴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作家的政治社会地位与实际作品之间复杂的辩证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富含矛盾冲突的观点,不仅提出反对官方文艺路线的理论,且富有对官方文学的批判意味(Lukács,1971c:7)。

卢卡奇这一时期思想成熟的标志,除了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进行现实主义文艺研究之外,是其对文艺领域的思考逐渐上升至哲学层面。完稿于1938年深秋的《青年黑格尔》是这一提升的重要表现,是卢卡奇对文艺问题进行深层哲学探索的理论实践,是其进一步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结晶。

表13 《青年黑格尔》()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2司汤达1马克思296 巴尔扎克12歌德108恩格斯111 海涅13托马斯·曼1列宁72 托尔斯泰0席美尔6黑格尔3 523 罗曼·罗兰0狄尔泰19康德545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0

从表13可见,这部著作重点探讨了青年黑格尔、康德、马克思等人的思想,以青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为重要研究对象,无论是探讨黑格尔青年时代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异化”思想,还是探讨哲学史方法论以及黑格尔哲学与神学关系等问题,表面上看来是美化了青年黑格尔,走上了唯心主义哲学,但实质上是为了强化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因为卢卡奇认为当时的现实主义,尤其是斯大林统治下的文艺发展越来越僵化、模式化、政治化,卢卡奇通过对黑格尔、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辩证法思想的追溯,肯定辩证法对于解决现实主义文艺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价值与意义。卢卡奇(Lukács,1975:xii)认为:“如果我们不仅要了解马克思对德国思想发展的直接影响,而且要了解其有时非常间接的影响,那么对黑格尔及其伟大与局限的确切认知绝对是不可或缺的。”为了真正走向马克思主义,更加深入了解马克思及其辩证法思想,卢卡奇深入展开对黑格尔的研究,相信“一个人对马克思的态度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仅是作为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马克思的重要性问题:重要的是理解马克思在德国文化语境中意味着什么及其仍然所具有的意义”(ibid.:xii-xiii)。为了充分展现马克思在当时所具有的时代价值与意义,卢卡奇回到当时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一个极其重要却尚未澄清的问题——德国古典哲学的发生与发展史,回到黑格尔及其辩证法诞生的时代,探讨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理念、特征、意义及局限,从而产生有关这一理论探讨的思想结晶《青年黑格尔》,以彰显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论意义与科学价值。

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文艺思想哲理化的提升,不仅体现在其现实主义研究方面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传统,而且体现在他对文艺理论研究的倾向性、政治性、党性与人民性的构建上。《人民民主文化》便是卢卡奇在这一方面思想探索、理论构建的产物,这部写于1945-1948年间的文集,从另一层面也印证了他走向马克思主义的这种提升,如表14所示:

表14 《人民民主文化》()(Lukács,2013)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6司汤达3马克思43 巴尔扎克26歌德31恩格斯18 海涅15托马斯·曼9列宁164 托尔斯泰40席美尔6黑格尔28 罗曼·罗兰1狄尔泰4康德12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2

这部著作提及较多的是列宁(164次)、马克思(43次)、黑格尔(28次)、恩格斯(18次)等理论家,尽管涉及了托尔斯泰(40次)、歌德(31次)、巴尔扎克(26次)等作家,但主要内容是致力于“文学与民主”、“民主与文化”、“列宁及文化问题”、“党的诗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任务”等问题,旨趣在于以作家作品来探讨人民民主文化的构建问题,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在这些文章中,卢卡奇提出了一个新的民主的愿景。在他看来,通过加强群众对公民和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参与,可以克服传统的对直接民主的对抗——它适用于较小的社区,如希腊城邦和卢梭时代的瑞士州——以其与复杂的现代社会的更大规模和分化相关能力,克服传统的对形式民主的对抗,文学在某种意义上对于建构人民民主文化具有非常巨大的引领作用和现实指引意义。此外,卢卡奇深入思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人民民主中的作用,讨论对工人阶级戏剧活动中所适合的文学进行选择和判别的原则,反对战后匈牙利对抽象艺术和超现实主义的兴趣与推崇,倡导伟大的现实主义文学艺术,并对匈牙利共产党在战后匈牙利文化生活中的作用进行考量和总结。

若说《人民民主文化》是从文学层面来思考民主文化的建构问题,那么《理性的毁灭》则更多是从哲学层面探讨阻碍民主文化发展的根源,这将其走向马克思主义的道路由文艺理论进一步拓宽至哲学、政治文化等领域。卢卡奇在《理性的毁灭》中突破当时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之间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论争,提出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的问题,将民主与和平的发展引向哲学上的探索。

