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解决策略
2021-12-14沈丹丹
沈丹丹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幼儿形成健康的身心,还能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辨是非,健康成长。文章针对幼儿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提出了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贯彻和落实,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其中,幼儿教师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强化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另外,在具体开展中,还应该加强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进一步认识和了解幼儿的行为和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从各方面提升幼儿的抗压能力,培养幼儿的综合素养。
一、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在教育工作的不断完善下,国家对学前教育越来越重视。强化幼儿园教育,不仅为幼儿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更为接受更高阶段的教育创造必要的前提条件,也推动了幼儿身心的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在开展幼儿园教育中,除了要教授幼儿基础知识,还应该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培养幼儿良好的心理、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建立正向的人生态度上,使其在幼儿园中能够度过健康、快乐的童年。但是,从目前来看,幼儿心理健康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主要表为以下两个方面。
1.分享意识淡薄
为了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要教导幼儿学会分享与合作,通过幼儿教育,使分享与合作成为他们的一种意识和习惯。但是,目前大多数幼儿都缺乏分享意识,不愿意将自己的东西分享给他人,也没有团队合作意识。这时就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幼儿,帮助他们树立分享意识。很多人都认为学前教育可有可无,认为其不会给幼儿今后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任何意义。但实际上,学前教育阶段幼儿所具备的思想意识会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如果发现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存在问题而不加以纠正,很可能會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形成隐患。
2.攀比导致虚荣心理
幼儿受年龄限制,在很多问题上都缺乏辨别能力,但是对衣食住行还是有一定感知能力的,他们会相互攀比衣食住行等方面。虚荣心理并不是要长到一定年龄才会产生的,只要生活在集体中,出现了攀比的风气,人的心理就会产生微妙的变化。这同样表现在幼儿园中,所以教师要正确看待这一问题,避免幼儿因为物质生出攀比心理。而一旦幼儿有了攀比心理,就很有可能导致价值观扭曲,从小养成物质至上的心理,忽视内涵,追求一些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继承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当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加以有效引导。
二、加强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幼儿获得健康成长的主要场所之一是幼儿园。在幼儿园里,幼儿除了能学到更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进而用积极正向的观点去评判事与物,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学习和生活,这同样体现了学前教育开展的价值和意义。为了帮助幼儿健康成长,就需要为其营造轻松、愉悦、自由的学习环境,而加强其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是保障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教导幼儿学会与人合作、主动与人分享。在新时代背景下,幼儿心理问题已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时常会发现一些幼儿表现出心理方面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忽略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造成的。由于在幼儿园教学阶段幼儿未得到正确思想的灌输,他们身上的小错误也未得到及时纠正。为了更好地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该加强幼儿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他们多参加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化的课程,以此来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而确保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开展。
2.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幼儿,教学中要做到一视同仁。加强与幼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一旦发现幼儿存在心理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积极引导,让幼儿能够正确看待事物,多看事物的本质,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另外,在构建教学环境时,教师要为幼儿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但是构建时不要过于追求表面,重要的是教学内涵。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幼儿园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能使幼儿获得健康的身心,促进其健康成长,还能培养幼儿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幼儿的素质和能力,这为国家未来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由此可见,研究“幼儿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冠琦.幼儿园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探析[J].学周刊,2019(22).
[2]张丽娟.心理健康教育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渗透[J].文学教育(中),2014(1).