表15 《理性的毁灭》()(Lukács,1980)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1司汤达0马克思158 巴尔扎克4歌德57恩格斯101 海涅14托马斯·曼13列宁46 托尔斯泰1席美尔133黑格尔824 罗曼·罗兰1狄尔泰229康德197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64

从表15可见,卢卡奇将研究重心放在黑格尔(824次)、狄尔泰(229次)、康德(197次)、马克思(158次)、席美尔(133次)、恩格斯(101次)等理论家,追溯并批判资产阶级哲学——非理性主义这一主导方向,将讨论与批判的焦点放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与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之间的对立,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对立。在《理性的毁灭》中,卢卡奇指出非理性主义与理性主义之间的斗争只是阶级斗争的一种表现,而近代非理性主义的兴起与扩散阻碍了人类和平的发展,助长了军国主义与法西斯主义的滋生与蔓延。因此,他深入考查了近代非理性主义的发展脉络,梳理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之间近代非理性主义的建立,剖析帝国主义时期非理性主义创始人尼采的思想,探析德国整个帝国主义时期居于支配地位的生命哲学,揭橥帝国主义时期新黑格尔主义与德国社会学的反进步、反动的意识形态本质,揭示社会达尔文主义、种族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在卢卡奇(1988:88)看来,“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思想准备,从莱辛到海涅,从康德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在经典地总结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之中达到顶点”,推动了马克思与恩格斯的成果,但马克思与恩格斯之所以未能成为德国文化的生动活泼的富有成效的因素和力量,是因为“德国文化的发展路线,众所周知的发展路线:歌德—叔本华—瓦格纳—尼采,以德国伟大历史的名义,导向希特勒”(卢卡奇,1988:688-689)。

卢卡奇走向马克思主义,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研究文学、美学与哲学问题,但由于其论著中鲜明的批判性,不向当时的主流妥协,甚至与之相抗衡,这使《青年黑格尔》、《理性的毁灭》等论著当时问世后立刻引起激烈争论,受到严厉批判。加之1956年他在匈牙利革命中因担任临时政府文化部长被驱逐流放,这些坎坷使卢卡奇进一步将精力转到美学、哲学本体论上,并最终淡出政治舞台,正如他本人所言,他“只是一个哲学家而非政治家”(平库斯,1991:80)。《社会存在本体论》便是其思想转向历程的产物。尽管如此,卢卡奇在20世纪60年代仍撰写了不少有关作家作品的文论著作,如《托马斯·曼研究论集》、《索尔仁尼琴》等。不过,这些虽是文学评论文章,但马克思、黑格尔、列宁等理论家仍不时闪现之中。像创作于此期间的《托马斯·曼研究论集》,如下表16可见。

表16 《托马斯·曼研究论集》()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6司汤达2马克思13 巴尔扎克13歌德96恩格斯2 海涅8托马斯·曼191列宁1 托尔斯泰7席美尔0黑格尔6 罗曼·罗兰1狄尔泰2康德1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1

不难看出,在这部研究托马斯·曼的论文集中,卢卡奇对歌德(96次)、巴尔扎克(13次)、马克思(13次)等人进行了不少相关研究,无论是对资产阶级的人的追寻,对现代艺术的探讨,还是对具有诙谐风格的伟大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研究,他的目标始终未离开对马克思主义的探寻与不断完善,如其所坦言——“我花了不少时间将自己越来越多地融入革命的工人阶级运动,这样便可以超越我的马克思主义初期阶段抽象的宗派主义倾向”(Lukács,1964a:10),“经过30年对马克思主义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关注之后,若如今我试图在对最后一位伟大资产阶级作家作品中阐释资产阶级的这种意识形态衰落,我客观地希望我的思考能够触及托马斯·曼自己作品以及我们时代文化危机的核心”(ibid.:11-12)。同样,《索尔仁尼琴》(见表17)亦不例外,马克思、列宁仍是卢卡奇研究的一个出发点。

表17 《索尔仁尼琴》()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0司汤达2马克思6 巴尔扎克2歌德7恩格斯0 海涅0托马斯·曼11列宁12 托尔斯泰11席美尔0黑格尔2 罗曼·罗兰0狄尔泰0康德0 陀思妥耶夫斯基1马克思·韦伯0

从外在形式来看,卢卡奇确实对索尔仁尼琴的《伊凡·杰尼索维奇的一天》及其小说进行了大量的分析与研究,但其研究的视角是马克思主义的。卢卡奇(Lukács,1970:15)在该著中指出:“今天的社会主义世界正处于马克思主义复兴的前夕,而马克思主义的复兴是一种文艺复兴,其任务不仅是消除斯大林主义的扭曲并指出前进的方向,而且最重要的是用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的新老方法充分地包含现实的新事实。在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也面临着类似的任务。在文学中,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面临着类似的任务。”正是出于此考虑,卢卡奇在60年代以后尽管转向哲学方面的探讨,但并未放弃对文学的思考和研究,因为“每个马克思主义者都必须考虑到意识形态必然的不平衡发展,尤其是文学和艺术方面的”(ibid.:27),因此,他希望走向马克思主义道路,通过文学研究来解决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面临的困难和任务,进而实现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复兴。

卢卡奇这一阶段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在文学艺术方面的努力始终围绕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问题,其目标是构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正因有了此目标,他才毅然中断对马克思主义美学问题的探讨,进而转向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上的研究,直至逝世都在致力于未竟之作《社会存在本体论》。从《社会存在本体论》英文版(表18)的三卷版可见:

表18 《社会存在本体论》()③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2司汤达0马克思429 巴尔扎克5歌德9恩格斯72 海涅4托马斯·曼0列宁44 托尔斯泰0席美尔1黑格尔549 罗曼·罗兰0狄尔泰0康德77 陀思妥耶夫斯基0马克思·韦伯3

由于本体论成为卢卡奇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核心内容,他关注的焦点自然而然地从作家作品转移至相关的理论家身上,从黑格尔(549次)、康德(77次)至马克思(429次)、恩格斯(72)、列宁(44次)等理论家,尽管卢卡奇提及黑格尔549次之多,来探讨黑格尔的辩证法,论述并反思其辩证本体论,但实质是为了弄清黑格尔的真伪本体论,为提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的基本原则作准备,进而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如卢卡奇(Lukács,1978:3)所言,“如果说黑格尔今天要在哲学思想和现实世界中发挥作用,就必须沿着马克思主义经典所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进”。他对康德的探讨亦是如此,尽管肯定康德认识论的价值与意义,但清醒地看到康德认识论堵塞了真实认识的道路,并非是认识存在过程中的工具,因为在卢卡奇(1989:19)看来,康德的认识论“不是从无机的自然的真实特性出发、并寻找它们的存在规定……康德的这种以认识论为基础的方法论的体系,最终掩盖了他在本体论上把握存在类型的本质和联系的伟大的创举,并且他的认识论对于科学的认识来说恰好是无效的”,不是真正科学的认识论,不能走上真正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六、思想复杂而坚定的卢卡奇

卢卡奇早期思想处于形成阶段,呈现出多元复杂的特性,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他逐渐走向马克思主义,以博广渊深的学识与思想构建他的现实主义文艺理论、美学、马克思主义本体论。卢卡奇一生大起大落,著作等身,思想繁杂,从以上所选取的18部论著中,可以大致从整体看出其思想资源的轮廓(见表1-18)。

表1-18 汇总表

从上表1-18的汇总表可见,在卢卡奇推崇的作家中,他较多地提及歌德(1 647次)、巴尔扎克(826次)、托尔斯泰(804次)等人,尽管其论著的言谈间时常盛赞托马斯·曼(262次)、莎士比亚(217次)、司汤达(204次)、海涅(104次)等,但由于其质疑批判的秉性,对弱小弱势或被压迫的个体、族群与国家的同情,加之他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使之将研究的重点放置在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作家作品中,揭示文艺所应具备的倾向性、人民性及战斗性等意识形态精神。同样,正是有了这种精神信念,卢卡奇将研究视角聚焦于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理论,在探索之中较多谈及的理论家分别是黑格尔(5 625次)、马克思(1 899次)、康德(1 053次)、列宁(890次)、恩格斯(738次)、狄尔泰(282)、托马斯·曼(262次)等。从以上对《青年黑格尔》、《理性的毁灭》、《社会存在本体论》的探讨中可知,卢卡奇的确深受黑格尔、康德、狄尔泰等理论家的影响,不过他从这些理论家的思想中汲取营养,通过透析并运用辩证法、理性与非理性、总体性等理论,批判共产国际的或“左”或“右”的思想,同法西斯主义、斯大林主义及其文艺思想进行斗争,维护并倡导马克思主义,从而构建自身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哲学等。卢卡奇对这些作家与理论家的推崇及相关思想倾向,在晚年的自传或一些采访言论中亦可窥知一二。

《卢卡奇自传》是由他所撰写的一些重要自传性文章,逝世前不久所写的《经历过的思想(自传提纲)》以及围绕该提纲而完成的《自传对话录》组成,某种程度上也较为清晰地呈现了其思想的基本面貌。

表19 《卢卡奇自传》()(Lukács,1983a)

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作家/理论家出现频次 莎士比亚5司汤达0马克思49 巴尔扎克6歌德6恩格斯13 海涅0托马斯·曼20列宁45 托尔斯泰16席美尔15黑格尔33 罗曼·罗兰1狄尔泰2康德10 陀思妥耶夫斯基5马克思·韦伯5

从表19与表1-18的对比可以看出,托尔斯泰、歌德、巴尔扎克仍是卢卡奇论及较多的作家,尽管他谈及托马斯·曼20次之多,但是细读《卢卡奇自传》可知,卢卡奇(1986:140-143)对托马斯·曼的多次提及是缘于介绍后者的“资产阶级作家”和“外交家”特性的需要,而并非源于对后者的喜爱之情。同样,在《卢卡奇自传》中,他提及较多的分别是马克思(49次)、列宁(45次)、黑格尔(33次)等,在谈及这些理论家时,不由自主地流露出他对“在西方只有三个别人无法比拟的真正伟大的思想家:亚历士多德、黑格尔和马克思”(卢卡奇,1986:305)的推崇。尽管他也为黑格尔所深深吸引,但其大量地研究黑格尔是为了不断完善并超越其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从黑格尔研究开始,经过对经济学和辩证法的关系的考察,而达到我今天建立一种关于社会存在的本体论的尝试。与此同时我还产生了一种愿望,想利用我关于文学、艺术以及文艺理论的知识,去建造一个马克思主义的美学体系”(同上:269),并通过美学体系的建立来为马克思主义本体论作准备。卢卡奇在弥留之际仍坚信,解决社会制度与体系中的危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是唯一的出路”(同上:48)。

综上可见,卢卡奇的文艺理论、美学、哲学等思想,从早期经学徒期发展至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阶段,其思想虽始终广博复杂,但自从加入共产党之后,共产主义便成为其一生的追求,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促使他运用西方各种现代思想,来不断深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与本体论的探究。回望卢卡奇一生思想的道路与抉择,最终走上马克思主义,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吸引着卢卡奇。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中叶诞生以来,不断吸取西方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与生物学等多个领域的优秀思想资源,思考并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人类的未来发展指明方向。其二是当时国际形势与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影响着卢卡奇的选择。19世纪末至20世纪,由于国际工人运动迅速发展,无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包括卢卡奇在内的众多有识之士转向马克思主义寻求国家民族的独立与发展问题。其三是匈牙利人民自身发展的需要决定了卢卡奇的选择。作为奥匈帝国附庸国的匈牙利,其广大人民受到国外势力、本国封建地主与资本家的多重剥削与压迫,亟需科学理论作为指导,从而实现自身的解放与发展。其四是卢卡奇本人的忧患意识与对真理的渴求决定了其必然走向马克思主义。身为饱受压迫的犹太人的卢卡奇,自小质疑并反抗家庭礼规与社会习俗,追求人的解放,批判人的异化,具有浓郁的忧患意识,为实现人民解放与民族独立不断探寻科学的思想。卢卡奇出于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革命与理论研究等多个层面的需要,通过对黑格尔、康德、席美尔等人的不断探究,对他们的思想予以扬弃、吸收和发展,走向马克思主义,进而催生了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美学以及本体论研究,这亦彰显出其思想资源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

①由于卢卡奇中文版论著相对有限及笔者对德文与匈牙利文的陌生,本文中所检索的卢卡奇论著均为英文版。

②关于卢卡奇思想历程阶段的划分,国内外学界存在着分歧,此文章采用三阶段的划分:多元复杂思想并存的早期阶段(1885-1914)、“马克思主义学徒期”(1914-1929)和逐渐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阶段(1930-1971),详见笔者《道路与抉择:卢卡奇人民性转向探究》(《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8年第4期)、《新时期学界对卢卡奇人民性理论的接受》(《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卢卡奇文艺思想中的人民性理论转向》(《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6期)。

③ Georg Lukács,x, London: Merlin Press, 1978;, London: Merlin Press, 1980.

[1] Lukács, G. 1963.[M]. Boston: Beacon Press.

[2] Lukács, G. 1964a.[M].London: Merlin Press.

[3] Lukács, G. 1964b.[M]. New York: Grosset and Dunlap.

[4] Lukács, G. 1965. “The Sociology of Modern Drama”[J]., (4): 146-170.

[5] Lukács, G. 1968.[M]. London: Merlin Press.

[6] Lukács, G. 1970.[M]. London: Merlin Press.

[7] Lukács, G. 1971a.[M]. London: Merlin Press.

[8] Lukács, G. 1971b.[M]. London: Merlin Press.

[9] Lukács, G. 1971c.[M]. New York: Grosset and Dunlap.

[10] Lukács, G. 1975.[M]. London: Merlin Press.

[11] Lukács, G. 1978.[M]. London: Merlin Press.

[12] Lukács, G. 1980.[M]. London: Merlin Press.

[13] Lukács, G. 1983a.[M]. London: Verso.

[14] Lukács, G. 1983b.[C]. London: Merlin Press.

[15] Lukács, G. 2000. A Defence of:[M]. London: Verso.

[16] Lukács, G. 2009.[M]. London: Verso.

[17] Lukács, G. 2010.[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8] Lukács, G. 2013.[M]. Leiden: Brill.

[19] Lukács, G. 2014.[C]London: Verso.

[20] 初见基. 2001. 卢卡奇——物象化[M]. 范景武译. 石家庄: 河北教育出版社.

[21] 雷纳·韦勒克. 2009. 近代文学批评史(第七卷)[M]. 杨自伍译.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22] 梁涛. 2010. 卢卡奇物化思想的来源分析[J]. 网络财富, (24): 146-148.

[23] 刘象愚. 1991. 卢卡奇早期的美学思想[M].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70-80.

[24] 卢卡奇. 1986. 卢卡奇自传[M]. 杜章智编. 李渚青, 莫立知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5] 卢卡奇. 1988. 理性的毁灭[M]. 王玖兴等译. 济南: 山东人民出版社.

[26] 卢卡奇. 1989. 社会存在本体论导论[M]. 沈耕, 毛怡红译. 北京: 华夏出版社.

[27] 卢卡奇. 1999. 历史与阶级意识[M]. 杜章智, 任立, 燕宏远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28] 卢卡奇. 1991. 列宁:关于列宁思想统一性的研究[M]. 张翼星译. 台北: 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29] 马轻轻. 2014. 论韦伯合理性理论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D]. 上海师范大学.

[30] 平库斯. 1991. 卢卡契谈话录[M]. 长沙: 湖南文艺出版社.

[31] 单峥. 2011. 马克斯·韦伯的文化社会学对卢卡奇美学思想的影响[D]. 哈尔滨师范大学.

[32] 韦增勇. 2012. 浅论早年卢卡奇中介范畴的黑格尔来源[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9): 12-13.

[33] 韦增勇. 2013. 卢卡奇中介范畴的理论来源探讨[D]. 广州大学.

[34] 燕宏远. 2020. 沉思与批判——卢卡奇走向马克思的道路[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35] 闫良础. 2009 . 卢卡奇思想来源向度辨析——兼论卢卡奇与黑格尔、马克思的关系[J].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 4-5.

[36] 杨琴冬子. 2016. 超越“合理性”的铁笼——重审马克斯·韦伯对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影响[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1): 109-112.

I0-02

A

1008-665X(2021)6-0135-20

2021-08-07;

2021-08-13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艺思想中国化当代化研究”(17ZDA269);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卢卡奇现实主义与中国文论话语建构研究”(2021-ZZJH-065)

王银辉,副教授,研究员,博士,研究方向:文艺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与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王冠珠)

猜你喜欢

理论家卢卡奇韦伯
对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辛勤探索的力作
——《资本主义及其发展趋势的比较研究——基于国际理论家的视角》评述
在布达佩斯“寻访”卢卡奇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WST)抵达最终目的地
勇气
陈长捷:功德林中的“理论家”
五月是什么
卢森堡思想对卢卡奇的影响研究综述
浅谈新闻评论工作者的素养
从阶级伦理到日常生活伦理
名家趣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